查看原文
其他

区块链、网红民宿、文化大数据体系....2020言之有范学术研讨会的重点都在这!

言之有范 言之有范 2023-04-03

今日看点

12月24日,言之有范编辑部年终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师生共聚一堂,针对文化产业领域的学术前沿问题展开分享和研讨,现场干货满满,其乐融融。本次研讨会内容精准聚焦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沿领域,既有区块链、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数字思考,也有特色民宿、公共文化服务等基层文化发展的人文关怀。现将内容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本文字数:7467

阅读时间:15分钟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疫情改变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与节奏。加快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进程,完善基层文化服务保障等都成为当下以及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议题。紧跟时代步伐,“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一直是言之有范秉持的创作原则。结合当下时代背景,针对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未来需要,言之有范编辑部就以上主要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2020级硕士研究生

卢立志

《区块链技术与版权保护探析》


2008年中本聪的文章《比特币:点对点电子现金技术》将比特币和区块链带入人们的视野,十余年间,区块链从技术上的天方夜谭,成长为社会关注的新技术力量之一。技术概念到应用探索的演变中,人们尝试用区块链颠覆互联网的底层协议,甚至有人预言,互联网的下一个时代将是区块链时代。


近年来,各国纷纷发力探索区块链,国内对于区块链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高。2019年10月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区块链技术,并提出发展战略指导。政策关注折射出区块链影响经济社会变革的巨大潜力。2020年随着新基建的加速布局,区块链技术的实际应用不断落地,行业渗透趋势明显。


区块链是依据密码学原理,通过加密算法,按照时间次序,实现全民记账、共同治理的链式数据库技术。从经济学角度看,区块链可以视为一个分布式的全民记账的超级账本,其可编程、自治性、匿名性、不可篡改和可追溯性的技术特性,与版权保护相融合,应用于生产、传播、消费的各个环节,成为赋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技术力量。


一、区块链与版权保护的应用场景


一是催生艺术品交易新模式,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MakersPlace依托区块链技术搭建了线上艺术品交易平台,为艺术家和创作者生成作品的独一无二的区块链编码,让这种“数字指纹”成为艺术作品限量的象征。区块链技术推动艺术作品数字化交易变革,打破艺术作品画廊和拍卖交易的传统模式,成为规范艺术市场和商业模式变革的新抓手。浙江青田政府与趣链科技合作,为石雕产业提供作品申报确权、数字化管理和全流程追溯的一体化服务,保护优秀创作者的生产创作。在“良币”驱逐“劣币”的效应下,形成行业透明交易和良性竞争的市场环境。


  图片来源于万链之家  ▲ 


二是实现数字内容的版权存证,维护内容从业者权益。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创作者,碎片化创作成为常态,加之传播途径众多,使得数字内容陷入“侵权易,维权难”的困境。业内安妮股份开发了版权区块链系统,运用智能化合约技术为海量作品提供版权存证,实现自动化的版权交易授权。目前该系统已经投入商用,覆盖内容创作者、衍生品制造商、内容消费者三大人群,针对版权保护的确权、交易和维权进行商业化运作。


三是赋能新闻行业版权溯源与谣言治理。人民在线联合微众银行推出区块链一站式版权保护管理平台。平台利用区块链分布式账本特性,结合算法技术识别新闻内容,对于侵权行为上链取证。原创文章发布后生成独一无二的数字指纹DNA,保证新闻线索不被删除和篡改。区块链版权追溯的功能可以为解决互联网空间中的谣言防治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借助区块链核查谣言来源,使信息传播过程公开透明,有助于塑造良好的媒介生态。


 图片来源于人民网  ▲ 


二、区块链现存问题与未来展望


目前,区块链技术的普及率和大众认知度还比较低,新技术研发和应用落地问题有待攻克,行业缺少统一的技术规范。在版权保护层面法律法规空缺,监管不到位,法律规范的制定滞后于行业发展的步伐,运用区块链版权维权仍然存在诸多障碍。在人才建设层面,由于“区块链+行业”的应用模式正在不断扩张,适应技术变革和产业融合发展的高端复合型人才短缺,人才储备严重不足。


区块链技术在未来将催生众多新的应用场景和创新创业机会,加速“数字可信化”趋势,助力经济社会建立全新的信用共识体系,区块链会与其他“新基建”技术一道,成为建设共享经济、智慧城市、信用社会、数字中国的强有力支撑。


2020级硕士研究生

吕璐芳

《网红丽水:民宿界的黑马》


近几年,随着莫干山等高端民宿热度下降,主打“风景+乡土+文化”的特色乡村民宿成为市场新宠。丽水凭借“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天然优势,打造了过阳山居、云上5天、小楼等一系列乡村民宿,引得大家纷纷前往体验,成为“网红打卡地”,新华社客户端也刊发微视频《奋斗的幸福|高山上的老屋“变形记”》,对其进行了专题热度报道。


据丽水市统计局数据,2019年,丽水市共有乡村民宿3765家,共接待游客3609.5万人次,全市民宿产业营业收入为37.59亿元。从2012年探索农家乐开始,到如今融合民宿业和旅游业,丽水市形成了以人文情怀为核心,艺术空间和产业集群双生兼容的发展模式。


 图片来源于搜狐公众平台  ▲ 


首先,借情怀之风打造乡村民宿新风格。2020年11月30日,文旅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互联网+旅游”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指出,要推动“互联网+旅游民宿”规范发展。“规范发展”不只是硬件设施的标准化,更是人文关怀的全行业回归,而后者才是民宿可持续化发展的立足之本。丽水市在标准化建设硬件服务设施的同时,主张人文情怀营造家庭氛围。一是通过民宿故事化经营,通过民宿背后的情感意义形成个性化的设计风格和主打特色,比如酉田花开民宿,建设初衷是一位父亲偶然来丽水度假,觉得这里很适合有过敏体质的女儿,所以举家来到丽水,开了这间民宿,还专门设置了“朵儿咖啡馆”(女儿名为朵儿),希望每位借宿者都能在这里享受最纯净的自然生活;二是打破酒店的“前台与客人”关系,主张借宿者与民宿主人同吃同住同劳动。


其次,提高文化品位,吸引艺术家、设计师云集。松阳县石仓目前有几十幢保存完好的清代院落式大宅,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石仓的鸣珂里文化民宿以古朴的建筑外观和富有文化意蕴的室内设计著名,与当地特色的契约博物馆相邻。传统与现代碰撞的建筑艺术不止鸣珂里一家,丽水为此开展了众多丰富多彩的民宿设计、运营等创意大赛,吸引了摄影爱好者、画家、作家等前来进行艺术创作,在国内外获得了很好的反响,如平田农耕馆参展了2018年德国的Aedes建筑论坛,受到了广泛关注。


最后,建设产业集群,乡村民宿遍地开花。在政策红利激励下,当地农民率先进行了自有房屋民宿化的尝试,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社会资本纷纷进入。在丽水市各级政府的推动下,乡村民宿发展如火如荼,出现了“丽水山居”的线上民宿公用品牌和以“过云山居”为代表的线下民宿产业集群。其中,丽水山居以“五心十有”为宗旨,综合各家民宿于一体,实行统一经营管理,打造舒心、贴心、放心、开心、养心的乡村体验,目标是要发展成有主人、有山水、有业态、有乡愁、有创意、有体验、有故事、有主题、有智慧、有口碑的乡村民宿品牌。


丽水乡村民宿之所以能在流量和规模化之间找到平衡点,既能保持乡土情怀又能受到市场欢迎,离不开以下三方面扶持首先是自上而下的政府支持,包括各级政府的官方政策文件、专项资金和考核奖励的财政补助、先照后证和最多跑一次的行政效率等方面;其次是丽水民宿的标准化建设,可以概括为“10”项加分项、“5”分钟医疗急救圈和“1”项主人式服务;最后是社会资本的投入,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购买OTA平台的流量,丽水与途家的合作就实现了流量与优惠的共赢,前者购买后者流量,后者为前者发布佣金优惠。未来,丽水民宿将持续保护青山绿水,并在科技与民宿的融合方面发力,在自然和人为因素上双管齐下,实现更新发展。


2019级硕士研究生

李渊

《文化“新基建”: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


今年5月,中央文改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做好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的通知》指出,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大基础性工程,也是打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畅通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融通文化和科技、贯通文化门类和业态,推动文化数字化成果走向网络化、智能化的重要举措。


文化大数据的体系框架清晰完整,也非常超前。在我国新基建全面推进的当口,推进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标志着数字时代文化发展即将迈入新阶段。为什么要在这一时间节点加快推进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呢?


 图片来源于搜狐网  ▲ 


首先,数据已经成为数字社会的生产要素,数据资源是提供生产生活服务的中间产品。由于数据处理手段的重大突破以及人工智能领域计算能力的发展,数据已经成为有价值的生产资料。


其次,算法技术推动数据与用户实现全方位、多维度精准匹配,成为社会、产业发展的内在要素和核心竞争力。算法已经成为互联网平台实现精准营销与服务的“流水线”技术。


最后,数字化时代,文化生产在一个物理分散、逻辑集中的闭环系统内完成。文化产业各门类、各业态数据在云端进行关联,实现资源共享、优化组合。新体系的建设将催生成百上千条生产线,聚合企业和消费者,形成新的“生产力”。


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主要由前端(供给端、生产端)、终端(需求端、消费端)以及云端构成。供给端重点建设的是中国文化遗产标本库、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中华文化素材库。需求端是指利用新技术、新装备,打造场景化、沉浸式、互动性的文化体验场景,主要包括文化体验园、文化体验馆、文化体验厅,面向的群体不同。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几乎把所有的资源都集中到了消费端,热衷于“集聚粉丝”,数字化时代与互联网时代最大的不同是在供给侧补上了生产端短板。在生产端几乎所有的文化机构和文化从业人员都可以探索技术创新之路,所有的积累都会被激活,数字出版、影视制作等都实现颠覆性变化。云端主要指的是国家文化专网,国家文化专网是一张独立的网,依托有线电视网络,与现有的互联网并行,战略意义十分重大。根据不同的层级分为省域中心、区域中心和全国中心。


文化大数据建设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项目,而是一项全局性的工作,是一个涉及面广、建设周期长、可持续基础性工程。文化大数据的体系框架已经架构完成,但相关建设问题仍不少。如何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大数据体系建成之后如何盈利,如何惠及更多普通大众,都是今后需要思考的问题。


2019级硕士研究生

隋缘

《嵌入式公共文化服务运营模式》


自我国提倡文化总分馆制度以来,各地都在不断探索实践公共文化服务的新模式,其中嵌入式公共文化服务是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端的创新举措。以下是嵌入式公共文化服务的几个典型案例。


温州的文化驿站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供给嵌入式


温州市的嵌入式公共文化服务运营模式主要是公共文化服务的细化深化,将特色文化驿站作为试点和驻点嵌入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中,并且出台了相关实施方案。2020年温州市文广旅局出台文化驿站实施方案22条,进一步将文化驿站建设延伸到乡镇,构建起“1+10+N+X”的高质量公共文化活动服务网。经总结,温州文化驿站分为三种类型:第一,政府原有公共文化服务场所、设施、服务基础之上的改造类;第二,与社会力量共同合作类型;第三,根据需求变化的流动驿站。与以往固化的、僵化的且以政府为绝对领导类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内容不同,文化驿站更偏向于需求端服务对象的深入参与。


图片来源于搜狐网  ▲ 


温州市的文化驿站的嵌入式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公共文化空间嵌入到大众第三空间。文化驿站与咖啡厅、私人博物馆等第三空间合作,与社会力量通力打造多种功能的文化休闲空间。公共文化服务空间与人的日常活动空间产生了重叠,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与人民群众的生活产生了直接的交集和联系。第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嵌入到居民日常生活。文化驿站大力推广分享、互动、体验形式的文化活动,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更加深入地嵌入到了大众日常的文化消费当中。第三,乡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嵌入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温州市将乡村艺术团打造成为文化驿站建设工作在基层乡镇的延伸。文化驿站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为城镇居民提供丰富的文化服务,促进温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中山市邻里文化家--社区空间嵌入式


中山市于2019年出台《中山市住宅小区配套公共文化设施“邻里文化家”试点工作方案》,选取市内符合条件的居民住宅小区,利用其公建配套设施,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式建设新型嵌入式公共文化空间——邻里文化家,将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延伸至住宅小区,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面墙”,为小区住户和周边群众提供便捷、综合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中山市的嵌入式公共文化空间体现在空间上的嵌入,由于邻里文化家本身就是社区内住宅小区的民居改造而成,邻里文化家作为公共文化空间在空间距离、心理距离上都更加贴近群众生活,缩短了群众的日常生活空间和需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距离。


 图片来源于搜狐网  ▲ 


重庆市上新街区--主客共享型嵌入式


重庆市南岸区的上新街社区是最先进行嵌入式公共文化服务实践的地区。目前已经形成了南岸区嵌入式公共文化服务运营模式。其“嵌入思维”就是将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植入到城市更新、社区建设等大系统中,嵌入到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场景中,实现各类系统的融合互促和协同增效。上新街社区考虑到社区居民与游客的多元需求,将其打造成为“主客共享型文化服务空间”,引入了如故花园、余趣雅舍等众多社会类文化创意休闲类企业,改造闲置空间成为创意工坊、漂流书屋、民宿等区域。


 图片来源于景观中国  ▲ 


嵌入式公共文化空间是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探索不断推进的结果,也是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内化、深化的前沿实践。政府、居民和社会力量三方的共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利用率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供需更加匹配,居民满意率不断提高。


2020级博士研究生

谭腾飞

《三农短视频,乡村振兴再发力》


三农短视频是“三农”议题与短视频这一新兴媒介的有机结合,其也成为西瓜视频、快手、抖音等持续发力短视频赛道的互联网平台的重要细分领域。三农短视频中的真实故事感、陌生新鲜感和无间亲近感能够有效满足受众的观感需求,因而得到青睐,且较之教育、科普、游戏等垂直领域。此外,三农短视频的入门门槛更低,老少咸宜。正如李子柒在镜头中构筑起的恬静闲适的中式田园生活,不仅成为世界认知中国的窗口,更是无数远离乡土中国人的情感守望和乡愁想象。又如丁真纯真眼光中反射出的高原小城生活,意外带动四川和西藏的双双走红,短视频助推乡村文旅发展仍然大有可为。


从农民到三农达人的身份转换中,农民全新身份认同得以实现,在物质生活显著改善基础上,眼界见识也有极大提升,这种基于谋划自身发展目的而主动寻求个人素养提升的行为更具驱动力和持续性。而借助社交短视频与电商直播的紧密联接,实现对农副产品销售的创新助力,并借助线上渠道打造乡村产业、企业品牌,进一步链接各类资源打造乡创平台,赋能乡村从被动输入到主动输出的定位转变。乡村振兴最终着眼于乡村区域的整体发展,对于区域配套的有效提升、文化生活的全新勾勒、乡村和谐的持续营造,是三农短视频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发力点。


图片来源于百度百科  ▲ 


我们能看到当前三农短视频的受众群体实现了从被动接受向主动需求、从内容获取向产品获得的转变,不少人从三农短视频中了解到农副产品最新上市信息、获得购买渠道,从而获取安心可靠的农家产品,而三农达人也成为品牌方深入开拓农村市场的全新渠道,如西瓜视频三农达人“泥土的清香”在过去三个月里先后带货服装、水果、电器等多个品牌旗下产品,带货能力不亚于明星主播。今年11月国新办召开中外记者见面会,广西灵山县三农达人“巧妇九妹”甘友琴受邀出席并分享其借助短视频直播带货助力家乡农产品销售、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突出事迹。今年在我国奋力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三农”领域与电商、直播、短视频结合屡建奇功,成为助力乡村脱贫摘帽的重要依托,而未来,深入践行“先富口袋,再富脑袋”宗旨,三农短视频也将进一步开启乡村经济与文化的再造。


2020级博士研究生

王舒啸

《为什么要反垄断和反资本无限扩张》


2020年12月16日至1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顺利召开,会议明确了2021年我国经济工作中的八项重点任务,“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正式被列入其中。近年来,“大数据杀熟”、“强制二选一”、“产品搭售”等词汇越来越火热,人们对于当下一些互联网平台企业对于市场的垄断行为愈发关注。


图片来源于百度百科  ▲ 


“垄断”一词是一个经济学术语,我国《反垄断法》中对垄断行为的定义为:“排除、限制竞争以及可能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政治经济学中对垄断行为的定义为:“企业凭借其控制的巨额资本,足够的生产经营规模和市场份额,通过协定、同盟、联合、参股等方法,操纵与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的商品生产或流通,以获取高额利润”。传统的垄断组织主要有四种,分别为“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这一类垄断组织主要出现在传统产业中。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平台企业不断壮大,这一类企业并非依靠并购、重组等商业行为不断壮大自身,实现对市场的掌控,而因互联网平台的自身特点,占有了互联网领域中大量的数据和流量。在数字时代,数据和流量已经成为了互联网企业的一项核心资产,其他中小企业和商家,必须要依托这些互联网平台,才能在互联网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这类互联网平台企业获得了超乎寻常的市场话语权,对中小企业而言,已经形成了不对称的竞争。


2020年11月20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就《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体现了执法机构对于互联网经济领域反垄断的重视程度。《指南》中指出:“《反垄断法》的基本制度、规制原则和分析框架适用于平台经济领域所有市场主体”。


一方面,垄断行为的出现违背市场竞争法则,降低服务质量,侵犯消费者的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以外卖行业为例,曾经“美团”、“饿了么”、“百度外卖”等巨头企业为了争夺市场,通过价格战的方式吸引消费者。然而当这些企业获得了市场的垄断地位后,非但没有继续为消费者提供优惠政策,反而还通过“大数据杀熟”等手段,变相侵吞消费者的权益,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消费体验。


另一方面,垄断行为也会强化市场壁垒,导致新兴企业难以进入市场,在某些领域甚至会阻碍科技的创新和突破。以手机行业为例,在21世纪初,手机行业经历了百家争鸣的时代,各种类型的手机层出不穷。然而自2010年后,苹果的IOS操作系统和谷歌的Android操作系统完成了对手机市场的统一,自那时起,手机行业便进入了寡头垄断时期,尽管手机和操作系统不断在升级换代,但是再难出现突破性创新,行业中也再难出现新的竞争者。


因此,约束互联网巨头,发挥政府“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势在必行。




图片 | 来源于网络

责编 | 赵凯强 卢立志

美编 | 赵凯强

声明 | 文中图片和文字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版权方持权属证明与我方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言之有范


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如喜欢我们的内容,欢迎转发!


欢迎向我们投稿

投递邮箱:yanzhiyoufan@163.com

如需咨询合作,请与我们联络!

联络电话:18811328390



言之有范|2014 - 2020

聚焦文化事件

把握政策动向




往期推荐

01

 年终总结|言之有范的2020,在变革中坚守文化力量

► 点击阅读

02

● 对话范周|聚焦数字文化产业,文旅部的最新政策释放出哪些信号?

► 点击阅读

03

 大咖演讲实录|从顶层设计到产业实践,探寻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方向

► 点击阅读

04

 直击现场|关于文化产业的优势再塑与转型升级,向勇、朱超英、郭万超讲了这些要点

► 点击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