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1亿拍出部超长预告片,这绝对是场史诗性的豪赌

读句电影 读句电影再睡觉 2022-05-11

把一句君设为星标,发现生活惊喜



美国科幻巨匠弗兰克·赫伯特的《沙丘》是科幻小说史上的必读经典,也是在好莱坞堪称“名导坟墓”的改编老大难。自从1984年让鬼才大师大卫·林奇都遗憾折戟之后,这根一直无人敢啃的硬骨头终于在昨天由《降临》的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重新搬上了大银幕。

 

无论是IP的传奇过往,还是新片的神仙阵容,都使得这部《沙丘》成为了近日炙手可热的“大银幕必看电影”。只不过,“必看”与“必然喜爱”并不相关,耗资1.65亿美元(约11亿人民币)来呈现一个序曲的大胆冒险,注定了这部影片必然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喜欢的人觉得它雄心勃勃,氛围感拉满,翘首以盼着下一部的问世;不喜欢的人则恼怒于花了一张票的钱却只看到半个故事。我们采访了几位对这部影片抱有不同观感的朋友,请他们谈谈从新版《沙丘》中收获的蜜糖与砒霜。

 

如果你也愿意分享自己在看完《沙丘》之后的惊喜或失望,我们还会送你一本《克苏鲁神话4》,你看过的许多科幻片都能在其中找到影子。




1984 年,肯尼迪中心举办了大卫·林奇版《沙丘》的首映式,散场后“从剧院出来的每个人都看起来很尴尬”,想礼貌赞美却似乎都很难违心地夸出口。


林奇版《沙丘》中的反派男爵


相比之下,时隔二十多年再次挑战这部科幻巨著的法裔加拿大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待遇显然好了很多。全球同步上映一天,IMDB开分8.3,豆瓣开分7.8,阿里旗下灯塔平台提供的舆情监测数据也显示,影片正面评论高达87%。


不过,跟大多数热片一样,新版《沙丘》也逃不过好评与争议齐飞,而其中最大的争议就是这部电影从一开始就只准备讲一半的故事。


“有些电影成本很高,所以我同意先做上半部分”,导演维伦纽瓦曾在威尼斯电影节的采访中回应自己最初计划就是在第一部仅展开一半的故事。但这无异于让观众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来看一部超长预告片。



顶着“王子复仇记”的卖相,却在“王子”刚刚觉醒,准备踏上征程的那刻嘎然而止。只在影片的最后留下一句“This is only the beginning(这只是一个开始)”,告诉观众欲知后事如何,请待下回分解。


无论这场预告拍得多么精彩,无论后续的正式冒险有多么华丽恢弘,此举依然是一场赌博。赌观众能接收到导演的勃勃野心与弦外之音,相信即将到来的“沙丘宇宙”能够成为属于我们时代的史诗巨制。



鉴于影片制作与发行方华纳兄弟将是否推进续集的先决条件定为《沙丘》第一部的票房是否能令其满意。这场豪赌的最终输赢就将在很大程度上就决于银幕前的观众能否被成功种草。



#01

种草派:瑕不掩瑜,期待续篇


影片的导演丹尼斯·维伦纽夫因为《降临》提名奥斯卡,因为《银翼杀手2049》封神,可他却说这两部片只是自己为了能拍好《沙丘》提前积攒经验的练手之作。


走出影院,你能确定这并不是他为了营销新片夸大其词,而真的是这个魁北克小子从 13 岁第一次读《沙丘》的小说开始一路积攒能力、技巧与知识,数十年磨一剑的圆梦之作。


《降临》里给人带来强烈压迫感和未知恐慌的巨大沉默物体,《银翼杀手2049》里迷蒙飞尘间由极致视听营造的沉浸感末日美学,都在《沙丘》中以另一副外貌重现。



一如既往的叙事流畅且视觉惊艳,一如既往的节奏虽缓却张力十足。甚至,因为导演为之赋予的深厚IMAX基因,让《沙丘》在前作基础上又更多了几分惊喜。


埋藏细节,没有废戏都已经是基本操作,他似乎还有意利用了激光IMAX的超高亮度来压缩观众的视角,从而达到引导焦点的效果。


比如甜茶(蒂莫西·柴勒梅德)饰演的主角保罗和母亲刚从叛乱中逃出生天的片段,两人在地底支起狭小的帐篷以躲避敌人追击,当保罗因为手中发光香料棒的刺激产生幻觉,现实与幻境之间经由几个暗景与极亮景的快速切换,寥寥几笔便点出此刻惶惶不安的主角尚不能相信未来的自己可以成为幻境中那样的英雄。



#02

观望派:风格明确,内核缺失


好的科幻电影大多只是看似讲述未来或其他世界的事情,可实际上都是对其所拍摄时代间接却尖锐的评论。


这部《沙丘》美中不足的地方就在于提供了足够的风格,但缺乏这样一个真正的内核。


我们不可否认影片做了一些联系当代热点问题的尝试,但无论是被星际帝国争夺瓜分的“伊拉克”沙漠,还是从白人男性变为黑人女性的主角团救兵凯恩斯博士,甚至就连反复出现的那句叫人“直面恐惧”的鸡汤式箴言,似乎都只是隔靴搔痒,其力量都不足以成为一个具有现实反思性的影片内核。



可偏偏,这一点本该是导演维伦纽夫的强项。


近到《银翼杀手2049》里用K的救世来应答“复制人算不算人”的问题;远到他初出茅庐时的第一部短片《下一层》,用一张摆满鲜肉的长餐桌完成对权力世界的诠释,用一层层下坠却依然不肯放下刀叉的食客演绎人性的贪婪,可当你疑惑这种无休止的竞争与弱肉强食真的是无法变更的自然法则么,他却在结尾处用一个围观者的冷静眼神给予了回答。


《下一层》剧照


若要说他在圆梦之作里丢了从入门起就有的本事,实在让人难以信服。比较合理的归因,或许就是两部曲的分工问题,前者负责建立世界观并用大制作吊胃口,后者就可以更顺畅地完成高隐喻的思想输出。


这部《沙丘》并没有以主角保罗重生为一个新人而结束,换言之,天选之子真正的独特之处尚未被完全揭露,这是一种可喜的不确定性,让人对下一部《沙丘》即将揭示的潜在文本充满期待。



#03

拔草派:视听奇观包裹乏味叙事


“在催眠方面,东有《图兰朵》,西有《沙丘》,可以并称卧龙凤雏。”


想象中,这该是一部由角色驱动的地缘政治史诗,多种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在争斗中输出创作者对力量各方面乃至世界格局的沉思。


不说是《星际穿越》的水平,怎么也该是《地心引力》那样,或者至少比《火星救援》有趣一点点。但是万万没想到,竟然是个冗长且只讲了半截的哈姆雷特版星球大战,主角被动,战斗疲软,全程依靠视听奇观来引导略显陈旧乏味的故事叙述。



导演维伦纽瓦曾在投资方华纳兄弟宣布要将《沙丘》在流媒体平台同步上映时,写公开信激烈抗议,说这部电影是自己写给大银幕的情书。


窃以为他可能有点欠考虑,毕竟缓慢的节奏,远超一般电影的时长,再加上国内特供版3D的昏暗氛围营造,实在是有点考验影院里观众控制膀胱和强忍瞌睡的能力。




你属于种草派、观望派还是拔草派?

欢迎和一句君分享

你对大片《沙丘》的观后感想。

 

点击“在看”,留言点赞前3名的读者,

一句君会送你

一本豆瓣8.7分的《克苏鲁神话4》。



如果你是《沙丘》这类科幻潮流亚文化的爱好者,一定不要错过“克苏鲁神话”。《普罗米修斯》《林中小屋》《加勒比海盗》《水形物语》……许多你所熟知的电影都能在其中找到原型!

 

感谢果麦的小伙伴,一句君也将与果麦持续合作,和你分享优质书籍。




猜你喜欢:


除了《兰心大剧院》,还有这些电影能看懂娄烨。

你怎么就不能高高兴兴地去上班?

团圆之夜,用这部电影回忆家的样子。

找到一句君:dujudianying@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