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AMD 持续亏损、为什么还能如此坚强的活着?

2017-08-12 芯师爷


因为~



毕竟不是房地产商,不能天天卖楼


这也只是小编的一个玩笑,博君一乐!


于是AMD就只能——发朋友圈~


以下是一则流传在网络上的千年老梗↓


AMD/一家著名的农企



我不玩了!我要破产了

1分钟之前删除

♡ HTC、雅虎、反垄断法,围观群众等

Intel:小弟,你破产干嘛?来,这有100亿先用着。

Nvidia:表哥,你别没事总想着破产,表弟先给你50亿修大楼。

ARM:快和我一起叫“孙爸爸”


然后~


农企翻身啦!


关于农企,小编有必要介绍一下,毕竟这是围观群众黑AMD的日常~


关于农企:


以下1969年AMD公司奠基图,这些老前辈当年也是一群“小鲜肉”啊!只是这样穿着西装,打着领带过来挖土,合适吗?



农企的起源


1.当时,美国有家超NB的农产品公司,叫ADM(阿丹米(ADM)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油籽、玉米和小麦加工企业之一)要进入中国,中国官方宣布有美国大型农产品公司来到中国,碰巧AMD也来了。。。


所以


加上AMD本身的缩写也挺具备迷惑性——AMD的全称是Advanced Micro Devices 简称AMD,而Agriculture Machine Devices也是这个缩写,Agriculture Machine Devices的意思就是农业机器设备的意思。这就进一步误导了广大不明真相的群众···


农企称号的坐实


上述事件只是混淆而已,然而,随后AMD又做出了一系列惊世创举~


  1. 旗下推土机,打桩机,压路机,都是农用机械 ····· 于是amd就是进一步坐实了农企之名。



2.当初HD6970散热器和外接供电冲突,AMD采取了手工打磨掉外接供电一角的做法,因此那时每一块HD6970都是独一无二的,此举颇有农家风格,因此农企之名盛极一时。从技术密集型企业一下转移成了劳动密集型企业~



至此AMD农企的称号就深深地烙印在围观群众的心里~


不过,小编要为AMD正名,AMD不是农企,他明明就是一家“慈善机构”,为什么要赚钱,亏不是慈善机构的日常吗?


要不是有AMD,小编可能现在都买不起电脑呢!


AMD为农民插上致富的翅膀!



AMD的创始人桑德斯的座右铭就是:“人是第一位,其次才是产品与利润”。所以农企为照顾广大农民朋友,AMD推出的产品价格亲民,性能还不错,完美地符合我国国情,以人为本啊,有木有?


再说了AMD可委屈了~



自从收购了ATI,卖掉了女朋友(GlobalFoundries)后,人家就一落千丈啦!


不 不 不——小编错了


AMD做到了两个绝无仅有:


1.人家是游戏机市场的老大了,在游戏机市场笑傲江湖,还有谁?


AMD因为能够提供一整套方案,是现在三大游戏机平台(索尼、微软、任天堂)的提供商,是主机市场唯一的赢家。


2.人家在GPU厂商中,CPU做得最好。在CPU厂商中,GPU做得最好。也是棒棒哒!


附图二张


2017年8月GPU天梯图



2017年8月CPU天梯图



秉着互惠互利的原则,AMD获得了中国政府的输血


2016年4月,AMD宣布出售自己的x86授权在天津成立合资工厂,得到 2.9亿美元的授权费。


在小编看来,如果美国政府放松一点点对中国的技术封锁,以AMD手上的各种技术授权就足以和中国政府愉快的玩耍了。


从股票市值来看:


2017年8月,AMD股价12$,共121亿$; Nvidia股价164$,共925亿$; Intel 股价110$, 共5179亿$,。从中可以看出公司的各方面的价值,Intel是第一位的,AMD排在三者的最末位。


从近一年来三只股票走势看,AMD 与英伟达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而英特尔就呵呵了。



随着云计算、数据中心、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应用的崛起,Intel和Nvidia都从衰落的PC行业中获得新的增长动力。


AMD是惟一一个拥有强大CPU和GPU专利技术的公司,尤其是在2016年成功推出了一些优秀产品之后,资本市场看好未来AMD的发展。


2017年,AMD如果按期推出高性能的GPU和CPU产品,其在云计算、数据中心、人工智能、游戏、虚拟现实等领域还是值得期待的。


公司没有倒闭,说明公司还在持续的销售,还可以发工资给员工,说明还有老本可以吃。如果公司的老本吃完了,又没办法盈利,那就只有破产,等着被收购。


不过由于AMD的显卡性能还是不错的!苹果电脑产品线的独立显卡一直由AMD供货。加上现如今在大火的“挖矿界”受“矿工”喜爱的程度和资本市场喜爱的程度,综上所述,估计破产是不太可能滴!


至于Intel/Nvida怕垄断,给钱养着AMD,只是一个笑谈。


AMD 近50年风风雨雨,技术和市场的沉淀还是有的。


虽然小编一直在调侃AMD,但小编只是在表达对AMD恨铁不成钢的情绪,祝AMD发展越来越好,再创辉煌!


最后转一段吴军博士在他的书《浪潮之巅》(2011年出版)里面的话结尾。


浪潮之巅


AMD 不同于英特尔以往的对手,它从来没有另起炉灶做一种和英特尔不同的芯片,而是不断推出和英特尔兼容的、更便宜的替代品。


AMD 的这种做法和它的基因很有关系。AMD 从血缘来讲应该是英特尔的族弟,因为它也是从仙童半导体分出来的,也在硅谷,只比英特尔晚几年,而且也和英特尔一样,从半导体存储器做起。


和其它处理器公司不同,AMD 的创始人是搞销售出身的,而一般技术公司创始人都是技术出身。AMD 的这种基因决定了它不是自己会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市场导向的,市场需要什么就做什么。


在 AMD 创建不久,它就成功地解刨了英特尔的一个八位处理器芯片。八十年代,由于 IBM 采购的原则是必须有两个以上的公司参加竞标,所以在很长的时间里,Intel 主动让 AMD 帮它生产芯片卖给 IBM 等公司。


到了 1986 年,英特尔不想让 AMD 生产刚刚问世的 80386,可能是想独占 80386 的利润吧,于是开始毁约。


AMD 拿出过去的合同请求仲裁,仲裁的结果是 AMD 可以生产 80386。这下子英特尔不干了,上诉到加州高等法院,这个官司打了好几年,但是法院基本上维持了仲裁的结果。


AMD于是便名正言顺地克隆起英特尔的处理器芯片了。当时微机生产厂家,例如康柏为了同英特尔的压价,开始少量采购 AMD 的芯片。


几年后,英特尔再次控告 AMD 公司盗用它花几亿美元买来的多媒体处理的 MMX 技术,AMD 做了让步达成和解。


在整个九十年代,英特尔和 AMD 虽然打打闹闹但是,它们在开拓 x86 市场,对抗精简指令集的工作站芯片方面利益是一致的。因此它们在市场上的依存要多于竞争。          


两千年后美国经济进入低谷,精简指令的工作站的市场一落千丈,太阳公司的股票跌掉了百分之九十几。放眼处理器市场,全是英特尔和 AMD 的天下了。


AMD 这次主动出击,利用它提早开发出 64 位处理器的优势,率先在高端市场挑战英特尔,并一举拿下了服务器市场的不少份额。


前几年,因为微软迟迟不能推出新的操作系统 Vista,因此个人用户没有动力去更新微机;而同时,因为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服务器市场增长很快,对 64 位高端处理器芯片需求大增。


这样在几年里,AMD 的业绩不断上涨,一度占有 40% 左右的处理器市场,并且挑起和英特尔的价格战。


AMD 同时在世界各地,状告英特尔的垄断行为。到去年年初,AMD 不仅在业绩达到顶峰,而且在对英特尔的反垄断官司上也颇有收获,欧盟等国开始约束英特尔。


这样一来,英特尔就不能太小觑 AMD 这个小兄弟了。它决定给 AMD 一些颜色看看。在接下来的一年里,英特尔千呼万唤始出来的酷睿双核处理器终于面世了,性能高于 AMD 同类产品,英特尔重新恢复了它在产品上的领先地位。


同时,英特尔在过去的几年里将生产线移到费用比硅谷低得多的俄罗冈州和亚利桑那州,以降低成本,然后,英特尔开始回应价格战。价格战的结果是,英特尔的利润率受到了一些影响,但是 AMD 则从盈利到大幅度亏损。


英特尔重新夺回了处理器市场的主动权。现在,两家都是采用 65 纳米的半导体技术。在未来的几年里,英特尔因为在最新的 45 纳米技术上明显领先于AMD,并且已经开始研发集成度更高的 32 纳米的芯片,它将对 AMD 保持绝对的优势。          


我认为,总的来讲,英特尔并没有想彻底把 AMD 打死。因为留着 AMD 对它利大于弊。首先,它避免了反垄断的很多麻烦。


今天 AMD 的股值只有英特尔的 5%,后者靠手中的现金就足以买下前者。但是,英特尔不能这么做,否则会有反垄断的大麻烦。其次,留着 AMD 这个对手对英特尔自身的技术进步有好处。


柳宗元在他的“敌戒”一文中指出,“秦有六国,兢兢以强;六国既除,訑訑乃亡”。这条规律对于英特尔也适用。英特尔从 1979 年至今,将处理器速度,(如果以小数运算速度来衡量),提高了二十五万倍。


如果没有诸多竞争对手的话,它是做不到这一点的。现在它的主要对手只有 AMD 了,从激励自己的角度讲也许要留着它,毕竟,AMD 在技术上不象当年的摩托罗拉和 IBM 那么让英特尔头疼。


流传着这么一个玩笑,英特尔的人一天遇到了 AMD 的同行,便说,你们新的处理器什么时候才能做出来,等你们做出来了,我们才会有新的事做。




来源 | 知乎、网络整合

芯师爷独家整理





各位小伙伴们好,芯师爷致力于为产业人士搭建最强人脉圈,在这里除了能收获产业优质文章,更能加入高端人脉群。


加群方法:

长按二维码,加群主为好友,备注:入群。




行业群:

物联网IOT、电子代工厂SMT、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充电桩行业、工业自动化与4.0、无人机群、汽车电子科技、智能可穿戴

新能源汽车产业、VR/AR虚拟现实、安防与监控系统、IC设计与原厂、半导体材料设备晶圆、半导体封测、半导体代理分销、半导体投融资群、元器件撮合交易1群


职能群:

市场销售、采购、供应链管理、设计工程师、AE.FAE、品牌公关媒介、人事招聘


群规:

1、所有群都是实名制,入群即修改群昵称:昵称+公司+职位;

2、欢迎群友交流,自我介绍资源,杜绝刷屏广告;

3、鼓励多多讨论产业相关话题,禁止使用粗俗、恶意词汇。


回复“报告”可查看所有半导体产业研究报告


往期精彩回顾点击蓝字 直接阅读):

赵伟国离任TCL董事,这是紫光战略收缩 轻装上阵的节奏?

MLCC缺货,国巨上半年财报亮了;东芝烦事缠身,Q2营收却飙升

深扒博世的那个“神秘”物联网部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