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净土 | 净土十要问答撷录(十三)

2018-03-28 居士亭

净土【阿弥陀佛】| 专题




如来所以兴出世

唯说弥陀本愿海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乃如来普为一切上圣下凡,令其于此生中,即了生死之大囧琺也。于此不信不修,可不哀哉。此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信,则信我此世界是苦,信极乐世界是乐。信我是业力凡夫,决定不能仗自力,断惑证真,了生脱死。信阿弥陀佛,有大誓愿。若有众生,念佛名号,求生佛国,其人临命终时,佛必垂慈接引,令生西方。愿,则愿速出离此苦世界,愿速往生彼乐世界。行,则至诚恳切,常念南无(音纳莫)阿弥陀佛,时时刻刻,无令暂忘。朝暮于佛前礼拜持诵,随自身闲忙,立一课程。此外,则行、住、坐、卧、及做不用心的事,均好念。睡时当默念,不宜出声。宜只念阿弥陀佛四字,以免字多难念。若衣冠不整齐,或洗澡、抽解、或至不洁净处,均须默念。默念功德一样,出声于仪式不合。无论大声念,小声念,金刚念(有声,而旁人不闻。)心中默念。均须心里念得清清楚楚,口里念得清清楚楚,耳中听得清清楚楚。如此,则心不外驰,妄想渐息,佛念渐纯,功德最大。(印光大师开示)

◎两般人,于净土法门,必不能入

西方合论


禅者执悟门,矜自力,视念佛不啻依草附木,摇尾乞邻。儒者咀名理,艳清言,视念佛不啻臭腐残馊,食唾欲呕。此两者,一长眙深瞫,而不见睐毛,一如觅龙肝凤髓,而厌弃本分茶汤也,何从接而入哉。傥冀其入,须向此人眼底盘踞鸱蹲,扬声大呼,使其睒晹失据或俟枵腹垂涎时,进以箪食豆羹,使其馋□厌足,然非寻常禅者儒者及念佛者可能也。禅能灭却正法眼藏,灼见永明楚石用处,儒能裂断文字缚,彻悟君子之道,果造端乎夫妇之知能。然后从而发挥净土,庶可死两般人偷心耳。


◎洞了本源,此心即是佛,更于何处觅佛。此心即是土更于何处 41 35993 41 14939 0 0 2923 0 0:00:12 0:00:05 0:00:07 2924觅土

西方合论


约理而言,世间一蚤一虱,皆具有如来清净觉体,无二无别。乃至诸佛成等正觉,证大涅槃,本体未尝增得一分。众生堕三途,趋生死海,本体未尝减却一分。如如之体,常自不动。生死涅槃,等是妄见。亦无如来,亦无众生。于此证入,亦无能证之人,亦无所证之法。泯绝心量,超越情有。大地无寸土,佛之一字向何处安著。


至于进修法门,于无修证中修证,于无等级中等级,千差万别。虽位至等觉,尚不知如来举足下足之处。从上祖师所以呵佛斥教,一切皆遮者,止因人心执滞教相,随语生解,不悟言外之本体,漫执语中之方便。一向说心说性,说空说幻,说顿说渐,说因说果,千经万论,无不通晓。及问渠本命元辰,便将经论现成语言抵对。除却现成语言,依旧茫然无措。所谓数他家宝,己无分文,其或有真实修行之人,不见佛性,辛苦行持,如盲无导,止获人天之果,不生如来之家。于是诸祖知其流弊,遂用毒手,划其语言,塞其解路,拶其情识。令其苦参密究,逆生灭流,生灭情尽,取舍念空。始识得亲生父母,历劫宝藏。却来看经看教,一一如道家中事。然后如说进修,以佛知见,净治余习,拜空华之如来。修水月之梵行。登阳焰之阶级。度谷响之众生。不取寂证,是谓佛种。正如杲日当空,行大王路,不同长夜趋走,攀荆堕棘。岂谓一悟之后,即同极果。如供奉问岑大虫,果上涅槃,天下善知识证否。岑曰,未证。奉曰,何以未证。岑曰,功未齐于诸圣。奉曰,若尔,何得名为善知识。岑曰,明见佛性,亦得名为善知识也。弘辨禅师曰,顿明自性,与佛同俦。然有无始染习,故假对治,令顺性起用。如人吃饭,不一口便饱。沩山曰,初心从缘顿悟自理。犹有无始旷劫习气,未能顿净。须教渠净除现业流识,即修也,不可别有法,教渠修行趣向。若论诸祖师为人之处,壁立万仞,大火聚中,触之即烂,刀枪林里,动著便创,未曾开口,已隔千里万里。至机缘之外,平实商量,未尝尽绝阶级,尽遮修行。传灯录中,分明详悉。大慧中峰言教,尤为紧切,血诚劝勉。惟恐空解著人,堕落魔事。何曾言一悟之后,不假修行,顿同两足之尊,尽满涅槃之果。后世不识教意,不达祖机,乃取喝佛骂祖,破胆险句,以为行持。昔之人为经论所障,犹是杂食米麦,不能运化。后之人饱记禅宗语句,排因拨果,越分过头,是日取大黄巴豆以为茶饭也。自误误人,弊岂有极。是以才入此门,便轻十方如来,莫不自云无佛可成,无行可修,见人念佛,则曰自性是佛,见人修净土,则曰即心是净土,言参禅,则尊之九天之上,言念佛,则蹂之九地之下,全不思参禅念佛,总之为了生死。同是出苦海之桥梁,越界有之宝筏。事同一家,何胜何劣。参门之中,所悟亦有浅深。念佛之众,所修亦有高下。如何执定参者即是上根,念者便为中下。


自达摩西来立此宗门,已云二百年。后明道者多,行道者少,说理者多,通理者少。今传灯录中,如麻似粟,同云入悟,其实迥别。至如般若缘深,灵根夙植,迦陵破卵,香象截流。或见根宗于片言,或显威用于一喝。一闻千悟,得大总持。或有怀出世之心,具丈夫之志。舍彼尘情,究此大事。不怙小解,惟求实知。卧薪尝胆。饮冰吞檗。如此三十年四十年后,或遇明师,痛与针劄。偷心死尽,心华始开。此后又须潜行密修,销融余习。法见尚舍,何况非法。若赵州除粥饭是杂用心。涌泉四十年尚有走作。香林四十年打成一片。兢兢业业,如护头目。直至烟销灰灭,自然一念不生,业不能系。生死之际,随意自在。诘其所证,恐亦未能超于上品上生之上。何以明之,龙树菩萨,宗门之鼻祖也。得大智慧,具大辩才,住持佛法。故世尊数百年前,于楞伽会上,遥为授记。然亦不过曰,证初欢喜地,往生安乐国而已。而观经中上品上生,生于彼间,一刹那顷,亦证初地。今宗门诸大祖师,纵使见离盖缠,语出窠臼,岂能即过龙树,龙树已悟无生无相之义,已具不堕阶级之见。而生于安养,与上品上生所证之果正等。则禅门诸人所证,岂能独过良以上品上生解第一义,还同禅门之悟深信因果,还同禅门之修止是念佛往生别耳。然吾以为禅门悟修之士,既不能取无余涅槃,同于如来,又不肯取有余涅槃,同于二乘,必入普贤行愿之海。若不舍一身受一身,济度众生。则当从一刹至一刹,供养诸佛。既见诸佛,还同往生。究竟与上品上生,止在雁行伯仲之间,何以高视祖师,轻言净侣。其或悟门已入,休歇太早,智不入微,道难胜习,一念不尽,即是生死之根,业风所牵,复入胞胎。


  

◎悟达之人,业不能系

西方合论

  

夫谓业不能系,非谓有而不有,正以无而自无。生既随境即动,死安得不随业受生。眼前一念嗔相,即是怪蟒之形。眼前一念贪相,即是饿鬼之种。无形之因念甚小,有形之果报甚大。一念之微,识田持之,历千万劫,终不遗失。如一比丘,以智慧故,身有光明,以妄语故,口流蛆虫。一言之微,得此恶果。虽有智慧,终不能消。况今无明烦恼,炽然不断,欲以相似见解,消其恶业,冀出三途,无有是处。

  

◎毗卢遮那净土

西方合论


毗卢遮那净土者,即诸佛本报国土,十莲华藏世界海。一一莲华藏最下世界,皆有十佛世界微尘数广大刹,清净庄严。一一广大刹,复有十佛世界微尘数诸小刹围绕,倍倍增广。一一华藏世界,皆满虚空,互相彻入,净秽总含,重重无尽。如法而论,一草一木,一毛一尘,各各皆具此无尽法界。佛及众生,无二无别。或曰,此是众生实报庄严,不同权教推净土于他方,是为实教。或曰,众生虽具此实报,争奈真如无性,不能自证。漫漫长夜,无见日期。波波劫海,无到岸期。虽云地狱起妙觉之心,佛果现泥犁之界,其如眼前铁床铜柱何哉,譬之饿鬼渴死于海边,贫人数钱于金窟,只见其虚,何名为实。若非假之方便,由权入实,众生岂有证毗卢之日也,答曰若约诸佛化仪则可,实相土中,无此戏论。夫毗卢遮那,此云遍一切处。遍一切处,即无量寿表义,岂有胜劣。只因如来为一分取相凡夫故,说有阿弥陀在于西方。亦如大云经中阿弥陀佛告一菩萨言,有释迦在于娑婆世界也。夫当释迦为主,则释迦遍一切,而阿弥陀为所遍之一处。当阿弥为主,则阿弥遍一切,而释迦牟尼为所遍之一处。如一人之身,当自自时,不妨为一切人之他。当他他时,不妨为一切人之自。以是义故,自他不成。自他不成,即自亦遍一切处,他亦遍一切处。岂定有他方可执。是故西方毗卢,非自他故。何以故,毗卢无不遍故。若言权,言方便,即有不遍。有不遍者,毗卢之义不成。

  

◎唯心净土

西方合论


唯心净土者,直下自证,当体无心,即是净土。如维摩经云,宝积当知,直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不谄众生来生其国。深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具足功德众生来生其国。大乘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大乘众生来生其国。经文繁多,不能广引。大约谓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夫心是即土之心,土是即心之土。心净土净,法尔如故。此语岂非西方注脚。多有执心之士,卑此法门以为单接钝根者,由于心外见土故也。夫念即是心,念佛岂非心净。心本含土,莲邦岂在心外。故知约相非乖唯心,称心实碍普度矣。


推 荐 阅 读

《净土十要》

《庐山慧远大师文集》
《昙鸾大师、道绰大师文集》
《唐代净土祖师全集》
《永明延寿大师文集》
《莲池大师文集》
《蕅益大师文集》
《行策大师、省庵大师文集》
《彻悟大师文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


点击阅读全文,进入居士亭微店。

 了解 净土大师全集 详细信息 

   净土专栏 

净土 | 净土十要问答撷录(十二)

净土 | 净土十要问答撷录(十一)

净土 | 净土十要问答撷录(十)

净土 | 净土十要问答撷录(九)

净土 | 净土十要问答撷录(八)

净土 | 净土十要问答撷录(七)

净土 | 净土十要问答撷录(六)

净土 | 净土十要问答撷录(五)

净土 | 净土十要问答撷录(四)

净土 | 净土十要问答撷录(三)

净土 | 净土十要问答撷录(二)

净土 | 净土十要问答撷录(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