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都市圈融合发展与规划引领】珠三角城市群的经济增长模式及演化特征研究——暨对“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思考 | 上海城市规划

吴梦笛 上海城市规划杂志 2024-06-18


21世纪以来,珠三角与港澳之间的“前店后厂”合作模式逐渐淡出,珠三角以往基于廉价土地、劳动力和大规模资本投入的要素推动型经济增长模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从供给侧角度切入,比较分析珠三角及内部各城市的经济增长模式及演化特征,进而结合“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讨论新时代的珠三角城市群空间发展问题。提出珠三角依赖劳动力、土地和资本要素投入的发展路径已经难以为继;在国内外发展和竞争态势快速变化的今天,以及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珠三角应当正视自身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主动谋求经济转型发展,以新的驱动力来推进区域分工合作及空间发展。


0

引言

2019 年 2 月,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简称“《大湾区纲要》”),将珠三角9市和港澳地区共同纳入“湾区”这一空间发展框架。这不仅是对大湾区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等方面做出全面规划,更重要的是明确了珠三角与港澳地区今后的合作发展方向。

 

1

珠三角城市群经济增长的历程分析

回顾 21 世纪以来珠三角的区域发展和政策演进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


珠三角地区历年GDP及增速(2001—2015年)

 

   珠三角地区历年实际利用外资及增速(2001—2015年)

 

    珠三角地区历年进出口总额及增速(2001—2015年)

 

第一阶段(2000—2005年):经济增速有所减缓。该阶段珠三角的经济总量、外资与外贸规模的增速均经历了先大幅上升、后平缓下降的过程。

第二阶段(2005—2010年):经济增长面临转型。该阶段珠三角地区的经济总量、外资与外贸规模的增速均经历先平缓上升、后大幅下降的过程。

第三阶段(2010年至今):经济转型迎来新契机。该阶段珠三角地区的外资规模基本维持稳定,但经济总量与外贸规模增速均有所下降。

 

2

珠三角城市群经济增长模式及演化特征

2.1  研究方法概述

本研究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obb-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开展经济增长分析。考虑到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本文参考李明月等及丰雷等的研究,在生产函数一般形式的基础上假设劳动力、资本、土地要素和全要素生产率为决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并在函数两边同时取自然对数,可得:

lnYt=lnAt+αlnLt+βlnKt+γlnSt+u (1)

(A≠0,α>0,β>0,γ>0)

式(1)中t为时间变量;Y为经济产出量;A为常数,代表全要素生产率;L为劳动力要素投入量;K为资本要素投入量;S为土地要素投入量;α、β和γ分别代表劳动力、资本和土地要素的产出弹性系数;u为常数,代表误差变量。全要素生产率可根据索洛余值法(Solow Residual)计算获得,即全要素生产率等于经济增长率减去劳动力、资本和土地要素增长率之后的余值,其表达式为:

ΔAit=ΔYit-αΔLit-βΔKit-γΔSit (2)

式(2)中t表示时期;i表示珠三角地区及各城市;ΔA表示全要素生产率;ΔY表示经济增长率;ΔL、ΔK和ΔS分别是劳动力、资本和土地要素的增长率;α、β和γ分别是劳动力、资本和土地要素的产出弹性系数。

 

生产函数产出和投入指标及变量

 

2.2  计量分析结果

基于式(1)建立经济产出与投入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2000—2015年珠三角及各城市的投入和产出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由此获得α、β和γ,即劳动力、资本和土地要素的产出弹性系数。依据回归结果,可知2001—2015年间的劳动力、资本和土地要素投入与经济产出均有正相关关系。所得回归方程为Y=0.357L+0.597K+0.106S+3.091,方程R方为0.981,显著性水平Sig值小于0.05,各变量的VIF值小于10.00,说明方程拟合效果较好,即15年间对珠三角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的要素是资本要素,其次是劳动力要素、土地要素。再将劳动力、资本和土地要素的产出弹性系数调整为0.35、0.55和0.10,利用式(2)分别计算2000—2005年、2005—2010年、2010—2015年3个时间段的全要素生产率,可得出对珠三角城市群及各个城市的经济增长决定因素的计量分析。


2000—2015年珠三角及各城市的经济增长决定因素的计量分析结果(单位:%)


2.3  珠三角城市群:趋于形成以资本投入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

2000—2005年间,珠三角地区的资本贡献率高达50.3%,劳动力和土地贡献率分别达到 24.1%和14.9%,但全要素生产率仅为10.6%,说明该时期仍处于粗放发展阶段;地方政府着力于通过各类优惠政策来招商引资和兴建各类项目,极大地促成了以资源类要素推动为主导的经济增长。


珠三角地区不断演化的经济增长模式


2005—2010年间,伴随着人口红利和土地资源的减少,劳动力和土地要素的贡献率明显降低;资本要素的贡献率则有所增长,达到了 58.8%。珠三角的经济增长模式发生了重要转变,不仅是资本贡献率的增长,全要素生产率也从原来的10.6%提升至23.6%,意味着全社会综合技术水平明显提高。


   珠三角地区历年城市建成区面积、人均和地均二、三产业产值(2001—2015年)


2010—2015年间,土地贡献率相对持平,劳动力贡献率继续下降;不同的是,资本贡献率继续增长至78.6%,达到15年来的最高值,可见珠三角经济增长对资本要素投入的倚重。珠三角人均和地均二、三产业产值仍在持续增长,全要素生产率却有所下降,但这并不能简单地归因于技术退步,由于本文采用索洛余值法测算全要素生产率,具体数值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其他要素增长率的影响。

2.4  珠三角各城市:各城市之间的经济增长模式呈现出分化趋向

2000—2005年间,珠三角各城市的经济增长模式可大致划分为几类。首先,仅广州、珠海、中山和肇庆的全要素生产率为正值,且土地要素的贡献率较低,说明经济增长模式较佳。其次,东莞、佛山和深圳这一类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城市,经济增长模式上具有明显的多要素推动特征,劳动力、土地和资本要素贡献率之和均超过100%。最后,惠州和江门等珠三角外围城市,其经济增长驱动以资本投入为主,资本贡献率高于60%。


珠三角各城市的经济增长模式分析(2000—2005年)


2005—2010年间,多数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有所增长,综合技术水平提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开始凸显,城市之间全要素生产率的差距也大幅减少。事实上,多数城市在这一时期加重了对资本投入的依赖,可谓转向了以资本投入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


珠三角各城市的经济增长模式分析(2005—2010年)


2010—2015年间,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提升。这一时期,珠三角城市可按照经济增长模式重新划分为3类,第一类包括深圳和广州,全要素生产率较高,具有较高效率和较高质量的经济增长。第二类包括中山和东莞,经济增长模式亦较佳,但全要素生产率略低于深圳和广州。第三类包括珠海、佛山、惠州、江门和肇庆,经济增长模式为明显的资本投入型,表现出经济增长对资本要素的高度依赖性特征。


珠三角各城市的经济增长模式分析(2010—2015年)


从各城市经济增长模式的演变过程来看,广州和中山的全要素生产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经济增长模式不断优化。


珠三角各城市经济增长模式的演化过程


珠三角各城市在经济增长模式上的演变特征,一方面反映了不同城市由于自身条件或路径选择而形成的发展分化,另一方面则体现了城市群内部发展的不均衡性。

 

3

“大湾区”战略下的珠三角城市群发展思路探讨

 3.1  珠三角城市群经济增长的模式转型

首先,土地和劳动力的数量增加已经不再是珠三角经济增长中的优势因素;资本投入虽然仍在持续不断地增长,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已发挥到了极致。可见珠三角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到了亟需转型的关键时刻,提升生产效率和增长质量是珠三角当前的重要任务。再者,珠三角内部各城市已在各自的发展演进中形成明显的分化,部分城市的经济增长没有形成或已经失去技术进步的显著优势,需要及时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要素配置,进而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从供给侧角度看,供给能力的提高,直接来源于生产要素的积累和要素的优化配置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因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应成为珠三角及各城市未来的发展重点。

总体而言,珠三角当前的经济增长模式可概括为“资本依赖”和“内部不均衡”两大特征,这首先是经济层面的问题,同时也是空间发展的效益问题。

3.2  珠三角城市群的空间发展战略

《大湾区纲要》基本延续了本地区一直以来的空间价值取向,但在空间发展战略上也与以往有一定的区别。它首次将广州、深圳列为与香港、澳门并列的“四大中心”,可谓正式宣告了以往“前店后厂”合作模式的退场。同时,规划将香港、澳门纳入大湾区3大都市圈,意味着珠三角将以广州、深圳、珠海为核心,与港澳地区共建“科技创新”主导的合作发展关系。

珠三角的经济增长模式要从要素投入型转为创新驱动型,才能缩小与港澳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进而实现“四大中心、极点带动”的空间发展格局。


粤港澳空间发展战略及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3.3  珠三角城市群的空间规划策略

(1)重点关注空间等资源的投入和产出效率。为了共建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大湾区纲要》主要提出4类空间发展需求:高效连接的空间,创新空间和就业创业空间,各类产业空间,以及粤港澳合作发展空间。

(2)寻求新的驱动力以推动区域合作。伴随着“前店后厂”模式的逐步瓦解,粤港澳合作正在寻求新的突破点。《大湾区纲要》将这一驱动力主要锁定在“科技创新”上,明确提出建设“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

(3)强调区域规划指导下的区域协作。《大湾区纲要》特别强调区域协调发展,一方面提出“构建分工合理、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城市群发展格局”,以“形成梯度发展、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产业协作体系”;另一方面在“分工合理”的基础上,支持城市之间的要素流动。

 

4

结语

本文的研究表明,当前珠三角城市群的“内部不均衡”发展差异与各城市的发展模式有关。发展差异一方面拉低区域整体发展水平,另一方面也构成区域分工的基础。转型发展和提高全要素生产力水平,是珠三角各城市经济社会转型和推进区域整体发展的共同任务;同时,还要在《大湾区纲要》的指导下开展更广泛的粤港澳区域协作。良好的区域协作,将为城市经济增长模式优化提供转机,为区域整体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创新发展”的目标奠定基础。未来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空间规划都应当服务于这一重要任务。

 

 

详情请关注《上海城市规划》2019年第2期《珠三角城市群的经济增长模式及演化特征研究——暨对“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思考》,作者:吴梦笛,香港大学建筑学院。




推荐阅读

【2018规划年会 | 学术对话二】马向明:粤港澳城市群规划的历史与大湾区概念的形成

◆ 群落化视角下的珠三角地区乡村群规划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全文收录、《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收录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官方网站(在线投稿):www.shplanning.com.cn

Email:shcsgh@supdri.com

邮发代号:4-803

电话:021-32113552/32113553

传真:021-32113554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