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论文·人文社科|王本壮:都市农园的民众参与途径

王本壮 社区花园
2024-08-30

作者简介

 

王本壮台湾联合大学建筑系教授

1

可持续社区的发展脉络

 从 17 世纪英国的产业革命开始,人类社会进入了新的发展型态。然而现代化的生活模式伴随着的却是对于自然环境的肆意破坏与资源的过度消耗。20 世纪 70 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开始让地球村的居民意识到快速追求经济成长所带来的问题,对于生态环境进行关注与保育的浪潮开始启动。1987 年蒙特娄公约的制定、1992 年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地球高峰会议中倡议的《21 世纪议程(Agenda 21)》,揭示了“可持续社区”的议题正式进入人类的生活。


世界各地开始采取积极的作为,包含有特定地区性的环境保育发展计划、可持续指标与相关法规, 成立区域整合性组织等。并思考如何落实到一般民众的社区生活层面,建构可持续社区成为地域发展的重要课题,并进一步的结合生态复育、生态旅游等手段或项目成为社区发展与实践的阶段目标。


然而可持续社区所牵涉的课题,或是推动实践的方法、模式常会因为所在地区或社区属性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亦即不同生活型态的社区可能具有不同的可持续发展议题,以及适合于社区特有样态的操作方法与模式。因此,通过系统性、学术性的研究与实验过程,纪录、汇整、分析出推动可持续社区的运作模式,以因应社会的迫切需求。


2

都市农园与民众参与

 都市农园的概念可追溯到 19 世纪末时,英国人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 Howard)所提出的花园城市的概念。霍华德认为都市中应设置绿带(Greenbelts)来防止城市过度扩张,并可以同时兼顾城市与乡村的优点,使人为都市与自然环境得以和谐共存,都市农园也因此应运而生


综观相关论述,都市农园具有都市美化与绿化的功能。尤其是在都市社区中,常见的畸零地与闲置空间常被当成废弃物丢弃的地点,甚或成为治安的死角。阿索玛尼·波登教授(Prof. Asomani- Boateng)发现将都市社区内的闲置空间转变为农作物的耕种之处,将使空间变得整齐与清洁,而且通过植物的绿化,也让都市社区出现美丽乡村的景观。


其次,都市农园可在都市发展与生态保育间达到平衡。在都市里常常面临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两难困境。而推动都市农园,将因为绿色植物能够过滤或吸收城市污染物,且有助调整微气候,进而维持人为都市与自然环境两者之间的平衡。


此外,通过建立都市农园,城市居民可以自己耕种部分食物,自给自足,降低食物里程与碳足迹, 也更能确保食物的新鲜与安全。而且部分弱势居民也可以经由都市农园的设置,改善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都市农园的基础在于居民共同参与社区的公共事务,经由意见表达、采取行动等作为,是都市迈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唯有通过民众参与,在环境、经济与社会面向上的相呼应,社区才能建立共享的愿景,迈向更美好的未来(图 1)。

  图 1 可持续社区与都市农园

 

3

项目标的与研究重点

本项目以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的方式通过不同型态的社区进行适切的实验,一方面实际推动、展开不同议题的可持续社区的实践工作,累积社区实作经验。另一方面,比较、探讨不同型态的社区推动时的优劣势、可能面临的问题或困难,继而汇整出建构可持续社区的方法、流程以及推动模式等,以提供日后推广可持续社区与发展相关学术理论基础的参考依据。


操作方式以达成所预定的年度阶段性目标为主,设计重点实验工作。首先,第一年为项目的准备与启动。确认项目实验社区及推动议题,进行各标的实验社区的基本调查(含可持续发展指标)与民众的启蒙、培力,进而建立项目的暂时性推动方法、流程等。其次,第二年为项目的执行与检讨、修正展开并记录各标的实验社区之实际推动执行工作,并分析、检讨实操工作面临的难点,以修正或调整后续工作的方法或流程。最后,希望在第三年能够完成本项目的阶段成果评估与运作模式的提出, 并能针对第二、三年度累积的阶段性成果进行深度评估、比较,以及分析各标的实验社区的推动经验, 进而汇整出具参考性的推动模式(含方法与流程)和日后推广的策略建议。


4

居民参与建立都市农园的过程

正如同大多数都市社区存在着冷漠疏离的状况一样,标的实验社区的居民虽能知晓一般性的环保与节能减碳的信息,对于都市环境恶化的严重性也有所觉察,却不知可以如何开始行动而鲜少落实。本项目针对这样的状况,思考从连结一些“有心无力”的居民开始。从单一居民间的串连、沟通开始, 渐渐扩展到十多位居民定时召开会议、讨论自身社区可持续发展的议题,让社区居民成为运作执行的主体,并主动号召更多的居民一同参与建立可持续社区的行动。


也就是说,从纸上谈兵开始,经由听、学、做的过程,居民们慢慢地开始真正了解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内涵,更决定真正落实这样的理念,进行知识的学习与信息的交流,自愿且自主的改变生活行为模式,决意通过建立都市农园,让社区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

4.1

标的实验社区简介

标的实验社区位于桃园市西南侧边界,东侧国际路南往八德,北侧可接南桃园交流道,北侧中山路向西接往中坜 ;东侧紧邻中山国小,西有武陵高中,附近更有爱买、IKEA 等生活购物设施,属于都市边缘的快速发展地区,由于邻近高速公路交流道,生活机能便利,近年来此区土地开发使用密度日渐升高,高楼毗邻,成为人口密度高的都会型封闭式住宅社区。在社区人口方面,A社区共计有16邻1964 户,共5084 人 ;B社区共计有15邻1632 户,共4838 人 ;两社区总人数9922人(图 2—3)。

                                                                                                                                                                      图2-3  标的实验社区区位示意图及标的实验社区现况一景 

4.2

居民参与的策略与途径

表 1 标的实验社区亲子活动课程


民众参与建构都市农园的基本核心是必须从生活的文化开始,结合生活、环境与行为,达到一个理想的具有品德、品质、品位的“三品社区”。这样的都市农园不单纯是一个小花圃或是小菜园,它可以形成一个理想的社区生活样态与模式。


打造都市农园必须要结合实际的空间,到底在社区中什么样的空间可以产生可能性来打造这样的花园呢?我们先把社区生活空间做一个简单的分类,从个人单元开始的私密空间,到家户的门口、梯厅、楼道,再到庭院半公共空间,再到整个社区的公共空间(图 4)。 

 图 4 社区生活空间示意图

 

尝试做这个案例大概从 2007 年开始连续 3 年,本来觉得从居民个人家里做起比较容易。当时很理想性的选择从家户的私密和半私密性质的空间开始,但半年之后宣布失败,因为发现很多居民其实不太愿意先从自己家开始,而比较希望先选择较具有公共性质的区域,所以我们后来就从社区的半公共空间开始操作。


这是为什么呢?其实是因为在改变的过程中,居民希望跟其他的邻居共同进行,如果只是自己改变就比较困难。就像我前一阵子开始瘦身,在家里踩自行车觉得很无聊,我就沿着社区的人行道跑步, 然后看到有比我更胖的人也在跑,这样就很有动力!


就社区的半公共空间而言,如果再把它类型化一点,有几个面向可以思考。首先是法制面,我国台湾的公寓大厦管理委员会(类似业委会或居委会)扮演着推动住户规约落实执行的角色 ;其次,在学习面就可以进入到议题型契约学习,很多案例中都有教育、学习、成长的过程 ;最后到执行面,必须有一些社区能人或是地方专业者的策略联盟。选择的专业者很可能来自于周边的大卖场,比如选择家乐福之类的园艺部门的工作伙伴来指导,因为他们就是与民众的社区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人,由此形成可持续的模式。

4.3

标的实验社区实操过程

4.3.1   格里拉C区

香格里拉 C 区是本项目标的实验社区中一个半公共空间的操作案例。为了这 34 户人家,团队跟他 们一起工作了 3 年时间。我们很努力地说服政府相关单位支持社区做这个项目。记得当时汇报的项目内容大概是,第一年教居民怎么挑选盆栽的器具跟植物 ;第二年跟居民共同分享怎么浇水让绿植活下去 ;第三年讲怎么施肥,让绿植活得好。一开始行政单位听完就猛摇头,但是后来慢慢理解到,居民生活行为的改变是需要时间的。从2007到2010年操作3年之后,团队撤出社区,到现在2019年了,社区居民仍在自主持续运作维护。


在香格里拉 C 区中我们实验如何构建一个居民自愿持续运维的绿色步道。讨论涉及很多细节(图 5),从如何选择盆器、到哪些植栽可以过滤废气、降低 PM2.5 甚至减少雾霾等。“大饼”一定要画出来,居民不见得完全相信,但会理解到很多发展的可能性,在其中就会激发出更多参与的途径,比如有居民的认养卡贴上去,就可以让盆栽有机会活久一些。如此一来就逐步形成生活模式的改变,并产生居民共识。很多细节操作之后,居民开始有了自信心与荣誉感,他们自制了一个标语,挂在社区醒目的地方,写上“欢迎来到香格里拉 C 区!”

图 5 香格里拉 C 区执行过程纪录示意图

 

若是再细化地分析,实验的第一步可称为“社区意识的形成”。标的实验社区所在的城市是一个移民城市,60% 以上的外来人口在这里形成了一个漠不关心的城市社区。所以如何让新移入的居民觉得这也是他们的社区,他应该有什么责任?同时,让居民思考自己居住的社区是不是一个好地方,他是否希望有一个美丽的、值得骄傲的社区生活环境?大家进行更细致的讨论,比如怎样绿化、美化骑楼空间,然后凝聚为社区议题。在居民逐步投入过程中,由于已经付出了精力,会感到必须要坚持下去。越来越多的盆栽和植物取代了原本停满机动车辆的社区公共空间,让社区变得更适合人生活。但有没有办法延续?植物都会有生老病死的周期,真正的“可持续”才是重点。


实验的第二步,要做到可持续,就涉及到浇水、施肥,如何让植物活下去、活得好。到底是要用购买可得的化学肥料,还是要运用生活中产出的厨余堆肥?我们做过一个调查,一个三口或四口之家 在这个社区每个月厨余产生的堆肥可以养 12 盆大型盆栽,所以每户厨余产生的堆肥不仅够养盆栽,甚至还可以提供给其他的社区使用。在这个过程中,住户们又开始分工合作,共同思考怎样改变生活习惯。他们渐渐把生厨余拿到堆肥箱,堆肥箱也作一些处理,不管是厌氧性还是好氧性的堆肥方法,都使住户之间有了更多互动,也有一些堆肥由周边社区种植菜园的居民拿去,收成时再回馈一些蔬果, 形成正面的循环。


形成共识必须还要有进一步持续的动作,香格里拉C 区的居民们从骑楼廊道盆栽的认养逐渐回到自家的阳台,进行绿化、美化的工作。原本计划从私密性质的个人居家空间美化推展到公共空间的改造,现在变成一个逆向回推的过程。居民们在社区公共空间看到这样一个美好的景像,带着跟其他人交流分享的绿化种植技艺和经验回到自己家里,变成一个长期投入的行动者,甚至愿意协助社区其他居民。整个过程慢慢变成一个正向可持续的循环生活模式(图 6)。

 图 6 香格里拉 C 区执行成果

 

4.3.2    国家都会广场社区

国家都会广场社区相较于香格里拉 C 区是一个规模稍大一些的社区。这个社区有 136 户住户。更大的场域规模需要更多的刺激与回馈,因而不是简单地种植观景式植物,而是采取了垦拓都市农园的实验模式。原来的景观植栽因为照顾不佳以及土质问题,状况不是很理想,庭园也有很多黄土裸露的部分。因此,跟前面案例直接进入美化不一样,大家先讨论对于空地及目前维护管理欠佳的社区庭院 应该怎么处理。经过适当的引导,打造都市农园的概念慢慢形成,而且在这个概念下,逐渐凝聚共识,然后讨论、选择、确认农园环境的整体规划与细部设计(图 7)。

 图 7 国家都会广场社区实操过程

 

打造都市农园想法的产生,其实并不是空穴来风。主要是基于社区里的老人,也就是移居过来的第一代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原来生活在农村,被年轻一代接到城市里居住,有时非常无聊,若能在社区里设置农园,就可能激发高龄长辈的生命活力,跟以往被动员或用肥皂及赠品等吸引参与一些社区活动完全不一样,他们会主动、自愿地参与,并积极思考是否能在农园中展现擅长的耕作能力。


议题产生之后凝聚共识,展开行动。过程中也会发生需要重整的状况。例如台风来了造成农园的蔬菜受损应该怎么处理?农园的田埂遇雨泥泞难行需要铺设步道,要用木栈道还是红砖?当时对面的大楼正好在施工,居民们跟大楼的管理者协商到半夜,希望有剩下的建材可以给社区使用。居民发现很多蔬菜有当地需求,渐渐地更多人参与进来,促发了可持续行动的能量不断累积,以及正向的生活行为循环。


都市农园中的种植行为是促进居民改变生活模式与居民间形成互动、融合、连接的实验过程,并从具体的行动中激发进一步的影响。居民把实践中学习的经验扩散到原有植栽的再利用,乃至于堆肥的方式等。他们在这个过程当中学习怎么改变生活模式以对应更好的社区环境。例如雨水的回收再利用,家庭废水包括洗澡、淘米、洗菜水的再利用等。在开始运用生活废水后,居民摒弃家中原来使用的化学清洁剂,转而使用天然有机可分解的清洁剂。在实验过程中,居民也逐渐探索出什么月份、季节,适合种什么蔬果,以及因为微气候的影响,社区农园中不适合种植瓜果等经验。居民们渐渐开始 跟土地与自然环境有了更多的联系!


5

实操过程的分析与应用

综观上述操作过程,可以发现关键在于居民经过亲身参与和体验学习的经验与记忆,形成一个自主投入的机制,在逐渐产生效益的情境中引导了居民间的关系,让原本持反对意见的声量渐渐减小,让一些担心会无法管制造成乱种植现象而反对的居民相信自己的邻居有能力可以控制。通过持续地参与行动逐渐形成一个持续的正向循环,其中居民行为模式的改变非常重要。有位居民表示为了农园每天要早起 10 分钟浇水,因此要早睡 30 分钟,所以他的生活模式也开始改变了。社区农园其 实是在建立一个可视、可感受的愿景,而这个愿景的建立开始创造一个居民舍不得破坏的生活环境(图 8)。

 图 8 实操过程的循环机制

 

研究团队在累积不同类型、不同议题社区农园的实作经验后,发现培力、提升各实验社区民众有关可持续社区营造的认知与行动能量的经验,可供其他有意推动可持续社区的民众参考。在这次的经验中,都市农园开始于社区的半公共空间,先让部分社区居民尝试较小规模的都市农园,不至于一开 始就必须花很多时间来维持农园。毕竟都市社区居民大多是双薪家庭,在生活压力下,较难有闲暇时间来参与公共事务。在小规模的都市农园成功建立之后,社区居民逐渐产生信心,试图开始扩大都市农园的范围。


小型都市农园的成功,也吸引周边其他社区居民们的注意,亦开始希望将自己社区的公共空间改造为都市农园,形成了见贤思齐的“涟漪效应”,即预期外的附加效益。因为大多数都市里的公寓大厦虽有种植观景植物的花园庭院,以增加公寓大厦的美观。但是却需要花费相当多的费用来维持其美观。而都市农园正是更高效的使用方式,也有足够的诱因,在正确的引导及规范下促使居民参与,并培养正确的环境保育、节能减碳的知识素养与生活习惯。


社区居民从一开始的持怀疑态度,觉得原来的花园比农园好,到开始小规模实验后渐渐转而支持。在社区支持系统的协助下,各个年龄层的居民都在农园中慢慢找到自己可被满足的需求,以及可参与扮演的角色。共治、共建、共享成为真实可感受的生活模式,成就感也油然而生,因此形成可持续的正向循环。社区居民们从原有的景观花园进入社区农园,从社区农园进入到生活农园。居民在生活农园中改变了生活行为模式,包括垃圾分类、资源回收、节能减碳等,具体真实地贴近生活,成为可持续社区发展的动力。


研究团队运用社区所在城市的四个简单的可持续指标来分析实操的成果(表 2)。值得高兴的是, 3 年以来可持续指标都是正向的趋势。例如,第一年人均用水量有提升,因为种花种菜直接取用自来水,后来就转变为使用雨水回收、中水再利用的水,第二年人均用水量就明显下降 20%。同样的状况也发生在做阳台绿植过程当中,竟然也降低了空调设备的使用频率,让平均每户每月用电量下降,使我们看到整个实操过程所产生的持续性的扩散影响。

表 2 都会型可持续社区指标

资料来源 :桃园市永续社区指标。

 

本项目的研究目的是为探讨建构都市可持续社区的模式,通过长期的驻地研究,研究团队发现,建构都市农园,能在生产、生活、生态三个面向上有效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精神,也是形塑都市可持续社区的重要基石。对应到本项目所探讨的环境、经济、社会三个面向的发展可能,我们印证了其在环境部分可以美化与绿化环境,并让都市土地有新陈代谢的机会 ;在经济部份,也能让都市居民在食物方面可以自给自足 ;在社会部分,更可以增加人际互动的机会。


此外,在政府、社区居民、专业组织三者之中,通过行动研究模式,将可各自建立相对应的角色地位,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使都市农园的营造更能符合社区居民的实质需求,激励民众走出自家, 关心并参与社区公共事务,达成建构可持续社区的理想目标。


PAPER


(为保证阅读质量,部分内容有所删减)



原文出处
刘悦来,魏闽 等. 社区花园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2021.


相关延伸阅读王本壮 :社区规划—从社区居民的参与开始
(上)磨基地沙龙第五期回顾 | 社区花园的深层密码CAUP思享 | “共治的景观美好的社区”2019首届上海社区花园与社区设计国际研讨会
论文·人文社科|公众参与社区创变的设计:从闲置空屋到社区广场
人文社科|社区花园是社会城市
社区花园=城市革命
论文·人文社科|社区园艺——城市空间微更新的有效途径ps:点击阅读原文查看王本壮老师对社区花园的寄语视频




▽ 复制下方邮箱发送邮件 ▽

加入社区花园与营造共创小组
研究进展 学习讨论 资讯同步 共创合作
带你进入共创社群
独家咨询 前沿知识早知道!

邮箱:communitygarden@163.com


后台回复 “20220312” 获得pdf全文



编辑 / 宋孟霖


▽ 点击下方链接关注更精彩!


共创小组成员: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社区花园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