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论文·科学技艺|侯晓蕾:生活美学再造——北京老城区微花园绿色微更新

侯晓蕾 刘欣 等 社区花园
2024-09-04
特别策划   共创征集

中国社区花园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共创暨全国社区花园现状普查及发展愿景调研计划

由同济大学社区花园与社区营造实验中心与全国SEEDING联盟共同发起

白皮书旨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了解和推动中国社区花园发展

便于研究者和实践者共建共享全国社区花园地图、数据和案例

点击文章末尾阅读原文  参与中国社区花园白皮书共创



本文作者:

侯晓蕾

(博士,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教授)

刘  欣、林雪莹,苏春婷,疏伟慧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景观系研究生)

 
微花园,顾名思义,为小而美的绿色景观。微花园中的“微”具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指的是尺度和规模上的“微小”;另一方面指的是更新模式中 的“微更新”,也就是渐进式更新的意思。微花园虽小,但是随处可见,不计其数,点滴中影响着城市的环境品质。

1    微花园的研究缘起

在北京老城区的胡同街巷里,居民在自家门前、窗边经常采用回收的旧物和废弃材料种植特色植物和瓜果蔬菜,少则几盆花,多则形成一个“花园”。五年前,团队开始尝试研究这些自发建成的微花园,并在记录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观察,希望通过调查研究能够将这些宝贵的经验记录下来,记录下胡同居民美好的生活场景。

这些老城的花园非常有意思、有人情味,体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团队首先对微花园进行平面落位,对每个微花园进行绘制mapping(图1),然后逐渐对其进行个性与共性、空间与元素等方面的分析,进而在分析和认知的基础上发现其提升的可能性。微花园的研究和实践,一方面是为“人”,也就是为了保持老百姓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是为了“城”,能够使得老城区更加原汁原味的保持住特色,并通过城市微更新进行有效提升。


图1 微花园mapping

2    涵盖微花园的老城区针灸式绿色微更新体系设想

如今在北京老城区很难看到很多完整的四合院,而更多的是百姓共居的大杂院。目前四合院内的公共空间几乎所剩无几,院外的胡同空间又被挤占,现在的老城区非常缺乏社区级的公共空间。
 
基于老城区的公共空间更新和提升角度,从2014年开始,团队做了很多参与式的设计、展览、研究和实践。所有的设计、实践和结论都来源于对居民的研究——在胡同里面发生的各种行为和活动。团队不断通过工作坊、设计调研、互动式的工作模式来探讨与居民需求相关的一系列微空间更新的可能性。

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四个策略。第一个策略即微空间挖掘设计,里面包括五种微空间 ;第二个策略是私属空间公共化,希望像中国美术馆这种完整的封闭的大空间能够开放给市民,如果有的空间不能全时段开放,就分时段开放 ;第三个策略是公交站点集约化,老城的基础设施比如公交站是非常密集的,希望在将来有一个多功能综合提升成为集合型公共空间的考虑;第四个策略是文化探访路,因为老城区里面历史资源非常丰富,希望形成一个如同文化探访路径、供居民慢行的系统(图2      )。

图2 基于景观视角的四个策略

第一个策略的微空间实际上包括若干种,其中第一种空间就是见缝插针地置换出的微花园。第二种空间叫做小微广场,另外还有一些游乐场和微装置,有的是永久的,有的是临时的。图3左边是老城里的一个小场景:原来有老人在这里挂鸟笼,有老人用碎砖围出一块地种葫芦,有老人很喜欢在这里拉二胡。那就用这样废旧且被熟识的材料进行安全设计,但还是保留原来的生活气息,同时增加休息的空间,这个空间改造后就形成了微花园。图3右边是老城里另外一个小场景:在一个屋檐下面种植月季花,旁边有很多竹棍来扶持月季花并供其攀缘。设想让这里成为一个小的雨水花园和休息空间的同时还能继续种植月季花,竹棍在扶持月季花的同时还能引导水的灌溉。这个空间在改造后就形成了一个小微广场。团队在每年的设计周还会做一些装置,图4是2015年做的“9平方米9种功能”微装置,占地9㎡,可以实现晒太阳、下棋、看书、种植、二手交换等9种功能(图4)。
 
图3 微花园更新
 
图4 微装置的改造设想

第二、三、四个策略都是在第一个微空间策略的基础上提出的,分别针对空间置换和公共空间分 时段开放、基础设施综合化设计从而形成多功能公共空间、文化探访路和慢行系统相结合等方面进行了体系化的探讨。

3  微花园参与式设计和改造提升


团队从2014年开始对微花园进行持续的mapping记录和观察。在老城里面看到若干个不同特点的微花园,第一步就是把它们画下来。画下来之后发现每个微花园看似破破烂烂,实际上花园中的装置、容器和植物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在画下来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微花园的空间结构,又发现它的空间结构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不但有软质的空间还有硬质的空间。对这些平民景观进行mapping记录和观察,探索它们不同的景观类型、不同容器的装置和不同的生成过程。
 
图5 自发微花园

团队也在持续进行微花园的互动展览以及相关的一些实践。两年前和居民一起进行的旧物改造盆栽活动每年都在持续。居民带着可以作为微空间营造种植容器的旧物来,团队则带一株植物,通过这种方式跟居民进行不同方式的参与式探讨和改造设计(图 6)。团队与居民共同参与整个微花园的建造过程,居民坚持自己动手,团队也跟居民一起砌砖、一起种植,直到完成,逐步实现了一个个微花园的改造提升。

 这些微花园看起来不起眼,却是一个充满活力生机的空间且承载院子主人的生活态度,体现了一种生活仪式感和空间叙事感。设计不应该被局限为一种“实”的物体,而更应像一个“虚”的框架、一个“空”的场景。通过大众的参与,居民以自己的方式填充,激发善意的举动,将生活的仪式感、空间叙事感渗透到日常生活中,使其不断生长变化。微花园项目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把日常生活中的场景放到了一个与城市同样重要的位置,使得城市建设变得不那么高高在上,也使人思考“边缘”空间与都市生活共生共存的关系,以另一种角度解读一座城,建造一座城。
 
图6 旧物改造盆栽

3.1老时光花园(图7)
旧器物和老物件是史家胡同15号院最有特点的部分,院子里除了一棵柿子树以外还有零零散散的一些小盆栽。但院子的问题还是不少,主要在于杂物多、堆放乱、植物少,另外还有一个废弃煤窖需要拆除,因此施工前的整理工作相对费时且较复杂。75 岁的居民许璜和老伴刘永杰带着小孙子一起生活在史家胡同 15 号内院,刘阿姨平时喜欢外出运动、锻炼身体,而许大爷则在家负责做饭、打理院子,并接送孙子上下学。院子里的旧器物和老物件如腌菜的坛罐、胡同老砖、旧花盆、鸟笼、废弃玻璃与旧马桶经过改造后,构成了整个院子的老时光基调。这些经过岁月洗礼的坛坛罐罐使得院子不失浓郁的生活气息,且愈发地有味道。经过精心搭配的植物结合部分蔬菜与院子里的柿子树相映成彰,柿子树下的小木板凳既可乘凉,又能置放花盆,两全其美。新添置的木质置物架使得花园更加整洁,且与院子的基调相和谐。愿随着时光的变迁,身处在这花园中,沉浸在斑驳陆离的岁月中,这些过往的记忆会变得越来越清晰,能够慢慢品味……

图7 老时光花园改造前后对比

3.2墙根儿花园(图8)

墙根儿花园位于史家胡同54号院门口的这个小园子受自身狭长场地条件限制,呈现出一种典型的线性特质,长约 20 m,进深只有不到 80cm,完全依靠西边的院墙存在,居民自行搭接竹竿以攀爬果蔬,现场杂物堆放较多。居民宗阿姨平时就喜欢侍弄花花草草,不管是院里院外都收拾的井井有条,对此次微花园提升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这些空的花盆都可以用,不够的话院儿里还有,我平时顺手攒了些砖和瓦片,还有闲置的酒瓶、菜篮、电饭煲内胆这些,你看看有用的话都拿去。”通过参加持续几年的旧物改造盆栽活动以及一系列展览和参与式设计,宗阿姨和很多居民都已经开始理解胡同中的旧物进行艺术再造的价值。通过对场地进行分析,选择在建构与材料层面展开设计。保留场地整体的线性结构,以大面积墙体作为设计依托,软硬相间、错落有致。团队首先对场地现存花池进行修复性设计,选择与胡同院墙相一致的灰砖,结合场地内的闲置瓦片等,加入镂空花样砌筑,使其更具有趣味性与可使用性(休憩、交流、置物);延续居民一直以来的物品存放需求,在墙壁上增加置物搁板及木格栅花架,增加空间利用的同时也能与整体绿色背景完全融合;保留居民的竹竿搭接种植池,增加部分适地花木,营造一种“花枝半倚墙,园畦多种瓜”的闲适生活场景感,将生活的仪式感、空间的叙事性渗透到日常生活中。这处花园由于位于胡同中的公共位置,每天都有路过的居民探访和参观花园,也有很多老人和孩子来这里遛弯儿,更多的街坊邻居来找宗阿姨聊天,增进了邻里关系。同时,周边的居民由于看到了微花园的潜力,也在学习着、琢磨着如何提升自家的花园。

 

图8 墙根儿花园改造前后对比

 

3.3地下室屋顶微花园

花园位于史家胡同44号(图9),这不是一个地面上的花园,而是一处居民楼地下室上方的“屋顶花园”。即便是这样巴掌大的空间,居民也是热爱种植的。在这里居住的秦叔叔喜欢自己琢磨、自己动手设计和搭建花园,家里有各种各样的工具,随时都可以给花园“做一件新衣服”。此外,秦叔叔还善于学习,喜欢研究,能够从别的花园上学习借鉴,让自己的花园变得更美。秦叔叔有着自己的考虑,“我希望能利用夏天的空调水和雨水,将它们收集起来浇花,这样既生态又环保。我自己做的收集雨水的管子,雨水可以顺着屋顶流到管子里,然后流到桶里,最后我用桶里的水浇花,特方便。”居民的这些自主思考为花园的改造提供了不少灵感。位于地下室上的“屋顶花园”,使用回收材料搭建,轻巧又坚固,可以承载较大重量,避免给屋顶造成过大压力 ;用 PVC管收集空调冷凝水,既不会造成空调水乱流和打在地下室屋顶上产生噪音的情况,又能灌溉植物,形成一套自动灌溉系统 ;雨水通过带格网的架子流到收集雨水的装置中,方便回收利用浇花;在植物方面也多选择耐阴好养护的,有些植物也可以室外越冬,减轻了秦叔叔冬天的搬花负担;最后花园形成了三层迭落式,增加了花园的视觉层次,同时自动浇灌的装置也做到了生态可持续循环利用。

 

图9 雨水花园

 

4  生活美学再造——生活艺术和平民景观


以往城市建设多注重大尺度的城市景观建设,众多城市广场等大型景观应运而生,然而衡量城市环境品质高低的往往不是那些所谓“高大上”的区域,而是日常生活的百姓空间,城市的角角落落。整洁而美观的日常空间会给城市环境带来整体提升。因此,更应该关注日常空间、平民景观。尤其是城市中的微空间、百姓的公共空间。


百姓空间需要由每一个居民参与进来,共同塑造。每个人都是生活的艺术家,源于生活的美是真实的美,源于生活的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几年来团队深入社区,提出“生活美学再造”的理念,通过社区营造,与居民一起塑造生活美学和平民景观。生活美学与平民景观并不需要占据多么大的场地和空间,也不需要有特定的形式和意义,而是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充满了人情味儿,是一种全民美育的方式。


微花园提升的最终目的不只是通过一个花园的设计让这个地方变美,更多的是带来一种美化生活的精神与动力,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生活品质的提升,对心灵的涤荡。这些花园能让居民提升对生活环境的爱与动手美化花园的积极性,从而群策群力,点滴中共同提升生活环境质量,更带来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


所以,处处都是微花园。



(为保证阅读质量,文章内容有部分删减 )


原文出处
刘悦来,魏闽 等. 社区花园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
扩展阅读
LA专题 | 侯晓蕾 | 基于社区营造的公共空间微更新设计研究
微型花园 | 北京老城区社区空间小微更新

相关阅读论文·科学技艺|孙虎:基于互动理论的山水社区景观设计实践——以珠海新光御景山花园为例
论文·科学技艺|老旧小区更新中的社区花园实践—— 以北京“加气厂小区·幸福花园”为例
论文·科学技艺|立体花园——高密度居住环境背景下 立体绿化在社区花园中的应用
论文·科学技艺|后疫情时代城市社区花园发展对策
论文·科学技艺|上海社区花园参与式空间微更新微治理策略探索

▽ 复制下方邮箱发送邮件 ▽加入社区花园与营造共创小组
研究进展 学习讨论 资讯同步 共创合作
带你进入共创社群
独家咨询 前沿知识早知道!
邮箱:communitygarden@163.com编辑 / 宋孟霖审稿 / 谢宛芸
▽ 点击下方链接关注更精彩!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社区花园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