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蒋公的面子》是如何从一部校庆剧变成口碑神剧的?

2017-04-20 阿闹 呗壳剧场

     话剧《蒋公的面子》自2012年作为南京大学110周年的献礼剧,在南大的礼堂首演,粗略地算一算,今年是这部话剧在各地的剧院和舞台上的第五个年头了。“南京大学建校110周年的大庆,有两样东西会长久地留存下去,一个是‘序长不序爵’的接待原则,还有一个就是《蒋公的面子》。”




 

一份朴实的学生作业

《蒋公的面子》这一剧本得以诞生,大概要先感谢南大文学院的一个硬性要求:大三学生需要在学院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一篇学年论文,戏剧影视艺术系的学生则是写出一个两万字的剧本。

话剧《蒋公的面子》的故事原型,来自南京大学的中文系流传的一件轶事::1943年蒋介石初任南京大学(时称中央大学,因抗战内迁重庆、成都等地办学,建国后更名南京大学)校长,邀请中文系三位知名教授共进年夜饭,居然有人不愿意去赴宴……因为无据可考,大家口耳相传,这则“天子呼来不上朝”的故事,因此带有几分神秘色彩。

戏剧影视艺术系主任吕效平教授给学生温方伊指派的任务就是,把蒋老总请吃饭的逸闻,写成一个可演的剧本,题目也起好了,就叫《蒋公的面子》。


温方伊,南京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艺术系2009级本科生,目前博士生在读。


温方伊虽然接受过舞台剧写作的训练,但独立承担一份两万字的剧本创作,这还是头一次。摆在她眼前的这个故事,就如同一具年代久远的文物,只剩下残缺的一角,她要根据大量的资料再把个中的轮廓、细节填充进去。

蒋介石究竟请了哪三位教授?他们有没有如期赴约?接受邀请的理由是什么,拒绝又是为了什么?在饭局上,他们又聊了什么?

温方伊在前期做了大量的资料查阅工作,还特别较真地去登门拜访老教授董健(吕效平的博士生导师)

温方伊至今还记得初次登门拜访董老教授的战战兢兢,进门的一霎那就忘了称呼对方。到告别时,老教授提醒说她的茶没有喝,温方伊拿起杯子一口气咕咚咕咚喝了大半杯,险些呛了出来。笨拙而真诚的样子,真是可爱。


老中青三代同框,左起分别为吕效平、董健、温方伊。


 

蒋公的饭局,去没去?

根据现有的校史资料,以及对董健老教授的采访,这个请客吃饭的故事在时间上站不住脚。但是指导老师吕效平依然鼓励温方伊把剧本写出来,在他看来,这个传说的真实性是属于当代的,“对于这个传说的津津乐道,实际上是教授们对自己当下生存状况的失望,也是反思自己的主观精神状态。”

《蒋公的面子》的问世,动机单纯,对于学生温方伊而言,这是一份认真落实的作业。而接过剧本的吕效平教授,发现这剧本写得还不错,那就排出来吧,作为一份南大110周年的献礼。

《蒋公的面子》经过五次大修改,才有了2012年南大礼堂首演的最终版本,从第三场开始,已经座无虚席。

(详情可戳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b0326dq45sg&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三个中年男子,为了一顿饭在舞台上争论了一个下午。二十年后,这三个被打倒的教授,在写交代材料时,诚惶诚恐地回忆着当年到底去没去赴宴。答案也是无果而终。


演出剧照。二十年间,中央大学的三位教授从意气风发转向谨小慎微。


不少老一辈的知识分子都从这个剧作中体会出知识分子追求人格的独立,但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孤独。

他们总想成为精神领袖,但是缺乏成为精神领袖的机会和魄力。看着三位教授在年轻时候铁骨铮铮,经过一些教训而变得谨小慎微,你也很难将之归咎于性格的软弱,不是有一句“时也,命也”吗?


 

被拒之门外的校园戏剧

2012年6月,吕效平带着话剧《蒋公的面子》报名参加了中国剧协在上海操办的“第三届中国校园戏剧节”。然而,《蒋公的面子》被淘汰出局。对这个结果,吕效平并不意外。“我们跟中国剧协也不是第一次较量,我知道淘汰是必然的。”

不知是巧合还是故意为之,2012年10月27日,第三届中国校园戏剧节在上海闭幕发奖,而《蒋公的面子》恰好在南京第二轮演出第四场,仿佛是在与中国校园戏剧节隔空打擂台。


演出剧照。编剧温方伊还曾出演“时太太”一角。


参加上海 “中国校园戏剧节”的愿望落空,但上海的演出公司却机敏地嗅到了这部戏的价值。《蒋公的面子》很快从校庆献礼剧突破出来,不断加演。上海有6家话剧演出公司来找吕效平谈商演合作。2013年4月3日,上海首轮商演在上海戏剧学院剧院开演,最高票价280元,黄牛开出800元两张的票价。

2013年,该剧获得了第一届鲁迅文化奖年度戏剧奖,导演与编剧获2013文化中国年度人物大奖。迄今为止,该剧已在国内演出一百三十多场,2013年年底在美国8个城市演出10场。低成本、无明星,却创造了近年来国内话剧的奇迹。

吕效平一直相信,“戏剧就是把人的灵魂放在火上烤”。在这个自由空间“寸土寸金”的时代,《蒋公的面子》依托于一个学校逸闻的故事,虽然写的是1940年代和1960年代的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却也让人反思当下独立自由精神的破坏,实属不易!

今年4月18日-5月28日,《蒋公的面子》在北京、南京、成都、重庆、昆明、西安、杭州等地巡演,奇迹仍在延续。

你是否会给“蒋公”一个面子?


吕效平认为,一所好的大学就应该有摇滚和戏剧。




呗壳剧场

你的剧场生活指南

联系:bkguangzhou@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