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活得简单点不好吗?不好

2017-08-10 Lachel L先生说


前阵子,写了篇文章《为什么一定要努力挣钱?》。


文章稍微爆了下,被上百个公众号和平台转载了。有一天,在即刻看到,随手点进去,看到第一条评论:


作者很有钱吗?来教大家不要努力挣钱?何不食肉糜?


有点无奈。


其实,只要看完那篇文章,都知道,我的核心观点是:不要被外在的「信念」所驱使,从而生活在高压和焦虑之中,要弄清自己真正的目标和需求。


当然,我也没有说什么。


前天在知乎看到一篇文章。作者是生活在美国的华人,讲了她在美国做过敏原测试的经历。测出来,对50多种东西过敏。她原本以为的各种小症状,比如扁桃体发炎、黑眼圈、鼻炎……原来都跟过敏有关。


作者问医生:为什么中国人好像很少过敏?


医生说:不过敏是不可能的,主要是因为你们平时不注意吧。


挺好的一篇文章,我点了赞,打算感谢作者科普。点开评论区,前一页评论,满满的:


美国的空气比较甜,医生也比较专业。

这还不是美国人呢,就用美国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了。

这么矫情,真把自己当美国人了?

……


好好的一篇文章,作者也没有什么立场和倾向,看得出来,就是在跟大家分享这个发现,以及热心地劝大家:去做个过敏原测试吧,很多小毛病可能都是过敏导致的。


只是因为她人在美国,这些好像就成了原罪。


我只好留了个言:希望不要被留言影响情绪,知乎以前不是这样的。



为什么讲这两个故事呢?


因为,这是很多人容易犯的一个毛病:

简单化思维。


许多人接收信息时,会有一个倾向:用自己熟悉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信息所表达的观点。


在这种情况下,非常容易造成的情况,就是「立场先行」。


简而言之:我不关心你写了什么,我只关心有哪些是我能理解的。


你写了「不要一味想着努力挣钱」,是不是想告诉我们「不要努力,努力不重要?」你写了美国比中国好的一个方面,是不是想表达「美国比中国优越?」


崇洋媚外!


在他们的眼中,其他的内容都是无关紧要的,都是为这个「观点」服务的 —— 尽管这个观点,并不一定是作者的观点,很可能只是他们的预设而已。


经常有人会对我说:你的文章,我看不太懂,能不能告诉我,你讲了一个什么内容?


以及,发表文章后,总能看到这样的评论:不过就是告诉我们要balabala嘛,写这么多。


每每遇到这种情况,我都很无奈:

如果能简单用一句话讲清楚,我还写这么长的文章干嘛?


但这种情况,是很难跟他们沟通的。


用这种思维去解读很多书籍,会变得很无聊。《小王子》告诉我们什么?无非就是保持童心而已。《白夜行》讲了什么故事?一个男人为了他心爱的女人去杀人的故事。《嫌疑人X的献身》,整本书不就是那个核心诡计嘛。


一切细碎的感动、体验、思考、灵感,全都体会不到。


更别说《从0到1》《精益创业》《第五项修炼》……这些名作的「观点」,一句话就可以讲完。为什么还要去看书呢?不是浪费时间吗?


我见过最离谱的情况是什么呢?是在一些严肃的哲学、经济学讨论下,看到这样的评论:


不明白你们这些所谓的专业人士,就不能好好说人话吗?搞这么多术语,是为了显示你们的逼格吗?


我都替作者感到无奈。



很多人在评论某个自媒体人时,喜欢讲一句话:我很喜欢他的态度和观点。


但对我来说,这其实不是一个褒奖,而是一种批评:如果一篇文章,它的目的只是在于输出观点,乃至它被读完之后,读者记住的只是它的态度和观点,那它其实是没多少价值的。


为什么呢?因为观点,是最经不起推敲的东西。每个人都可以有无数的观点,每个人都可以输出观点,它并不需要任何积累和能力。


如果一个自媒体人,他的文章只是在输出观点,并寻求读者的认同,那对于读者有什么意义呢?除了看完之后,觉得「很对」之外,又能获得什么呢?


所以,我读文章也好,写文章也好,注重的,从来都不是「观点是什么」,而是:这个观点是怎么来的?背后有什么逻辑支撑?提供了什么价值?


最近在社群里面讨论「事实、观点和逻辑」,其实就是基于这一点:对于任何一个信息,任何一篇文章,单单了解「它的观点是什么」,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如果仅仅聚焦在观点上,很容易出现什么后果呢?自己的大脑会变成观点的竞技场。


今天看到这个观点,觉得好像很有道理;明天看到那个观点,觉得说得真棒;大后天看到另一个观点,又觉得「啊,反转了」。


爽是很爽,但本质上,只不过是被「别人的思想」操纵罢了。


更重要的是什么?是多想一步,去了解「观点背后的东西」。

  • 这个观点是怎么得出的?

  • 作者是如何进行推理和论证的?

  • 提供了哪些事实?

  • 这些事实靠谱吗?

  • 作者的逻辑论证过程严密、合理吗?

诸如此类。


很多人会说:干嘛活得这么辛苦,简单点,直接点,不好吗?


真的不好。


这样的后果,只是让自己的大脑,变得越来越顽固:过滤一切不理解、不接受的东西,只吸收自己熟悉和认同的观点。久而久之,会逐渐丧失深度思考的能力。


简而言之,就是变得平庸。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


本质上,这是因为:全新的东西,会构成对大脑「稳定环境」的一种挑战。


有些人喜欢这种挑战,有些人排斥这种挑战。很正常,因为这种挑战,需要消耗额外的能量和精力,甚至可能对我们已经固定的认知模式产生改变。


我们原本认定的东西,坚信的东西,在这种挑战之下,可能需要调整,需要重构。甚至,如果足够强,可能会发现它是错的,需要重新建立信念。


鉴于此,许多人下意识地「只接受自己认同的信息」。这其实是一种自发的保护机制。


我们常常觉得一些人很「固执」,老是听不进别人的话,也许是因为,对他们来说,要接收新的信息、重构自己的认知,需要付出的成本太高了。


但是,这也是一个优秀的人,必须具备的素质。


正如我以前的文章中说过:成长的本质,就是认知升级。只有不断地自我迭代,不断改变自己的认知和信念,才能跟上这个世界的变化。


这也是「终身学习者」的涵义。终身学习,不是学习某一种技能,而是永远保持「接收新事物」的姿态,对自己的思维抱持审视的态度,不断去完善和提高。


所以,许多我们常见的「聪明人」,是因为他们天赋异禀吗?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更愿意动脑,遇到任何一个问题,愿意比别人多想一步,不轻易肯定,也不轻易否定。


不轻易下结论,多问几个为什么,很多时候,这就是「优秀」的第一步。


那么,有哪些方法,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练习呢?



1. 少贴标签


贴标签,是一种省力而又不负责任的做法。


对一个事物贴标签,一方面,可以节省我们对它的认知成本,但另一方面,也很容易使我们忽略事物本身的特点和性质。


我之前写过一篇短文,讲网络游戏的正名化。里面提到:「有许多85、90年之后出生的网游玩家,已经逐渐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掌握了话语权。」


有人留言:很感谢你没有用「90后」这样的标签,而是不厌其烦地用这么长的句子去表达。


「90后」被人赋予了太多的特质,但讨论所谓的「90后」,是没有意义的。任何一个90年后出生的人,他未必具备人为加给他的这些特质;这些特质也未必是「90后」才具备的。


如果我们带着标签的预设去理解一个个体,就很容易犯「刻板印象」的错误。


同样,如果我们对信息贴标签,就会犯下「不当预设」的错误。我们所思考、讨论的内容,很可能从源头的框架上,就是不对的。



2. 重信息而非观点


我读任何一篇文章,都会非常注意一点:获取文章中的信息,而不是观点。


没有足够的信息和逻辑支撑的观点,是没有意义的,它不过是一个口号而已。重要的是:作者如何阐述这个观点?用了什么论据和论证?提到了哪些我原本不知道、想不到的东西?


这些,才是真正对自己有用的。


一个精巧的逻辑,一个别出心裁的角度,一个翔实的数据,一个典型的事实,这些,都比观点本身,重要得多。



3. 有意识地反向思考


前面讲过,人总有一个习惯,就是更倾向于获取自己认同的信息,排斥自己不认同的信息。在心理学上,这就叫做「证实性偏见」。


简单举个例子。一个自诩「爱国」的人,看到自己国家国强民富的信息,会发自内心地感到自豪;但看到别的国家更优越的信息,会下意识觉得:这些是不是编的?是不是为了贬低自己国家?是不是屁股决定脑袋?


这是人人均有的思维定势。也正是这一点,阻碍了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外部世界。


所以,我一直有个习惯,就是有意识地去寻求跟自己观点「不一致」的信息。并且控制自己的思维,不要匆忙下结论,而是看下去,看它说得有没有道理,事实可不可靠,有没有哪些值得吸收的地方。


永远保持一个信念:我所坚信的,不一定是对的。



L先生说:

那么,这篇文章讲的

是对的吗? 



也许你还想读读这几篇文章:

为什么一定要努力挣钱?

高效管理时间的秘诀,就是这三个清单

你需要的不是仪式感,而是对生活的掌控感

优秀的人如何成长:从自我迭代到认知升级




THE END

-   晚  安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