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1'"
3
1'
4
朱令去世一周年,清华学子控诉清华在朱令案中的冷血和无耻
5
kN
6
张靓颖
7
抖音
8
朱令
9
鱿鱼游戏
10
百度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1'"
3
1'
4
朱令去世一周年,清华学子控诉清华在朱令案中的冷血和无耻
5
kN
6
张靓颖
7
抖音
8
朱令
9
鱿鱼游戏
10
百度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鱿鱼游戏2》今天下午四点开播,网友无心上班了,导演悄悄剧透
话费充值活动来了:95元充值100元电话费!
跟着南通住建局学“朝令夕改”
宾曰语云被法学教授投诉:严重侵权,“违法犯罪”!
穿了跟没穿一样,胸型赞到爆!天然乳胶,性感到让男人腿软!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独处的你,我想对你说
Original
李睿秋Lachel
L先生说
2022-08-03
图片作者:Lizzy Newcomb
本文共有 4800 字
如果觉得页面很长
那是因为留言很多
前段时间和朋友聊天的时候,有人提到一个事情。
他前几年跟一位朋友闹了点小误会,事情不大,但他一直觉得是自己的错。他脸皮又薄,不好意思去跟朋友道歉,于是索性一直躲着,躲了一两年,没见面,也没联系人家。
后来,机缘巧合,他和这位朋友见面了。见面的时候,他把自己的心事讲了出来。结果怎么样呢?这位朋友非常震惊,对他说:我一直觉得这是我的问题,一直不好意思见你,原来你也是这样想的吗?
最后,当然是误会冰释,尽付一笑中。
这看上去是件啼笑皆非的事情,但却给了我很多感慨:生活中,当我们在处理和维护社交关系时,我们有时候是不是想太多,太容易「小心翼翼」了?
前不久,我也经历过类似的事情。
有人跟我谈个事情,谈完后,闲聊的时候,对方不经意说道:能谈妥真是太好了,我看你没回复,还担心自己是不是哪里说错话了,想了一晚上,差点没睡好。
我哭笑不得,只能跟对方说:不要多想,我纯粹只是因为比较忙,没看到消息而已……
像这样的情况,我想,许多朋友在生活中,可能都遇见过。
特别不想麻烦别人,偶尔有些事情需要找别人帮忙,就会感觉面临巨大的心理负担,左思右想就是开不了口;
喜欢独处,不喜欢跟别人相处,因为总会想着「我该说些什么?」「我是不是说错话了?」,导致精神压力巨大;
别人一个很小的反应和动作,总是会不由自主地把它放大,向着不好的方向去解读和诠释,给自己负面的心理暗示;
……
有过这些「社交困扰」的人就会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社交是多么不容易。因为他们会非常谨慎地对待自己的一言一行,小心翼翼地维护着跟别人的关系和边界,哪怕是发一句话都要字斟句酌、甚至会打几个不同版本的草稿,一旦说错了话就会反反复复地「反刍」、即使已经过去了好久也会时不时想起……
实在是太累了。
如果你也面临过类似的问题,那么今天,我想跟你好好聊一聊。
我们知道,人类其实是一种群居的生物。伴随着人类几十万年进化而来的一个基本天性是什么呢?就是「抱团」。
这种抱团的目的在于什么呢?在于最大程度地确保我们的安全感,避免我们陷入危险之中,以团结一致地应对外在威胁。因此,
我们天然地就会有一个趋势:把不同的人划分为「同类」和「异类」。
前者是我们愿意和希望去抱团的对象,后者是我们不愿意、不希望去抱团的对象。
因此,对人类来说,一个最自然的生活模式,是传统乡村文明下,大家安土重迁,长时间保持较为稳定的生活方式、居住环境和接触群体,从而逐渐形成亲缘和地缘的群体模式。这种模式会形成一种互相扶持、互相协作的群居文化,以此来满足我们对于「抱团」的安全感的需求和渴望。
但城市化的发展打破了这种模式。在大城市中,人们被分割成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无论是住所,工作地点,还是日常的生活圈和轨迹,我们都是以个体的身份去跟别人交流、建立联系。而我们所处的环境往往又是多变的,快速的,浅淡的,从而难以形成有效的联系。
想一想:你跟你同住一个小区的邻居熟悉吗?跟公司里的同事交流和联系多吗?每周、每个月都能出来见面和聚会的朋友又有多少?
大多数时候,我们跟身边的人,仅仅只是点头之交的关系。我们以个体的身份生活,以个体的身份跟别人交互,以个体的身份维护着跟别人之间的边界和距离。
有人提出了一种说法,来形容这种现象,叫做
「原子化」
,我觉得非常贴切。
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和吸纳,使得我们每个人都被切割成一个个「原子」,沿着自己的轨迹跟别人交流和互动,保持着适当的距离。太远了会有吸力,太近了又会有斥力。
这就相当于什么呢?我们被从自己的圈子和群体中割裂出来,孤零零地抛到一个「群敌环伺」的环境里。我们不知道周围的人是不是我们的「异类」,也不知道里面有多少是我们的「同类」。一切都是未知的。
这就造成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正是这种不确定性,使得我们时时刻刻都处于高度的警觉和唤醒状态之中。我们不知道跟我们打交道的是什么样的人,不知道别人是同类还是异类,不知道对方的边界在哪里,也不知道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去处理和应对……
并且,这种不确定性是很难消除的。现代社会的不断加速,使得每个人都疲于奔命,我们很少能够真正去深入了解跟我们建立联系的人。你跟身边的邻居,可能一起住了好几年,但是你们熟悉吗?你跟办公室里的同事,除了工作上的交流,或者一起吐槽老板之外,有过更密切的联系吗?
进一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又使得我们接触的人的范围大大拓展,这就大大强化了这种不确定性:
我们可以跟成百上千的人产生联系,这种联系可以跨越空间和距离的局限,但我们对他们是完全不了解、不熟悉的。我们相当于要维护成百上千的陌生的关系,而每一段关系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个新的、陌生的问题,需要消耗资源和能量去处理……
可想而知,这样的生活,对于一个不擅长社交,或者不喜欢社交的人来说,会有多累。
我把这种现象称为
「社交消耗」
。原子化所带来的社交消耗,正是我们这个时代难以避免的一大难题。
为什么我们喜欢独处?因为对许多人来说,社交,是一件非常消耗精力和时间的事情,得不偿失。
那么,我们可以想一想:一个人处于这种社交消耗之中,面对这种高度不确定性的环境,在分不清同类和异类的情况下,他会采取什么样的策略?
你可以想象一下:你在一片漆黑的环境里谨慎地摸索、行走,不知道下一个迎面而来的人是同伴还是敌人,在一切以自身安全为先的前提下,你会怎么做?
很容易想到,
最简单的策略一定是「试探」
,也就是发出信号,进行浅度的交流,以确定对方的立场和「身份」。一方面,这可以最大程度地节省资源,避免我们把过多的资源投注在不重要、不合适的对象和关系上,减少资源的浪费。
更重要的是,这可以避免我们暴露过多的信息,从而失去主导权。想一想:倘若你毫不掩饰地展示自己的身份,然后突然发现身边都是「异类」,那场面是不是很尴尬?
在这种情况下,你就需要一个什么东西呢?一层外在的身份,来代替你去跟别人发送信号、发出试探、建立联系。你发出的一切信息都会经过它的加工,你接收到的一切信息也都会经过它的过滤。它可以把真实的你跟外在世界隔离开来,避免真实的你暴露在外在世界的注视下。
你可以把它叫做「人设」「形象」「印象」,都可以,在这里,我们可以借用荣格的叫法:
「人格面具」。
每个人的人格面具跟自己都会有一定的区隔,因为你需要它「适当地」扮演某些角色,来更好地融入外界环境,同时把真实的自己隐藏和隔离开来;但与此同时,这个人格面具也不会跟自己完全相悖,因为你无法扮演一个跟自己格格不入的角色。
现在,让我们把这套思维迁移到整体,那么会怎么样呢?每个人都在「试探」,每个人都需要一个「人格面具」—— 我们其实并不是个人对个人的交互,而是让每个人的人格面具跟其他人的人格面具进行交互。
因此,在生活中,当我们跟他人进行社交时,我们其实相当于在做什么呢?
一方面,我们通过自己的人格面具发出信息,释放信号,并将人格面具尽量调整到跟自己较为一致的倾向,让它能够代表某些程度的自己,方便「同类」找到自己;
一方面,我们又需要通过获取别人的信息和反馈,试着去理解它的人格面具,并试图穿透人格面具的表象,去试着找到他面具后真实的样貌,来判断他是不是「同类」;
另一方面,我们还要让人格面具和自己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时谨慎地控制信息的暴露,以免被「异类」找到,或者暴露在「异类」的环境之下。
我把这整个过程,称为
「社交磨合」
。整个社交磨合的过程,就是我们不断去寻找真正的同类,并且同时避免被异类发现、在异类面前伪装同类的过程。
不妨在脑海中想象一下这个场景,把它具象化。你可能会发现,这是一个多么精细、微妙,又多么复杂的「游戏」。
因此,为什么我们会出现第一段里面讲到的种种「社交困扰」呢?原因很简单:社交困扰的本质是什么?是我们需要花费巨大的心神和精力,去耗费在「我们-人格面具-他人的人格面具-他人」这条关系链上面。
我们害怕说错话、做错事,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是因为我们担心自己释放的信号出错,让他人误解我们的人格面具;
我们不愿意麻烦别人,是担心这种对别人的「麻烦」会降低别人对我们的社会评价,低估我们的人格面具;
我们跟别人相处时总需要字斟句酌,是需要花费更多的心力在处理人格面具之间的「对接」上,努力调适到更适合的状态;
……
它们最本质的原因都是两点:害怕错过跟「同类」的联系;以及害怕被「异类」发现。
有人可能会问:那既然社交这么复杂,我们能不能不跟别人社交,只是维持一个日常生活中最低限度的、必要的交际呢?
当然可以,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这样的模式。实际上,无论在什么样的需求理论和模型里面,社交永远都是人的基本需求。比如:
积极的社会互动本身可能是人类的基本需求,类似于其他的基本需求,如食物或睡眠。(Cacioppo et al., 2014)
积极的社会互动线索(如微笑的脸孔),不需要别的其他奖励,就足以激活大脑的奖赏回路,给我们充分的动力。(Bhanji & Delgado, 2014)
在社会性动物中,社交本身就是一种回报,足以提供激励和愉悦感。(Hiura et al., 2018)
被迫缺乏社交,会引起类似饥渴的中脑渴求反应。(Livia Tomova et al.,2020)
……
简单来说,我们可以下一个简单粗暴的结论:
1)每个人对社交的需求分量都是不同的,但是极少有人完全不需要社交,因为对于人类而言,社交本身就是一种基本需求和激励回报。
2)如果你的社交需求很低,你有意选择独处,不跟别人接触,同时感到舒适、安全,那也是可以的,不会有负面的后果。
3)如果你的社交需求较高,同时你被迫缺乏社交,难以进行有效的交流,或者被迫在社交上投入过多的资源和心力,那么对你来说可能会是一种匮乏和消耗。
实际上,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我们缺乏的是什么呢?
不是随随便便的社交,而是跟「同类」的有意义联系。
我们真正需要的,是
确认同类的存在,找到同类,跟同类建立联系,维护和保持好这种联系,以及,跟同类「抱团」、形成紧密的圈子和群体。
这是从低到高的五个不同层级,也是这个高度原子化的时代,我们每个人所真正匮乏、真正需要的东西。
那么,面对这个高度原子化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跟他人相处呢?
分享一些感受和建议,希望能够帮到你。
1. 变单向为双向
如前文所说,每个人在社交中,其实都在维护着自己的人格面具,适当地发出信息,尝试着去了解对方。因此,相处其实是相互的。当你觉得有压力、很困难的时候,对方其实也一样。
我们很容易把社交的另一方放在「评委席」上,让他给我们的社交能力和表现打分,惟恐自己哪里做得不对 —— 但事实上,对方是评委吗?不是的,对方也是选手,也在期待着你的打分。
当你觉得「我那个问题问得好像不太礼貌,是不是有点冒犯」的时候,对方可能也在想「那个问题我好像答得有点敷衍,是不是不太好?」
当你觉得「我拒绝了对方,他会不会耿耿于怀?」的时候,对方可能也在想「我的请求是不是太唐突了,他会不会对我印象变差?」
当你在等待对方给你打分的时候,不妨想一想:对方的位置跟你是一样的,他也在「小心翼翼」地等着你给他打分。
2. 调高感受的程度
在社交中,有一个专门的术语,叫做「Liking gap」。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它指的就是:「我认为别人喜欢我的程度」和「别人实际喜欢我的程度」之间的差距。
一项 2018 年的研究发现:人们总是会低估别人对自己的喜欢程度。在所有的社交沟通之后,人们估算的对方对自己的喜欢程度,平均会比实际的喜欢程度低10%。(Boothby et al., 2018)
鉴于这是一个平均值,一定会有一些外向和过度自信的人拉高,所以我个人认为大家可以大胆一点,把自己的 Liking gap 调高一点,比如 20%。
也就是说:当你觉得你给别人留下的印象非常一般时,别人很有可能正在背后称赞你,想跟你进一步交流。
因此,完全不必纠结在自己的负面想象里面,很有可能,这只是一种毫无意义的内耗而已。
3. 提高沟通透明度
在日常交往中,我们总是被教导说,要含蓄,要委婉,不要太直接。
但研究表明:在社交中更充分地表露内心想法,做到言行一致的人,往往具备更高的主观幸福感;与此同时,他在社交上的得分也会较高,更不容易出现矛盾和冲突。(Human L et al., 2019)
因此,在交流和沟通之中,你不妨更真诚、更坦率一些,去表露和展现更多的自我,不需要为了自己的形象,而刻意去营造跟自己不符合的「人格面具」。
要理解:我们去找到「同类」的重要性,是一定高于暴露给「异类」的。毕竟,话不投机,不再联系就是;但如果错过了「同类」,也许就是一个遗憾。
不妨试着适当地暴露自己,做到更加真诚、坦率,这样,你碰到「同类」的可能性,也会更高。
4. 建立有意义的联系
前面讲过,我们社交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呢?不是要拥有许多朋友(极其外向的人除外),而是要寻找到真正跟我们同频的「同类」。
因此,在生活中,不妨有意识地去向这个目标靠拢,去做一些有益于这个结果的事情。
比如,参加一些跟你价值观、兴趣爱好一致的社群、活动和平台,扩大自己接触到的人的「分母」。可以是线上的社群,也可以是线下的兴趣小组、课程、俱乐部,等等。
然后,在一个你觉得相对安全的环境里,适当地暴露自己,去传递出自己更多的信息,包括喜好、习惯、立场、价值观,向你的「同类」发出信号,让他们更容易找到你。
一旦找到了同类,不妨想办法去建立更紧密的关系,去创造更多的共同体验,把同类「抱团」,形成一个紧密的群体,来为自己提供稳定性和安全感。
最后,如果有机会,去创造一个平台、释放一个信号,把更多的「同类」聚集起来,让大家可以在这里找到跟自己一样的人,形成一种心理上的「抱团」。
这会是一件更有价值的事情。
让我们连成陆地,不再有人成为孤岛。
—— 闲聊时刻 ——
今天这篇文章,其实原定的标题是「原子化时代,我们如何跟他人相处?」
但是后来一想,现在这个标题,似乎更容易找到「同类」,让感兴趣的人看到。: )
也希望你能找到你的同类,建立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联系,对抗这个世界的变化和波动。
一起加油。
最近比较受欢迎的文章:
内耗的罪魁祸首究竟是什么?
如何对抗生命里的虚无感?
人生的游戏思维
做难一点的事情
去消化,而非摄入
很容易感到疲惫,怎么办?
停下来,去感受
THE END
- 晚 安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