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上海
2
习近平
3
新疆
4
鄂州父女瓜
5
乌鲁木齐
6
疫情
7
H工口小学生赛高
8
习明泽
9
芊川一笑图包
10
印尼排华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上海
2
习近平
3
新疆
4
鄂州父女瓜
5
乌鲁木齐
6
疫情
7
H工口小学生赛高
8
习明泽
9
芊川一笑图包
10
印尼排华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大摩宏观策略谈:2025中美变局展望
假设,你遇到麦琳怎么办?
2024年心理咨询师报名通道开启!可考心理证书,无需辞职,名额有限,11月30日截止报名!!!
穿了跟没穿一样,胸型赞到爆!天然乳胶,性感到让男人腿软!
高三女生醉酒后被强奸致死?检方回应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每个人都需要被看见
Original
李睿秋Lachel
L先生说
2023-10-27
图片来源:AI绘画
本文编号 231012
全文共有 4400 字
如果觉得页面很长
那是因为留言很多
在文章的开头,我想请你思考一个问题:
影响幸福感的最大因素是什么?
不妨先想一想,再往下拉,继续阅读。
可能不少朋友的回答,会是财富、生活环境、事业、理想、社会地位……这些因素当然对幸福感都非常重要,但它们可能并不是最重要的。
那么,影响幸福感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呢?哈佛一项持续了 85 年的研究,给了我们一个答案。
这项研究的名字叫「哈佛大学成人发展研究项目」,是有史以来跨越时间最长的成年人生活研究。研究开始于1938年,至今已经跨越了85年,换了4任负责人,跟踪了724个家庭。
它给出的答案是什么呢?是
人际关系的满意度。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物质条件才能带来幸福,这项研究一开始也是这样认为的。他们囊括进了许多不同类型的人,包括富人、名人和有一定社会成就的人。但是,研究发现:这些人的平均幸福感的确更高,但并不是最高的。
为什么呢?原因在于,这些人的生活条件或许更好,但同样会面临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遭遇到许多外人可能看不到的烦恼、痛苦和压力。
这就使得这些人幸福感的下限较高,但并不稳定,经常面临波动,从而拉低了整体的平均幸福感。
在所有的参与者之中,只有一种类型的人,能够良好地应对压力,使得他们的幸福感保持稳定、均衡,长时间维持在一个良好的水平 —— 那就是家庭融洽、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生活中与人为善的人。
这可能是一个令人有些意外的答案,但它其实又很合理。
我在许多文章里都提到过:人是一种群居动物,我们永远都有两种倾向:
一是「抱团」的倾向,二是从外界获得反馈的倾向。
换句话说,我们正是
借由外界的响应,以及跟他人的联系,来确认自身的存在,从而为自己「定位」
,找到自身的价值和存在依托。
一个有趣的事情是:当我们遭遇到压力时,如果你是「孤独」的,没有能够倾诉和求援的人,那么你是很难让自己摆脱压力、走出焦虑的,即使你懂得很多知识、使用很多技巧,也非常困难。
反过来,如果你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可以倾诉的对象,有可以求助的对象,有能给你肯定的对象,有笃定地知道一定会站在你这一边的对象……那么你无须运用什么技巧,也能很快从压力中挣脱出来。
这就是联系的力量:
它能把我们每一个个体,跟更宏大的外在世界联系起来,从而为我们赋予勇气
,让我们知道:我们无须孤身一人对抗整个世界的不确定性,我们永远不是孤单的。
当然,要强调的是:并不是一定要有很多朋友,才算是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更不需要你非常人情练达、左右逢源 —— 否则,这对内向者也太不友好了。
衡量人际关系质量的标准,是主观的,而不是客观的。也就是说:只要你「感知到」自己的人际关系是良好的,这就足够了。
你完全可以只有两三个交心的朋友,平常独来独往,不喜欢跟人打交道 —— 只要当你有需求的时候,能够找到你能够倾诉并愿意聆听你的人就可以。
你完全可以并不跟你的好友频繁联系,只要你们彼此信任,在需要帮忙的时候能够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就行。
你完全可以在生活中没有熟识的人,但在网上有一波同频的「同道中人」 —— 只要你们能够彼此鼓励、打气,互相给予对方反馈就好。
这也是「人际关系的满意度」的含义:重要的不是人际关系本身,而是你对人际关系的满意程度。
因此,一个喜欢独处的人,一个独来独往的人,一个跟所有人都维持着一定的疏离感的人,完全可以有充盈的人际关系满意度 —— 只要他所拥有的,满足了他需求的程度就行。
说白了,它的核心是什么呢?
是你能不能够「被看见」。
这才是人际关系的核心,也是我们真正索求的事物。
那么,什么是「被看见」呢?
我把它定义为这么几点的综合。
1)我是否在别人的世界里占有一席之地?
简单来说就是:有没有对我们足够上心的人?可以是身边的家人、朋友、同事,也可以是网络上的朋友。
换句话说,如果现在我们「消失」了,会不会有人在意?
之前流行过一个词叫做「小透明」。我们可以在某些场合做「小透明」,比如在公司里、部门里,但我们不能在生活里的所有场合都做「小透明」。
我们至少需要有一些人,是能够建立起较为紧密的关系的,能够被对方所记住、所关注、所在意,让对方能够在需要的时候想到我们,成为彼此的羁绊。
2)我是否被需要?
决定一个人对自我价值和存在的认知的,往往不是他拥有和得到了什么,而是他能够为别人做些什么。
十来年前,我还没有写公众号的时候,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利用业余时间在网上回答问题,分享我的经验和见解(现在比较忙,做得很少了)。这些分享并不能为我带来实际的利益,但每当我看到别人回复了一句「谢谢!」,或是给了我一个点赞,我都会感到无比满足。
原因无他:因为它能给我一种强烈的「被需要」的感觉。看到自己的行为又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了一点,又让一个人从中受益,是一种极其美好的体验。
同样,当公司里大家发现某个项目缺你不可的时候,当你的孩子自豪地说出「我的爸爸/妈妈是世界上最棒的人」的时候……你一定会体验到一种充盈的幸福感。
它能唤起你对自己价值感的认同,让你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是有意义的,而不是可有可无的。
3)我是否能从外界得到认可和肯定?
当你为了一个项目殚精竭虑、加班加点地付出,你能否得到应有的认可和褒奖?
当你努力把一件事情的细节打磨到尽善尽美,你的努力和成果是否能被注意到?
当你终于做成了一件很棒的事情,是否能够有人为你喝彩和庆祝?
这些,都是对你行为的「响应」,是让你感到这个世界并没有抛弃你的有力证据。
4)我的情绪、压力和痛苦,能否得到理解?
很多人都觉得:情绪是无用的东西,我们要做有有意义的事情,不要去在意情绪,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它上面……
其实不是的。人的情绪永远是需要被理解、被接纳、被包容的,它需要找到一个出口,能够获得反馈和接受,才能得到真正的消解。
因此,当你感到痛苦时,当你面对烦恼和压力时,有没有能够倾诉和求助的对象,有没有能够耐心聆听你的人?
这会是你从这个世界获取安全感和慰藉的重要来源。
这就是「被看见」的内涵,也是一个人是否具备良好人际关系的标准。
它的本质是什么呢?是一个人的主体性能否得到尊重,是一个人能不能明确地、笃定地感受到:
我的存在是有意义的,我的行为是有价值的,我对于这个世界是「有用」的。
更宏观来说,我们还可以从哲学层面来思考。
哲学里有一个
「他者」
的概念,指的是游离于主流的视野之外、被忽视和漠视的群体。一个人可以在某种场合下成为「他者」,一个群体也可以在某种语境下成为「他者」。
当一个
主体被认为是无能力的、不重要的、可以任由别人评判和描绘时
,他者就出现了。
职场可以存在「他者」。某些被边缘化的部门和岗位,往往被定义为是远离核心的,无法创造价值的,要么被视为「闲职」,要么被视为冗余。
社会可以存在「他者」。某些体力劳动者,他们的声音往往很难被看见,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容易被熟视无睹,只有当他们缺席使得社会运转失灵,才会被我们留意到。
性别可以存在「他者」。女性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往往会被默认居于辅助和次要的位置,她们往往难以进入重要的位置,付出和境况也很容易被无视。
文化可以存在「他者」。比如许多学者认为:西方所构建出来的「东方」,实质上跟真正的东方并无关系,只是在欧洲中心论和西方优越论的框架下作为一个对比和衬托的对象被构建出来而已。
他者的本质是一种二元的关系,是一种主体和客体的对立。正是因为对「被看见」的缺席,他者才被构建出来。
因此,如果你不想成为某些场合下的「他者」,一个小小的建议(或者说是呼吁)是:
平等地给予你身边每一个人尊重和正视。
举几个例子:
不妨对身边各种不起眼的岗位,保持足够的友善和平等。比如保安、保洁、服务员、摊贩、前台、外卖员、快递员……
不妨对女性所付出的劳动和成果,给予足够的肯定和尊重。比如,许多家务往往由女性承担,但很少人能认识到这些家务也是有价值的,是需要肯定和分摊的。
如果你遇到了一些小众的圈子、习惯、爱好的人,只要不违法或违反道德,不妨给予足够的支持和尊重,每一个人都有决定自己生活的自由和权利。
「被看见」是一个链条。
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够平等地正视身边的每一个人,付出足够的理解和肯定,那么这种力量,就能借由一环又一环的链条传递下去。
想让别人如何对待你,不妨试着先如何对待别人。
最后,聊聊一个许多人都会有的问题。
我经常看到一些人。他们老是吐槽道:
总觉得身边的人都很无聊,聊的话题都不感兴趣,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圈子;
又或者,经常感到寂寞、孤独,似乎跟这个世界存在一层薄膜,有一种被割裂出来的空虚感;
又或者,有很多想法、看法,但感觉得不到认同,没有可以沟通和对话的对象;
甚至,还有人说:跟伴侣和孩子相处久了,总觉得每天都千篇一律,感情逐渐变得很淡漠,生活变得像一潭死水……
但是,如果你问他们,是否有尝试过做些什么改变或行动?得到的答复往往是:没有。不知道能做些什么,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他们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每天的生活,祈祷着问题自己消失,一切变好 —— 但这怎么可能呢?
我想分享一个简单的原则,我把它叫作
「奖池原则」。
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你想要中奖,首先得把自己放到奖池里,对不对?你什么都不做,那就一定不会有结果。但如果你去做了,不管概率多低,你也额外获得了一个「发生好事」的概率。
也就是说,先保持对生活的热情,积极地投入生活,打开生命的窗口,让自己容纳更多的可能性,尝试着去「播种」,然后静待好事发生。
具体来说,可以试试这些方法。
1)常沟通,更主动
很多时候阻碍我们的,往往不是什么不可阻挡的力量,只不过是每天都习以为常的惯性罢了。
如果你觉得跟家人或朋友的关系开始有些淡漠,那么一个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改变日常的路径和习惯,多给他们一些时间和联系。
比如:能不能多跟家里的父母打打电话,聊聊最近的近况?哪怕他们不理解你,容易吵架,也不妨试着让自己心平气和一点,好好沟通。毕竟,言语之争并不会给你带来实质性的损失,你的生活始终是由自己决定的。
再比如:能不能多抽出一些时间,陪伴一下伴侣和孩子,听听他们聊聊最近的烦恼和心事?你可能觉得没必要,可能觉得没意义,但这也是一种「被看见」,是一种关系的改善和修复。
关系里面永远需要有一方先主动,不要一味去等。
2)多聆听,少评判
当别人表达感受、袒露内心时,请尽量避免「少听多说」,而是做到「多听少说」。
多听,指的是专注地聆听对方的表达和倾诉,适当地给予反馈,肯定对方的感受,让对方感到「被看见」。
少说,指的是尽量控制自己的表达欲,不要贸然提出建议,也不要随意地进行评判,更不要粗暴地指责和否定对方。
简而言之:把自己摆在一个支持者和辅助者的角色,而不是一个主导者的角色。这样可以更好地加强跟别人的联系。
当你能够用真诚去对待别人时,别人是能感受到的,你收获到的,也是别人的真诚。
3)扩大生活接触面
当你觉得身边的圈子不适合你时,一个比较好的做法,不是强行融入进去,而是找到更适合你的圈子作为替代。
如何找到这些圈子呢?可以从线上找,也可以从线下找。线上,可能是一些社群,论坛,小组……线下,则可能是一些活动,培训班,等等。
关键在于,你得抽出一部分时间和精力,愿意去尝试和探索。一开始肯定是不容易有结果的,但这是必要的付出。
一个经验法则是:抽出大约15%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自己生活的边界,去接触新的人群、新的圈子。
这可能是一件长期的事情,需要慢慢耕耘和等待。
4)发出自己的声音
有句话叫「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但它的前提是什么?你得先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样才有可能找到跟你同频的人。
因此,我非常提倡的一件事,就是多在网上分享自己的见解,发出自己的声音,吸引更多跟你同频的人。
你可以自己经营一档栏目,比如做一个公众号,做一档播客,组织一个社群,都可以;也可以在平台上发言,比如回答问题,帮助网友,参与讨论交流,多发帖……
不妨这样理解:你每次发出自己的声音,都是在提高「找到同路人」的概率。它可能很低,可能只是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但它始终比零更大。
持续去做这件事情,等待自己「被看见」。
—— 闲聊时刻 ——
希望今天的文章,能给你一些启发和思考。
也欢迎你留言、分享、在看,给我一个反馈喔。
同一题材的文章还有这些:
人际交往中的黄金法则
为什么有些人害怕麻烦别人?
多聆听,少评判
高敏感人群生存指南
THE END
- 晚 安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