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沟通者?

李睿秋Lachel L先生说 2024-01-21


本文编号 240118
全文共有 4200 字
如果觉得页面很长
那是因为留言很多



新年伊始,我想跟大家分享9条我给自己定下的「沟通准则」。

这9条准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也是我身体力行践行了许多年的做法。我可能也没能践行得非常完美,但这也是我一直在努力的目标。

如果你希望能够跟别人「好好说话」,如果你希望减少生活中无谓的矛盾、冲突和争吵,那么,我相信它能起到一些作用。

当然,相比起「律人」,这些准则更适合用来「律己」。因此,我也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朋友愿意加入进来,争取做到这9条准则。一旦有更多的人愿意去使用它,它的价值也会更大。

希望我们的行动,可以让这个世界因此变得更美好一点,减少更多的冲突和矛盾。


1. 默认对方是友善的,用合作的姿态去沟通

许多人在交流时,每每遇到一些不客气的言论,就很容易「上头」,认为对方是在故意抬杠、针对自己,从而很容易情绪失控。要么,演变成双方的争吵;要么,自己在心里生闷气。

这时,一个更好的思考方式可能是:与其默认对方带着恶意,不如默认对方只是单纯的「沟通不畅」。

也就是说:不如试着告诉自己:对方也许并没有恶意,这就是他一向的说法习惯,不要太在意,尽量冷静、平和的方式跟他沟通,把事情讲清楚。

我自己的感受是:许多争吵和口角其实原本是可以不发生的。它们可能起源于某句无心之语,但言者无心听者有意,一来二往,就很容易互相酝酿出火气,导致原本正常的交流开始带着火药味,变成唇舌之争 —— 这是完全没必要的。

「一个巴掌拍不响」,这句话尽管有和稀泥的嫌疑,但有时却很有道理 —— 如果你始终用温和的态度去对待对方,那么对方即使有火气,也挑不起争吵。

当然,不排除对方确实就是故意找碴。如果你反复表达善意,换来的还是恶语相向,那么就可以考虑果断停止沟通了。

不妨试试这个做法,你也许会发现,生活中,真正遭遇到的恶意其实是很少数的,大多数时候,其实可能只是彼此互相产生误解而已。话说开了,也就没事了。


2. 表达时多用数据和事实,少用模糊的印象和臆测

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当我跟别人讨论问题时,尽量使用客观的、严谨的数据和事实,少用模糊不清的「我记得」「我觉得」「大概是」,等等。

这包括哪些呢?比如可信的新闻报道,调查数据,统计数据,实验成果,研究结论,等等。尽量做到每个断言都有出处,都可以溯源。

如果忘了具体数据怎么办?那就先查证,再发言,绝不妄加揣测。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很困难。实际上,这与其说是一种沟通方式,不如说是一种思维方式:当你要求自己在沟通中多使用数据和事实时,它就会倒逼你在生活中,有意识地多去积累数据和事实。

换句话说:这是一种系统性的改变。你对自己输出的要求越宽松,那么你摄入和处理信息就会越随便;你对自己输出的要求越严格,那么你摄入和处理信息,就会更加严谨。

因此,一开始可能会有一些难度,但一旦你开始培养这个习惯,其实就不难了 —— 因为它会慢慢成为你潜移默化的思考方式,会将你整套生活方式迁移过去。

如果你想让自己的思维变得严谨,不妨先从让自己的表达变得严谨开始,用输出来倒逼输入。


3. 阐述观点时讲清自己的理由和证据,谨慎对待没有理由的观点

当我想表达一个观点时,我一定会加上一句「因为……」,来阐明我得出这个观点的理由和证据。它们可能不是那么严谨,可能不够全面,但必须要有。

如果我找不到有效的理由和证据,我就会反问自己一句:那我是凭什么得出这个观点的呢?它只是我的一厢情愿,还是我只是在转述别人的看法?

如果我自己都没办法为我的观点辩护,我又如何能让别人信服它呢?

所以,你看我的文章,会发现我把很大的精力放在了「为什么」的部分,因为在我看来,一个观点本身讲了什么,可能不是特别重要;这个观点是如何得出来的,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才是更重要的。

我们的思维就像一棵树。只有当一个观点有迹可循,能够从「树干」上找到充分的支点去支撑它时,它才是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才是我们知识和思维的体现。

要对自己的发言负责,让自己讲出去的话,都有理有据。这样,你的话才会有分量。


4. 沟通时简要复述对方的重点,确保自己听懂了

许多人在交流时容易陷入一个误区,那就是各说各话:你在重复你的观点,我在重复我的观点。看起来讨论得很热烈,但其实一直对不到同一个点上。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呢?因为人都有旺盛的表达欲。相比起「聆听」,我们往往更喜欢「表达」。因此,经常是你的话还没说完,对方就以为自己已经听明白了,开始迫不及待地输出他的观点。

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方法就是:在表达你的观点之前,先简要概括对方的观点,向对方确认:
你想表达的是……吗?我的理解有没有问题?

它可以起到一个对齐和校准的作用,让对话双方能够基于同一个共识和目的进行交流,而不是把时间空耗在自说自话上。

当然,不是说每句话都必须复述对方,没有这么机械 —— 你可以把它用在一个段落的承上启下之处。比如开启一个新的话题时,或是对方阐述自己的重点时,又或是对方讲了一大通话之后。

这个做法其实相当于一个约定,也就是对前面的内容做一个总结,把总结的结果作为下一阶段对话的重点。这可以非常有效地把话题引导向正规,避免它转向细枝末节或钻牛角尖。


5. 拥护他人意见不同的权利,不追求输赢,不做口舌之争

许多人容易犯一个错误:总是喜欢把「讨论」变成「争论」。

什么意思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和看法,人与人之间看法不同,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但当许多人发现对方跟自己看法不同时,他们往往就会变得十分激动,非要争一个输赢。仿佛只要说得对方哑口无言,自己就赢了,就成功捍卫了自己的立场。

但这是没有意义的。一个人的立场是否正确,很多时候是客观的,并不因你能否说得过别人为转移。同样,一个人在争论中输了,并不意味着他会改变自己的立场。因为立场是长年累月所形成的,几乎不可能被三两句话所说动。

那么,既然无论输赢,你都既不能说服对方回心转意,又无法让自己的立场变得更正确,那追求口头上的输赢,有什么用呢?

所以,我经常说:有效的讨论是什么?是为了达成共识,找到一个双方都认可的结论,而不是争一个输赢 —— 它除了给你一个虚幻的满足感之外,毫无价值。

讨论的本质,是信息的交换,是让你知道「除了我的看法之外,原来还可以有别的看法」,它是一种对你的视角和认知的补全。

因此,如何把一场讨论好好地利用起来,通过它来补全自己看待世界的视角,来了解别人的看法和感受,让自己对世界的理解更全面,才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

在这个基础上,如何从一个更高的层级来鸟瞰对立双方彼此的立场,用一个更宏观的视角把它们统合起来,寻求一致,则是讨论的意义所在。

相比之下,区区口头之争的输赢,又算得了什么呢?


6. 多询问对方的感受,不自作主张,不妄自「换位思考」

我在许多文章里都提到过:与其「换位思考」,不如坦诚相对,直接询问对方的想法、感受和意见。

原因很简单:我们永远无法想象自己不知道的事物。因此,所谓的「换位思考」,本质上,还是在用我们过往的经验和框架去思考,并没有能够真正地代入别人的角色,体会别人的感受、想法和逻辑。

这种做法有用吗?没有用。它其实是一种傲慢,是一种认为「我能替代你去思考,替代你去感受」的自以为是。

2018年,一篇综述分析了25个实验,得到一个结果:在所有的实验中,换位思考(英文叫做 Perspective taking)的效果都非常差,甚至比「不换位思考」更差(Eyal等, 2018)。原因在于:经过了换位思考的人,会自以为更加了解对方,但其实并没有。这种落差,就会使得他们对于对方感受和想法的揣测更加笃定,尽管这种揣测很可能是错的。

更好的做法是什么呢?是 Perspective getting —— 我们也许可以把它叫做「沟通感受」。也就是直接而诚恳地询问对方:
你的感受是什么?你的想法是什么?你是怎样看待这件事的?能好好跟我讲一讲吗?

放低自己的姿态,用「空杯心态」,去跟别人沟通,去接受别人的表达和倾诉。不要自以为是,不要越俎代庖,不要自作主张,而是聆听,接受,包容。


7. 对自己的言论负责,不传播不可靠、不可信的言论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从各种各样的渠道,看到一些可能很有趣、很「重磅」的信息。但我在传播它们之前,一定会问自己一句话:它可靠吗?

如何判断它是否可靠呢,我一般会采取一个策略:交叉验证。

简单来说就是:我会上网搜一搜,看看有没有其他信源发布了「不同视角的相同内容」 —— 也就是用不同的图片、不同的文章写法、不同的角度,讲同一件事情。

如果一条信息是真实的,那么它绝不会只有一个来源。如果不同的信息渠道都在转载同一个信息来源,那么它极大概率就是虚假或夸大的。

进一步,我会看看这些信源里面有没有我认可的、权威的渠道。如果没有,那我可能就会「让子弹飞一会」,不急着去传播它,直到有我信任的渠道出现为止。

这并不花费什么精力,只是花两三分钟搜一下而已,但很多时候就足以阻断谣言的传播了。

还是那句话,珍惜自己的信誉,为自己传播出去的信息负责,这样才能让自己成为别人「信任的渠道」。


8. 多聆听和理解,不妄加评判和提供建议

我践行很久的一个准则是:当别人表达感受、袒露内心时,尽量避免「少听多说」,而是做到「多听少说」。

多听,指的是专注地聆听对方的表达和倾诉,适当地给予反馈,肯定对方的感受,让对方感到「被看见」。

少说,指的是尽量控制自己的表达欲,不要贸然提出建议,也不要随意地进行评判,更不要粗暴地指责和否定对方。

简而言之:把自己摆在一个支持者和辅助者的角色,而不是一个主导者的角色。

为什么?因为每个人都是有自主性的。你贸然提供建议、提出看法,其实是一种越俎代庖的行为。对方很可能只是想得到理解,并不需要你替他考虑「我该怎么做」。

否定他的感受,忽略他的表达,贸然给他建议,其实就相当于隐晦地传达出一个态度:你不相信他自己能把事情做好,所以你才要出手干预。

因此,除非是对方直截了当地求助,否则我一般都会避免随意给出建议和评判,而是以聆听为主。

这可能并不容易。它需要我们放下自己的表达欲、控制欲和主导欲,把自己摆在一个辅助的位置,而不是主角。

但也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一种长期的、良性的沟通模式。


9. 交流时避免攻击性,尽量做到开放、包容、平和

我信奉的一个原则是:要想别人如何对待自己,自己就如何对待别人。

很多时候,我们也许没有办法去控制别人,但是我们总归是可以控制自己的。

我们可以对他人抱着善意,尽量用开放、包容、平和的心态跟别人沟通。

我们可以做到对事不对人,只讨论问题本身,不上升到人身攻击。

我们可以做到「好好说话」,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不阴阳怪气,不冷嘲热讽。

我们可以让自己做到冷静和从容,不因别人一两句话而生气、情绪失控。

……

我们没办法控制很多事情,但我们至少可以身体力行地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一点点。

我相信,当你对世界投以善意时,世界也会以善意回报你。

与你共勉。



——  闲聊时刻  ——

如前文所说,今天的内容,既是一个分享,也是一个倡议。它们是用来律己的,而不是律人。

我们控制不了世界,但我们至少可以尽自己所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一点点。

期待你也能加入进来。: )


微信调整了推送规则
如果你想第一时间看到我的推送
欢迎将我星标



————

这是近期的其他文章:

我的思考工作流(2024年版)

2024年,我的一点小建议

心情不好时,请打开这份清单

分享我的工具库(2024年版)






THE END

-  晚  安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沟通者?

李睿秋Lachel L先生说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