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四个融合” 建设一流本科 | 历史学院:培养“新文科创新”人才
历史学为青岛大学11个本科学科门类之一,现有高级职称教师22人,其中教授、特聘教授1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9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6人,另有兼职教师多人。各种人才类型由无到有:省突贡青年专家1人、青年泰山1人、教育部教指委委员1人、省教指委副主任委员1人,山东省青年创新人才1人。近年来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国家出版基金19项,其中重点项目3项,省部级教学改革和科研项目15项,获批《青岛通史》专项14项,立项《胶州通史》专项。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等发表论文100余篇。
历史学院:
将“四个融合”理念落到实处
培养“新文科创新”人才
历史学专业现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历史学科是学校最早设立的系科之一,现有中国史一级学科硕士点,招收学科教学(历史)教育硕士研究生。在本科专业学院设有历史学(师范类)专业,招收人文科学类创新实验班,致力于“四个融合”为路径的新文科创新人才培养,培养卓越教师和科研型、创新性、复合型人才,形成了一些具有特色的思路和做法。
01 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融合
在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融合方面,历史学院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一是以审辨式思维培养为统领,贯通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创新思维教育。新文科建设要求打破学科壁垒和专业限制,培养博学通识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审辨式思维培养旨在培育学生博学、慎思、明辨的思想品格,能为新文科插上创新思维的翅膀,促进历史专业本科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创新思路的能力。二是探索课程的融通,跨专业研究生录取后要选修本科生《中国通史》《历史要籍选读》等基础课,同时为本科生开设研究生方向选修课,如《中国古代思想史》《青岛城市史》《中国古代史专题》等,作为本科生对接研究生教育的专业拓展课程;三是为本科生、研究生共同举办“浮山雅集·史学沙龙”史学研讨课程和“当代史学名家讲堂”学术系列报告,让学生在共同的学术平台里激发思维、涵泳智慧、互相切磋、一体提升。三是探索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的贯通机制。学院本科生考研率近三年直线上升,目前平均已达54%。学院注意为本科生奠基科研能力,提前让考研同学进入研究生组会,接受为期半年以上的研究生教育,制订专门读书计划,提前熟悉研究生学习和科研方法,为将来深造奠定一定基础。
书话春秋读书交流会
2017级本科生曹予馨,本科就读于历史学院人文创新班,研究生就读于历史学院中国史专业。该生在获得历史学学士学位的同时,通过修读“历史+经济”专业模块,突破单一学科培养模式,获得了经济学的第二专业学士学位。获得研究生推免资格后至本科毕业的1年内修读研究生阶段的部分课程,一定程度上探索打通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联合培养机制。在此期间采取“导师本硕一贯制”的原则:即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与硕士阶段指导选择同一位导师,对学生研究课题进行整体规划,本科毕业论文为硕士毕业论文夯实基础,硕士阶段在本科阶段的夯实下继续研究。二是课程的提前修读。获得推免资格后至本科毕业的1年内,学生要修读部分研究生一年级的课程包括《中国史史料学》《中国史学术前沿讲座》《中国思想史研究专题》《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专题》等专业必修课。该生本科期间获得“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2021届优秀毕业生”“青岛大学2021届优秀毕业生”的荣誉,获得青岛大学“青岛银行奖学金”,多次获得 “学习优秀一等奖学金”“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学习标兵”等荣誉称号。
02 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融合
在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融合方面,学院探索构建了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三位一体、互动创新的体系。学科是专业的科学组合,专业是课程的柔性组合,教学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历史学院依托青岛大学综合大学优势和历史学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积极探索“历史+”专业新文科建设路径,先后探索了“历史+经济”“历史+哲学”“历史+国学”和历史学(师范)专业建设,同时建设以思政课程和审辨式思维课程“双思课程”引领的“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多元/实践”课程体系,深入推动“学为中心”教学改革,历史学新文科人才培养改革获得山东省本科教改项目。
中国古代服饰史刺绣作品展
学院主动引导学生进大创项目、导师课题、田野现场、学术竞赛,历史学专业先后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和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学科水平不断提升。《四书导读》获批省思政课程,《中国古代史》《中国服饰史》《青岛城市史》获批山东省省级一流课程,《历史民俗学》等获批省研究生优质课程。教学改革深入推进,课堂教学发生质的改变,学生培养质量不断提升。2020年学生的继续深造率总体达54%,人文创新班达86.6%。
在教学与科研融合方面,历史学院努力构建“科教融合、互促共进”的反哺教学的良好生态。学院积极实行学业导师制,教授和特聘教授全部开放主持的各级课题,指导本科生的大创项目和研究性学习,全体本科生进科研团队,进教师课题,进大创项目,在山东省省大学生历史征文大赛、师范生从教技能大赛中砺炼专业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研究、创新的潜能。培育了路薇田同学的 “宋朝二十四节气的图像呈现与文化价值”、王怡同学的“从汉译四《阿含经》看早期佛教的女性观念”等7项国家级大创项目、15项省级项目,本科生姜艺等人主持的“饮食中的社会:从石老人村落看改革开放以来青岛饮食文化变迁”入选中山大学第九届大学生口述史成果交流赛作品。化仪同学获第二届“卿云杯”全国通识课程论文大赛决赛优秀奖。本科生曹予馨、马硕在专业期刊上发表多篇史学研究论文,梁浚琪在英文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
2018级本科生化仪在历史学院接受过丰富的科研训练经历。她积极参加山东省大学生历史征文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浮山雅集”学术沙龙。大一一年,受益于学院开设的《中国通史》与《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等课程,奠定了其扎实的专业基础,《审辨式思维》培养了她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大二以后,老师经常布置她们写作课程论文和读书笔记,深入浅出地引导其进行读书思考和学术表达,大二上学期末,化仪参加了复旦大学举办的第二届 “卿云杯”全国通识课程论文大赛,成功进入了决赛并获得了优胜奖,通过写作了解论文写作的方法与规范。与此同时,她也参加了首届山东省大学生历史征文大赛,获得一等奖。大二下学期,她主持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青岛浒苔问题的公众认知与社会应对”,最终完成了结项论文《青岛浒苔记忆研究》,成功入围北京师范大学第二届“励耘”全国本科生史学论坛。这些学术和科研活动,开阔了学术视野。大四被成功推免山东大学历史学院研究生后,她被吸纳入李传军老师“历史民俗学”方向硕士研究生组会,每周定期与该方向老师和研究生进行学术讨论,接受研究生教育的创新性学术训练。
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方面,历史学院注重打造“双思课程”引领的思政课程体系,把课程作为思政育人的主要抓手。学院以丰厚的学术积淀、独特的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薰陶学生,让学生在良好的文化生态里增长技能、涵养德性。
学院要把每一门课程赋予立德树人的任务,把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国文明的发展史,中国近代以来的兴衰史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独立自主的奋斗史、中国人民改革开放的富强史讲深、讲透、讲活,渗透融合入学生的灵魂,内化于心,外赋于形。
《中国古代史》是历史学专业的主干课。本课程通过对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的讲述,揭示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历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国王朝历史的兴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中国历代杰出的历史人物、中国古代科学和文化的发达。通过教学,用古代史丰富的史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国家认同的思想教育。《中国近代史》是历史学系本科生基础课,主要讲授1840年鸦片战争起始至1919年五四运动之前的中国历史。本课程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近代以来衰落、落后、挨打的历史原因,深刻了解从林则徐、康有为、孙中山、毛泽东等带领中华民族不断改革、自强和革命的必要性,增强爱国主义情怀。《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是历史学专业本科生基础选修课。本课程全面反映了建国70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建设新中国的奋斗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社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及其发展的历史进程,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经之路,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的政治情怀和为国奋斗的人生目标。
▼往期精彩回顾▼
青岛大学
—QU_1909—
封面 / 姚家辉
图文来源 /教务处 历史学院
编辑 / 于璇
审校 / 温馨 李琪 肖馨远
责编 / 魏喆吉 魏小平
青岛大学融媒体中心出品
转载请联系后台获取授权
新浪微博:@青岛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