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大打卡地|百卉园:情系百卉 岁月留香

岁月留香的 青岛大学 2022-10-02





从青岛大学西门入,右手边不远处便看见一条小路入口,曲径通幽,一路尽是潺潺流水声、清脆鸟鸣声、清淡花香和清新空气。沿途望去,溪流和“瀑布”映入眼帘,绿树成荫、草木葳蕤,不远处的紫藤长廊蜿蜒伸展,满是莲叶的慧池一片无穷碧,不知何处传来了师生的欢声笑语……

这里是百卉园。它位于百卉广场东南方向,沿百卉路一路延伸至仁园餐厅。

百卉园原名百木园,自2016年改建完成后,占地达百亩,有各种植物100多种,是来青大校园便不可错过的好去处。




百卉故事,从“前世”说到“今生”
百卉园的故事要从上个世纪80年代讲起。彼时,踏上位于辛家庄和大麦岛之间的这块土地的第一批青大人,面对的是一块堪称“荒凉”的土地。曾任青岛大学中文系主任的刘增人教授于1987年来到青大,在他的回忆里,这块土地没有树木,只有几块无主的菜地,种着稀疏的蔬菜。当时的青大师生们,便在这块土地上用铁镐和双手,种下一棵棵洋槐。由于土质差、土层薄、风化严重,加上荆条、酸枣等植物盘根错节,铁镐刨下去,往往只能留下一道痕迹。

早春的青岛春寒料峭,但种树人却个个湿了衣衫;手上因刨“石头”磨出的血泡也只是用纱布缠一缠,又继续抡起铁镐。后勤管理处的田俊山1985年便来到青岛大学工作,他回忆道:在那些年,每到植树节、劳动节,几乎全校师生都会参与植树。除了槐树,现存于百卉园的很多树种都是当时的师生种下的。草木有心,没有辜负大家的付出,一棵棵生长得高可参天,绿荫浓密,这里便渐渐成为校园一景,成为师生乃至校园周边居民都乐意流连的所在,于是学校又在此修筑了小道、设置了桌椅。

2014年,学校开始计划投资对百卉园进行景观改建提升。随着大量物力财力的投入,大批的种植土被运到这里,形成了适宜的土壤环境,各种植物便在这里生长起来,人造瀑布、长廊池塘等也依地形而生,和原有的洋槐林一起,形成了山、水、花、草、木栈道等为一体的综合园林。改建工程历时两年,百卉园“焕发新生”,成为了今天的模样。园中还有多处景观来自校友捐赠。2019年10月,时任菏泽学院党委书记的王焕良校友从菏泽为母校送来了18个品种共120株牡丹。每到晚春时节,园中各色牡丹争奇斗艳,不知道点亮过多少青大人的眼睛。百卉园周边和园内的太湖石景观群组,是1980级校友、青岛中仁健康集团董事长张述仁于2019年6月捐赠,价值近1100万元。

如今的百卉园,春有紫藤满廊、海棠盛开;夏有槐花烂漫、牡丹飘香;秋有瓜果缀枝,叠翠流金;冬有松柏常青,凌霜傲雪。除了花草树木,入口处写着“百卉园”三个字的景观石由校友捐赠、文学院朱葆华教授题字;长达370多米的长廊,上覆紫藤、廊柱重重,其长度高校罕见;慧湖之上,栈道曲折,初夏时节睡莲盛开、鱼戏莲叶;不远处的小型瀑布水珠迸溅,溪流蜿蜒,流经大半个园林……随手一框,便是一方景致。
百卉记忆,自然与文化的相遇
百卉园风景优美,面积广大,成为师生们休闲小憩、举行活动甚至开设“第二课堂”的首选地点。恰如后勤管理处党委书记王静所言,几乎涵盖了学生的“德育、智育、体育、劳育、美育”,已然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2022年3月,多个学院师生在后勤的组织下参与了给百卉园中树木拆解树绳的活动。给树木缠绕树绳是为了防风防冻,而冬天过后拆解树绳则可以消灭其中的虫卵虫蛹。2022年5月,校团委主办的“青青音翼”活动再次与热爱音乐的同学们相遇。此次活动地点亦是选择了百卉园小广场。初夏的晚风轻拂,歌声从黄昏日落响到夜色渐浓。2019年4月,后勤管理处举办了“我是水电工”活动,来自十几个学院的同学和后勤工人一起,在百卉园小广场前的草坪上将一盏盏草坪灯摆设成心形图案并安装通电。学生们在了解水电保障知识的同时,也亲手在校园中留下一景。不久,青岛大学党委宣传部也将 “I LOVE QU”的立体雕塑放在了心形灯中,更添加了独属青大的浪漫元素。如今这片草坪已然是学校的经典“打卡地”。


2020年10月,后勤管理处与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合办“植物文化节”,特邀已经退休的地理系于耀先教授为师生们讲解树木知识,年近八旬的于耀先讲到各种植物的特征和习性,仍然眼神炯炯,精神勃发。此次活动还给17种常见树木悬挂了166个树牌,扫描上面的二维码即可了解这种树木的知识。此前,后勤管理处还和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联合组建了校园绿化数据统计工作组,进行校园植物普查工作。旅地学院的教师刘修军带领几名2018级本科生走遍了各个校区的各个角落,凡有植物生长的地方他们都会踏足,百卉园就是他们的重要一站。通过实地调研、比照核对、总结归纳,历时三年编成了《青岛大学校园木本植物图录》。直到现在,刘修军在教授《自然地理学实验》这门课时,还会带学生来到百卉园,现场辨认植物。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马光亭的课程《民间文学》也常在百卉园开展实践教学。她带学生在园中“斗草”,辨认各类草木。“单纯靠文字讲述是不够的,我们也得到大自然当中来。”马光亭说。她所指导的学生社团青岛大学民俗学社每到“三月三上巳节”便会来到百卉园举行山歌会活动。他们身着古服,在水边举行“祓禊”祭礼,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曹安娜、张轶西等教师现场作诗吟诗,学生们纵情放歌。他们还效仿古人作“曲水流觞”,将特别购置的“觞”倒入酒液、置入渠中,让它随园中溪水而流,流到谁身前谁便要饮酒吟诗。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溯洄岁月,觅古添新,浪漫不输前人。“我们做这种活动不需要特意找出一个地方,百卉园就在学术的环境当中,又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贴近自然的空间。”马光亭说。看到如今的师生们在百卉园中搬来了专业课的课堂的情景,不禁让人想起刘增人教授和1999级学生一同,在洋槐林上选修课《中国话剧史》的故事。学生们共演曹禺剧作,还试着改写人物命运,并为此讨论得热火朝天。彼时正值“非典”肆虐,师生们沉浸在戏剧世界的悲欢离合里,竟能将疫情的阴霾暂且一扫而空。讲完了这门课,在槐花盛开的季节里,刘增人教授便退休了。“我为自己四十年的教学生涯,画上了一个还算圆满的句号,”刘教授如此回忆,“句号里浸透着洋槐花的韵调与情愫”
百卉留情,青大人的心灵花园
一个阳光和煦的午后,2018级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衣家慧和朋友来到百卉园散步。对她而言,百卉园像是一个“秘密基地”,无论是所学专业的作业还是部门工作所需的稿件,她都会来这里构思,默默无言的紫藤长廊见证过她不知多少次灵光乍现2018级生命科学学院的王亦佳如今还记得,竞选青岛大学大学生艺术团团长的前一天晚上,她因为想不出演讲稿便在慧湖边上坐下乘凉,和好友聊天不知不觉入了夜。后来成功当选团长的她,和艺术团的朋友们一同录制视频、拍摄MV,更是来了百卉园不知多少回。毕业在即,回首一望,百卉园早已经是他们青大记忆的一部分。五六月的百卉园总有毕业生前来拍照留念,舍不得的回忆,就用相机带走。

一个微风清爽的黄昏,后勤管理处的党委书记王静像往常一样来到百卉园散步。从2016年4月来到后勤工作至今,关于百卉园的一切,她都侃侃而谈、如数家珍:那片小瀑布上的石头像极了两头骆驼,这条小路能让人想起,自己的大学时光中也曾有这样一条走过无数次的小路……她的朋友圈永远不缺信手一拍的花草树木,加上几句所思所想,正是一位后勤人对生活和工作的热爱。田俊山每每走过洋槐林,都要深深呼吸,让林间清新自然的空气充盈自己的身体。

时间倒流二十几载,1992年至1996年,如今已经是教授的马光亭,还是青岛大学中文系的一名本科生。谈起百卉园,她闭上眼睛,当年她与朋友一起穿过园中小路,摘桑葚采春花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当时的学校还未有如今这样多的楼寓,马光亭每每沿那条小道抄近路赶去教学楼上课。


在青大,百卉园就是这个能够让人“慢下来”的地方。数十载岁月如梭,青岛大学所在的市区逐渐发展成青岛市最繁华的区域之一,青岛大学步步成长壮大、喜报频传,百卉园一次次迎来了新的春天,吸引一批又一批的师生流连……百卉园陪伴着青岛大学和她一代代的青大人,还会有无数个岁岁年年。






END

▼往期精彩回顾▼



SHOW TIME!青岛大学2022届服装与服饰设计系毕业生优秀作品盛大发布!


喜报!青岛大学新增22个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跳蚤市场又开市!我带不走的青春,请你替我保管好......




青岛大学

—QU_1909—


封面 / 王俊茹

图片 / 戴雪峰 刘洪馨 杨雅如 陈相钰

文案 / 青岛大学报 李可清 任建荣

编辑 / 武桐萱

审校 / 赵心书 王晶 郑雨欣 仲翔宇

责编 / 魏喆吉 尹晓嵋


青岛大学融媒体中心出品转载请联系后台获取授权

新浪微博:@青岛大学

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