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思忆烫豆粑

本编委 黄梅文哲 2022-12-28
‍‍‍‍‍‍▲李正阳题
本平台常年面向全球征集文稿、视频、漫画等,不限题材和体裁。若是全网首发(可声明原创),请务必注明!欢迎投稿(荐稿)!👉联系我们 加入网友交流群

豆粑,是黄梅县的重要地标性产品。每逢秋冬季节,家家户户都是忙着烫豆粑,人们一般用晒筐晒豆粑,一晒几大筐。晒豆粑时,村民都是将晒筺互相转借,不然一家哪这多晒筐。

在我们苦竹乡后山铺晒豆粑则有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后背山上有处晒豆粑石。这块晒豆粑石,就是一大块天然的石崖,它约成45度角度倾斜。面积约有二百来平方。石面是天然的,极为粗糙,晒豆粑就十分透风,豆粑晒在上面很易干燥,正常天一天即可晒干。


烫豆粑是一项极为复杂的事情。

烫豆粑的基本概况。烫一回豆粑头尾要耗费几天时间。第一天备料。先将大米淘洗干净搁置篾箩内备用。二是磨浆,将备好的大米和着适量的干凈水用家用石磨磨成米浆,然后在米浆内添加面粉或荞麦粉(如有),添加荞麦粉的豆粑则较黑。然后就是开始烫豆粑。

烫豆粑时一人在灶台的锅边站着舀浆烫,一人坐在灶门口烧火,还要调动家里的小孩端豆粑倒入晒筐凉着。这样周而复始地全家忙得不亦乐乎。豆粑多的有时要忙到拂晓,少的也要忙到半夜。

第二就是晒豆粑,我们后山铺人都是挑到山头上那块豆粑石上晒。挑担湿豆粑上豆粑石是十分吃力的,上山没有路,连羊肠小道都没有,有的只只是一道道坎坎的白沙谷,即使在大冬天,挑担湿豆粑上豆粑石也要累得冒汗。所以那时烫点豆粑确非易事。那时老百姓之所以不厌其烦地烫豆粑,因为豆粑可用青菜煮着吃,只用煮粥的米即可当一餐饭,但豆粑却比粥好吃,也要经饿些。

现在好了,老百姓再不用自己劳心费力去烫豆粑,市场上长期有豆粑买。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后山铺有一家“三农服务社”,其中的项目之一就是用豆粑加工机烫豆粑,加工出的豆粑产品十分畅销,连大河铺都有人特地来买。

作者简介

梅建斌,网名笑对人生,笔名三月风。初中毕业于黄梅一中。昔日的我吃过苦受过累,为生计为事业努力拼搏过,终于拼出靓丽的人生。当年曾开办鄂东首家民营信息公司,励精图治,事业也算风声水起。因此曾被选为县政协委员,县总商会常委(经县委下文批复)。

如今虽身患残疾,行动极为不便,并完全丧失体力劳动能力;但仍乐观向上不悲观,每天坚持杵杖健身行,并边走边拍摄,注意发现和捕捉身边的美。同时在疾病中坚持笔耕不辍,用心书写弘扬正能量之篇,乐把生活过成诗。

【链接】行摄苦竹后山铺黄梅榴粟粑变迁·镜头中的黄梅一中
让我的爱抵达你的渡口
黄梅伢的情人节:庆人间七夕佳令【投稿邮箱】1655281212@qq.com

黄梅文史哲 编委会

法律顾问:黄仲华(资深律师)顾问:刘光天总编:李滨特邀主编:汤燕春主编:龙静副主编:柳景钢委员:田宇祥  朱文霞  张剑扬

👉本平台长期招募编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