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福主菩萨在黄梅这里隐修成仙

本编委 黄梅文哲 2022-12-28

‍‍‍‍‍‍▲李正阳题
本平台常年面向全球征集文稿、视频、漫画等,不限题材和体裁。若是全网首发(可声明原创),请务必注明!欢迎投稿(荐稿)!👉联系我们 加入网友交流群

‍黄梅素有“福地仙乡”之誉,既是禅宗祖庭,也是修道圣地,儒、释、道在此和谐相融,来此弘法演教的祖师很多。黄梅县大河镇黄龄洞、黄龙潭,就是东晋道家“福主菩萨”宋益真人隐修成仙之所,是著名的道教圣地。


民国初,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名人大辞典》载:宋益,晋代青州人。为番禺令,弃官隐居黄梅之黄龄洞,有道术,后人立祠洞前祀之,世称“福主菩萨”。唐武德九年,诏天下庙祀其德,初封显应侯。宋真宗时寇围城,侯显圣解围,诏封显佑侯。景德五年诏封灵济侯,嘉祐四年改封善济侯。元皇庆二年中书省奏封惠荫侯。明永乐以后,俗称昭德王福主,清嘉庆期间立昭王庙。前述宋益传略,史志均有记载,字字有来处。

清顺治《黄梅县志》载:宋公讳益,字儒上,福建人,晋烈宋太元壬午五月朔二示生,以孝廉为番禺令,改刺史睦洲,具有治绩。刘裕篡晋,拂衣游广东罗浮山,遇葛仙,拜为师。


葛曰:子之德在生灵,当职神司。同游至黄梅舒城山,复迁考田黄龄洞。宋元嘉末,大旱,县尹刘公,讳弼,闻黄龄有隐者,能知未来事,率六乡老人同往求祷。宋公延入,围棋数日。辞归,市朝已改易矣。有生员张文通,施文锦亦师事之,后皆一齐升仙。至今有升天石、聚仙台、传为古迹。乡人于每年八月二十日设香戏大会,请宴公,并享名曰:雨会。盖宴公,水神,宋公以雨济人,故以类聚也。自唐而宋而明,累有封爵,謚为福主真仙。


清光绪《黄梅县志》载:宋公遍历名山大川,至彭蠡渡江,登黄莲嘴,进古长安驿,有施生文锦、张生文通,一见师事之。……一日宋公坐石上腾空直上,刘及六乡老人同升。遗有升天石、聚仙台、花果山、石棋盘、石棋子,过小溪山石上有马跡。其后遇灾患屡著灵异,居民敬奉。唐武德二年始建庙宇于古角山,旱则取水于潭,诚求屡应。

益聪慧博学,耿直豁达。三十三岁时,便拂睦州刺史,遇葛仙,拜为师。同游至彭蠡渡江,登黄莲嘴,至黄梅舒城山,进古长安驿,复迁考田黄龄洞。四顾黄龄古洞,群山环抱,茂林修竹;侧耳清泉流响,鸟语林中;漫步浓香扑鼻,山风爽身;仰望青天入目,时有浮云掠过;步履脚下无尘,山花迎面含笑,宋益视若仙境,便觅一石洞而定居。
传说,宋益得道成仙后,就将黄龄洞的洞口关闭了,那里就只有个高5米的悬崖绝壁石墙,上面是寸草不生,与周围其他山峰上万木皆绿,山花烂漫环境是格格不入。


现在寻访黄龄洞,通往黄龙潭有三条道,十八盘为南向道,还有西向道叫"棺材弄"和北向道叫攀岩路,均通往四渡河村。走南向道须从团山下一段石阶古道,名曰十八盘,因道路盘旋十八弯而得名。山路由石块铺成,宛如楼梯。路旁松杉掩荫,路下幽谷泉鸣,游人漫步笑语,岩壁荡和回音,小歇枫林脚下,清泉倒影双人。所以唐朝诗人刘长卿留有“独上云梯入翠微”的佳句。

在山泉流过的山间路旁,有一座拱形石桥“一肩桥”,过桥后有个影壁,书写一楹联:“第一潭中濯凡尘,十八岭里忆仙境”,横联:极好景致。桥旁是翠竹林立,绿荫满地,幽谷深深,溪潭叮咚,竹林旁边还有座黄岭古洞道观,供奉着福主宋益。每日香火缭绕,游客不断。门口有对联“有福能观山里寺,无缘怎识洞合潭”。


二千五百多年的黄龄古洞在云缠雾绕中,静静地藏在一片苍翠碧绿里。身临其境才明白黄龄古洞为道观建筑,黄龙潭是自然景致。离观寻潭,唯恐一不小心就滑入脚下的涧水之中,只有深深地呼吸,把这清凉甘甜的空气尽情吸入肺中。谷中翠鸟婉转,绿枝掩映水面,石块堆叠涧中,浪花如玉飞溅,都是幽,都是静,都是看不够的谷底秀色,一切都是原生态的。那些刻在山石上的不同年代的碑文,在无声地诉说着此处绝佳的风景。


翟益名咏黄龙潭:乐游古洞景色深,畅饮清泉润我心,
但愿龙潭流碧玉,洗净人间万里尘。
初访龙潭—李俊题:久慕古龙潭,结伴访名山。
车旋苍岭上,身穹白云间。
鸟隐林中语,泉生石径寒。
淡入蓬莱境,疑似列仙班。
韩宗愈游黄龙潭有感:

搀过十八盘 ,流响伴钟鸣。
幽谷开天境 ,奇峰列画屏。
沿桥登古寺 ,翘首望山门,
清幽似桃源, 谁来访龙潭。

李文林诗:久慕黄龄十八湾 ,今朝如愿访名山。
笑傲尘寰天地窄, 慢步龙潭宇宙宽。
放荡形骸临圣地 ,喜得浮生半日闲。
水晶宫里仙人涧, 唯有兰公入内探。
石金安咏清泉:

黄龄洞口泉,涌涌献人间。
潺潺流不尽,欢歌大有年。


历史给我们留下的许多神传趣谈,从另一个侧面又给我们以遐想。
黄龄古洞对面有个亭子,据传有一年久旱不雨,当时县尹刘弼,梦神人指点去龙潭飞仙处祈雨。尹依其言,即偕六乡老人,步往其所,进而对奕,一局未结谴归,果大雨泽润田禾。刘弼见连年雨润丰收,上奏于朝,龙潭之神得以传遍天下。是后,洞所榛莽,人迹罕到。每于云影中,见有朱衣跃马而行者,夜半或闻子声丁丁然。


对奕时,宋公举棋口吟一韵:

强学龚生未夭年,首阳不觉兴飘然;
漫敲一局山中午,赢得人间半日闲。

刘弼步韵而和之:

欲挽乾坤大有年,桑麻无露尚茫然。
一朝借得回天力,四海人同此日闲。


二人吟毕哈哈大笑。宋益感叹说:“尚茫然,自回天!”便举手一挥,顿时乌云骤起,雷鸣电闪,狂风呼呼,大雨倾盆。这一传奇佳话,至今邑人仍笑谈于茶余饭后。清顺治《黄梅县志》载:刘宋元嘉末,大旱,县尹刘弼率乡老同往求祷,果应,故称其为水神。一日,宋公坐石上腾空直上,刘及六乡老人同升,遗有升仙石、集仙台、石棋盘等,而今位于黄龙潭左上方凉亭内的棋盘石尚在。


其后御灾患,屡著灵异,居民敬奉。自唐至明,累有封爵,谥为昭王福主真仙。每逢天旱,祷潭辄应。”南宋嘉定四年(公元1211年),天下大旱,独黄梅雨顺,时省吕秃怱鲁上奏朝廷,宋宁宗诏以宋飞仙为昭德王福主而追封之,此后世称为福主菩萨。


我有一好友蒋君,其老家是四渡河村黄金凼蒋家的,与黄龙潭一岭之隔。黄龄庙(乡人对黄龄古洞通称)曾被蒋姓奉为"家庙",当年蒋姓有"父子同科、兄弟同科"中举的事,说是敬奉黄龄庙的福报。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立四新时,真身佛周(邹)不柱(住),被烧毁,葬于寺庙前。他的叔外公,本村茅奄人,是黄龄古洞里终身道人。
老人讲黄龄洞故事:某人去黄龙潭边山上检柴,见两道人在黄龄洞下棋,于是将楤柺放在洞门口进洞观棋。忽一会,洞门关闭,检柴人留在洞中数日。出洞时,楤柺已腐烂,回家没人认识他,已隔几代人了,传说的那山门被指还有痕迹。


说到宋公以雨济人,遇灾患屡著灵异,居民敬奉事。蒋君告诉我:小时候听奶奶说,黄龙潭深不可测,传说与东海龙王的龙宫相通。有一老翁搓三日三夜的草绳去探测潭深,结果还是没有探到潭底。上世纪五十年代遇大旱,蕲春县桐梓界岭梅家有人牵一小牛去黄龙潭晏潭求雨,有求必应,很灵验的。晏潭是水神信仰中当地一种祭拜习俗,就是将大体型动物投进潭中,使天降暴雨(产生强大洪流/瀑布将动物尸体冲走,使潭洗干净)。


蒋君说他很好奇又疑惑,于是参与了一次试验性晏潭。起因是上小学五年级暑假时,遇大旱,用陋菜筒(装菜的竹筒)提水参加生产队抗旱。当天本生产队与邻近生产队为争一堰沟水抗旱,而发生争吵打架,故向队长建议派人去晏潭,以解旱灾之急。队长是党员,怕被指责相信迷信,就暗地批准孩子们去试试。
黄梅黄龙潭瀑布蒋君邀堂弟,捉了夏家养的一只狗去晏潭。出发时,天域无一朵白云,到潭顶石岩上还是烈日炎炎,未见云朵。当将狗推下深潭,小狗张舞爪子沉下去后,再张望天空,发现有一片白云漂过来。等他们迅速下了石岩,走到庙门口再望天空时,那片白云已变成黑色且面积增大了。他们惊慌地一路跑步到达山岭上时,看整个黄龙潭上空罩着乌云,这时已相信晏谭灵验。两个带着成功的喜悦,跑步约一公里路进村时,突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倾盆大雨落下,见到晒干的柴火人们抢收都没来得及。
这是蒋君亲身经历的真实故事,当时刚回到家,还挨了他母亲两耳光,骂说得罪了菩萨。后来母亲还多次带他去庙里请恕罪。


黄龙潭位于黄龄洞右侧山谷内,幽深、静谧,古木掩映间,一道溪涧穿绕石垒而下,由高悬瀑布冲击而成,深不可测,据说宋益曾身入潭中。关于潭名成因有一说:益得成仙,其修道所坐巨石,突然陷入地下,化为龙潭,即今黄龙潭。另一说:黄龙潭,四季瀑布,倒挂如练,终年不止,潭中巨石经历日久天长,已经是侵蚀斑驳,石中全部呈现褐黄色,后人觉得此潭如黄龙,故称为黄龙潭。
由于瀑布高悬,潭水碧绿,黄龙潭每至夏季,瀑布从高山峡谷倾泻而下,每一潭均有一瀑,每一瀑皆有一潭,每一潭都有他的历史典故,一潭骑马,二潭坐轿,三潭瓜果园,四潭龙吟笑,五潭到大庙。一潭水流平缓,清澈见底。二潭在一潭之上,深不可测,有老人说当年龙就是从这里飞跃上天的。咋一看绿水茵茵水流湍急,不由得心生恐惧,害怕真龙现身,令人震撼。


黄龙潭飞瀑流经的峭壁有三级,溪水分三叠泉飞泻而下,落差共有180多米,极为壮观,撼人魂魄。黄龙潭三叠泉每叠各具特色。一叠直垂,水从10多米的巅萁背上一倾而下;二叠直垂,直入潭中。“上级如飘雪拖练,中级如碎玉摧冰,下级如黄龙走潭。”站在第三叠抬头仰望,三叠泉抛珠溅玉,宛如白鹭千片,上下争飞;又如百副冰绡,抖腾长空,万斛明珠,九天飞洒。如果是暮春初夏多雨季节,飞瀑如发怒的黄龙,冲破青天,凌空飞下,雷声轰鸣,令人叹为观止。

最为奇特的是游客往往只能看到第三级。在第三出口是一面悬崖绝壁,高30米余,龙口很窄,落差很大。在第三级一下还数有4-5级的小瀑布,每处深仅1到3米,而前面两级因为被悬崖绝壁隔断,长期隐藏荒山深壑,隐居在它上源屏风叠里,没多少人发现它。


笔者第一次到访黄龙潭,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随大河区组织的例行参观检查而来,曾在道观里抽过一支灵签。为香山客后,因身体欠佳,无缘再次踏访黄龙潭,但这里罕见的人文景观和丰富的山水资源仍记忆犹新,愚以为:如果在下游三门石狭口处筑坝蓄水,水位定至庙前石拱桥下,形成坝下发电、坝里现"高山出平湖"景观,又为黄龙潭大景添色、为当地经济发展加劲。如果可引起政府、投资商关注,毕其功于福地仙乡善莫大焉。


九江匡庐瀑布,有三叠泉,称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说。但比较而言不如黄梅黄龙潭的气势雄伟。朱公笔下绿,就看黄龙潭;李白诗中瀑,何须望庐山。我们可称“不到黄龙潭,何谈世外仙”,“不到黄龙潭,枉称黄梅客”。


杨自发有诗感曰:

路人黄龄杖独支,幽寻莫讶客来迟。
花开洞口浑如旧,松老岩前不记时。
晋代衣冠丹阙逈,鼎边鸡犬白云迷。
借言此地神明宰,尚得仙人一着棋。


黄梅黄龙潭既有动人心魄的自然美景,又有着丰富的人文历史和美丽而神奇的传说,黄龙潭实在是不应该被埋没。‍

作者简介

黄仲华,黄梅县大河镇黄桥村人,律师,现客居广东中山市。【链接】黄龙潭,不只是个传说走遍黄梅: 黄龙潭里探黄龙
五祖寺究竟建于何年?五祖名僧与蒙古大汗行摄苦竹后山铺黄梅榴粟粑变迁·镜头中的黄梅一中
让我的爱抵达你的渡口
黄梅伢的情人节:庆人间七夕佳令【投稿邮箱】1655281212@qq.com黄梅文史哲 编委会法律顾问:黄仲华(资深律师)顾问:刘光天总编:李滨特邀主编:汤燕春主编:龙静副主编:柳景钢委员:田宇祥  朱文霞  张剑扬

👉本平台长期招募编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