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网师一周观察(3)| 教师专业学习的动力源于什么?

郝晓东 新网师 2022-04-17




教师专业学习的动力源于什么?


——网师一周观察(3)


早晨醒来,读到两位新网师老师写的打卡文字。


一则是智静老师写的:

“此时,夜静悄悄的。小女儿的卧室里传来了一阵阵流行音乐,她正将自己关在屋里奋笔完成着作业。


听着窗外传来的或远或近的汽笛声,望着西南方那深深的夜色,我的心里有些许惆怅。因为,此刻,在那间温馨的书室里,正有一群人在热烈的探讨着思维的问题……


而已经坚持了将近三个月的我,却只能望着远处连灯火也没有的地方畅想――原本,我想去,很想去。那样一种安静的读书氛围,那样一双双折射着睿智的思考之光的眼睛,那样专注地聆听,不时让思维的火花迸射着光点的深刻的思想,就像这暗夜里的星辰,总是让我一次次的连做梦都在兴奋。我恋着那个温暖的地方,就像今夜的星辰恋着夜空。


......


夜色渐深,我再一次将目光投向那个暗沉沉的方向。九点五十六,读书会接近尾声了。亲爱的书友们,今晚,你们又收获了多少呢?


一则是冯利娜老师写的:

“这几天孩子生病,学校有很多活动,忙的焦头烂额,还要上小胡杨双师课堂的晨诵课。但每天想到一天都没有看书,就觉得特别有负罪感。

昨晚的课,结束都快十点了。那个点,郝老师竟然还没吃饭,郝老师的朋友圈也是各种忙碌。其实大家都是忙碌,但如何在忙碌中,给自己的心灵找一片净土,才是最重要的。昨天晚上特别充实,好多理论不能贯穿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学习就是要学以致用。在忙碌的人生旅途中,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碰撞心灵的火花,平凡的生活也有了一抹亮色!”


一位表达因为陪女儿而无法参加共读的不舍,一位谈各种忙碌中坚持学习的收获。作为母亲,在自我学习与陪周末回家的孩子的选择中,我认为陪孩子更重要。当然,这不是我这篇文章要说的重点,引起我思考的是:两位老师为什么对不是学校组织、没有奖赏报酬的学习会有如此强烈的渴求与欣喜?


之所以有这样的思考,是因为我最近有一个新的感触:同样的讲座者、同样的学习内容、同样的学习方式,学习者的感受反差很大。


有的老师,哪怕自己掏钱学习,也很积极;而有的老师,哪怕是学校付费,也很消极。


我业余时间除了组织公益的常春藤读书会、以及新网师授课,还会应邀到一些中小学校作教师专业发展的报告或讲座,同样的内容,在不同的场所,听众会有很大的差异。在新网师每次授课,从打卡文字中能感受到老师们的收获的兴奋与喜悦;在常春藤共读,每次能从现场感受到老师们沉浸学习的专注与思考;而应邀在学校的讲座中和报告中,能感受到部分老师神情上的敷衍和眼神中的淡漠。


当然,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人的处境、喜好等不同,需求也不同,有差别也是正常的。只不过,我是想思考:教师专业学习的动力源于什么?


莫非是新网师或者常春藤的老师没有家务、工作不忙、年龄还小,或者都是需要提高的普通教师?也不是这样啊。她们与大多数老师一样,也面临工作繁琐与家务繁忙,她们当中既有在校大学生、刚入职的新教师、中年教师,甚至还有即将退休的教师。他们当中有许多是通常意义上的成功者,有特级教师、校长、教育局官员,甚至还有县处级领导......


昨晚常春藤共读杜威的《我们如何思维》,丽婵最后问了一个问题:杜威的反省思维与我们日常的反思有什么本质的不同?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大多数人的日常反省是在自己固定的认知模式、深层信念之中的反省,而杜威强调的反省却是对认知模式的反省,或者说,是对自我的“思维假定”、元认知、潜意识、深层信念、人格的反省,是对支配我们观点背后观念的反省。如果有一定的心理学常识,这段话就比较容易理解。如果没有可能就会误解,或者不解。


举个例子,自我中心思维就是一种认知模式、根本信念,大多数人在与别人交流时习以为常的思维是:“这是真的,因为我相信它;它是对的,因为它符合我的利益。”


常人很少思考:我相信的就一定是真的吗?符合我的利益的就一定是对的吗?如果能这样思考,就是对自我中心这个认知模式、根本信念的突破。


从这个角度分析,同样的内容有不同的反响,也与听众头脑深处不同的认知模式有关系。上周四,我在一个学校的班主任读书会上与老师们共读王晓春老师写的《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


学习前,我抛出了一个问题:“作为班主任,完成学校下达的任务,能管得住学生,教出好的成绩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抽出时间来学习呢?”老师们纷纷回答,但都发言中有一个共同认识:自我的学习提升是为了更好培养学生。


周五晚上,在新网师上课时,我又把这个问题抛出来,老师们踊跃回答,但基本也有一个共同认识:学习是为了自己,让自己更优秀,让自己成长,等等。



很有意思,同样的问题,答案竟迥然不同。


比较了这两组回答,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学校读书会上的老师消极,而新网师、常春藤中的老师积极的原因了。


如果做一件事无法与自我内在的需求真正统一起来,如果学习没有成为个体自觉地追求,那么,就很难真正长期沉浸其中,也很难有大的收获。


为了培养学生,我要学习提高:从师德角度来讲是好老师,但这样的认知模式很难使自己全身心、坚定地卷入学习之中,因为在这样的认知模式基础上会衍生出许多不利于学习的认识:


我为什么要牺牲休息时间为学生,我还有孩子、自己的生活、家务等等?我能交代了学生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额外再学习?教得再好,工资也不会增加,我为什么还要学习呢?我已经上了职称了,为什么还要学习?......


而把学习与自我需求联系起来,就不一样了。


学习不是为了他人,不是为了完成学校的任务,不是为了向他人炫耀,不是为了职称、资格证,而是为了自己,为了让自己更优秀,让人生更幸福。在这样的认识上,学习也就不计较是不是工作时间,是不是节假日,是不是在办公室。学习就成了一种内在自觉地追求,甚至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行走方式。


有的朋友乍看可能会认为,学习是“为自己”,这样的老师是不是有点自私?没有前一种“为学生”的老师高尚啊!不是这样的,这还是没有从根源处理解“为自己”与“为学生”的内在关系。我们认为,一个老师“为自己”与“为学生”是统一的,是一体的:


没有老师的成功与成长,就很难有学生的成功与成长;反之,没有学生的成功与成长,怎么证明老师的成功与成长?


这就是儒家说的:己立立人,己达达人。


由此,我深深感叹环境对人的深刻塑造。屁股决定脑袋,本来很有价值的学习内容,但因为是学校布置的,是学校组织的,许多老师就很容易陷入惯常的认知模式中:

不去吧,是学校要求的;去吧,又不情愿,所以以一种看客的心态不情愿地参加;


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日常工作够忙了,谁还能顾上学习?正事还做不完呢;


讲座一般都是些正确而很难实际运用的理论,不接地气,听了也没用;


学习那些有什么用?如果中高考不变,其他都是瞎忙活;


有的老师不读书也能教出高分数,考出好成绩,有的老师读的书多,连班也带不好,读书没用;


我为什么要学这些,这些东西对我没用;


讲的那些东西,我都知道。


如此等等,总而言之,学习是用处不大的。


认知模式是一个人思考、行为的发动机,是观察、认知世界的“眼镜”。人与人的不同根本是每个人思维深处认知模式的差异。认知模式不变,自我的认识和行为就很难改变。教师专业发展,除了必要的技术,更重要的也是改变认知模式,否则,自身很难有大的突破。


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周四的班主任读书会上,我没有一开始就读文本内容,而是与老师们就一些教育与学习的观点达成几点共识:


1,学习,最终是为了自我的幸福,为学生与为自我是统一的。


2,学校没有培训教师的责任与义务,学习是自己的事,不是完成学校的任务。


3,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分数,应该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身体、人格、智力等);人的全面发展,理应包含应试能力;把教育仅停留在考试分数层面,是导致职业倦怠感的主要原因之一。


4,不抱怨,不埋怨,强大自我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现实之道。


5,我们以为自己懂,自己会,是不具备客观条件;而真相是,我们远远不理解,不会做。


只有达成这样的共识,共读才能深入下去。


也只有同处新网师、常春藤的我们有这样的共识,你我才能一路同行,携手并进。只因有这样的共识,在休息时间也学习的你,在忙碌中也挤出时间读书的你,在被他人不理解的情况还坚持的你,在忙碌中依然不忘打卡的你,才像一只犟龟一样温和而坚定地走在通往星辰大海的路上,才执着地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


2018年10月28日于晋北忻州


往期推荐


一周观察 | 让打卡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网师一周观察(2)| 有一种阅读叫“啃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