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 | 同谱一首曲
作者 | 新网师人
审核 | 刘凤娟
编辑 | 任思颖
犀利洞察
郝老师导言
1.《如何成为专家》也是关于学习的一本书,我们天天都在学习,往往遗忘了学习也是需要学习的,所以学习“学习”更重要。这本书通俗易懂,又提纲挈领地表达准确。因为它显得很通俗,就会给我们一种假象,我读懂了或是这本书没有用,我们缺乏元认知,这本书也是让我们更理解自己。
2.同样听一场讲座,有的人就能把听到的佐证到自己的知识体系里有所得。而有的人只是吸收了写碎片化知识,没有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里。也就是我们大脑当中有没有一个知识体系,决定了能不能把外界的兴趣吸纳进来。结构体系相当于磁场。这种有知识体系的高潮的学习能力是怎么形成的?海量阅读加上主题性阅读,倾尽其所有聚焦到一点。把书籍中的概念去贯通、联系,形成概念化思维、框架思维,对概念的本质弄得清清楚楚,提高分析能力、归纳能力。
3.学不好哲学就是我们抽象能力不够,形而上不够,只有形而下。哲学是思维的训练,思维的体操。
觉醒
觉醒
——《非理性的人》共读后感
第五天7月19日四川成都共读收获冯春柳
《觉醒年代》是2021年我国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而拍的传承红色基因的电视剧,今年的高考全国各地的考题都纷纷以此作为情境入题,比如2021新高考全国Ⅰ卷高考作文题:(适用地区:山东、福建、湖北、江苏、广东、湖南、河北)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以上题目情境正是《觉醒年代》剧中毛泽东同志第一次出场亮相的场景。不仅如此,该剧的评论也纷纷占领各大媒体的头条,“觉醒”一词一下子变成了网络高频词。
我亦不能免俗,高考后暑假期间也沉迷地追完该剧。它赚足了我的眼泪,同时也让我深感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没有中国共产党革命先驱们的觉醒、追求、探索与牺牲,就不会有中国今天繁荣富强。
今天我以“觉醒”为关键词,记录我第五天的共度收获再也恰当不过了!
第一,要尽量避免只是生活在哲学的时髦词语里。
前面四天《非理性的人》的共读,使我们对一些哲学概念,比如异化、存在、自由、理性和非理性等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要警惕“熟知并非真知”,要避免只是生活在哲学的时髦词语里。
根据(美)罗伯特·所罗门的《大问题》,“活在时髦的词语里”是指只是宣称自己赞成某些听起来顺耳的观念或者字眼,受一些听上去富有亲和力的令人赞叹的词语的迷惑,而不能说清楚你所赞成的是什么,你所相信的是什么,为什么它们值得你如此追求,更加不会用这些哲学术语紧紧扣住所要解决的问题。作者还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仅仅因为你已经试穿过冰靴了,你就相信自己已经学会了滑冰。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我们必须要真正地做哲学,并且把哲学作为我们的生活方式,哲学就是生活。
要清楚地回答这个问题,罗伯特·所罗门认为,要真正地做哲学,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要尽可能清晰和有力地把我们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
二要发展这些观念,要试图发掘其中所蕴含的全部意义和结构关系;
三是尝试发现它们与其他哲学家的观点——包括以往那些大哲学家的经典论述——之间的关联。
四是要尽力去评价一个人自己的观点同其他观点之间的区别,能够与那些持不同意见的人进行争论,并且尝试去解决他们可能留给你的一些困难。
五是要紧紧扣住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真理是要在你继续拿它们做事时才能发现的,我们要在实践中使真理显现。
以上也是避免“活在时髦的哲学词语里”的方法。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是很难完全避免“活在时髦的词语里”。
这一点,我需要自我检讨一下。
从我个人的经历来讲,一位高中政治教师,所谓教马克思主义哲学20年了,但是无非只是停留在“唯心主义是错误的,唯物主义是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时而会谈一些空洞无物、夸夸其谈的哲学,时而会把哲学庸俗化、简单化。有时也很难做到学哲学、用哲学,更别说做哲学了,把哲学当成生活方式了。
台湾学者傅佩荣老师的《哲学与人生》的第一、二章指出,要避免活在时髦的词语里,我们必须温暖平和,心平气和地,不带任何偏见,发现与探索各种哲学安身立命的秘方。哲学需要生活经验的配合。离开人生,哲学是空洞的;离开哲学,人生是盲目的。
学习哲学,会让我们感受到天地无限宽广。傅佩荣老师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心得,指出进行哲学思考的三个标准:
一是澄清概念。
比如老子《道德经》共81章,第1-37章称为道经,第38-81章为德经,其关键概念是“道”和“德”。这里的“道”和“德”与仁义道德无关,“道”指万物的来源及归宿;“德”即“得”,指万物从“道”获得的加持,即万物的本性与禀赋。因此,“道”和“德”是《道德经》中指涉根源的基本概念,与行善无关。
二是设定判准。
比如我们常用的关于价值判断的词有:漂亮、善良、谦虚、勇敢等。那么,判断的标准何在?标准是谁定的?为什么这样定?
三是建构系统。
伟大哲学家区别于一般哲学家的关键在于:伟大的哲学家能够建构完整的系统。他们能将宇宙和人生连在一起,说出一套完整的道理。自然界充满变化,而人生却十分短暂,人生的意义究竟何在?
第二,生活本身是没有意义的,而是我们——人赋予生活一种意义。
活着的意义,这是哲学上一个很根本的问题,也是很难回答的一个问题。
加缪与萨特认为生活其实没有任何意义,用于表达这种看法的用语通常是荒谬。“生活是荒谬的。”即生活并无意义。
到底人生有无意义呢?
加缪的《西西弗斯的神话》是对荒谬的理性探讨,在全书的结尾处才提及西西弗斯的神话故事。西西弗斯得知了天神的秘密,告诉河神失踪女儿的下落,条件是河神要赐给人类以水源,由此得罪了天神。天神宙斯惩罚西西弗斯推石头上山,只要石头被推到山顶,又会滚落回山脚下,如此日复一日,永无结束之期。
西西弗斯的生活有意义吗?.....
最后结论是:石头不知道为什么被推,但是西西弗斯知道自己为什么推石头。登上顶峰的斗争本身足以充实人的心灵。
我们应该想像西西弗斯是幸福的、快乐的。
因为加缪强调以“荒谬”为方法,“方法上的荒谬”与“结果上的荒谬”完全不同。
回顾笛卡尔的思想,笛卡尔“怀疑一切”,但他从事的是“方法上的怀疑”,与“结果上的怀疑”完全不同。“结果上的怀疑”认为一切都不可靠,会演变为古希腊到罗马时代的“怀疑主义”;“方法上的怀疑”则以怀疑为方法,目的是找到知识的可靠基础,在此之上构建知识的大厦。
加缪意在效法笛卡尔。“结果上的荒谬”意味着最后只有一个结论“人生是荒谬的”,如此一来,除了自杀以外,人只能稀里糊涂地过日子。加缪以“荒谬”为方法,他说:“我是在从事方法的怀疑,试图造成一种白板的心态,作为构建某物的基础。”加缪认为,既然“生活本身是荒谬的。”他希望以“荒谬”为方法,消除人的主观幻想,形成如白纸一般的心态,以此为起点重新建构价值。
因此加缪说:“人一旦发现了荒谬,便不免想写一本幸福手册。”因为人生是荒谬的,所以幸福只能靠自己,让自己尽量在量上增加对生命的的把握,每时每刻都要自己做出决定,使生命充满热情,避免热情昙花一现。
人活在世界上,要想找到真正的快乐与幸福,需要勇敢地承担责任。
平时教学过程中,当我讲授到人活着的意义——“人的价值”这一内容时,我经常都会用这样的一个“放羊娃的故事”的案例进行导入,引发学生的思考与讨论。
一个记者采访一个放羊娃的对话:
记者:你放羊为了什么?
放羊娃:赚钱
记者:你赚钱为了什么?
放羊娃:娶媳妇
记者:你娶媳妇为了什么?
放羊娃:生娃
记者:生了娃干什么
放羊娃:放羊。
......
“可笑又可悲的放羊娃”!放羊娃活着为了放羊,放羊为了挣钱,挣钱为了娶媳妇,娶媳妇为了生娃,生娃为了让孩子继续放羊…如此循环。
细细观察一下我们周围的人,你会发现,类似“可笑又可悲的放羊娃”的人并不在少数。如果说有什么区别的话,就是放羊娃做的是放羊的事,而这些人没有去放羊,而是在做别的什么。更可悲的是,这些类似“可笑又可悲的放羊娃”的人却因为自己没有放羊而把这个放羊娃当成了取笑的对象,昏然不知其实自己就是同类。我们不妨把上面的对话稍作改动,就自然明白了。
“你每天干什么?”
“上班。”
“上班为了什么?”
“挣钱。”
“挣了钱呢?”
“娶媳妇。”
“娶了媳妇呢?”
“生娃。”
“生了娃,让他干什么?”
“上班。”……
我让学生思考:想想自己,“我”是不是就是这种状态呢?如果放羊娃是可笑又可悲的,那么,“我”不也是可笑又可悲的吗?
学生往往讨论热烈,智慧的火花四射......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能通过自己的行为满足自己、他人和社会的需要,这样的人生就是有价值的。
爱因斯坦也曾说:“我评定人的真正价值只有一个标准,即看他在多大程度上摆脱了‘自我’。”
生活的意义只有在我们的生活情境中才能找到,而不能诉诸于生活以外的什么东西。所以生活的意义问题并非只是发现的问题,它也是一种重要的创造性活动。
如果你抱有“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态度生活,你就会在生活中创造你的价值,为他人、为社会乐于奉献,正确处理好自己和自己、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的关系;你不会为了个人利益而斤斤计较;你会为了集体、为了他人和社会贡献出自己一切的力量;你也会有家国情怀;你会超出“本我”而活着。我愿意生活在“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和谐社会里。
要明白“生活的意义”关键是为了对于人生的意义,有一个大局观,要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领悟生活的真谛,从而活好这一辈子,成为完整的人。
正如亨利·大卫·梭罗指出的,所谓的哲学家,并不是说要拥有多么深刻透彻的思想,也不是说需要创建什么学派,他需要的是对智慧的崇拜,以及在这种崇拜的指点下将生活过得简单、独立、豁然开朗和自信勃发。
平凡而又高贵的普通人亦是如此!
开出一朵花
开出一朵花
——听从萨特的“自由观”的召唤
211161朱小会
郝晓东老师在我的《非理性的人》扉页上赠言“开出一朵花”。我反复琢磨,日思夜想郝老师用这话想勉励我什么?蓦然回首,豁然开朗:“一朵花”是理论,“开出”是实践。原来,郝老师勉励我“把存在主义活出来!”这不正是萨特的“自由观”内涵吗?
一、说“不”——第一层
萨特的自由观的核心是说“不”,而我要对“过去的我”说一声“不”。过去的我,是沉沦的我,也即“常人”。过去的我,沉沦于世俗杂务之中,沉沦于自我思想的固化之中,沉沦于自我的封闭之中。“过去的我”是“井底之蛙”,坐于井里观天,亦沉迷其中,感觉良好。突然,有一天,一缕阳光射进井里,这只青蛙感受到阳光的美好,但由于局限于井中,感受到的光照有限。于是,这只青蛙它想跳出井,去享受井外更充沛、更丰裕的阳光。
跳出的青蛙投入阳光的怀抱,充分感受到阳光的照耀,精神从未有过如此大的振奋。这只青蛙决定对“井”说“不”——再也不跳回井中。
不回井的青蛙,不能依赖于接受阳光的布泽,它得主动地追逐阳光。
二、沉潜——第二层
说“不”仅是萨特“自由观”的第一层意思。
萨特说“不”的自由,看似否定,实则包含无限的创造力。说“不”意味着不做什么,要做什么。“做”,不是盲目的“做”,不是被动式“做”,也不是没有理解事情本质的“做”,而是主动的“做”,有思考的“做”,有筹划的“做”。
1.沉潜“新网师”
继续沉潜“新网师”,是我第一要做的。郝晓东老师说,我们的努力离不开高人的指点。新网师中高人比比皆是,李镇西、郝晓东、刘广文……他们是光,用真理引领我朝圣;他们是指月之手,用专业指引我方向;他们是新网师的点灯人,用生命照亮一生!
有了高人的专业引领,我会学习得更坚定。
有时,一个人走,也许会孤独,走的不够远。在“新网师”这个学习共同体中,有一群“尺码相同”的家人。他们热爱真理,孜孜以求,与他们同行,让我走得更远。
2.沉潜阅读、写作
威廉.巴雷特说,“每一个人都装了一脑袋袖珍文摘四处乱逛。”袖珍文章是零碎的、断章取义的,是迟早要被时代淘汰的。所以,拒绝无意义与价值的阅读显得尤其重要。我们不能遵从“读得懂”的潜意识心理,勇于挑战自己,沉下心,耐住性,扎根于啃读经典的、一流的专业书籍。郝老师告诫道,读不懂不意味着没有收获。读不懂,才能刷新我们已有的知识观,增加我们的知识储备,提高我们知识面的高度。网络中的小文章以及一些二流、三流书籍,频频干扰我们的视线、诱惑我们的心灵,我们要坚决地对它们说“不”。
阅读是输入,而写作是对阅读的处理和输出。如果不输出,输入的知识也会慢慢流失。阅读第一要务,写作是第二要务,将所读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用写作来呈现阅读的本质。
三、高度自律——第三层
开出一朵花,仅仅说“不”,仅仅去做,仍然不够,还需高度自律。高明的萨特,他的自由观蕴含的第三层意思是“高度自律”。自由是建立在“不逾矩”基础上,“从心所欲”不是真正的自由。
高度的自律首先需要做“加减法”。“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减去那些与自身专业提升无关的琐务。如不刷没有营养的小视频、不再观看明星花边新闻、不再纠缠于鸡毛蒜皮的小事。增加专业阅读与有效写作的时间,每天晚上开辟一个半小时作为学习时间(22:00-23:30),闭于书房,以经典为伴,书写读书感悟。
高度的自律还意味阅读写作习惯化。钉钉群里打卡不再是强制的任务,而是一种习惯。郝老师说,钉钉群打卡,是写作的公开化,是增强写作动机、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高度的自律,是钉钉群打卡一日不落,无需督促,不用提醒,像晨起刷牙、晚睡脱衣一样自然。
在恐惧中进步
在恐惧中进步
刘永辉
在电影《卡特教练》里,有一句话这样说到:
我们最怕的不是别人看不起我们
我们最怕的是我们前途无量
我们真正怕的是我们光明的一面
不是我们阴暗的一面。
随波逐流者一世徒劳。
如果我们发挥潜能,
我们身边的人自然也会仿效。
让我们自己从恐惧中解脱出来。
我们的行为也能让他人解脱。
记得三年级的时候,我意外的获得了三好学生,可是还没有等我将这份喜悦分享给家人,就发生了意外。
周末,我们几个伙伴走在乡间小路上,自由,惬意,美好。突然有人指向远处一个熟悉的身影,我们惊呆了,那是我们严厉的班主任刘老师。我们如临大敌,都想立刻找个地缝钻进去,躲得远远的。
我们几个还没有准备好如何应对,那个可怕的身影已经到了眼前,我们小脸憋得通红,嘴巴紧闭,几个男孩子竟然没有一个班主任刘老师问好。
随后,暴风雨就来了。
回到学校,刘老师狠狠地表批评了我们的无礼,并且宣布不给我们两人发三好学生奖状。
我觉得自己犯了一次大大的错误,只想这个事情悄悄过去,埋藏心底,从此没有任何人知道。过了很长时间,刘老师又突然发给我们奖状,我把奖状放在了房间隐秘的一角。一两个月后,母亲如获至宝的发现了它,并向人炫耀,而我早已不对它有任何兴趣。
后来长大一些,和别人打个招呼,每次我都需要很大的勇气。
记得高中一次上课,我忘带课本,可是我又不认识隔壁的同学,竟然不敢借书。和我熟悉的同桌非常生气地说:“男子汉,怎么那么窝囊。”
我的心在那一刻崩溃了,我整个头埋在桌兜里,一节课泪流满面。我不能走出自我的恐惧,陷入自我的深渊。我空空如也,失望之极,所有的东西也不能将填满我的自卑。
可是我又不安分,我开始痛苦地挑战自己。
我练习在公众场合抛头露面,班会课上,我走上前台唱歌,尽管那歌声听起来像哭。元旦晚会上,我朗诵自己写的诗歌,尽管诗歌蹩脚。我还大着胆子给班主任写信,向他吐露青春期的烦恼,即使只得到他“加强锻炼”四个字简单的回复。
后来,上了大学,我胆怯地不敢去追自己喜欢的女孩,只是默默地在窗外远远地守望,我的自卑由内而外侵入全身。直到一次,我勇敢决绝地地拿起了电话,拨通了一个熟悉的号码……
工作后,班主任工作刚干一个月就被替换,我咬着牙说,我要那些鄙视我的人看到我的优秀。
后来,中文系的我教的历史成绩,在全区排名第一。当我转向语文,又是艰难跋涉,直到去年,校长将他的宝贝女儿从县城转到我的班里,她进步很大,考试不错。也是在那一年,我窝心课很长时间的职称评定终于尘埃落定。
可是我依然惶恐不安。
恐惧什么,无从知道!为什么恐惧,也难以言说?
几天地共读中,哲学给了我答案:
恐惧是是人对确定性徒劳追求地必然。
萨特认为,人如果舍弃了不确定性,就会沦落到物的存在,就会不成其为人,就不会有人既定的能力。
也就是说,恐惧是必然伴随着人一生。
也就是,既然无法回避,那么就热烈地拥抱这种不确定,坦然面对自己的恐惧。
曼德拉说:
假如你萎缩自己,掩盖自己的光芒,
这并不会点亮这个世界!
为了消除你对周围人的不安,
假如迷缩小自己,活在狭窄的世界里,这对你活出真我并无益处。
也许我长久地习惯了自己的黯淡,那么现在,我要让自己走出狭小的的世界,伸展自己,走向明亮的远方。
相关推荐
欢迎扫码关注新网师视频号↓↓↓
点赞鼓励作者,分享传递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