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市抄底绩优白马,做好三件事,你就战胜了大部分基金经理
首发于“人神共奋(ID:tongyipaocha)”微信公众号
每周二原创:职场学习类干货
每周五原创:解读经典,笑看职场
连白马都跑不好,就别费心找黑马了
1/6
该不该抄底是个大问题
假设你的自选股里有两支股票,都是基本面优秀的白马股。
巧的是,根据机构的盈利预测,这两支股票半年内的上涨目标位都是20元,根据历史估值,两支个股都是最多跌到10元。
股票A目前是13元,也就是说,向上空间7元,向下空间3元,如果此时买入,你的“收益风险比”是2.33(7元除以3元)。这个买点不错,如果始终坚持“收益风险比”大于1的交易,长期而言就不会亏。
而B的股价是16元,向上空间4元,向下空间6元,“收益风险比”小于1,就算B是个好公司,16元仍然不是个好价格。
很明显,你应该买入A,而非B。
但如果过去一个月,A和B的走势,如下图,你该如何选择呢?
恐怕很多人都会犹豫了,因为A是明显的空头趋势,B是多头趋势。
大熊市中,大部分你看好的股票都会走出A的走势,特别是前期涨幅比较大的白马股,虽然成长性还在,但经不住获利盘的回吐压力而出现30%以上的回调。
也有少数会走出B的走势,主要是既有业绩和成长性,又是当前主流市场资金抱团取暖的股票。
此时到底适不适合抄底?抄哪一只?就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按计划,这一篇应该讲行业分析,而且熊市赚钱机会少,更应该少动多看,踏踏实实地做最基础的行业分析。
但人性喜顺不喜逆,熊市的暴跌浪中,很少有人看得进那些基本面的东西,稍微有点闲钱,总是忍不住想抄底。
所以我决定改变一下计划,把“好行业”和“好公司”放一下,先聊聊什么是“好价格”——也就是如何找到合适的买入时机。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成为沃伦巴菲特》,下周)
2/6
不打算持有一年,就不要持有一天
为什么看到价格,你心动了,看到走势,你又犹豫了?
有人说,这个很简单,前者是价值投资,后者是趋势交易。价值投资就是用合适的价格买入好公司,当然越便宜越好;而趋势投资就是利用从众心理,获取短期波动收益,当然是45度角向上,更能吸引人气。
但这只是表象。很多价值投资者看到A的走势,也会想:“不如等一等,等股价走稳了再买”。
这个想法对不对暂且不论,可它至少暴露了散户投资者的一个“盲点”——缺乏操作周期的概念。
巴菲特说:“我从不打算在买入股票的次日就赚钱,我买入股票时,总是会先假设明天交易所就会关门,5年之后才又重新打开,恢复交易。”
价值投资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时间。你赚的钱是公司业绩从“预期”到“实现”的钱,“预期”代表你的买入点,“实现”代表你的卖出点,这两个点是确定的,间隔的时间也是确定的,但中间的走势,却是不确定的,有可能是下面的任何一种:
相反,趋势交易的核心是“趋势向上”,而卖点是不确定的,所以,买点与卖点的间隔也是不确定的。只要趋势不变,间隔的时间,理论上可以无限延长(实际一般不超过两周)。
所以答案也很简单,价值投资的“好价格”,是相对未来的卖出价而言的,明天会怎么样,下个月会怎么样,根本不关心。
这也是巴菲特报说的:“不打算持有一年,就不要持有一天。”
如果你坚持不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3/6
走稳了再买,行不行?
事实上,大部分的非职业投资者无法控制自己的收益,都是源于缺乏操作计划,而“交易计划”的第一条就是要清楚此笔投资的操作周期。
散户投资者通常买入时是这么考虑的:
A公司跌到13块了,2018的预期市盈率是15倍,处于历史底部,而目前公司仍然能保持25%的利润增长。现在买入到年底大概率会到20元。所以,买!越跌越买!
看上去很有道理,可没过几天,卧槽卧槽卧槽,亏损8%了,已经形成空头趋势了,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还是先出来吧,等走稳了再买吧。
上半年,钢铁建材一类的周期股跌跌不休,很多注重基本面的散户因为良好的中报业绩预期而一路持有,但往往亏损到8%,就会产生投机心理——中报要到8月份才出,“不如等一等,等股价走稳了再买”。
没有明确的操作计划,“走稳了”你也不会买。
在很多人的意识中,趋势投资就是做短线,价值投资就是中长线就,就是“买入之后一路持有”。其实上,“中线”和“长线”因为操作周期不同,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投资逻辑。
4/6
中线逻辑
首先看两个典型的中期逻辑
中线逻辑一:市场对苹果今年的新品销售乐观,苹果股价大涨,分析师从而力推“苹果产业链”上的个股。
因为苹果今年的订单业绩释放在三、四季度,要到10月到次年2月才能渐渐被证实,从“预期”到“实现”有半年的时间,这就是典型的“中线逻辑”。
中线逻辑二:有分析师推荐中西部水泥建材类股票,理由是下半年“放水”的领域集中在基建上。
因为水泥的价格弹性很强,一旦市场有了需求,立刻会涨价,就能体现在下半年的业绩上,这也是“中线逻辑”。
半年时间一般都属于一轮大的牛熊周期的子浪,一定会受到大环境的影响。
大熊市一到,本来业绩和股价应该有30%的空间,但估值下杀20%,实际上只有10%的空间。此时,就一定要超跌20%,才能保证30%的向上空间。
可一旦超跌,走势就会很难看,进去后再套个10%,实属正常。
所以熊市做“中线逻辑”的成长股有两个条件,一是要有超跌,二是能忍受套牢。
此外,中线逻辑跟中线逻辑不一样,最大的区别是“确定性”。
“逻辑一”的确定性更高,就算是苹果的“小年”,比如去年,“苹果产业链”也会有一波整体30%左右行情,而其中受益个股基本上都是明牌。
但水泥建材的“中线逻辑”,确定性就没那么高了,因为政策的执行力度有多大,看不清。
确定性不高,参与的机构就少,就有可能被游资当成题材股,把中线行情变成短线暴炒行业,把半年的空间,在一周内涨完,然后利用利好慢慢兑现。
很多价值投资者跟踪了很久,不甘心煮熟的鸭子这就么飞了,贸然参与自己不熟悉的题材股炒作,下场无非两个:一个是不及时兑现利润,坐了一趟过山车,另一个是以为利好尚未兑现,半山腰当了“接盘侠”,一套半年。
所以,做“中线逻辑”的第二个要点:如果被市场炒成了短期题材,操作周期被破坏,就要改变操作计划——手里有的,降低预期早早兑现。
比如说你的操作计划是半年目标30%,可如果提前三个月到了离目标价位还有10%的地方,逻辑又没有发生新的变化,你就可以获利了结。
相反,如果手里没有,就要果然放弃计划。
5/6
长线逻辑
再来看两类典型的长线逻辑:
一类是大题材,比如5G。这是至少5年的长线投资逻辑,每一年都会有不少公司业绩爆发。现在可以看到的一个是2019年做传输网建设的公司,2020年做核心通信设备的公司,再往后,还有大量基于5G的数据网络产品。
另一类是消费行业的机会。这些公司增长的确定性强,延续性好,所以成了长期逻辑,比如2016年开始的白酒提价,已经延续了两年,2018开始的食品中的调味品、休闲食品,还有国产化妆品的增长,至少也要有两三年,其核心逻辑是由涨价验证的消费升级(所谓“消费降级”其实也是低线城市的消费升级)。
很多人把长线投资总结成“买入并持有”,其实没这么简单。
人性在投资上有一个弱点,容易被“买入价”锚定,特别是10%以内的盈利和套牢,心态上最不稳定。想要“长线持股”,最好能快速脱离“成本区”,涨到10%以上,成本才容易忘记。
所以,长线逻辑必须从中线逻辑做起,长线机会的买入点,就是该股同时具有中线逻辑的时候。
比较典型的是消费类股票,高端酒的提价是一波一波的,中端品牌的渠道拓展也是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进行的,这些都是中线逻辑,有明确的业绩释放时间。
2017年买高端酒,2018年买中端酒,这都是既有长线逻辑,又有中线逻辑。
“长线投资”最好的办法是把有长线逻辑的股票放在自选股中,以“中线逻辑”买入,不同的是,“中线逻辑”兑现后,如果“长线逻辑”仍然存在,操作周期就转为“长线逻辑”一路持有。
6/6
熊市中绩优白马的买入机会
大熊市是买白马的好时机,那些以前高高在上的“白马王子”,终于也尝到了打六七折的滋味。
很多人认为买绩优白马股,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茅台谁不会买?万科谁不会买?事实上,很多散户都在这种“明晃晃的大白马”上亏过钱,原因就是前面说的“用中线逻辑买入,用短线逻辑止损”。
买到“好价格”的前提是拥有成熟的操作计划,白马股也能够做出成长股的收益,又比成长股安全,特别是消费类白马,是非职业投资者有首选。
换句话说,如果你的交易系统连白马都跑不好,就别费心找黑马了,找到你也操作不好。
绝大部分绩优白马股都有长线逻辑,但只有一部分拥有“中线逻辑”,因为恰逢熊市,其中大部分都有操作空间。
选择几个自己熟悉基本面、中期逻辑又比较硬的,做一个中线操作计划。熊市抄底绩优白马,只需要做好三件事:
第一、在低估区,至少分三批建仓
第二、密切跟踪上市公司,随时判断“中线逻辑”有无变化;
第三、忘掉买入成本。
两个月时间建仓,两个月时间等候,两个月时间收获。时间不仅是好公司的朋友,也是你的朋友。
(“好行业、好公司、好价格”系列之二)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很赞,可以直接拉到二维码下面打钱
↓↓↓↓↓↓
与“上班族投资理财”相关的文章
人神
共奋
每周两篇原创
颠覆你对职场的看法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