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化身“价格屠夫”卷土重来,最高砍下3.7万元,提前打响新能源汽车年末“降价抢订单”第一枪。
10月24日,特斯拉中国官方宣布调价:
Model 3后驱版降价1.4万元至26.59万元,高性能版降价1.8万元至34.99万元。
Model Y后驱版降价2.8万元至28.89万元,长续航版降价3.7万元至35.79万元,高性能版降价2万元至39.79万元。
可以看出,此次调价最大降幅3.7万元,Model Y后驱版重回30万元以内,赶上了国家补贴的末班车。(需要注意的是:2022年国家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将于2022年12月31日终止,新能源汽车单价需低于30万元才可享受补贴)
特斯拉Model 3、Model Y调价,最高降3.7万
不可否认的是,特斯拉这波降价,势必会对市场造成冲击。但切换到用户视角,对于近期刚提车的车主,大家的心情就一言难尽了,纷纷吐槽被“割”了个措手不及。甚至有不少车主开始组建“维权群”,针对降价维护自身权益。
“17天损失2万,太气人了。”
“提车才五天就降3万,这是目前最绿的。”
“三个月血亏三万,特斯拉真有你的。”
“早买早享受,晚买享折扣。”
降价消息一出,刚提车的特斯拉车主纷纷吐槽(图源:懂车帝车友圈)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是否有保价措施的问题,特斯拉中国客服表示,若车主已下订单但未提车,则可以在当前官网价格和订单价之间二选一,若选择当前官网价格,交付时间上不会有改变。若车主在降价前已提到车,则无法享受上述政策。
细数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价格普涨,特斯拉为什么能够逆势降价?这是要跟比亚迪打价格战?未来特斯拉是否还有降价空间?“蔚小理”们会跟进吗?通过其近期以来的种种动作,我们也能一窥其貌。
特斯拉为什么能够逆势降价?
此番降价,是特斯拉中国继今年3月宣布涨价以来,官方首次宣布降价。
今年3月10日,Model 3高性能版和Model Y长续航、高性能版均涨价1万元;3月17日,后轮驱动Model Y售价提高至31.69万元,涨幅15060元;6月17日,国产Model Y长续航版涨价1.9万元至39.49万元。
放眼全球,汽车市场正在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压力。华尔街多家机构发出“预警”,汽车行业的供应链问题可能很快转变为需求问题。
这样的担忧,分析师们同样放在了订单曾排至明年的特斯拉身上。不过,特斯拉CEO马斯克认为,特斯拉并非不受经济衰退影响,而是有能力抵御经济衰退。
特斯拉CEO马斯克
随着产能不断提升,特斯拉此次降价似乎早有预兆。
今年9月,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产线升级项目竣工,产能提升30%至每周约22000辆,导致车辆交付周期大幅缩减。
从当前Model 3和Model Y的提车周期上来看,数据确实如此。
特斯拉Model 3车型预计交付周期:4-8周
曾经动辄需要等待4、5个月提车的国产特斯拉,如今提车周期大部分已经被压缩到4-8周。而起售价降至28.89万元的Model Y后轮驱动版(最低配),提车时间最快仅需7天。
特斯拉Model Y车型预计交付周期:最快只需1-4周
彼时,业内就有预测,配合产能提升带来的交付速度,特斯拉或将在10月迎来一次官方降价,以冲击2022年度交付新纪录。
不过,也有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并未将上海超级工厂的产线“拉满”,而是控制在满负荷产能的93%左右,目前每周生产电动车约2万辆。
图源:懂车帝车友圈
9月中旬,为刺激消费,特斯拉中国开始“变相降价”。对于自9月16日到9月30日之间所有交付的新车、展车和非全新(即试驾车)Model 3及Model Y车主,只要在店内购买了全险,都可以在尾款支付时享受8000元的优惠。相当于新车尾款直接减免车价八千。
有业内人士认为,该手段的主要目的在于“从黄牛手里抢客户,用优惠促使下定用户尽快支付尾款,让订单实现转化。”
特斯拉在中国大陆市场特别推出“十一购车多重礼”
紧接着,特斯拉于10月1日再度推出一项保险补贴活动,消费者在10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购车,若选择通过特斯拉合作保险机构购买相应车险,可通过尾款减免7000元享受保险补贴。
如今来看,特斯拉此前一系列举动,似乎是在为这次大幅降价做试水,属于官降前的过渡行为。
自主品牌发展太快,给特斯拉逼到墙角了?
时过境迁,特斯拉中国这次的降价与以往不同。
早期特斯拉的降价,是由于政策方面进口版购置税以及后续的补贴内容而调整。
如今,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已于2021年实现90%以上的供应链本土化,当前零部件国产化率已提升至95%,生产成本的下降使得特斯拉产品进一步有了降价空间。
此外,加之上海超级工厂生产效率持续提升,以及供应链协同优化的积极影响,特斯拉在不会以损失毛利率为代价的基础上,打破国际品牌定价逻辑,以成本导向下探价格区间。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目前每周生产电动车约2万辆
有业内人士认为,此次降价,或是特斯拉中国首次传统意义上的促销型降价,目的在于以价换量。
要知道,今年以来,比亚迪销量涨势迅猛,这也让特斯拉开始意识到一丝危机。转折点出现在今年二季度:2022年上半年排名发生重大变化——特斯拉首次被比亚迪超越,失去全球销冠宝座。
近日,特斯拉前董事会成员史蒂夫·威斯利声称,“我认为特斯拉第一次有了一个真正的挑战者,这个挑战者的名字叫比亚迪。”
这就意味着,国内同级、同价的新能源竞品,如今已经有能力且已经开始挤压特斯拉的增长。
史蒂夫·威斯利接受CNBC采访截图
曾经,特斯拉靠性价比在国内进入快速增长期,而国内汽车市场打起“价格战”,部分自主品牌为求生存甚至把“性价比”的定义打到了负毛利的边缘。再加上电池、芯片等上游零部件的价格上涨,特斯拉不得不连续涨价,由此也不再是性价比之选。但现在的竞争环境,经济环境,哪怕是特斯拉也没法独善其身。
毕竟,特斯拉今年二季度在中国销量已经由一季度的31万辆下滑至25.47万辆,下降比例高达18%。尤其是主力车型Model 3,今年前8个月全国销量超6.8万辆,同比下降26.5%。而在8月,这辆车的上险量仅为3847辆。
特斯拉营业利润率增长变化
而在本轮降价前,特斯拉最新财报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特斯拉总营收约214.54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137.57亿元增长了56%,但却低于市场预期(219.6亿美元),也是2021年第三季度以来首次季度营收低于预期。
而在交付数量方面,特斯拉三季度交付34.383万辆新车,再次刷新特斯拉历史季度纪录,却同样低于华尔街预期的约35.8万辆。
后端装载车辆交付与平稳交付:对运输中车辆的影响 左图:周交付模式假设 右图:最终运输车辆数量
一份整体不及预期的财报,使得特斯拉股价周三盘后下挫5.34%。“每季度末,特斯拉都面临着大批量的交付任务,导致运输成本及物流不稳定性增加。”特斯拉方面解释称,目前,公司运输成本及物流开始向更平稳的交付节奏过渡。
特斯拉开始向更平稳的交付节奏过渡
年化增长50%——依然是特斯拉的产能目标。
对于特斯拉的整体预期,马斯克信心十足:“我们将有一个史诗般的第四季度”。同时称,当前“所有的工厂正在全速运转”,“预计在我们能看到的范围内,我们生产的每辆车都能卖出去,”马斯克还指出,中国的需求十分旺盛。在马斯克看来,市场正在变好,相信在疫情好转之后,将会有更强劲的需求。
特斯拉还有多大降价空间?“蔚小理”会跟进吗?
按照特斯拉产能年复增长50%的规划,2022年全年特斯拉将交付140多万辆新车,想要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特斯拉第四季度要交付近50万辆。
按前三季度的交付节奏来看,对于特斯拉来说,完成这个目标看起来并不容易。
长期来看,特斯拉肯定还会降价。
在最近一次财报会议上,特斯拉方面表示:未来特斯拉汽车的价格与原材料相关,当前原材料价格还是贵得离谱,如果原材料价格持续上升,调价的空间会非常有限。
当然,电池供应链受限也将是电动汽车市场中长期增长的主要限制因素。马斯克认为,对于电池的材料价格,虽然大宗商品的价格下降了很多,但在电动汽车中,电池中锂价仍在疯狂飞涨;通货紧缩多于通货膨胀,第三季度大宗商品的涨幅是过去两年中最高的,但是电池相关的运输成本下降了很多。
“特斯拉的目标是让汽车的价格尽可能便宜”
马斯克曾指出,特斯拉的目标是让汽车的价格尽可能便宜。“但是我们的供应链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所以不得不暂时提高汽车价格。不过这只是暂时的,我们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降低汽车的价格,让它们更便宜。”
除此以外,特斯拉始终坚持着直营模式,摒弃掉了经销商环节的利润流失,这一点上也是其降低成本的一个重要举措。
因此不难想象,当Model 3和Model Y的价格进一步下跌以后,特斯拉的销量规模、国产化率会继续提升,而这将进一步平摊它的制造成本,特斯拉恐怕仍有不小的降价空间。
马斯克的野心在于,特斯拉在2030年前将实现每年生产2000万辆电动汽车
这次与其说是乘胜追击,不如说是被逼出来的降价。马斯克的野心在于,特斯拉在2030年前将实现每年生产2000万辆电动汽车。如果这样的目标成真,意味着特斯拉每年的销量将是丰田与大众之和,届时,特斯拉的制造成本又会是多少?
同时,有业内人士认为,此次特斯拉降价操作,或与国产造车新势力“蔚小理”新车密集发布有关。近期以来,“蔚小理”频频上新。其中,售价区间为32.8万至38.6万元的蔚来ET5手握订单已突破10万辆;而小鹏G9的订单一天突破2.28万辆;理想汽车更是推出“L系列”全新产品矩阵,市场热度颇高。
那么,国产特斯拉降价后,会引发连锁反应吗?“蔚小理”以及其它车企会是否考虑降价?
根据最新消息,比亚迪、赛力斯投资者关系部门相关人士均表示,目前暂时没有收到这方面的消息。另外,面对特斯拉的大幅度降价行为,有业内人士认为,“蔚来、小鹏、理想”大概率不会跟进,因为手里握有订单并不慌。
展望:
特斯拉的逆势降价,实际上可以分成两个维度来看:首先,他们在体系上的建设拥有传统车企难以比拟的灵活性;其次,面对着逐渐转型的强大竞争对手,尤其是以比亚迪为代表的自主品牌,特斯拉必须通过降低利润的手段去抢占市场。
最终,特斯拉国产车型会下降到一个什么样的价格还不得而知,但必须看到,特斯拉逆势降价的背后,是其整体规划与体系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诚然,这家企业拥有太多的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特斯拉的确为转型中的汽车产业提供了新思路。
距离2022年年底仅剩余2个多月时间,特斯拉此番降价究竟能“抢”到多少订单?我们年末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