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元、会元 与 状元
【编者按】在阅读史、志、谱等文献资料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封建科举时代各类生员和形形色色官衔品级称谓。为了搞清楚有关名词概念,兹收集整理如下资料仅供参考。
一、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从创始人隋文帝大业元年(605)始,到清光绪三十年(1905)慈禧下诏终止,历时1300年。其间共产生状元886名。首名状元是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孙伏迦;最后一名状元是清朝光绪三十年(1904)状元刘春霖;唯一的女状元是咸丰三年(1853)太平天国癸好女科状元傅善祥。历史上不少状元在中国政坛和文化界影响甚大。
清朝时,各省学政组织的县、府、院童生考试统称“院试”,童生年龄最小限12岁,上不限,每三年举行两次考试,先“岁考”,再“科考”,合格者叫秀才,第一名叫案首,优秀者第三年可参加乡试。
各省每3年即逢子、卯、午、酉年在省城贡院举行的一次考试叫“乡试”,在阴历八月初九、十二、十五日进行,故称“秋闱”,合格者称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获得举人资格每逢丑、辰、未、戌年在京城和南京分别由礼部举行一次考试叫“会试”,在阴历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进行,故称“春闱”,在京城考试叫“北闱”,在南京考试叫“南闱”,依定制按“南六北四”比例取士,合格者叫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春闱”结束的当年三月十五日,由皇帝主持在中和殿举行一次考试叫“
”,考试合格者叫“进士”。进士分三甲:一甲进士三名,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谓之“三鼎甲”,称进士及第。二甲进士若干名,称进士出身,第一名叫“传胪”。三甲进士若干名,称同进士出身。所以,贡士在“殿试”中通过一场“时政策论”都不会落榜,只是排定三甲等次和名次,俗称进士。
“三鼎甲”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其余进士经考试合格后,部分入翰林院,俗称“点翰林”,其余授翰林院“庶吉士”,再经过三年学习考试合格后,“庶吉士”可授翰林院“编修”、“检讨”等职,为六品官。优等者负责编修国史,其他任各部主事,次者外放知县。
明清两代定例:“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阁”。至此,十年寒窗的读书人,若获取进士名分,便可“入阁拜相”,平步青云。
二、秀才
秀才原本指称才能秀异之士,是古代中国对某些士大夫的称呼。后演变为朝廷选拔官吏的科目,亦曾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汉武帝改革选官制度,令地方官府考察和推举人才,即为察举。元封四年(107)命公卿、诸州每年各举荐秀才一名,意为优秀人才。东汉光武帝刘秀时,因避名讳遂改称茂才。三国曹魏时沿袭察举,复改称秀才。至南北朝时,举荐秀才尤为重视。隋代始行科举制设秀才科。唐初沿此科,及第者称秀才,后废秀才科。此后秀才便作为读书人的泛称。
宋代为士子和应举者的统称。明代曾一度采用荐举法,亦有举秀才。明清时期,秀才亦专用以称府、州、县学生员,是读四书五经而进学者的专称。要取得这种资格,必须在学道或称童子试获得取录,不论年龄,应童子试者统称童生。
科举制最本质的核心是重视人才和知识标准,体现了比较公正和竞争的原则.它是科举出身的官吏不断地取代门荫入仕的功臣贵戚子弟的过程,使得官僚队伍的学识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由于社会的驱使和自身的努力,不少寒门出身者通过才能的竞争一跃而成为政界和学术界声威显赫的人物.
三、生员分类
庠生亦称秀才。庠序即学校,明清时期州县学为“邑庠”,所以,秀才也叫“邑庠生”或“郡庠生”,亦叫“茂才”。秀才向官署呈文时自称庠生、生员等。
清朝生员称谓分四等:附生、增生、廪生、贡生。初进学的秀才称附生,经过岁考、科考成绩优异者才可升为廪生或增生。
廪生是成绩最好的生员,名额有限,郡廪生即优等秀才,有薪俸,公家发给粮食补贴。
增生是廪膳生员正额之外增加名额,称为增广生员,简称增生,无月米,地位次于廪生。
附生是廪生、增生定额之外所取的府州县生员,因附于廪生、增生之后,故称为附学生员,简称附生。
贡生是一个专有名词,指的是科举时代,挑选府、州、县生员(秀才)中成绩优秀或资格老的生员,送入国子监继续学习的学生。
清代科举制度规定,在取得生员资格之后,还要参加岁考和科考,依据两考成绩将他们分为三等:一等为廪膳生员,简称廪生;二等为增广生员,简称增生;三等为附学生员,简称附生。这三种生员还不是贡生。取得贡生资格还必须通过一定科考程序。贡生依次称为“廪贡生”、“增贡生”和“附贡生”。又可分为:
岁贡,每一年或两三年由地方选送年资长久的廪生入国子监读书的称为岁贡。由于大都挨次升贡,故有“挨贡”的俗语。
恩贡,凡遇皇室或国家庆典,如皇帝登基,据府、州、县学岁贡常例,除岁贡外,加选一次作为恩贡。清特许“先贤”后裔入监者,亦称恩贡。比如,朝廷每年都会给孔氏后裔一定的贡生名额,以示尊孔崇儒。
优贡,每三年各省学政三年任期满时,就本省生员择优报送国子监读书的称为优贡。每省不过数名,亦无录用条例。同治中规定,优贡经廷试后可按知县、教职分别任用。
拔贡,科举制度中选拔入国子监的生员。每十二年各省学政考选本省生员择优报送中央参加朝考合格的称为拔贡;初每六年选拔一次,清高宗乾隆七年(1742)改为每十二年一次。名额是每个府学二名,州、县学各一名。清制初定六年一次,乾隆七年改为每十二年,即逢酉岁一次,由各省学政选拔文行兼优的生员,贡入京师,称为拔贡生,简称拔贡。同时,经朝考合格,入选者一等任七品京官;二等任知县;三等任教职;更下者罢归,谓之废贡。
副贡,乡试也就是秀才考举人的考试中,没有考中举人,但成绩尚可,取入副榜,直接送往国子监的贡生。清朝定制为各省学政在乡试录取名单外增列的优秀落榜名单,入国子监读书肄业,称为“副榜贡生”。
例贡,是指通过“援例捐纳”取得的贡生资格,分例贡、附贡、增贡、廪贡等。
取得贡生资格后,从理论上讲究就可以当官了。但当官的道路是艰难的,个人境况不同,其命运也不同。须注意,贡生不同于贡士,贡士是举人经会试而被录取者称贡士,第一名为“会元”。贡士经过殿试录取者为进士。也就是说,贡士比举人高一级,比贡生差不多高两级。贡生只相当于举人副榜。
太学生,亦叫监生,太学即国子监的俗称。明清时,国子监是最高学府与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太学生就是指在太学读书的生员,亦是最高级的生员。照规定必须贡生或荫生才有资格入监读书。附监生:地方举荐进入国子监读书的书生。监生也可以用钱捐到的,这种监生,通称例监,亦称捐监。
荫生,亦称荫监,是凭借上代余荫取得监生资格。由汉的“任子”制度继承而来。有各种不同名目。明凡按上代品级取得的称官生,不按品级而由皇帝特赐的称恩生。清凡因上代系现任大官或遇庆典给予的称恩荫,因上代殉难而给予的称难荫。通称荫生。荫生名义上是入监读书,实际只须经一次考试,即可给予一定官职。特殊情形下的可造之才,或者皇帝看上的人才,会获得实际进入国子监深修的机会,甚至同皇子贝子们的更高待遇。
四、生员入仕
清代贡生、监生、举人众多,朝廷分别设立了拣选、截取、大挑、就职、考职等多项制度择优入仕。
其一,拣选。举人经过吏部拣选,年力精壮者以知县注册,年力就衰者以教职注册,此后还需在籍长期等候官职,许多人需等候十几年乃至二三十年之久。
其二,截取。就是朝廷划定一个范围,在此范围内的举人可以赴吏部登记候选。
其三,大挑。举人数量庞大,候选时间漫长,经拣选和截取获官者很少,清统治者对拣选制度加以改造,形成举人大挑制度。大挑是一种“格外之恩”,标准:以年龄和体貌为去取的主要标准。大挑的任用:大挑入选者分为二等,一等者以知县试用,二等者以教职选用。可以借补州同、州判、县丞经历、盐库大使、河工等官。
其四,考取官学汉教习、内阁中书、国子监学正学录等。
拔贡、优贡朝考。直省府学二人,州县学各一人。拔贡朝考一、二等者,分别以知县与教职用。朝考优等者兼用为七品小京官。岁贡就职由学政挨序考准咨部,选授本省训导。
五贡就职。清代贡生中,恩、拔、副、岁、优贡这五种贡生,被称为“五贡”,属“正途”出身。而捐纳贡生、监生(即例贡、例监)则属“异途”出身。设训导选用。年富力强者,还可就职直隶州州判。
贡监考职。一等者候选主簿,二等者候选吏目,州县的低级官吏。
考试官学汉教习。与举人一样,贡生也可以考试教习,但捐纳贡生、监生不能应考。
考试誊录。如国史馆、实录、方略、会典各馆,所需的书写誊录人员颇多。没有“公费”的,需要自备资斧。但五年期满以后,可以通过“议叙”得官。
“清代入仕,进士和举、贡判若两途。
进士内除授翰林院修撰、编修、检讨、庶吉士、六部主事、内阁中书、鸿胪寺行人、大理寺评事、国子监监丞、博士、助教、太常寺博士;外除授知州、知县、推官、教授等职。
举人经拣选、考职或大挑,乃得任内阁中书、国子监学正、学录、知县、州学正、县教谕等官。优、拔贡生、荫生和其他贡监考职,比之举人,更等而下之。
清代监生多称为“太学生”或“国学生”,“‘太学生’是清代捐纳‘监生’的雅称。” 总的来看,举人、贡生和监生,在仕途上多止步于中低层次官职,但也有少数举人、贡生官至尚书、巡抚、营守备、总兵等高级文武职位的。
五、官衔品级
清朝官员等级分“九品十八级”,每等有正从之别,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
正一品
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武职外官:无
从一品
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督察院左右督御史。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内大臣。
武职外官: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
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内务府总管。
文职外官:各省总督。
武职京官:左右翼前锋营统领、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
武职外官: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
文职京官: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
文职外官:巡抚、布政使司、布政使。
武职京官:散秩大臣。
武职外官:副将。
正三品
文职京官:督察院左右副督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 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职外官: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
武职京官: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骁骑参领、王府长史。
武职外官:城守尉、参将、指挥使。
从三品
文职京官:光禄寺卿、太仆寺卿。
文职外官:都转盐运使司运使。
武职京官: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护卫。
武职外官: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指挥同知。
正四品
文职京官: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 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督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
文职外官:顺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员。
武职京官: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参领、副前锋参领、副骁骑参领、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贝勒府司仪长、侍卫领班。
武职外官:防守尉、佐领、都司、指挥佥事、宣慰使司同知。
从四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
文职外官:知府、土知府、盐运使司运同。
武职京官:城门领、包衣副护军参领、包衣副骁骑参领、包衣佐领、四品典仪、二等护卫。
武职外官:宣抚使、宣慰使司副使。
正五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给事中、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太医院院使。
文职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隶州知州。
武职京官:三等侍卫、治仪正、步军副尉、步军校、监守信礮官、分管佐领。
武职外官:关口守御、防御、守备、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千户。
从五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鸿胪寺少卿、司经局洗马、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员外郎。
文职外官:各州知州、土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司提举。
武职京官:四等侍卫、委署前锋参领、委署护军参领、委署鸟枪护军参领、委署前锋侍卫、下五旗包衣参领、五品典仪、印物章京、三等护卫。
武职外官:守御所千总、河营协办守备、安抚使、招讨使、宣抚使司副使、副千户。
正六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左右春坊中允、国子监司业、堂主事、主事、都察院都事、经历、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经历、太常寺满汉寺丞、钦天监监判、钦天监汉春夏中秋冬五官正、神乐署署正、僧录司左右善事、道录司左右正一。
文职外官:京府通判、京县知县、通判、土通判。
武职京官:兰翎侍卫、整仪尉、亲军校、前锋校、护军校、鸟枪护军校、 骁骑校、委署步军校。
武职外官:门千总、营千总、宣抚使司佥事、安抚使司同知、副招讨使、长官使、长官、百户。
从六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钦天监满洲蒙古五官正、汉军秋官正、和声署正、僧录司左右阐教、道录司左右演法。
文职外官:布政司经历、理问、允判、直隶州州同、州同、土州同。
武职京官:内务府六品兰翎长、六品典仪。
武职外官:卫千总、安抚使司副使。
正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编修、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国子监监丞、内阁典籍、通政司经历、知事、太常寺典籍、太仆寺主薄、部寺司库、兵马司副指挥、太常寺满洲读祝官、赞礼郎、鸿胪寺满洲鸣赞。
文职外官:京县县丞、顺天府满洲教授、训导、知县、按察司经历、教授。
武职京官:城门史、太仆寺马厂协领。
武职外官:把总、安抚使司佥事、长官司副长官。
从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检讨、銮仪卫经历、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詹事府主薄、光禄寺署丞、典薄、国子监博士、助教、钦天监灵台郎、祀祭署奉祀、和声署署丞。
文职外官:京府经历、布政司都事、盐运司经历、直隶州州判、州判、土州判。
武职京官:七品典仪。
武职外官: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
文职京官:司务、五经博士、国子监学正、学录、钦天监主薄、太医院御医、太常寺协律郎、僧录司左右讲经、道录寺左右至灵。
文职外官:布政司库大使、盐运司库大使、盐道库大使、盐课司大使、盐引批验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经历、县丞、士县丞、四氏学录、州学正、教谕。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外委千总。
从八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典薄、国子监典薄、鸿胪寺主薄、钦天监挚壶正、祀祭署祀丞、神乐署署丞、僧录司左右觉义、道录司左右至义。
文职外官:布政司照磨、盐运司知事、训导。
武职京官:八品典仪、委署亲军校、委署前锋校、委署护军校、委署骁骑校。
武职外官:无
正九品
文职京官:礼部四译会同馆大使、钦天监监侯、司书、太常寺汉赞礼郎。
文职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县主薄。
武职京官:各营兰翎长。
武职外官:外委把总。
从九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诏、满洲孔目、礼部四译会同官序班、国子监典籍、鸿胪寺汉鸣赞、序班、刑部司狱、钦天监司晨、博士、太医院吏目、太常寺司乐、工部司匠。
文职外官;府厅照磨、州吏目、道库大使、宣课司大使、府税课司大使、司府厅司狱、司府厅仓大使、巡检、土巡检。
武职京官:太仆寺马厂委署协领。
武职外官:额外外委。
未入流
文职京官:翰林院孔目、都察院库使、礼部铸印局大使、兵马司吏目、崇文门副使。
文职外官:典史、土典史、关大使、府检校、长官司吏目、茶引批验所大使、盐茶大使、驿丞、土驿丞、河泊所所官、牐官、道县仓大使。
武职京官:无
以下为清制文官散官名,不是实职官职,享受的官衔级别。文官散阶是授予官职时同时授予的虚衔,像今天的军衔。
官衔品级从一品到九品:
正一品 光禄大夫 从一品 荣禄大夫
正二品 资政大夫 从二品 通奉大夫
正三品 通议大夫 从三品 中议大夫
正四品 中宪大夫 从四品 朝议大夫
正五品 奉政大夫 从五品 奉直大夫
正六品 承德郎 从六品 儒林郎 宣德郎
正七品 文林郎 从七品 征仕郎
正八品 修职郎 从八品 修职佐郎
正九品 登佐郎 从九品 登仕佐郎
云骑尉世职,系帝王赏赐封号,无实职。乾隆十六年定制,功臣世爵为以下二十七等:公、侯、伯,一至三等伯,超品。子、男。云骑尉正五品;恩骑尉正七品。爵位的承袭有两种,一种叫世袭罔替,所得爵位可世代承袭,由朝廷受予诰命,属于特典 之列。通常的世爵均定有承袭次数,一般是每一代减一等,袭次既尽,世爵也就取消
武德骑尉(正五品),官阶名。乾隆五十一年(1786)定制,正五品武官授武德骑尉之官阶,并可封赠其父母及妻室,给诰命二轴。武信骑尉、武略骑尉、武德骑尉这三个都是清武职官员的封号。武德骑尉,武职正五品封赠,从五品为武德佐骑尉;武略骑尉,武职正六品封赠,从六品为武略佐骑尉;武信骑尉,武职正七品封赠,从七品为武信佐骑尉。
六、顶戴花翎
清代“顶戴花翎”礼帽分二种,像斗笠样的是凉帽,无檐,喇叭式,初期扁而大,后期小而高,用藤、篾席,外裹绫罗,多为白色,也有湖色、黄色,上缀红缨顶珠。另一为暖帽,圆形,有一圈檐边,多用皮、呢、缎、布制成,多黑色,中有红色帽纬、帽子最高处有顶珠,其材料多以宝石制成、有红、蓝、白、金。
清代官帽
“顶戴花翎”礼帽分二种,像斗笠样的是凉帽,无檐,喇叭式,初期扁而大,后期小而高,用藤、篾席,外裹绫罗,多为白色,也有湖色、黄色,上缀红缨顶珠。另一为暖帽,圆形,有一圈檐边,多用皮、呢、缎、布制成,多黑色,中有红色帽纬、帽子最高处有顶珠,其材料多以宝石制成、有红、蓝、白、金。
按清礼仪,一品为红宝石,二品为珊瑚,三品为蓝宝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六品用砗磲,七品为素金,八品用阴纹缕花金,九品为阳纹镂花金。
无顶珠者无官品;二为凉帽,无檐,喇叭式,初期扁而大,后期小而高,用藤、篾席,外裹绫罗,多为白色,也有湖色、黄色,上缀红缨顶珠。
清朝的礼帽,在顶珠下有翎管,质为白玉或翡翠,用以安插翎枝。清翎枝分蓝翎和花翎两种。
蓝翎为鹖羽所做,花翎为孔雀羽所做。花翎在清朝是一种辨等威、昭品秩的标志,非一般官员所能戴用;其作用是昭明等级、赏赐军功,清代各帝都三令五申,既不能簪越本分妄戴,又不能随意不戴,如有违反则严行参处;一般降职或革职留任的官员,仍可按其本任品级穿朝服,而被罚拔去花翎则是非同一般的严重处罚。
花翎又分一眼,二眼,三眼,三眼最尊贵;所谓“眼”指的是孔雀翎上的眼状的圆,一个圆圈就算做一眼。
蓝翎是与花翎性质相同的一种冠饰,又称为“染蓝翎”,以染成蓝色的鹖鸟羽毛所作,无眼。赐予六品以下、在皇宫和王府当差的侍卫官员享戴,也可以赏赐建有军功的低级军官。鹖鸟生性好勇斗狠,至死不却,武士冠上插鹖翎,能够显示武士的英勇,倒也贴切。
在清朝初期,皇室成员中爵位低于亲王、郡王、贝勒的贝子和固伦额附(即皇后所生公主的丈夫),有资格享戴三眼花翎;清朝宗室和藩部中被封为镇国公或辅国公的亲贵、和硕额附(即妃嫔所生公主的丈夫),有资格享戴二眼花翎;五品以上的内大臣、前锋营和护军营的各统领、参领(担任这些职务的人必须是满洲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这上三旗出身),有资格享戴单眼花翎,而外任文臣无赐花翎者。
由此可知,花翎是清朝居高位的王公贵族特有的冠饰,而即使在宗藩内部,花翎也不得逾分滥用;有资格享戴花翎的亲贵们要在十岁时,经过必要的骑、射两项考试,合格后才能戴用。但后来花翎赏赐渐多,就不一定经过考试了。 (梁氏文化馆)
相关链接:
黎冲村 状元乡
状元骑马出巡你点睇?
顺德状元梁燿枢作品,凡署名“耀枢”的都是赝品伪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