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者观点】中国英语教育的发展与未来
作者简介: 张德禄,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系统功能语言学、文体学、符号学、语篇分析和外语教学等。
编者按:本文获得张德禄教授本人以及《当代外语研究》编辑部双方许可授权发布于上海语言学通讯公众号。其他媒体转载敬请联系编辑部。
摘要:本文探讨了英语的地位和英语教育的特点,在中国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英语教育的发展目标,包括人才培养的目标,并且提出了改革的思路和英语教学应该采取的措施和方法。本文认为,英语教育在中国需要发展、需要改革、需要规划,并需要实际行动来实施。
关键词:英语教育,改革,规划,发展,未来
1. 引言
中国的英语教育开始于19世纪初由外国传教士开办的教会学校,而这些教会学校主要集中于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等几个沿海通商口岸(周岩夏 2007)。1862 年,京师同文馆在北京创办,标志着英语教育在中国正式开始。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出现了中等学堂和高等学堂的英语教育,同时,教会学校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民国时期,英语教育的体制也逐步形成。新中国成立后,教育受到了应有的重视,英语教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以往相比, 这一时期的英语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办学规模大、教学质量高、教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进展迅速。文革时期,英语教育大幅度下滑(李昕辉 2001)。
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英语专业成为最热门的专业之一,英语教育步入正轨。在90年代初,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分为基础阶段和高年级阶段两个部分。到了90年代末,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才市场向高端化发展,英语教学的形势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原有的教学大纲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形势。因此,2000年,教育部又颁布了新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新教学大纲对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描述是:“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从此教学大纲的颁布至今已经有16年的时间,国际国内的形势又发生了很大变化,培养人才的规格需要做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从国际形势的变化来看,当今世界有三个突出特点:科技巨变多元复杂化和相互依赖化。从科技巨变的角度讲,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信息科学和技术发生了巨大变化,高校培养的学生需要具有掌握最新科技发展,并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的能力。同时,随着科技的变化和新媒体的出现,各种新的教学和学习模式不断涌现,如自主学习、MOOC和翻转课堂等;从多元复杂化的角度讲,人类社会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多样化、多民族、多国籍、多层次、多区域相互交际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新时期培养的学生要能够适应这种变化,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多变性、灵活性和应变能力。从相互依赖化的角度讲,世界的社会、经济、环境等问题,由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已经远远超越了一个国家、民族、团体的边际,形成相互融合、渗透、影响的局面,高校培养的学生一定要有国际视野和进行国际合作的能力。这些变化都直接融入和渗透到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对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会产生直接和深远的影响(张德禄 2015)。
同时,我国的英语教育经过30年的发展有了很大的变化。中学英语教育逐步趋于完整、正规化,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大幅度提高,这样就直接导致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入学层次大幅度提高,学生已不仅仅满足于能够掌握这些基本技能,人才培养向高级专业化、人文素养、能力扩展等方面发展。第二,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随着各个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单纯以英语技能为基础的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度下降,社会更倾向于需要既英语水平高,又掌握一门或多门其他专业能力的人才。英语的相关能力倾向于与其他专业知识和能力融合为一体。第三,随着国际交流成为常态,要求人人都要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自如地和不同国家的人员进行交流,外语,特别是英语是人人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最后,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越来越需要大量能够从事国际事务,有凝聚力和团队精神,以及领导能力的人才。
面对国际国内的新形势给我们提出的挑战,英语教育如何办?英语教育向哪个方向发展成为一个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2. 英语的地位和英语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2.1 英语的地位
要解决英语教育向何方发展的问题,首先要认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在世界语言中的地位,以及它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然后,从这个角度看英语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传统上,我们一般把不属于我国56个民族的母语的语言都称为“外语”,即外国人讲的语言。所以,英语也一直在专业定位上作为外语对待,所不同的只是把它作为“大语种”,而几乎其他的所有外语都在专业上作为小语种对待。正是把英语作为和其他语种一样的外语来对待,所以,就产生了英语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地位过高、占据资源太多、耗费时间过多、甚至挤占其他专业的学习时间的问题。因此,最近,围绕“英语退出高考” “降低英语中、高考分值”等政策的讨论使英语教育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同时也引起了英语教育界人士极大的关注甚至担忧。主要原因是:(1)一些人士认为,“学生在英语学习上花的时间太多,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甚至影响整个教育的质量,因此建议给英语教育‘降温’。这样的言论在国内外媒体上披露以后,得到了很多人的响应。最近出台的‘英语退出高考’、‘降低英语中、高考分值’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与这些言论有关系”(程晓堂 2014)(2)多次考试可以解决“一考定终身”的问题。问题是这种“多次考试”法如何进入高考系统?为什么其他学科可以“一次定终身”,而英语却不能。这些意见实际上都是把英语仅仅看作一门和其他语种一样的外语,而与母语相对,认为它不应该占据这么重要的地位而产生的。
然而,英语在世界语言和国际交流中的地位已经远远超出一门外语的地位。它不仅是许多发达国家的母语,也是许多英联邦国家等的官方语言,而且是任何国际交流场合的必选语言之一。英语实际上已经在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的正式场合、国际交流场合使用。
Kachru(1988)用三个环来区分英语的使用者使用英语的情况,内环包括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作为母语而使用的英语,约有3.2~3.8 亿人;外环包括印度、新加坡、菲律宾、南非等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或官方语言使用的国家,约有3~5 亿人,以及扩展环(the expanding circle),包括中国、日本、波兰、俄罗斯等地区,大量使用英语,但不把它作为母语、二语和官方语的国家,约有5~10 亿人。在前两环里,英语曾经发生过或仍然有影响的约有75个地区。从这个角度看,英语不仅是一门外语,而是一种用于国际间交流的“桥梁”语言,即国际通用语(lingua Franca),也有的称为“全球语”,或“世界语”(world language)。正如高一虹(2015)所说:“当今的英语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去领土化”,成为国际交流的共同语( 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在全球范围,英语教育的标准已经放弃“本族语者中心”,做出各种调整,例如以创造性的交流效能而非符合本族语者文化传统的交际能力(competence)作为培养目标(Widdowson 2013)。
国际通用语与外国语的功能不同, 在国民义务教育中所处的地位也不一样。国民义务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是, 教育内容应当对每个人都有用(陈国华 2010)。全球化是一个持续不断、加速发展的进程。会英语的人在职业的选择上也由于其英语水平的高低获得了大小不同的好处。即使是从事中国绘画研究或中国音乐研究, 如果考研究生,做研究,也需要读文献, 包括英语文献, 也得学英语, 这和任何其他学科没有两样, 因为他的研究需要与国际学术接轨。高等教育的各学科都要与国际学术接轨, 只要接受高等教育, 就有必要学英语(陈国华 2010)。所有这些认识导致教师必须首先考虑按照特定环境要求来教英语这个科目,而不是考虑英语是否本族语的问题:这样一来,我们所关注的是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的问题。“我们既要熟悉目标语,但又要和它保持一定距离,针对学习者情况来组织教学,这就意味着双生命”(桂诗春 2015)。
另外,英语作为一种语言,也承载着英语母语者的文化和思维,也是交流的工具和学习的工具。我们掌握了这种语言,就可以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使用它。“英语学习之有用”除了包括英语本身的有用之外,还包括学习英语的过程的作用。比如,学习英语可以促进心智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可以促进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可以增进学生对世界多样性的了解和理解,所谓英语的人文性就体现在此。把英语视为工具的观点,只看到英语本身作为交流工具的作用,而没有看到英语学习在开启学生心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开阔学生视野等多方面的作用(程晓堂 2014)。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及其片面的一种认识。
2.2 当前英语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2.1 英语教育的本质
英语教育一方面与其他语言教育一样同属于语言教育,另一方面,由于它是国际通用语,又有它作为国际通用语特殊的语言教育地位。
作为语言教育,它具有语言和教育两方面的本质特征,即它一方面能将语言学研究的成果应用到语言教育之中, 通过语言知识和交际技能的传授和训练,培养听、说、读、写、译等多种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专门外语人才,另一方面,它也是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人类学,以及各个学科的载体。这样,通过专业知识传授可以使教育对象成为具有较好人文素养的专业人才。这样,语言教育研究就成为一门集实用性、多学科综合性为一体的独立学科, 它不仅研究语言教育自身的现象、规律、原理、内容、模式和方法, 还把研究范围推及到它与多方位、多元化、多层次、多维度的社会背景之间的互动关系。这是它的任何一个文明的主要表现形式和载体的特性所决定的。
同时,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它在语言教育中有它特殊的地位。从应用的角度讲,它与作为母语的汉语具有几乎同等的地位,也就是说,它具有和汉语平等分工的地位:内部交流则主要靠母语,而对外交流,包括中国文化的传播和外引则主要靠英语。第一,它是几乎所有国际交流的载体:无论是到国外参加国际交流,还是在国内从事国际交流都要主要通过英语进行。第二,最新的人文、社科、理工科等的研究成果要推介出去,得到国际的认可,也需要通过英语进行;第三,中国文化要走出去,除了尽量吸引部分外国人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外,主要还是通过中国文化的外译和对外口头和网络交流来实现,显然,也主要通过英语来进行。当然,我们也在努力扩大母语的作用,但这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
2.2.2 英语教育的现状
由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深化,大多数有知识的人最终都有可能直接与外国人进行某种交流,国家教育政策的制定者把英语作为国民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把英语能力作为学生的一种基本素质来培养是正确的决策。英语作为国民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与汉语和数学同等重要,在高考中把英语放在与语文和数学同等重要的地位。在过去的20多年里,对外交往规模急速扩大,英语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对英语的投入也日益加大,英语教育的成就有目共睹,主要表现为中学生和大学生的英语能力整体上逐步有所提高(陈国华 2008)。
从改革开放至今近40年的时间中,我国的英语教育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从一开始很少有学校开设英语专业,到现在几乎所有的有本科专业的学校都开设了英语专业,其中有很多学校有英语语言文学或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点,或外国语言文学硕士点一级学科。戴炜栋(2009)把外语教育取得的成就总结为六个方面:(1)师资教育水平明显提升: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英语本科毕业生可以直接上讲台,但现在取得博士学位才有可能到大学申请做英语老师;(2)制定了英语专业和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从一开始没有教学大纲到制订了完整系统的教学大纲,并进行了多次修订和完善;(3)教材建设不断升级:英语教材建设突飞猛进、成果斐然, “一纲多本”成为最显著的特点,并编写了国家规划教材,同时引进了大量国外教材:(4)教学方法不断改善。从一开始主要运用语法—翻译法和模式训练法等,到交际法、任务法,以及综合教学法等;(5)教育手段实现多元化。高科技手段、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开始用于英语教学,改善了教学条件;(6)测试手段实现多样化;通过设计科学的测试工具, 公正、准确、客观地评价学习者的语言能力, 使其产生正反拨作用(positive backwash effect)。
由此,在过去的40年中,英语教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层次的英语人才。正是由于这些成就的获得,才大大缓解了英语人才的需求。在英语人才的数量和层次的需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供求关系的矛盾逐步缓解,有时还会产生过剩现象,
2.2.3 英语教育中的问题
随着英语专业人才供求关系的逐步缓解,特别出现了过剩现象以后,又出现了一些批评的声音,认为(1)英语教育投入高,产出低,得不偿失;(2)英语课冲击了其他科目的教学。这一方面是因为英语专业人才不再是紧俏人才,产生了不好找工作的现象有关,同时,也与我们的英语教育确实存在问题相关(陈国华2008)。戴炜栋(2009)认为,我国的外语教育从总体上讲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 外语语言学理论研究还缺乏突破性的、具有国际影响的标志性成果;(2)在教学实践方面, 外语教学中偏重语言知识的传授, 轻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长期以来的“费时低效”与“哑巴英语”等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3)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 不少外语人才知识面过窄、技能单一、社会适应性不强等等。同时,他指出了我国高校外语专业三个问题:(1)招生数量过大,师资相对不足,影响教学质量;(2)没有建立外语专业的教学规范;(3)地区差异不断扩大。王银泉(2013)则提出了我国外语教育存在的十个问题:(1)全民学外语未能获得理想的效果;(2)教材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3)教学模式过分依赖语言知识传授,忽视人文综合素质培养;(4)课堂教学缺乏大量的真实有效输入和语言实践;(5)外语教学缺乏对学生进行创新型思维能力的培养;(6)外语教学仍然受制于外语语言文学为主导;(7)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高科技的介入充其量只是现代技术发展的必然反映;(8)外语教育教学研究与外语教学实践脱节;(9)翻译人才培养明显落后于社会对翻译的期望和实际需求;(10)“懂外语就能做翻译”的认识误区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国际软实力竞争。
纵观这些列举的问题,大部分都是以列举现象为主。笔者认为,我们还需要从中国文化的特点和中国外语教学和学习的环境上来考虑如何发展中国的外语教育,特别是英语教育。这些问题,以及其他一些没有列举出来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理论上,没有在借鉴国外语言教学和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一种适合中国文化和英语环境的语言教学和学习理论。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传统英语教学方法的弊端,我们一直热衷于引进新的理论。每当一种理论在国外兴起,理论界就会直接把它推介给我国的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没有考虑它是否适合中国的英语教学环境。外国的理论大部分是在母语教学或者二语教学的环境中发展起来的,而我国缺乏英语母语的社会交际环境。
我们都清楚,儿童出生后,主要靠观察父母和其他人的交际,以及参与这些人的交际而发展和习得语言的,他所学的东西都可以通过语言交际的环境进行验证、修正,如过渡概括化(overgeneralization)问题,甚至借此创造新的表达方式。同时,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Halliday &Hasan 1989),语言的交际和使用都是在文化语境中的特定情景语境的促动下进行的。根据话语范围表达相应的内容,根据话语基调表达相应的态度、情感、礼貌等;根据话语方式选择相应的交际媒介、渠道、体裁等。失去了这些环境因素,语言的输入和输出都失去了渠道。我们的英语教学理论应该探讨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获得最佳效果,才能接近或达到具有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环境的教学效果。
第二,从方法上,我们没有根据中国的英语语言使用环境,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教学和学习的方法、模式和策略。在中国的英语教学环境中,学生主要在课堂上每节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内学习英语,课堂外则没有英语交际的环境。学生在课堂上学的东西无法在实际的交际中运用,不知道自己学的东西是否是可用的,不能到实际的交际环境中去验证,所以就把所学的东西作为知识和规则储存起来、积累起来,不然,则可能最后一无所获。这样,当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被引入时,就应该考虑它在中国的英语环境中如何才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例如,翻转课堂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用在英语交际上,而不是用在讲语法知识和理论上。但如何翻转是需要认真思考的。一是给学生留出了哪些可以自学的时间,应该有具体的时间安排;二是如何保证在这些时间内学生是在自主学习,而不是做其他事情;三是如何指导学生在这段时间内能够以最有效的方式学习,也需要老师的指导。
第三,以应试为主要目标和动力的英语教学和学习在较大程度上阻碍了英语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发展,影响了英语教学的效果。应试性教学模式一是缩小了教学和学习的目标:老师和学生不敢扩展教学和学习内容,使语言输入严重不足,怕精力集中不够,影响考试成绩;二是缩短了教学和学习目标,是老师和学生只顾眼前的考试目标,而无法注意将来走向社会,需要哪些知识和能力;三是偏离了真正的教学和学习目标,使教学和学习的目标不是发展和提高用英语在国际事务中进行交际的能力,特别是发展超文化、跨学科交际能力,而是为了考试取得好的成绩。这显然,需要我们改革测试的内容和方式,使测试的内容和方式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超文化、跨学科英语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第四,由于学科的分割,英语教学主要注重语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很少注意学生整体人文素质的培养。这和我们一直强调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听、说、读、写、译,包括一定的语言学和文学的知识,而没有把英语学习和整体人的发展联系起来有直接的关系。这在学生入学层次低,语言基本技能培养任务重的时期,如80年代,是可以理解的。但现在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的入学层次大幅度提高,人文素养在人才培养中的比重越来越大,需要我们在规划和设计英语课程和教学模式时注重提高人文素养。
3. 英语教育发展的目标
我国英语教育的发展目标的建立要从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和主动进取两个方面来考虑。从适应新形势的角度讲,21 世纪是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时代, 其主要特点是知识经济化、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李霄祥、杨豫 2005)。在这样的背景下, 英语教育的目的自然得顺应时代进步的总趋势,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适应国际社会“全球化”迅速发展的需要。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锁国闭门办英语教育的时代已经过去,随之而来的是英语教育必须建立在适应全球化发展的基础上。也就是说,英语教育的规划要具备全球化特点,应要立足于培养能够在国际事务和国际交流种发挥主导作用,能够在国际舞台上竞争的人才。
第二,适应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现代化不断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对英语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他们不仅能够讲英语、做翻译,而且能够在国际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甚至是领导作用;能够处理复杂的国际关系、调解由不同文化和意识形态引起的各种冲突;还要能够在不同专业领域和行业中发挥信息传播和交流的作用,在学科之间架起信息交流的“桥梁”。
第三,适应学生本身的实际语言水平和他们未来个人发展的需要,把他们培养成为新时代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能够成为国际舞台上具有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人格,有竞争和掌握文化话语权和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有竞争力的世界人。
第四,适应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的地位,努力在全球交往和国际事务中占据主动。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的地位已经被广泛认同。首先,全球把英语作为第一语言或官方语言的国家和人口已达17 亿,第二,全世界半数以上的科技书刊和译著都用英语作为载体;第三,全球开设国际广播电台国家有86 个,基本都有英语广播;第四,互联网80%以上的网页使用英文;第五,学习者无论是申请到各类国外学校深造、参加国际交流,还是出国旅游、经商或者阅读原版文献、看原版影像资料等,均须掌握英语(戴维栋2014)。这样,如果我们想在国际事务中掌握主动权,就需要很好地掌握英语这个国际交流的“工具”。
从主动进取的角度讲,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参与国际重大事务和决策的机会越来越多,我们会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如周边及临海的领土争端,意识形态方面的论争。要使自己能够在这些争端和论争中取胜,最主要的是提升我们的综合国力,其中包括我们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交际能力,处理涉及语言问题的能力。
使我国经济腾飞、地位提高、实现中国梦的另一个重要领域是扩大我们国家在世界各个领域的话语权,不仅仅是在新闻媒体、宣传等领域,也包括各种国际组织,包括学术组织,国际交流会议,以及一切国际交流领域。而在这些领域的交流活动基本都是通过英语进行的。
国际地位的提高和话语权的提升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我们在这些国际交流活动、事务和组织中成为领导者,或者领导者之一。现在我们在国际事务组织中已经在很多领域成为领导者之一,由于我国的经济、政治和综合实力使然,但在许多其他国际组织中,例如大多数国际学术组织中,还没有能够进入领导层。这一方面与我们的实际实力不足有关,因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处在追赶中,另一方面,也与我们的实际英语能力不足有关。因此,我国英语教育应主动服务于国家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从这个角度讲,英语教育的主要目的除了提高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和激励学生发展获取和处理多种知识、了解多种文明成果的兴趣和能力,跨学科(及超学科)能力,提高学生的多维认知水平, 帮助学生构建适应全球化环境的多重文化心理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与此同时,中国的语言和文化与英语教育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一个真正具备国际视野,超学科、超文化交际能力的人,必然是一个能够把中国的语言和文化融会贯通、深入骨髓,而又精通西方文明,并且能够将两者融合,消弭裂痕和冲突,在国际交流中显示优秀的中国文化,推广和传播优秀的中华文明的使者。他是中国文化的代表,而不是西方文化的代表,所以,是有利于中国语言和文化的发展和传播的。
4. 人才培养的规格
以上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以及全球化和现代化,实现中国梦等的方面探讨了中国的英语教育的发展目标。而英语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以及这个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的问题。所以,这里涉及整体人的培养,以及人的具体能力的培养。
从整体人的培养的角度讲,根据以上探讨,英语教育培养的人应该具有并献身于现代化的事业的精神,具备扎实的专业科学知识、较高的语言应用能力,能够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实现现代化所要求的沟通信息、传播和应用知识、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 并最终实现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李霄祥、杨豫 2015)。
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发展学生的“意义潜势”(meaningpotential)(Halliday 2008:46),即能够掌握目标语的所有意义系统,能够在一定的语境中选择合适的意义进行社会交际。具体到每个人则是能够发展个体的意义系统或意义潜势,Bernstein称其为“个库”(repertoire,与“总库”reservoir相对)(Martin 2012: 30-31),即每一个个体的人所特有的意义潜势。如果能成功,他将成为一个和本族语者(native speaker)相同的人。
然而,实际上,中国人作为非英语本族语者学习英语总是和汉语、中国文化联系在一起。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不是英美文化独占的语言,而是可以融合多种文化,也可以为某个言语社团所独占,如新加坡英语、印度英语,明显表现出与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的不同。当它作为中国人的语言做国际通用语时,则它应该主要表现中国文化的特点。另外,他本人的身份不是一个英美人,他的文化、种族、社会表象不能完全像英美人,不然则会失去个人的身份,同时,也不会得到英语本族语者的身份,从而落在中间不伦不类的地带。
英语学习者比较合适的角色是一方面要发展好本族语文化,发展好中国语言文化的意义潜势,同时,在英语学习中,也要同时发展英语的意义潜势,特别是在较低的层次上,如语音、词汇、语法层次上,尽量向本族语的语言特点靠拢,而在较高的层次上,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能够比较好地掌握英语的意义潜势,熟悉英美的文化特点以及表达英美文化的表达方式;
第二,能够很好地把握中国文化的特点,发展好中国文化的意义潜势,并能够学会自如地用英语来表达中国文化;
第三,能够在中西方文化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自己成为双方沟通和交流的桥接点,即建立起所谓“第三文化”(the third culture) (Kramsch 2009)。
第四,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时刻认识到自己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和使者,利用这个过程来维护、传播和交流优秀的中华文明。
这个模式可以由图1表示。
图1个库意义系统的组成模式图1中的个库意义潜势就是所谓“第三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个库的意义系统由目标语意义系统和母语意义系统共同组成,所以,它兼有两个文化的意义系统;两个实箭头表示两个意义系统都对个库意义系统提供资源,另外的虚箭头表示:除此之外,母语意义系统还对学习者的个人身份认证、态度和目标产生作用。个库的词汇语法系统则主要由目标语组成,其中,也有一部分(由虚箭头表示)表现母语文化特色的词汇语法特征会进入学习者的意义系统中,这不包括由于负迁移引起的用词和语法错误,即过渡语(interlanguage)。粗实箭头则表示个库的词汇语法系统和音系字系系统主要由目标语的组成,特别是音系字系系统是全部由目标语的组成。
这个模式显示了外语学习者的双语、双文化的优势,也说明了他的身份定位和特性,同时,也说明了个库的意义系统的独特特点,即在上面的意义层,母语的意义系统似乎占据更大的位置,而在下面层次上,则目标语系统则占据主导地位。
按这种思路培养的人才应该是:
第一,中华文明的文化使者:能够在国际交流场合中交流和传播中华文化,捍卫中国文化的精粹,同时,也可以把目标语文化中的精粹引入中华文化中;
第二,超文化交际者:能够自如地在多文化的国际环境中进行沟通和交流,自如地应付各种文化混合所引起的新情况、新局面;
第三,文化桥接者:能够把目标语文化和母语文化连接起来,特别是使目标语的本族语者理解和认识自己的母语文化,使双方能够交流,使两种文化能够对接;
第四,文化冲突调解者:能够消除文化偏见和冲突,深刻认识两种文化的异同、优劣,找到合适的连接点,使交际冲突化解;
第五,批评性评判者:具有敏锐的目光,能够从浩瀚的信息中鉴别优劣、是否有用、做出合适选择;能够比较清晰地判断政治观点、背后的交际目的等;
第六,创新性实践者:有独立的思想和见解,有独创精神和创新意识,不墨守成规,能够根据新形势、新环境创造新的理论、思路、方法和做事方法等。
整体的人是由具体的能力来体现的,所以从英语学习者应该发展的能力来看,根据以上探讨,包括以下八个类别(张德禄、陈一希 2015):
第一,英语交际能力:这里应该包括Hymes(1972:282-286)所提出的几个具体的能力:(1) 形式上符合语法(grammaticality),主要是英语的词汇语法系统;心理、记忆上有可行性;(3)语境上有合适性(appropriateness),即在社会文化和语境上合适或可接受;(4)行动上做了合适的事,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第二,专业综合能力:一方面应该在掌握语言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包括语言学、文学方面的知识;同时,英语学习者应该具备超专业能力,即掌握不同专业的共性特征,以利于可以为某个专业或不同专业的英语交流服务(如做翻译等)。
第三,跨专业能力:英语专业的学生应该精通一门专业,可以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也可以是其他一门专业,如商务、经济、法律等,有利于学生将来在某个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另外,他还需要具备学科融合能力,利用多学科来完成共同的任务。英语学习者实际上更容易在超学科平台上发挥作用。
第四,知识处理能力:在知识经济和知识爆炸的时代,英语学习者更易于获得知识,但如何获得有用的知识、剔除无用的知识,用知识来解决问题,并且创造新知识是英语学习者应该具备的主要能力之一。
第五,文化综合能力:英语学习者实际上不仅要掌握母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而是具备综合各种文化的能力,因为英语虽然以英美文化为主,但已经不代表一种文化,而是各种相关文化的综合。所以,他应该在掌握和融合中国文化和英美文化的同时,在多种文化中找到共性特征,和相关的处理方式,具备超文化交际能力。也就是说,在英语学习者的个库中发展“多元语言体系(plurilingualism),并进一步发展为多元文化体系(pluriculturalism) ”。“从这个角度看,语言教育的目的已经被深刻地修正,它再不是‘ 掌握’一、二甚至三种语言,每一种都是孤立的、以‘ 理想的NS’作为最终目标的模型;而是发展一个所有语言能力都包括在其中的语言库(linguisticrepertory)” (桂诗春 2015)。
第六,新媒体多模态操作能力:能够适应新科技、网络化、多模态化的时代特点,一方面能够运用现代新媒体技术进行有效交际,同时,要掌握各种模态的表意优势和特点,有效运用多模态进行交流和交际。
第七,批评反思能力:英语学习者应该坚持终生学习,具备批评判断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对于信息、观点和情感做出合适的判断和选择,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并且能够根据新的需要不断创新,适应同时引领社会的发展。
第八,社会交往能力:人是社会的人,是在人与人的交际中才能成为真正的社会人。而要成为一个社会人,首先要遵守社会道德标准和社会规范,遵纪守法;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的健康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政治上要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寻求政治上的正确性;要有团队合作精神,具备团队合作的能力,特别是能够发展团队领导能力,独立决策能力等。
这些基本能力能够使所培养的人才承担起社会的责任,很好地承担以上列举的社会角色。
5. 发展的思路和策略
5.1科学规划
根据以上培养目标和我国英语教育的现状,如何才能培养出我国将来的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呢?笔者认为,首先应该深刻认识我国英语教育的特点,精心研究,科学规划,组织实施。如上所述,我国的英语教育已经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就,但也在英语教育理论建设上、教学方法上、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同时,从英语教育的定位上,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英语教育不是第一语言教育,也不是第二语言教育,而是没有本族语交际环境的外语教育,缺乏语言学习十分关键的大量输入和合适的输出环境,缺乏实际运用英语的自然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运用西方舶来的教育理念、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来服务于我们的英语教学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它们的适用度,研究如何对它们进行改造,才能用于我国的英语教学中。
因此,对此,我们需要根据我国英语教育存在的不足和我国英语教育的环境来认真探讨我们如何规划我们的英语教育才能达到以上提出的英语教育目标。也就是说,我们需要认真地探讨,在缺乏自然语言运用环境的条件下,我们需要发展什么样的教育理论、教育理念,进而发展相应的教学方法、创设合适教育环境来提高我国英语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例如,交际教学法在英语作为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环境中是很有效的教学方法,但在我国英语作为外语的环境中,我们需要首先确定是否需要我们对它进行改造,使学生在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情况下进行交际训练。这主要是因为,在没有自然语言环境的情况下,学生可以通过自我意识、自我控制、通过一定的知识来避免或减少错误。
另外,英语水平的测试如何设计才能避免考试与学习内容和培养的能力脱节,从而出现学生只集中学习考试内容的现象。是否可借鉴一些西方的考试方法,如雅思(IELTS)的考试方法,或者再经过改造增加一些中国特色的内容可以改变或者改善现状。
对于在英语教学中需要增加人文素养内容的问题,则需要进行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设置、教学过程等全方位的改革才能实现。
与此同时,对于科学规划来说,它不仅仅是力图解决眼前存在的问题,而是根据将来国家现代化进程发展的需要规划新的目标,在解决现存问题的前提下,提出总体的发展计划和方案。
5.2精心实施
在科学规划的前提下,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为实现培养目标打好基础。
5.2.1英语教育学科化
英语教育应该由培养技能为主向学科性发展(王守仁 2001)。在改革开放的初期,由于很多中小学没有开设英语,或者开设的时间短,教师水平低,很多中小学老师是经过培训几个月就上岗教英语,所以,导致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入学水平低,这样,在大学里仍然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为主,英语学习似乎就是学习听、说、读、写、译,失去了英语语言文学作为一个学科存在的特性。但随着英语教育的大发展,经过30多年的努力,中小学都开设了英语课,学生的入学层次大幅度提高,在中学阶段很多学生都已经具备了比较强的听、说、读、写、译能力,英语教育不再受制于培养基本技能的限制,而是需要向专业化、学科化、人文化发展。
从专业化的角度讲,学生不仅要掌握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还必须要精通某个专业的知识,包括语言学、文学、文化,以及商务、经济、法律等。从学科化的角度讲,英语专业要真正办的像一个学科,也就是说,作为英语语言文学学科,学生一定要学好语言学、文学、文化等学科知识。同时,学生要根据学科培养的要求发展人文情怀,提高人文素质。学生的基本能力可以向多元化、素质化发展。
5.2.2英语教育的工具性
把英语教育学科化,强化英语的学科性,实际上并没有弱化其工具性,而是在更高的层次上强化了它的工具性,因为英语的工具性需要英语的学科性来提高它的层次,使它适应新的形势。也就是说,中国的现代化需要提高使用工具的人的素质,包括他的人文素质、学科知识水平、国际化的视野等。
从这个角度讲,处理好英语的工具性和学科性的关系是一个关键问题。在目前的形势下,英语的工具性宜于在英语专业教育的前期达到基本要求,如在层次较高的院校在第一年达到基本要求,而在一些普通院校,则可以在第二年达到基本要求。在其后的时间里,宜于继续提高英语水平,并且用于实践,同时,更重要的是正式进入学科性,提高学科水平和人文素质。
达到什么水平才算英语的工具性过关呢?这显然需要一个规范,即要建立一个考核标准,达到了就可以说是达到了要求,符合了规范。以什么作为规范?如上所述,我国被划在英语的扩展环之内,所以,无法自己建立规范,需要借助内环的标准进行。另外,作为世界通用语,它本身是由许多不同的变体组成,适用于不同的文化和地域,如英语、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新加坡等。这样,采用处于内环中心的英国语言或美国英语更加适合于作为规范,“比一个历史上复杂而又受多种语言影响的变体(如印度英语)要好。这个规范较符合我国实际”(桂诗春 2015)。
但也不应该完全照搬英国英语或美国英语的所有规范。在意义层面,在涉及文化和语境的层次,则需要在学习英美文化的同时,不要忘记把它们与中国文化对接,确定自己的身份、定位和立场,寻找桥接两种文化,或者说中国文化与多种文化的融合点,建立起自己的“第三文化”,寻求履行好自己的角色。而在词汇语法层,则需要主要以英美英语的作为规范,但同时要注意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意义的表达方式,作为中国英语的基本特色表征。在音系层,则需要完全借鉴英美英语的规范。
当然,在考核中,要注重考核掌握英美文化和意义系统的部分,以及如何把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桥接的部分,因为作为本族语讲话者,学习者已经基本掌握了中国文化的核心要素。在词汇语法和音系学层面,则以英美语言为准。
5.2.3师资队伍建设
英语教育需要教师来实施,所以需要很强的师资力量。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可以通过引进和培养高学历、高层次的人才进行,另一方面,要发挥他们的作用也需要通过教师教育培训来获得。这里主要强调后者。教好英语,达到我们上面描述的目标需要教师本人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要达到较高标准,并且能够选择好合适的角色和教学方法。对于中国的英语教育来说,教师既需要自己有很高的英语水平,掌握本学科的知识和基本能力,具备相当高的人文素质,又要能够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其中,教师应具备的双语言、双文化、双思维方式,甚至双生活方式是每个英语老师应该达到的基本标准。Seidlhofer(1999)提出的“四双”标准基本上描述了这种要求。这“四双”分别是:双代理(doubleagents)、双语式 (double talk)、双思考(double think)、双生命(double life)(桂诗春 2015)。
双代理指非英语本族语教师既熟悉自己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和学生具有相同的本族语,也了解目标语的语言和文化。这样,老师可充分发挥了解自己学生的需要、学习策略和语言使用的特点的优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活动。例如,在使用英语原版教材里碰到一些文化冲突,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思路,以及懂得目标语文化的优势把冲突化解掉。这样,他们既是另一种语言和文化的促进者,又是传统文化视域下尊敬的老师。
双语式指教师一方面要教授“真实的”英语,另一方面又必须运用适当的教学话语来使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做到真实,帮助学习者在课堂上学到“真实”的语言,应用于实际环境。这样,他一方面需要熟练掌握目标语,以及它的文化,另一方面他也需要熟练地掌握教学的理论、策略和方法,能够设计合适语境来使学生学到在实际语境中运用的语言。也就是说,他需要既是一个能讲近似英语本族语的人,也是英语教育教学的专家。他要时刻注意这两种语式的不同,把自己讲好和使学生讲好平衡起来。
双思考指教师需要思考英语教学的两个方面:教什么和如何教。一方面把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和把英语作为第一语言根本不同,因此教师必须具有调协两者的双思考,在语言/语用能力和教学能力之间取得平衡,另一方面,现代科技和网络的发展,以及全球化的深化也使以前一些标准和界限分明的区别发生了变化。从教什么的角度讲,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使我们发现,以前作为标准和规则的东西通过语料库检验并不正确,如何教学生要做出选择;另外,是把标准英式或美式英语作为标准,还是把语境所需要的英语变体作为标准,需要老师做出决定,或者协调好两者的关系,这就包括我们上面谈到的英语学习者的个库的双文化和“第三文化”的问题。从如何教的角度讲,现代科技使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发展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多模态教学、慕课、反转课堂等新方法不断出现。如何组织教学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也需要老师做出合适的选择。
双生活指教师一方面自己要学好英语,使其尽量达到本族语者的水平,并教学生这样学,另一方面还要注意自己的本族语和目标语的不同,认识外语的“外性”表现在哪里,从而可以使学生更快的通过本族语来学习外语。从前者的角度讲,老师可以不考虑母语和目标语的区别,直接参与目标语的交际,尽量接近目标语。但从后者的角度讲,他需要通过翻译、对比等手段帮助学生认识母语和目标语的不同;通过抄写、记忆、重复等最不时髦的手段来帮助学生记忆目标语的词汇语法特点。英语老师需要在这两种角色和生活中找到平衡,既要认识老师自己和学生的现状,根据具体情况设计教学活动,也要尽力让学生学到尽可能接近内圈核心区域的英语。
5.2.4课程与教学
课程设置:正规英语教育需要通过课程来进行,因此,课程设置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需要重新进行设计和布局。语言教育可以通过两种思路进行:一是语言驱动的,根据语言项目的难易程度和系统特征来安排教学顺序,使语言基础越来越深厚;二是内容驱动的,由学习内容来提高英语水平,即在学习百科知识或专业学科知识时同时学习英语。但实际上,英语教学总是两者的结合。在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前者占主导地位,而在英语学习的高级阶段,后者占主导地位,在学科知识学习和专业能力发展的同时学习英语,即学术英语。
开放课堂:参考新伦敦小组(New London Group, 1996)的多元读写能力培养模式,建立“实践—讲授—反思—应用(创新)”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倾向于把语言作为知识学习,所以,易于积累大量知识,而不能把它运用于合适的实践中。建立这个新模式可以从归纳或者演绎两个角度进行实践:或者首先进行实践,然后,处理实践中得来的知识;或者首先进行概括、反思、理论化,然后再应用于实践创新中。具体的教学过程可以描述为:在课前或课堂的实践阶段给学生设定题目,提出问题,布置任务,让学生通过实践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同时提出问题。在讲授阶段,老师一方面给学生讲学生自己不容易学会的东西,包括高层次的知识、元语言知识、学科知识等,同时,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并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小组活动来提高认识,通过反思与批评认识事物的本质,将它们变成规律和规则。最后,再把这些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用于实现交际目的,创造新的知识和价值。
学习自主化:利用现代技术和网络辅助课堂教学,如用PPT创设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来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实践;建立自主化学习平台,如网上提供资源,要学习的语言和专业知识,让学生自学,课堂答疑,或者网上答疑等方式让学生课下自学。
多维评价:评价方式很容易成为教学和学习的指挥棒,因此评价的方式的选择需要认真研究。一般来讲,评价的次数越少,而且越单一和模式固定,越容易成为教学和学习的指挥棒。这样,就需要增加评价的次数和评价项目的多样性,尽量使它与学习的目标相一致。这样,多维性评价会收到好的效果。据此,评价需要对不同的学科知识和技能进行评价,即评价的内容不同;第二,评价需要对学习过程中取得的进步做出评价,以阶段性学习目标为主,属于过程性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研究项目、课外自主学习三项内容,可以将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进行。课程结束,要进行最终的期末或者年末考试。为了杜绝考试成为指挥棒,则需采用期末考试与平时小型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6. 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中国英语教育已经取得了十分注目的成就,使英语人才不足的局面得到了实质性的改变,不必妄自菲薄。同时,还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英语教育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英语教育现状和未来可以描述为:(1)中国英语教育需要继续发展。虽然现在亟须的应用型英语人才已经不再缺乏,但英语已经成为世界通用语,全球化、国际化和中国地位的上升需要更多的国际化跨文化交际人才。(2)中国英语教育需要继续改革。虽然,全球化、国际化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需要更多的高层次英语人才,但这些人才的类型和规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需要的是高层次、专业化、国际化、高素质人才,需要改革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和培养过程来达到目标。(3)中国英语教育需要认真规划:通过认真规划解决在数量和层次上盲目发展,培养模式不符合人才需求的问题,以及教学理念、教学理论和方法达不到要求的问题。(4)中国英语教育需要认真实施:有了思路、定了规划就要按照计划组织实施,不要只停留在纸面上和口头上,而是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用实际的做和行动来完成它。笔者相信,中国英语教育的前途是光明的。
参考文献(见原文)
原文见《当代外语研究》2016年第1期,请点击“阅读原文”,全文下载
长按图中二维码可进行识别关注
点击本文最下方“阅读原文”
可直接在《当代外语研究》官网下载原文
敬请关注《当代外语研究》公众号,上海语言学通讯诚意推荐!
END
学习是一种美德
分享是一种快乐
欢迎关注!
上海语言学通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