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观点|周长银:“单线加工”还是“多线加工”? —语义P600研究的争议与最新进展

周长银 语言学通讯 2021-03-17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摘要:“语义P600效应”由语法正确但语义角色错配的句子所激发,近年来成为句子加工ERP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十几年来,围绕“语义P600效应”的解读,学界出现了“单线路”和“多线路”两种加工模式,二者就语义是否独立于句法加工以及P600成分的功能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本文详细梳理了这场争论的发展脉络、两种模式的基本观点、支持证据及面临的问题,认为语义P600反映的很可能是语言同其它认知模块的关系问题,最后对今后语义P600研究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句子加工;N400效应;语义P600效应;单线加工;多线加工



1. 引言

    句子加工是认知神经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其核心是句法和语义加工的关系。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技术开始在该领域广泛应用。最初的20年里,人们认为语义和句法加工与ERP成分存在严格对应关系。N400效应通常被认为与语义加工有关,是词汇-语义整合困难的反映。与句法加工相对应的成分有两类。一类是早期的负波,包括反映词类范畴违反的200毫秒以内的早期左前额负波(Early Left Anterior Negativity/ELAN)(Neville et al. 1991)和反映形态句法违反的300-500毫秒之间的左前额负波(Left Anterior Negativity/LAN)(Gunter et al. 1997);另一类是从500毫秒开始、最大值在600毫秒左右的晚期枕叶中央正波,即P600效应。P600效应可以反映句法加工中的次范畴化(Osterhout 1997)、格(Munte et al. 1997)和主谓一致(Osterhout & Mobley 1995)等方面的句法违反以及句法加工代价(Osterhout et al. 1994)、歧义解决(Kaan & Swaab 2003)、句法整合(Kaan et al. 2000)和花园路径效应(Osterhout & Holcomb 1992)等

    但是,近年来研究中发现的语义P600效应却对ERP成分与句义之间上述对应提出了挑战。所谓语义P600效应是指由某些语法上完全正确但题元角色出现错配(通常是施事和客体角色反转)的句子所激发出的一种P600效应。它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角色反转明显属于语义异常但这类句子却并未激发出语义违反中常见的N400效应。相反,却激发出了传统意义上只有句法违反才激发出的P600效应,因此才被称为“语义P600”效应。

    语义P600效应的发现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对句子加工中句义关系的思考和激烈争论,成为目前句子加工研究的热点。在语义P600效应被发现之前,多数句子加工模型(Ferreira & Clifton 1986;MaCDonald et al. 1994;van Gompel et al. 2000等都持句法和语义加工不可分的观点,认为语义解读是建立在句法结构之上的,不考虑句法信息是不可能对语义进行解读的。这就是句子加工中的“单线模式”(single-stream model)(Brouwer et al. 2012等)。但是,对这一观点的挑战却一直没有间断过(Caramazza & Zurif 1976;Townsend & Bever 2001等),语义P600效应的发现更是被认为给这种挑战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语义P600效应中的角色反转似乎表明,语义组合是独立于句法加工的。基于这种理念,本世纪初的十多年里,学者们相继提出了语义错觉论(Semantic Illusion Account)等多种理论模型来解释这种独特的效应。一时间,认为语义独立于句法的多线加工模式(multi-stream model)似乎占了上风。最近几年,多线和单线加工模式的争论更趋激烈,两种模式均发现了支持自己的证据,但也都存在一些问题。鉴于目前国内相关研究较少,本文拟根据国外文献,对语义P600效应的起源和影响因素进行介绍,从理论立场和实验证据等方面对语义P600研究中的单线和多线加工模式之争作一梳理和评论,以深入探讨语义P600的实质,最后指出今后语义P600研究的发展方向和研究趋势。

 

2. 语义P600效应的影响因素

    文献中最早记录下语义P600效应的应该是Kuperber et al. (2003)。他们将正确句子Every morning at breakfast the boys would eat中的主语换成了无生性的eggs,就构成了一种语义违反,即题元角色的有生性违反,结果在其关键词eat处发现了P600效应。之后研究者们又陆续发现了一些语义P600现象:

(1)

a. De kat die voor de muizen vluchtte(The cat that from the mice fled ran across the room) (Kolk et al. 2003)

b. De speer heeft de atleten geworpen (The javelin has the athletes thrown) (兼有N400效应,Hoeks et al. 2004)

c. The hearty meal was devouring (Kim & Osterhout 2005)

d. The poacher that on the fox hunted (van Herten et al. 2005)

    

语义P600的发现引起了学界广泛关注。学者们首先思考的是哪些因素会造成这种效应的出现。总结已有研究,语义P600效应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语义吸引(即题元角色分配中的颠倒现象)(Kim & Osterhout 2005)、语义联系(semantic association)(Kolk et al. 2003Hoeks et al. 2004等)、有生性违反(Kuperber 2007)、语义合理性(plausibility)(Bornkessel-Schlesewsky & Schlesewsky 2008;Brouwer et al. 2012)、实验任务要求(Kolk et al. 2003)、语境的作用(Nieuwland & van Berkum 2005)等。但Kuperberg (2007)认为,上述这些因素都无法单独激发P600,P600可能是由以上几种因素综合作用才出现的。

    语义P600引发了人们对句子加工机制的深入思考。一般认为,题元违反在本质上是语义的,那么它激发出的为何不是通常语义违反所激发的N400效应而是一般只有句法违反才激发的P600效应?语义P600与句法P600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吗?P600的功能到底是什么?这些都是研究者们要回答的问题。

 

3. 语义P600 的早期多线路模式解读

    ERP研究中发现的“语义错觉效应”似乎表明,语义信息在某种程度上是单独加工的,具有自治性。这一点引起了句子加工模型由单线路向多线路的转变。语义P600研究最初的十多年里,学者们采用的是基于语义组合独立于句法加工的多线路思路对语义P600的功能进行解读的,早期主要有语义错觉论、语义吸引说(Semantic Attraction Account)、监控说(Mornitoring Theory)、非句法中心动态模型Non-syntactocentric Dynamic Model)和扩展论元依存模型(Extended Argument Dependency Model/eADM)等几种理论。语义错觉论(Hoeks et al. 2004)将语义P600效应中的角色颠倒看作是一种被引诱而产生的语义错觉,P600是句法加工对这种错觉的修正语义吸引说(Kim & Osterhout 2005)认为造成语义P600效应的根本原因是语义吸引,即论元-动词既定语义关系的高度激活,强语义吸引可以使语义战胜句法。监控说(van Herten et al. 2005;Vissers et al. 2007;van de Meerendonk et al. 2009等)认为语义P600反映的是认知监控系统对可能出现的加工错误或冲突所进行的监控。当句法驱动线路与世界知识驱动的合理性启发(plausibility heuristic)相冲突时,处理器就会试图通过再分析来解决这种冲突。非句法中心动态模型(Kuperberg 2007)认为,语义P600效应是在动词论元关系加工过程中题元加工与句法加工的分析结果不相符时题元加工分析线路所做的持续性再分析。eADM (Bornkessel-Schlesewsky & Schlesewsky 2008)模型将句子加工分为三个阶段。阶段1是词汇范畴识别或句法结构构建。阶段2是动词-论元关系处理,包括显著信息运算、连接运算和合理性加工,其加工异常都表现为N400。阶段3包括前后两个过程,即整体匹配和合格性检查。整体匹配对连接运算和合理性加工结果进行整合。语义P600是在阶段3的整体匹配过程中对显著性/连接和合理性信息进行整合时出现的。虽然eADM模型较为成熟,但还是有些现象是它解释不了的Kos et al. (2010)发现,诸如Fred eet een restaurant Fred eats a restaurant的句子激发了一个N400效应。Kos et al. (2010)认为,根据eADM模型,显著性信息应该赋予a restaurant以undergoer的角色,而合理性处理应该得出a restaurant是locative的分析。由于论元指派线路中题元角色赋予进行顺利,没有产生N400效应。同样,合理性加工线路也没有产生N400效应因为它得出了一种合理的分析。这两条线路最终在整体匹配阶段发生了冲突。另外,该句还会引起合格性问题。这两个因素都决定应该产生P600效应。结果却并非如此Kos et al. (2010)认为,他们提出的加工竞争模型(Processing Competition Model)能解决这个问题。

    在加工竞争模型(Kos et al. 2010)中,句法和语义两条线路企图同时构建句子解读,因而互相竞争。若二者冲突,解决冲突的负担则会落在支持证据更弱的线路上。在Fred eats a restaurant一句中,句法线路得出了一个语义上不合理的解读(即Fred消费餐馆),而语义线路则得出了一个合理解读(即Fred在餐馆吃饭)。这时的句法线索更强,因为它预测了关键词是一个NP 而不是PP,而语义线索则并未产生预期。因此,解决冲突的负担就落在语义线路,从而导致了N400的产生。而对于语义错觉句,该模型则预测了相反的结果。例如,在The javelin has the athletes thrown一句中,句法得出了“标枪扔运动员”的解读,而语义得出了“运动员扔标枪”的解读,二者冲突,但语义更强,因为运动员扔标枪更合理,解决冲突的负担就落在了句法加工线路,从而导致了P600的产生。但是,在加工竞争模型中,竞争解读所产生的冲突总是由两条线路中的一条来解决的,其结果是,要么产生N400效应,要么产生P600效应。因此,这种模型会面临如何解释N400-P600双阶段效应的问题。

    多线路加工为句义关系的考察开辟了新视角。但却仍囿于一个定势,即P600和N400一定是对应句法和语义加工的。在这种思路下,研究者们不得不通过模型复杂化来解释语义P600效应。但复杂化的模型并未带来解释力的提高。五种早期多路线加工模型都不能对现有的结果全部做出解释。其中eADM之外的所有模型均不能对N400-P600的双阶段效应出解释。eADM模型虽然能对双阶段效应做出解释,但却不能对Kos et al. (2010)中的现象进行解释。另外,Brouwer et al. (2012)指出,早期五种模型都不能解释Nieuwland & van Berkum (2005) 中语篇层次激发出的语义P600现象。种种迹象表明,在坚持语义组合独立于句法和N400/P600对应于语义/句法加工的前提下对语义P600进行解释可能是一个误区要想对语义P600现象作全面了解和解释,需要重新认识P600的功能。

 

4. 语义P600研究中单线路加工模式的新进展

    Brouwer et al. (2012)提出的检索-整合模型以及Chow & Philips (2013)的研究坚持了单线路加工模式。但他们并不是通过增加加工模型的复杂性,而是通过重新考虑N400和P600两种成分的功能,给N400和P600赋予更高层次上更有概括力的功能来对语义P600效应进行解读的。这为语义P600的认识提供了颠覆性的观念。

    在检索-整合模型中,N400和P600反映的是检索和整合两种前后相继的加工过程。N400反映的是当前词的句义特征从长时记忆中检索的过程,并不反映任何整合性或组合性的语义加工过程。语义错觉句中N400效应的缺失与记忆系统的工作机制有关可以用启动效应来解释。之前被认为与N400有关的词汇整合功能由P600的振幅来反映。这种整合过程可以理解为对一个句子或故事中正在交流或表达的信息的心理表征进行构建、重组或者更新的过程,这就是心理表征(Mental Representation of What is being Communicated/MRC)假说。

    N400检索观的一个证据是,N400对语义相关性与单词的可预测性敏感,其振幅可以对语义相关词减小,也可随词的可预测性提高而减小,因为语义相关性和高预测性都可以通过词义激活来提高词汇通达或检索的速度(Kutas & Federmeier 2000等)。N400检索观还得到了脑成像研究的支持。根据Lau et al. (2008),后部中颞回(posterior middle temporal gyrus /pMTG)是N400效应最有可能的来源。pMTG在刺激间隔(Stimulus Onset Asynchronies /SOAs)中词汇决定任务刚开始33毫秒的时候,就已经非常活跃。这用整合观很难解释,因为此时一个词被充分整合进更大的语境中不太可能。Lau et al. (2008)认为,SOA中如此短暂的加工一定是反映词汇-语义记忆中自动扩展的激活过程。另外,pMTG区受到损伤的失语症患者在词汇检索任务中表现出了困难(Hart & Gordon 1990等),pMTG也是唯一一贯参与词汇选择等产出任务的区域(Indefrey & Levelt 2004)。这都意味着该区域参与词汇检索。

    Brouwer et al. (2012)认为,传统的由N400承担的信息整合过程现在被认为由P600的振幅来反映。Burkhardt (2007)以及Regel et al. (2011)等人的研究表明,句子在语篇层面的额外加工或反讽现象也会激发P600,因此P600并不单纯与句法修复过程有关,它反映的应该是跟意义而不是句法有关的过程。Brouwer et al. (2012)认为,MRC可能是由一些世界知识组成的,P600应该是晚期正波家族中的一员,反映的是MRC的构建、重组或者更新。P600成分在振幅、潜时、持续时长和头皮分布方面有差异,这些差异与心理表达构建的次过程相对应。这些次过程包括对新语篇实体的容纳、在实体之间建立联系并赋予其题元角色、添加新信息、对已建立的关系或已赋予的题元角色进行修改、解决不同信息来源的冲突等。

Brouwer et al. (2012)认为,之前发现的分别反映语篇、语义和句法加工的P600效应都可以用MRC的构建、修正或更新来解释。先看语义错觉句中N400缺失的解释。以句子(1b)及其对比句De speer werd door de de atleten geworpen 'The javelin was by the athletes thrown'为例。在这两句中,词汇启动和语境启动所促发的与thrown有关的词汇信息检索大体对等,对语义异常句及控制句预测出了大体相等的N400振幅,于是N400就消失了。再看双阶段模式材料(如The javelin has the athletes summarized/The javelin was by the athletes thrown)中N400的出现如何解释:由于缺少启动,summarized词汇特征的检索被预测为更加困难,从而在测试句产生出的N400比控制句中振幅更大,因此就观察到了一个N400效应。而至于语义错觉句(包括双阶段模式)中为什么会产生P600效应,检索-整合模型认为,在加工The javelin has the athletes thrown这样的句子时,被试想立即对句子中所传达的非常规事件构建表达,但由于该“语义错觉句”所表述的“标枪扔运动员”的情景与世界知识相矛盾,因此语义错觉句要比控制句的心理表达更困难,最终产生了P600效应。

对于Kos et al (2010)中的句子,MRC预测它应该会出现一个P600效应,反映的是Fred eats a restaurants 在构建连贯心理表达时所出现的困难。但这种P600效应并未实际出现。Brouwer et al. (2012)认为,仔细审视Kos et al. (2010)中的语言材料就能看出端倪。有时,语义异常好像只在句尾的介词短语处才会变得明显。这样,P600有时会出现在关键NP上,而有时则只会出现在句尾的PP上。如果ERP成分在这两者之间取平均数,那么,ERP就有可能探测不到。这就是为什么在关键NP处探测不到显著P600效应的原因。

    与Brouwer et al. (2012)类似,Chow 和 Phillips (2013)也语义组合独立于句法观点提出了质疑。他们通过单独操控语义吸引和有生性和谐animacy-congruity的方式对语义吸引、有生性违反和非合理性是否对P600效应有独特贡献进行了考察。Chow 和 Phillips (2013)设计了两个并行的汉语实验实验1对有生性和谐动词-论元之间能否组成合理句子的可组合性进行了操控,中既有角色反转又有有生性违反:

    (2)

a. 有生性一致,动词-论元可组合(控制组)    高才生把数学题解答了

b. 有生性违反,动词-论元可组合(角色反转)  高才生把数学题难倒了

c. 有生性一致,动词-论元不可组合            高才生把数学题挂起来了

d. 有生性违反,动词-论元不可组合            高才生把数学题困住了

实验2考察了有生性完全正常的语义反转句的ERP反应,只有角色反转,没有有生性违反,作者对“把”字句中论元的语法功能进行了操控

    (3)

a. 正常句子                侦探长把这个疑犯拘捕了。

b. 角色反转、有生性正常    这个疑犯把侦探长拘捕了。


实验1结果显示,有生性与组合性的ERP反应相互独立N400振幅受可组合性调节,但不受有生性和谐调节而P600的情况则正好相反。实验2显示的是典型的P600效应。实验1和实验2中角色反转句激发出的都是P600而不是N400。两个实验中,不同语义异常条件下P600效应相似且独立于语义吸引这表明,P600效应实际是对句子表层形式的非合理性(而不是语义吸引)敏感。

    语义组合独立论(Kolk et al. 2003Hoeks et al. 2004Kim & Osterhout 2005,van Herten et al. 2005,van de Meerendonk et al. 2009)认为有语义吸引的语义异常对P600效应有独特贡献且P600效应以N400效应消失为前提。但在实验1中,违反有生性的不可组合条件下尽管没有语义吸引却也激发出了P600,而且与角色反转条件下的振幅是一样的。另外,实验中发现的双阶段模式显示,P600对语义异常的反应并不以N400消失为前提。这表明P600对语义异常的反应不受语义吸引调节。实验还显示,完全合乎语法且有生性正常的角色反转句也会有P600效应。可见,语义吸引和有生性违反对P600效应都没有特别贡献。

    N400Chow 和 Philips(2013)采用的是词汇通达观,认为N400的振幅反映的是词库中词项通达的成本角色反转句中N400效应的缺失反映了正常情况下和角色反转条件下通向目标动词的成本相同,这是由语境限制弱和词汇语义联系强的原因造成的

    检索-整合模型和Chow 和 Philips(2013)的研究给人们对语义P600功能的认识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但总体来讲,这两种理论还主要是以理论阐释和推理为主,较为笼统,还缺乏强有力的实证支持证据。而在实验证据支撑方面,多线加工模式最近则获得了突破,Yano & Sakamoto (2016) 和Shen et al. (2016)就分别从形态句法和语义加工的互动关系以及脑区来源定位分析的技术角度为多线加工模式提供了新的证据支持。

 

5. 多线路加工模式的新证据

    Yano & Sakamoto (2016)认为,由于单线论和多线论对N400和P600功能定义不同,因此,仅仅根据这两种成分无法评价哪一种更适合句子加工。他们认为,单线论与多线论的区别就在于,只有后者才认为形态句法加工会对题元合理性敏感。因此,可以用LAN效应去检测形态句法合格但语义异常的句子中形态句法加工困难是否是由题元不合理性造成的。

    Yano & Sakamoto (2016) 的实验材料是日语中的及物/不及物交替动词。以agaru/ageru这对动词为例。不及物动词agaru只能赋予其前面的NP以主格,不能赋予其受格,因此,agaru同带主格标记ga的NP共现时,句子是合格的(如Nedan-ga agaru‘Price rises.’)。而当它同带受格标记o的NP共现时,句子就不合格(如*Nedan-o agaru‘*rises price.’),这种情况属于单纯的格违反,预计会激发出LAN-P600效应。及物动词ageru既可以给其论元赋主格,又可以给其赋受格。但是ageru同带主格标记ga的NP共现(* Nedan-ga  pro ageru '*Price raises (something).')比与带受格标记o的NP共现时(pro nedan-o ageru 'Someone raises price.')更不容易被接受,因为nedan(价格)更倾向于做及物动词ageru(提高)的客体而不是施事。因此,* Nedan-ga  pro ageru就是一个角色反转句,在格违反的同时又违反了题元合理性。单线加工模式认为形态句法加工在语义加工之前就完成了,因此,尽管nedan在题元上作为客体是合理的,但该模式还是会基于格标记和动词的次范畴信息等非歧义性线索将‘nedan(-ga)’分析为施事。这样,处理器就不能将主格标记ga感知为格违反。随之,该模式也就不会对及物动词-ga共现中的形态错误做出LAN效应的预测。但是,多线路加工模式却会给出不同的预测。根据这种模式,即便是在形态句法信息无歧义的情况下,题元合理性也能影响形态句法分析,作为客体的nedan会即刻影响形态句法分析,使得处理器将及物动词-ga共现的情形错误地感知成一种格违反,从而激发出LAN-P600效应。

    实验结果显示,不及物动词-o共现和及物动词-ga共现时都在350毫秒处激发出了一个左前额负波,之后是一个从700毫秒到1000毫秒的后区正波。Yano & Sakamoto (2016)认为,正如他们在实验前预测分析的那样,单线路模式很难解释及物动词-ga 共现的情形中为什么也会有一个LAN效应而多线路模式却能对这个LAN效应做出解释。实验表明,那些形态句法上合格但却包含不合理论元的句子也能引发LAN-P600效应。由于LAN是一种形态句法效应,这就意味着,形态句法和语义两条加工线路至少是部分平行的,从而支持了多线路加工模式。

    Shen et al. (2016)借助于来源定位分析考察了三种关于P600功能的假设,即句法功能、执行功能以及语义/整合功能。句法加工的脑区定位一般是在左额下回,执行功能(冲突监控功能)的脑区定位是在前扣带皮层,而语义加工的脑区定位则是在左颞上回和右前额叶前部(语义检索)。Shen et al. (2016)对P600所运用的来源定位分析是基于一种偶极种植法,他们将14个偶极分别放置在了上述三种P600可能的功能区内。其实验材料是80个包含主语从句的法语句子,其中动词是关键词,语义上不正确的句子(Le caillou qui est dans la piscine dort‘the stone which is in the swimming pool is sleeping’)和语义上正确的句子(L'enfant qui est dans la maison dort‘the child who is in the house is sleeping’)各40个。在语义不正确的句子中,动词因为违反了选择限制而不能同之前的语境进行整合。实验结果发现了语义P600效应。对P600效应的来源定位分析显示,语义非和谐情形中发现的P600效应来自于前扣带皮层和右前额叶前部活动的增强,P600效应在其它句法/语义脑区并不显著。这就意味着,语义P600反映的是一种更为广泛的冲突监控机制,前扣带皮层侦测到的是一种已知的语言输入和人们所期待的输入之间的冲突,从而导致相关句子发生语义重解,世界知识从右前额叶前部的长时记忆中被检索,处理器依靠的是语义记忆而不是纯句法过程来解决这种冲突的。实验更支持语义P600的执行功能假说,说明人类的语言理解涉及认知控制过程。

 

6. 单线/多线加工模式之争的思考与语义P600研究的展望

6.1 关于语义P600单线/多线加工模式之争的思考

    语义P600效应的发现及其引发的单线/多线加工模式之争极大地深化了我们关于句子加工认知神经机制的认识。就目前来看,多线加工模式由于在实验研究和脑区定位方面获得了更强的支持而略占上风。但现有的几种多线加工理论模型也还都存在一些问题,还没有一种理论模型能解释所有关于语义P600的现象。语义错觉论无法说清到底是什么触发了句法修复过程,语义吸引说无法解释那种不是有生性违反,而是世界知识违反所造成的语义异常。另外,语义吸引说、监控说、非句法中心动态模型和加工竞争模型均不能对N400-P600双阶段结果做出合理解释。eADM理论构建更为系统和全面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它声称句法加工只出现于阶段1,但反映句法违反的LAN效应却出现在与N400相似的时间窗口,这与eADM模型设计相左(王瑞乐等 2010550)。另外,eADM还缺乏实验支持。虽然其解释力较强,但还是解释不了Kos et al. (2010)研究中为何只激发出了一个N400效应。最新的脑区定位研究(Shen et al. 2016)更支持监控说。但监控说的理论解释却过于绝对,因为并非所有句子加工中的冲突都会引发P600(Kos et al. 2010;王瑞乐等 2010:548)。

    Brouwer et al. (2012)提出的检索-整合模型以及Chow 和 Philips(2013)将P600归结为一般非合理性的观点完全颠覆了传统的ERP成分的功能解读,为我们认识P600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但是,从技术的角度看,检索-整合模型和Chow 和 Philips(2013)的研究也都有一些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正如Brouwer et al. (2012)他们自己所指出的,对于检索-整合模型而言,将来研究中如何对P600效应的决定因素进行系统排列和严格控制是一项紧迫任务。另外,相关的理论构建如何能与现有研究所发现的其他ERP成分如ELAN、LAN以及持续性负波(Steinhauer & Drury 2011等)进行整合也是一大挑战。从理论层面来看,检索-整合模型和Chow 和 Philips(2013)非合理性论的意义与其说是维护了单线加工模式倒不如说是二者都突破了传统的句义区分,将语义P600认定为意义整合过程的反映。检索-整合模型将视角放在了更为宽广的心理表达构建中,将句义加工融入更高层次的事件加工,使得其解释力变得更强。而Chow 和 Philips(2013)的实验则在某种程度上支持了这种观点。但这两种观点在理论上也会面临一些问题或风险。检索-整合模型所面临的风险是,它有可能会模糊各种P600成分之间的界限和区别。P600家族内部成员是否还需要区分?如果需要,该如何进行区分?而非合理性论需要回答的主要问题则是非合理性与MRC有何关系?总体来讲,检索-整合模型所提出的心理表达构建的概念还很模糊,心理表达的边界到底在哪里是其将来要回答的重要理论问题。

6.2 对今后语义P600研究的展望

    自从语义P600效应被发现以来,对该效应和P600功能的研究就成为推动句子加工ERP研究的强力引擎。从目前来看,N400和P600等ERP成分的功能解释已经显现出句内和句外解读相互竞争的迹象。对语义P600功能的解释也会有两个方向: (i)它反映的还是传统的句义关系;(2)它已经突破了传统的句义区分,从句义关系扩展到了句内加工同语篇语用加工以及语言模块同非语言认知模块之间的关系,语义P600反映的可能是比句法、语义更高的认知原则,语言与其它认知加工可能是共通的。单从目前的研究来看,还很难对这两种解读的竞争作定论。展望未来,以下几个方面是今后语义P600研究的方向和发展趋势:(i)各种影响因素的控制与整合,特别是工作记忆容量的操控(蔡李平、王2012)(ii)ERP技术与fMFRI等其它技术的结合研究。(iii)儿童句子加工研究。(iv)二语句子加工研究(张辉 2014)。(iii)跨语言比较研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汉语中也有像“青草吃肥了羊儿”这样的题元颠倒现象,但这在汉语中是可接受的,对比这类现象和印欧语中激发出语义P600效应的不可接受的题元颠倒现象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语义P600的最新研究给人们带来新发现的同时也将一些问题引入更深的思考,如语言处理中的句子加工与其它认知处理到底是什么关系?句子加工与一般认知处理是相通的还是有其独特性?它们之间有没有清晰的界限?这些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在整个认知官能中语言模块内部句法同语义、语用、语篇等其它模块的关系以及语言模块同其它认知模块之间的关系问题。要回答这些问题,神经语言学需要与理论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等研究领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合作,才能真正揭开大脑语言加工之谜。



限于字数,参考文献略,引用敬请参照原文

原文来源周长银.“单线加工”还是“多线加工”?—语义P600研究的争议与最新进展[J].外国语,2017(6):98―107



作者简介

周长银(1972 - ),男,山东齐河人,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句法学,认知神经语言学。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事件结构理论与跨语言类型比较参照下的汉语结果句式研究”(12BYY089);北京市属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长城学者)计划项目(CIT&TCD20150303)。




长按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