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书小札|陈新仁教授等《语用学与外语教学》

语言学通讯 语言学通讯 2021-03-17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语用学与外语教学》


内容简介

      

本书共16章,分为理论篇、教学篇和研究篇三大模块。理论篇共4章,总体介绍语用学及其语言观、习得观、教学观。教学篇共7章,分别从会话含意、言语行为、语用预设、话语标记语、语言礼貌、会话组织和语言模因等视角,阐述如何运用语用学理论指导外语教学,并提供了操作性案例。研究篇共5章,针对中国英语学习者,涉及言语行为可教性、礼貌习得、话语标记语习得、语用与语法意识以及语用能力测试几个方面。

本书每一章的开始一般为引言部分,对本章议题和相关理论作界定,并介绍本章主要内容。再对议题进行具体的阐述和分析,并介绍有关的研究方法。最后通过结语来总结归纳本章的重要内容。本书的目的就是将语用学的理论运用到外语教学实践中,从而提高外语教学质量。因此,本书的教学篇为全书的重中之重,一共用了7个章节来进行细致的论述。在教学篇的附录部分还有相应的教学示例,便于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本章的议题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在研究篇中,作者运用大量的研究案例向读者展示研究方法、结果与讨论,旨在对中国外语教学有所启示并促进读者开展自己的语用教学研究。

本书特色

      该书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理论指导结合实例分析,有理有据。尤其是教学篇这一模块,作者主要讲了会话含 意教学、言语行为教学、语用预设教学、话语标记教学、语言礼貌教学、会话组织教学、语言模因教学7部分内容,每一 部分内容都给出了相应的教学示例,可以让读者充分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例如:会话含意教学这一部分,作者由浅入深,先是介绍了会话含意的相关概念,并指出会话含意的理论是语用学中的重要参考依据,它可以促使人们说出“弦外 之音”,让听者对对方的真正目的进行有针对性的理解和思考。接着,作者对会话含意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介绍,并在最后对其在外语教学中的有效英语策略进行了论述。要求教师要向学生传授会话含意的相关知识内容时,要避免机械性地知识灌输,要通过更多知识应用案例的导入来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对此,教师应该要求学生了解会话含意的基 本概念以及工作机制,让学生在进行话语的理解活动时,不能只是停留在话语的表面意思,而是要深究其真正意思,树立会话含意的语用意识。当然,学生有了语用意识并不能满足正确理解话语的要求,教师还需要向学生讲授含意产生的触发机制,换而言之,就是让学生知道会话含意是如何产生与传达的。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培养学生利用语境信息理 解会话含意的能力。培养这方面的能力,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帮助学生准确把握语调与重音。因为在现实 的生活中,如果我们想向别人暗示我们的话语不能被当作平常意思去理解和对待时,我们通常会使用不同寻常的语调 或者重音去暗中提醒。这种情况尤其出现在英语听力当中,比如当第一个人提出一个问题或者观点以后,第二个人立即重复第一个人讲话内容,而且要尽量保持一致。一般情况下,如果第二个人重复的部分用的是升调,往往表示否定;而如 果其用的是降调,则往往表示肯定。这一方式可以算得上是英语学习者在锻炼听力能力时的一个技巧,虽然这种判断方 式不能全是正确的,但是只要能够将其进行灵活运用,确实是可以提升学生在英语听力水平,帮助学生在听力测试中做 出更多准确的判断。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平时要加强对背景知识的积累,要有计划、有系统、有目的地让学生实 现相关知识的积累。

推荐语

      语用教学的内容涉及语用知识、语用能力和语用意识三方面。语用知识包括语用语言知识和社交语用知识,具体表现为言语行为知识、语用惯例语、话语标记语及其策略、语篇组织知识等,以及与交际相关的社会文化知识。语用能力的内容主要是如何理解语用含意、将语用知识转化为一定语境中的合适行为。语用意识的内容则是交际者能够全面掌控语用知识的习得与激活以及能够调控语用表现所涉及的所有认知机制和手段。

      本书的主要价值在于其在外语教学实践中的有效运用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不仅让更多人了解语用学,同时也为众多一线外语教师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素材。

 

友情赞赏

如果您认为语言学通讯对您的科研,教学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打赏支持我们的学术公益活动!

¥1

本文编辑:语言学通讯特约编辑 上海理工大学 孙雨


推荐阅读

1. 刘建达,2006,中国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测试[J],《外语教学与研究》(4):259-265.

2. 刘建达,2007,语用能力测试的评卷对比研究[J],《现代外语》(4):396-404.

3. 刘建达,2008,语用能力测试研究:现状、问题与启示[J],《外语研究》(4):52-58.

4. 白丽梅,2010,中介语语用学多语言跨文化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6):475-477.

5.  陈新仁,吴珏.中国英语学习者对因果类话语标记语的使用情况——基于语料库的研究[J].国外外语教学,2006(3):38-41.

 

主流学者都关注的神奇公众号

语言学通讯

学术讲座|读书小札|科研助力

 

请留下你指尖的温度

让太阳拥抱你

记得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