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著推荐| 上海大学赵彦春英韵《三字经》《千字文》《道德经》《弟子规》《宋词百首》

语言学通讯 语言学通讯 2019-08-05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赵彦春


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导。先后担任天津外国语大学教授,外国语言文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天津外国语大学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基地博士生导师,天津市特聘教授,天津市"千人计划"入选者,国家二级教授,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四川外国语大学教授,外国语言研究所所长,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现代外语》副主编。社会兼职包括:国际东西方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东西方研究学刊》编委会委员,国际东西方研究会研究员,国际期刊  Translating China  (文化版)主编、  Translating China  (学术版)主编,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副主编、台湾政治大学《广译》编委,中国语言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天津外文学会常务副会长,天津外语专业研究生创新论坛常务副主任,中山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兼职教授,北京语言大学兼职教授、华北科技学院兼职教授,天津科技大学客座教授,天津财经大学客座教授,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客座教授,延安大学名誉教授,印度  Mericet  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等。专攻翻译学、认知词典学,兼攻理论语言学,语言哲学等专业,并致力于《诗经》《道德经》以及唐宋诗词等经史子集的研究和英译。1985  年获广州外国语学院英美语言文学专业学士学位,  2000  年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  2001-2002  年于英国诺丁汉大学做访问学者,  2009  年  7  月至  8  月墨尔本大学访问学者。迄今在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80  余篇,已出版专著  8  部,译著  12  部,编著  3  部,编审教材  3  部。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2  项,省部级项目  6  项,校级重点学科项目  3  项,主持在研项目  2  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1  项,中共中央文献编译局基金项目  1  项。《认知词典学探索》荣获第四届重庆市政府优秀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另有多项成果荣获大学及学会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等。  2014  年出版的《英韵三字经》是有史以来第一部以三个英语单词对应三个汉字的偶韵体《三字经》译文,被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日报、二十一世纪英文报、渤海日报、今晚报、天津广播电台以及今日头条、网易等各大知名媒体的广泛报道,被誉为"有史以来最美汉英翻译"、"神翻译"、"神还原"。



购买须知:长按图片中二维码进入购买页面,需要发票的读者,请在(地址栏下方)留言处 备注单位抬头、税号


《三字经》英译,为译事之至难,被评论家视为“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因此,译者突破禁区的描述以及多译本的对比分析将会全面揭示翻译的本质、机制、规律和技巧。本课程基于赵彦春的《英韵(三字经)》中的译文和翻译的心路历程选取了两个英译本进行平行文本分析。这三个译本各自具有凸显的语篇特征:一为翟理斯的阐释性的散体译本;二为赵彦春的三词格偶韵体译本;三为王宝童的诗行词数不定的韵体译本。三个译本的系统分析,展示了同一原文在译语表征方式上的差异,以此透视翻译的本体以及翻译过程中所涉及的种种因素,尤其是成败得失可能给予的学理启迪。

本课程设定了形式和内容的评价指标:形式上设定译文与原文可类比的关系,即“三字”是否体现或者如何体现以及译文是否是韵体这两个指标;内容上设定语法、语义、语用、语篇、诗学以及修辞诸层次是否准确和得体等指标。

译本分析表明:散体译本不顾形式之美,其释义也未必就能圆满;为押韵而错乱织综或丧失要旨则译犹不译;保守原作的形意张力和意义潜势、与原作等值且自主、自足的译作才是理想的文本。《三字经》被誉为国学中的“袖里通鉴纲目”。如果译文因其悖谬而遮蔽中华文化的魅力,乃至误导西方读者,乃译者之罪,因此,为达成译文的理想状态或者梁启超所说的“圆满调和”之境,译者除掌握翻译学的本体知识之外,还须具备贯通中西古今的文化史知识,尤其需要哲学、逻辑和语言学方面的素养。

赵彦春、林玉娟、刘昊博著的《三字经英译课堂》对《三字经》平行译本的分析揭示了以诗译诗、再铸经典的运作机制,可以给客观的译文评析提供案例;同时探讨诸多翻译学的棘手话题:译文形神兼备为何可能?翻译中不易与易的辩证关系如何?在保留文化信息上如何解决音译和理据丧失的矛盾?翻译在构词、句法、语义、语用、文体诸方面有何体现?译者应该具备怎样的素养?语言学、哲学、逻辑、文学等知识在翻译中起什么作用?凡此种种,本课程皆予以详尽深入的解答。

《英韵三字经》整体上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三字成句,简洁精练,易于诵读,能进一步推动国学经典《三字经》在海外的传播及推广。在谈及翻译《三字经》初衷时,赵彦春说道:“这是一种责任,让中华文化‘走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三字经》,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赵彦春是学习语言学出身,同时又作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者,对中华文化“走出去”有自己的见解。中华文化独特深邃,更妙的是它能以优美如诗的形式表达出来。因此,在翻译实践上他一直坚持并实践着“以诗译诗,以经译经”的准则。文化典籍、经典是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与重要载体,更是中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它构成中国文化美的一面,且对现代社会仍有现实指导意义。对于这些美的东西,优秀的文明与文化,他主张并追求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观与价值观。即主张把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推向国际舞台,使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能够欣赏学习,同时又能促进各种优秀文化相互贯通,实现各自纵深发展。

《千字文》也列入蒙学经典,但与《三字经》、《百家姓》不同。《千字文》的文字比较难懂,含义比较深刻,包含的内容涉及自然、历史、建筑、修身、人物等等,堪称一部浓缩的中国百科全书。更令人赞叹的是《千字文》对仗工整,韵律和谐,读来朗朗上口,便于记诵,这也是它广为流传的一个重要原因。

《道德经》以“道”为中心展开整个哲学系统。“道”承载着作者的生命意识、宇宙观念和道德诉求。从语言特点来看,《道德经》可以看做是一种充满了隐喻性的哲理诗。作者在“道”隐喻性的语言表达形式中,传达出某种超乎语言的东西。通过语言的诗化方式,使读者感悟那跨越常思的存在,发现在人与自然、人与宇宙、人与道的同一性中起支配作用的东西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弟子规》共有360句、1080个字,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句连意,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全篇先为"总叙",然后分为"入则孝、出则弟、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

词是一种音乐文学,它的产生、发展,以及创作、流传都与音乐有直接关系。词所配合的音乐是所谓燕乐,又叫宴乐,其主要成分是北周和隋以来由西域胡乐与民间里巷之曲相融而成的一种新型音乐,主要用于娱乐和宴会的演奏,隋代已开始流行。而配合燕乐的词的起源,也就可以上溯到隋代。宋人王灼《碧鸡漫志》卷一说:“盖隋以来,今之所谓曲子者渐兴,至唐稍盛。”词最初主要流行于民间,《敦煌曲子词集》收录的一百六十多首作品,大多是从盛唐到唐末五代的民间歌曲。大约到中唐时期,诗人张志和、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等人开始写词,把这一文体引入了文坛。到晚唐五代时期,文人词有了很大的发展,晚唐词人温庭筠以及以他为代表的“花间派”词人以李煜、冯延巳为代表的南唐词人的创作,都为词体的成熟和基本抒情风格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词终于在诗之外别树一帜,成为中国古代最为突出的文学体裁之一。进入宋代,词的创作逐步蔚为大观,产生了大批成就突出的词人,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并出现了各种风格、流派。《全宋词》共收录流传到现如今的词作一千三百三十多家将近两万首,从这一数字可以推想当时创作的盛况。词的起源虽早,但词的发展高峰则是在宋代,因此后人便把词看作是宋代最有代表性的文学,与唐代诗歌并列,而有了所谓“唐诗、宋词”的说法。

赞赏我们


语言学通讯公众号整理:2019年学术会议/研修

学术会议| 适用语言学与多模态国际会议通知

学术会议|2019年“多语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学术研讨会  暨首届“海上论坛”青年学者工作坊(2019年5月31-6月2日)

学术会议|“跨语言及语境的元话语研究”国际会议(10月18日-20日)

学术会议| 语料库与学术英语研究专题研讨会(2019年6月1日)

学术会议| 青少年外语教学国际研讨会征稿通知(2019年9月20-22日)

学术会议| 第二届国际符号学会议(南京师范大学 2019年7月5-7号)

学术会议| 全国首届“译者行为研究”高层论坛(2019年4月26-28日)

学术会议| “首届社会语言学高端国际论坛” 2号

学术会议|第十四届中西部地区翻译理论与教学研讨会暨翻译研究国际研讨会(1号通知)

学术会议|第二届“韩礼德研究会”会议通知

科研助力| 2019年广东省商务英语研究生暑期学校(2019年7月3-16日)

学术会议|首届东亚语用学研讨会征稿启事(2019年9月)

学术会议|2019年语言与认知国际会议(2019年6月15日-16日)

学术会议| 第十三届“海峡两岸外国语言文学论坛”(2019年5月17-19日)

学术会议|新时代跨学科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国际研讨会3号通知(2019年3月29-31)

学术会议| 第二届英语自然文学与生态批评高端论坛(2019年7月14)

教师研修| 学术英语教学与研究前沿工作坊(2019年5月18日-19日)

教师研修| 多模态视域下的外语教学与研究(2019年4月19日-21日)

教师研修 | 助力高水平本科教育,打造英语专业线下“金课”(2019年4月11-12日)

学术会议| “首届全国课堂二语习得论坛” (2019年9月20-22日)

学术会议| 第三届意大利实验语用学国际会议 (9.19~20)

学术会议| 中山大学首届全国外国语言文学青年学术论坛(2019年9月中旬)

语言学| 文学| 翻译学

七万学者关注了语言学通讯公众号。我们优先推送免费的学术会议,研修和讲座。收费项目推广请支付劳务费,外联和商务合作请联系dianzishu@126.com




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