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著推荐 | 曹顺庆主编 “英语世界中国文学的译介与研究丛书”

语言学通讯 语言学通讯 2021-03-17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九万学者关注了语言学通讯




通讯君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强强合作,共同推广优秀的学术著作。欢迎更多作者、出版社加入我们的著作推广活动(dianzishu@126.com)。

国内合作伙伴

欢迎联系加入我们的推广计划dianzishu@126.com

本期推荐曹顺庆教授主编“英语世界中国文学的译介与研究丛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通讯君推广6.8折包邮正版书全网最低价。


友情提示:扫码即可购买。如需发票,请务必在地址栏下方的留言处,自行备注抬头税号和email,谢谢合作!


推荐语:《中国古代女诗人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与研究》以中国古代女诗人及其作品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传播、接受和研究情况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学与思想史相结合的方法,并借鉴变异学、阐释学、接受美学等相关理论,通过对英语世界中国古代女诗人译介、研究成果的概况总览,以及对代表作家、代表性著作的深入分析,考察英语世界中国古代女诗人研究的万象百态和丰富内容,展现英语世界中国古代女诗人研究的特点及内涵,揭示其中蕴含的规律及个性。




作者简介:何嵩昱,女,教授,博士生导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中国文艺理论家协会会员,韩国东亚人文学会会员,曾任教于韩国岭南大学。曾先后在国内外各级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近三十篇,出版专著两部。主持并完成国家、省级、校级社科基金项目。



向上滑动阅览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译介与传播
第一节 滥觞期(1589-1920年):“诗神远游”不列颠
一 发端英国
二 译介粗浅
第二节 发展繁荣期(20世纪20-90年代):“兰舟”漂洋行欧美
一 译介进入自觉状态
二 传播范围渐宽,翻译内容渐广
三 译介和传播队伍迅速壮大、成分多元化
第三节 深化延展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彤管清徽”探深源
一 译介内容丰富,传播范围深广
二 手段多样化
三 走向系统化和学理化

第二章 过滤与变异
第一节 翻译文本的选择倾向与文化过滤
一 聚焦著名诗人
二 关注妓女/交际花诗人
三 偏好“艳情”诗,突出“情色”色彩
四 观照”冷门“诗人
第二节 译介策略的选择及变异特点
一 外交官的译本:以介绍和传播文化为目的的“文化”过滤
二 诗人的译本:以表达自我为目的的“创造性叛逆”
三 学者的译本:以文本还原为目的的“忠实”
四 华人的译本:“归化”与“异化”的融合

第三章 研究与阐释
第一节 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研究方向和特色
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研究方向和特色
第三节 主要研究者及其研究内容
一 孙念礼及其班昭研究
二 胡品清及其李清照研究
三 罗溥洛及其贺双卿研究
四 珍妮·拉森及其唐代女诗人研究
五 管佩达及其佛道女诗人研究
六 孙康宜等人及她们的明清女诗人研究

第四章 视角与创新
第一节 西方文论视域下的中国古代女诗人研究
一 新批评:宇文所安对《(金石录)后序》的细读
二 平行比较:谭大立等人对李清照的研究
三 精神分析学:伊鲁明对唐代女诗人的研究
四 女权主义批评:柴杰对汉魏晋女诗人的研究和艾朗诺对李清照接受史的研究
第二节 英语世界中国古代女诗人研究的创新性及借鉴意义
一 西学中用
二 中西结合,平等对话
三 疑而求新
……
第五章 接受与他国化
结语
附录 主要论著中诗人及诗题中英文对照表
参考文献




友情提示:扫码即可购买。如需发票,请务必在地址栏下方的留言处,自行备注抬头税号和email,谢谢合作!


推荐语:《英语世界中的<金瓶梅>研究》主要聚焦于《金瓶梅》在英语世界中的传播、接受和影响,并着重梳理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西方汉学界对这一奇书的理论阐释。全书主要呈现了英语世界在《金瓶梅》的实证研究、主题思想研究、人物研究、叙述风格研究、修辞研究等方面的理论成果。总的来看,英语世界这一“他者”视角为国内金学界提供了一面具有跨文化意义的“比较之镜”,有利于促进中西金学界之间的互证、互识和互补。



作者简介黄文虎,出生于1986年,土家族,祖籍湖南张家界,湖南常德津市人,文学博士,毕业于四川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师从何云波教授,博士师从曹顺庆教授与傅勇林教授,现任教于华侨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领域主要有比较文学、传播学及符号学。



向上滑动阅览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意义及范畴

第二节 国内外《金瓶梅》研究综述

第三节 《金瓶梅》在美国的流传、译介和研究概述

第二章 英语世界《金瓶梅》的版本、作者、素材及相关问题

第一节 《金瓶梅》的版本问题

第二节 《金瓶梅》的作者及成书方式

第三节 《金瓶梅》中的素材与源流

第三章 英语世界《金瓶梅》的主题思想与艺术思想研究

第一节 宗教思想论

第二节 社会思想论

第三节 艺术思想论

第四章 英语世界《金瓶梅》的人物研究

第一节 西门庆

第二节 武松

第三节 潘金莲

第四节 西门庆诸姬妾

第五章 英语世界《金瓶梅》的叙述风格研究

第一节 叙述操控

第二节 叙述时空

第三节 叙述结构

第六章 英语世界《金瓶梅》的修辞研究

第一节 修辞综论

第二节 象征

第三节 反讽

第七章 跨中西文化视野下的《金瓶梅》研究

第一节 美国《金瓶梅》研究的基本理论视角

第二节 跨文明视野下《金瓶梅》中的性描写

第三节 中西跨文明视域下《金瓶梅》的文本身份

第八章 结语

附录:《金瓶梅》中文资料分类目录(1981-2018)(选录)

参考文献

友情提示:扫码即可购买。如需发票,请务必在地址栏下方的留言处,自行备注抬头税号和email,谢谢合作!


推荐语:《英语世界的巴金研究/英语世界中国文学的译介与研究丛书》全面系统地对英语世界的巴金研究进行了详细的阐释与比较分析,梳理出英语世界巴金研究史的基本发展脉络,以期让中国学者更多的了解英语世界巴金译介和研究的状况,借鉴英语世界学者的“他者的眼光”,给中国的巴金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架起东西方文学研究与文化交流沟通的桥梁。此外,《英语世界的巴金研究/英语世界中国文学的译介与研究丛书》还对国内巴金研究与英语世界巴金研究进行对比与比较,以期为中国的巴金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简介:王苗苗,文学博士,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从事比较文学研究。先后在《外国文学研究》《清华大学学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以及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Culture等中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向上滑动阅览


第一章 英语世界巴金研究的传播与介绍
一 巴金在英语世界的传播
二 巴金作品在英语世界的翻译

第二章 英语世界对巴金生平与思想的研究
一 英语世界巴金生平的研究
二 英语世界巴金传记的研究:奥尔格·朗的巴金传记研究
三 英语世界巴金思想的研究

第三章 英语世界巴金的《家》的研究
一 对《家》的文学研究
二 对《家》的语言学研究
三 对《家》的人物形象的研究

第四章 英语世界的巴金其他作品的研究
一 英语世界的巴金1949年之前生活与作品的研究
二 英语世界的茅国权的巴金研究
三 英语世界的巴金早期创作的研究
四 英语世界的巴金后期创作的研究

第五章 英语世界的巴金与中外其他作家作品的}匕较研究
一 巴金与福克纳的比较研究
二 《家》与美国小说《纯真年代》的比较研究
三 从小说类型学的角度研究《激流三部曲》
四 巴金与中国其他作家作品的比较研究

第六章 英语世界的巴金研究与中国的巴金研究的比较研究
一 文化过滤与文学误读中的巴金研究
二 中国的巴金研究与英语世界的巴金研究的异同
三 英语世界的巴金研究与中国巴金研究的互鉴
参考文献

友情提示:扫码即可购买。如需发票,请务必在地址栏下方的留言处,自行备注抬头税号和email,谢谢合作!


推荐语:本书是以《水浒传》在英语世界的研究为对象的一部论著。从研究范式上来说,这是典型的跨国界、跨语言、跨文化的文学研究。根据英语学界《水浒传》研究的具体情况,本书分五个主题展开论述:第yi是英语世界对小说的作者、素材来源、成书过程与版本演变所作的考证,第二是英语世界对《水浒传》在社会领域与中外文学领域所产生的影响的研究,第三是英语世界就《水浒传》的人物形象塑造艺术所作的研究,第四是英语世界对《水浒传》的叙事艺术展开的研究,最后是英语世界对作品的思想主题的研究。



作者简介:谢春平,男,出生于1979年5月,江西省瑞金市人。2010年12月毕业于南昌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2014年6月毕业于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赣南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比较文学、外国文学与海外汉学的教研工作。自2010年以来,在《内蒙古社会科学》《中外文化与文论》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篇,出版学术论著(合著)两部,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参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一项,主持校级课题一项。


向上滑动阅览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意义、范畴及方法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范畴与方法
第二节 英语世界《水浒传》译介、接受与研究述评
一、《水浒传》英译述介
二、英语世界《水浒传》研究综述
第三节 《水浒传》研究现状
一、学界对英语世界《水浒传》研究的述介与研究
二、**学界《水浒传》研究述评
第一章 英语世界对《水浒传》的考证探源研究
第一节 《水浒传》的作者问题
一、《水浒传》是个人独创抑或多人合著
二、《水浒传》的著作权归属
三、小说作者的身份研究
第二节 《水浒传》的素材渊源
第三节 《水浒传》的成书过程与版本演变
一、《水浒传》的成书过程
二、《水浒传》版本研究
第二章 英语世界对《水浒传》的影响接受研究
第一节 《水浒传》对中国古典文学创作的影响
一、《水浒传》与明清小说创作
二、《水浒传》与明清水浒戏创作
第二节 《水浒传》对中国现代戏剧、影视创作的影响
一、《水浒传》与中国现代戏剧
二、《水浒传》与中国现代影视
第三节 《水浒传》对中国社会及对域外文学创作的影响
一、《水浒传》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二、《水浒传》的域外传播及对域外文学创作的影响
第三章 英语世界对《水浒传》的人物形象塑造研究
第一节 《水浒传》人物塑造艺术成就的评价问题
一、水浒人物塑造的“典型化”论
二、水浒人物塑造的“模式化”论
三、中西小说比较与西方小说观念视域中的水浒人物塑造研究
四、中国文学传统的凸显与水浒人物塑造研究的深化
第二节 中国传统社会权力结构中的水浒英雄人物研究
一、英雄的文化含义与特征
二、帝王型英雄:宋徽宗和宋江
三、书生型英雄:吴用
四、武士型英雄:武松、李逵、鲁达和石秀等人
第三节 西方现代反讽观念视域中的水浒英雄人物研究
一、水浒人物研究中反讽要素的确立
二、水浒人物描写中反讽意蕴的呈现方式
三、水浒英雄中的反面人物
四、水浒英雄中的正面人物
第四节 水浒女性形象研究
一、男权社会中的水浒女性形象塑造
二、水浒女性形象与淫妇
第四章 英语世界对《水浒传》的叙事结构艺术研究

友情提示:扫码即可购买。如需发票,请务必在地址栏下方的留言处,自行备注抬头税号和email,谢谢合作!


推荐语:本书探讨了唐诗在英语世界中文本行旅的发生、发展和成熟的全过程,通过把握译介的发展脉络,考察了英语世界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唐诗的解读与重构,指出唐诗在英语世界跨越200余年的传奇历程是英语世界在中西文明的对话中,对唐诗的诗学特征和文化内涵的思考与探索,在探索中又折射出西方文化、文学批评的自身印记以及中西诗学的互动与再识,并在此基础上深思英语世界中的唐诗研究带给当今学术研究以及文化交流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王凯凤,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07级博士,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与比较诗学,主持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英语世界中的唐诗译介与研究”(项目批准号:SC13WY1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基础研究项目“英语世界唐代女性诗作译介研究”(项目批准号:ZYGX2013J146),参与教育部重大招标项目“英语世界中国文学的译介与研究”(项目批准号:12JZD016)、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英语学界中国文学史的历时研究”(项目批准号:15XJC751002),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数篇


向上滑动阅览


绪论

第一章 唐诗西行——渐行渐远
第一节 唐诗英译发轫之历史境遇
第二节 发轫期的唐诗英译
一 首篇英译唐诗
二 语言与文化研究之佐证
第三节 唐诗英译发轫之特点与意义

第二章 回归经典——英诗格律体体制下的唐诗英译
第一节 格律体译诗经典之确立
一 时代背景之走进文学审美视野
二 翟理斯格律体译诗成就
三 格律体译唐诗初期特点与不足
第二节 格律体译诗经典时期英译名家
一 克莱默一宾
二 查尔斯·巴德
三 弗莱彻
四 丁韪良
五 格律体译唐诗之特点与不足
第三节 格律体译诗体制下的唐诗译介反思

第三章 “形”变所孕——英诗自由体体制下的唐诗英译
第一节 文学背景
第二节 庞德“自由体”译诗革命及成就
一 庞德同中国古诗及唐诗的渊源
二 《神州集》中的唐诗革新英译
三 庞德对唐诗英译的贡献
第三节 洛威尔、艾思柯创新英译特色与成就
一 《松花笺》作者及诗歌翻译缘起
二 《松花笺》中的创新英译
三 洛威尔、艾思柯对唐诗英译的贡献
第四节 自由体译诗体制下的唐诗译介反思

第四章 形神皆备——“跳跃节 奏”的中庸之道
第一节 “跳跃节 奏”与唐诗的谋合
第二节 魏理“跳跃节 奏”译介
一 初译唐诗
二 成熟运用
三 诗人诗作专题译介与研究
四 魏理唐诗英译成就评价
第三节 葛瑞汉“跳跃节 奏”译介晚唐诗
一 选译内容
二 选译标准
三 特色品评
第四节 “跳跃节 奏”译诗体制下的唐诗译介反思

第五章 诗情与禅意——唐代禅诗的传奇
第一节 唐代禅诗在英语世界之缘起
第二节 “垮掉一代”与寒山诗
一 时代背景
二 斯奈德笔下的“寒山”
三 斯奈德与寒山的隔空对话
第三节 “垮掉一代”后的唐代禅诗英译
一 综述


友情提示:扫码即可购买。如需发票,请务必在地址栏下方的留言处,自行备注抬头税号和email,谢谢合作!


推荐语:本书在美国汉学发展的宏阔视域下系统评述美国汉学界苏轼研究的历史背景、阶段特征、主要成果、方法理路,并由此展开中美苏学比较,在中西诗学对话的层面进行深入探讨。美国汉学界对苏轼诗词、文赋、书画、政治哲学思想、文艺美学思想、贬谪心态均有独到见解,中美苏学在学术话语、理论视角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由此引发对中西文学研究方法的融合、以西方理论话语分析中国古典诗词的契合性、跨异质文明研究中的价值判断等问题的思考。


作者简介:万燚,女,四川广安人,1979年生。四川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四川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现为四川理工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理事。长期从事比较文学、外国文学与海外汉学的教研工作,主持或主研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十项,发表《英语世界的苏轼“因革”文学思想研究》《英语世界的苏轼研究综述》《东坡赋与中国酒文化》《韩南的中国文学研究析论》《弥纶群言?而研精一理——论艾朗诺的苏轼研究》等论文二十余篇。


向上滑动阅览



绪论
一 选题价值与现状述评
二 研究内容与方法理路

第一章 美国汉学界的苏轼研究发展史
第一节 传播背景
第二节 发展分期
一 滥觞期
二 全面发展期

第二章 美国汉学界的苏诗研究
第一节 何大江:苏诗呈现的“多元价值观”与“以文为诗”
第二节 艾朗诺:苏轼的“心中之镜”
第三节 杨立宇:苏诗中的“自然”与“自我”

第三章 美国汉学界的苏词研究
第一节 刘若愚:苏词中的“理性与机智”
第二节 孙康宜:“令人惊奇的变革”
第三节 艾朗诺:“词人之声”

第四章 美国汉学界的苏轼哲学与美学思想研究
第一节 包弼德:“尽个性而求整体”的哲学思维
第二节 艾朗诺:“政”“道”融合的政治哲学思想
第三节 管佩达:“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佛家境界
第四节 苏轼美学的新变代雄:以许龙为中心
一 众口一词:“书画亦精*”
二 许龙:“自成一格”

第五章 美国汉学界的苏轼贬谪心态研究
第一节 金斯伯格:“疏离”与“调和”
第二节 唐凯琳:“归”的三重内涵
第三节 艾朗诺:“以新方式应对挑战”
第四节 杨治宜:“回归内在乌托邦”

第六章 美国汉学界苏轼研究方法与话语
第一节 研究方法
一 文本细读法
二 定量分析法
三 平行研究法
四 知人论世法
五 会通互证法
第二节 中美苏学学术话语与理论视角比较
一 学术话语比较
二 理论视角比较
结束语
一 中西文学研究方法的融合
二 以西方理论话语分析中国古典诗词的契合性
三 跨异质文明研究中的价值判断
附录 学者译名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友情提示:扫码即可购买。如需发票,请务必在地址栏下方的留言处,自行备注抬头税号和email,谢谢合作!


推荐语:本书以《易经》在英语世界的译介和接受为切入点,通过还原国际间文化交往过程中的具体细节,细致考察中国易学思想在英语世界的传播。通过引入变异学、历史学、学术史学等研究方法,通过批评和对话,把《易经》的核心思想真正置于开放的语境中,在尊重中国和英语世界这一文化交流双方的异质性基础上探讨异质文化间的互动和影响。一方面努力挖掘《易经》作为源文本的文化特质,另一方面则深入挖掘英语世界接受视野下的一系列影响和促成《易经》思想在英语世界的重新建构,以期发现《易经》思想在中西之间因文化交流而形成的文化变异现象。



作者简介:李伟荣,(1973— ),男,汉族,文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南省翻译协会副秘书长,湖南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会理事,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等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和中国典籍翻译研究。在《中外文化与文论》、《中国文化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2部、译著2部和编著2部。审校国家重点出版项目《大中华文库》中的《尚书》译本,翻译并审校该项目中的《徐霞客游记》。



向上滑动阅览


绪论
第一节 选题原因、目的和学术价值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书内容说明及篇章结构设计

第一章 中西初识与《易经》在欧洲的早期传播
第一节 中西初识
第二节 法国传教士与《易经》
第三节 白晋、莱布尼茨与《易经》
小结

第二章 《易经》英译的发轫期——从雷孝思到麦丽芝
第一节 雷孝思与《易经》
第二节 麦丽芝与《易经》英译
第三节 拉古贝里、哈雷兹、霍道生、晁德莅、艾约瑟与《易经》
小结

第三章 以理雅各为代表的《易经》英译发展期——兼论卫礼贤一贝恩斯《易经》译本
第一节 理雅各与《易经》
第二节 卫礼贤一贝恩斯与《易经》
小结

第四章 《易经》英译的成熟期——从20世纪中期到21世纪
第一节 蒲乐道与《易经》
第二节 孔理霭与《易经》
第三节 林理彰与《易经》
第四节 夏含夷与《易经》
第五节 “元亨利贞”之内涵及其翻译
小结

第五章 《易经》与英语文学
第一节 英语世界论《易经》与“言一象一意”
第二节 英语世界论《易经》与中国叙述结构之关系
第三节 《易经》在英语文学创作中的接受与变异——以罗森菲尔德《死与易经》为个案
小结
结语
附录一 《易经》西译表解(部分)
附录二 理雅各与卫礼贤翻译的《中国经典》对照表
附录三 国内外部分易学研究组织和机构
附录四 国内外易学研究刊物
附录五 易学书目
参考文献
后记


友情提示:扫码即可购买。如需发票,请务必在地址栏下方的留言处,自行备注抬头税号和email,谢谢合作!


推荐语:

本书主要考察了《楚辞》在英语世界的传播、译介和学术研究情况。在传播部分,以时间为线索,较详细地展现了《楚辞》在英语世界的传播概况,并对《楚辞》在其他国家的传播也进行了概述。在译介部分,主要论述了《楚辞》和屈原在英语世界的接受情况,并探讨了《楚辞》中一些特殊词汇的英译问题。在学术研究部分,着重介绍了英语世界汉学家关于《楚辞》的研究成果,并与国内的一些研究成果对比,力图突出中外学者不同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最后,本书对《楚辞》今后的研究走向进行了展望。


作者简介:郭晓春,(1974- ),男,汉族,湖南汝城人,博士,2006年湘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2013年四川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赣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校级科研机构“英美文学与外语教学研究所”负责人,主要从事英美文学、比较文学和翻译研究。现已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1项,市院级课题2项,参与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参与多项省部级项目,参编十二五规划教材1部,在研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一项,在《求是学刊》《中外文化与文论》《求索》《石河子大学学报》《太原理工大学学报》《西南科技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论文《英语世界楚辞研究:现状、困境与出路》被《新华文摘》2015年第13期全文转载。



向上滑动阅览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第二节 课题目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之处
第五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

第一章 《楚辞》在英语世界的传播
第一节 英语世界《楚辞》传播概况
第二节 英语世界《楚辞》传播的特点
第三节 《楚辞》在其他国家的传播概况
第四节 英语世界《楚辞》传播的困境和出路

第二章 英语世界《楚辞》译介研究
第一节 跨文明视角下的《楚辞》译介
第二节 楚辞特殊词汇的考证与英译
第三节 《楚辞》英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第四节 中国典籍英译问题探讨

第三章 英语世界《楚辞》的学术研究
第一节 阿瑟·韦利对《楚辞》的巫术研究
第二节 大卫·霍克斯的《楚辞》研究
第三节 劳伦斯·施耐德的屈原学研究
第四节 格拉尔·沃克的《楚辞》研究
第五节 杰佛瑞·沃特斯的《九歌》研究
第六节 程晨晨的《楚辞》研究
第七节 英语世界其他学者的《楚辞》研究

第四章 英语世界《楚辞》研究的启发和借鉴
第一节 英语世界《楚辞》研究的特点及不足之处
第二节 英语世界《楚辞》研究的启发和借鉴
第三节 英语世界《楚辞》研究的展望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友情提示:扫码即可购买。如需发票,请务必在地址栏下方的留言处,自行备注抬头税号和email,谢谢合作!


推荐语:

西方学术界对谢灵运诗歌的译介和研究拓宽了谢灵运接受的视野,同时也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以西方学术界的译介和研究为参照,我们可以反思自身的研究状况,丰富相关主题的研究。本书立足于此,对英语世界谢灵运诗歌翻译与研究现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梳理,书中既有不同译本的微观欣赏与比较,也有不同视角的研究述评,从中我们可以管窥他者眼中的谢灵运,这无疑对我们理解和研究古典文学是有益的。本书获得了“重庆师范大学博士基金项目”(14XWB015)资助。


作者简介:黄莉,1972年生,重庆大足人,四川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现为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向上滑动阅览



绪论
一 谢灵运诗歌的研究价值
二 谢灵运诗歌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研究概况
三 谢灵运诗歌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一章 谢灵运诗歌英译本及其特色
第一节 平易中见精深:傅乐山的译本
一 傅译选诗范围及失误
二 平实、严谨的译风
三 傅译中的过失
第二节 达意工巧:韦斯特布鲁克的译本
一 韦译选诗范围
二 译文达意
三 译文工巧
四 译文过失
第三节 “创造性叛逆”:亨顿的译本
一 亨译选诗范围
二 “创造性叛逆”
第四节 散缀的珍珠:西方学者的零星译文
一 20世纪70年代傅汉思的译文
二 20世纪80年代沃森的译文
三 20世纪90年代叶维廉、孙康宜及伯德曼的译文
四 21世纪初山姆·汉密尔及田菱的译文
第五节 中国本土学者的译本
一 许渊冲的译本
二 汪榕培的译本

第二章 中西异质文化背景下的谢诗英译本比较研究
第一节 国内外学界对中西译本的整体评价
第二节 文本的理解与意义的传递
第三节 意境的传达
第四节 文化形象的处理
一 文化形象的保留
二 文化形象的变异
第五节 叠音词的英译
一 音韵修辞手段
二 词汇手段
三 句法手段

第三章 诗人生平思想与诗歌创作关系之研究
第一节 马瑞志的研究:谢灵运的佛教思想
一 谢灵运与佛教的关联
二 山水与禅悟
第二节 傅乐山的研究:谢灵运生平思想与诗歌创作
第三节 陈伟强的研究:佛教思想对谢灵运诗歌创作的影响
一 慧远与竺道生对谢灵运的影响及其佛教思想来源的复杂性
二 谢诗中“玄言的尾巴”
三 慧远的影响与谢灵运诗歌中的“悟理”

第四章 谢灵运诗歌主题思想之研究
第一节 韦斯特布鲁克的研究:山水诗中情景理之关系
一 永嘉诗歌:迁客眼中的山水
二 四首春景诗中情与景之离合
三 山水变形
第二节 沃森的研究:谢灵运诗歌中的隐逸情怀

第五章 谢灵运诗歌艺术特色之研究
第一节 孙康宜的研究:一种新的描写模式的创造
一 “形似”
二 对仗
第二节 田菱的研究:谢灵运诗歌中的用典
一 《易经》与谢灵运山水诗
二 谢灵运诗歌的“自然”
第三节 田晓菲的研究:从自我与他者的关系界定谢灵运诗歌的审美特点
一 自我与他者之间呈现的四种审美方式
二 在自我与他者之间:对谢灵运诗歌独特审美特点的揭示
三 在审美与现实之间:审美对现实的超越
第四节 谢里登的研究:从语言学角度对诗歌语词与诗歌风格关系之研究
一 词频的比较
二 诗歌语词与其“新奇”的诗歌风格之关联
第五节 黄泽昌的研究:以“游览”为视角
一 作为研究视角的“游览”
二 以“游览”为研究视角所存在的问题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学者译名表
附录二 词频对照表
后记



另外,我们还推荐21世纪北美中国文学研究著译丛书的一本著作


友情提示:扫码即可购买。如需发票,请务必在地址栏下方的留言处,自行备注抬头税号和email,谢谢合作!


推荐语:

《如何译介怎样研究·中国古典词在英语世界》系统评述中国古典词在英语世界译介与研究的宏观态势、微观体现、生成特点与演变规律,力求客观总结英语世界中国古典词的译介特点与研究价值。一方面,从发展谱系入手,在考察西方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的背景下,在以时间为经的纵向考察和以学者为纬的横向检视中,对英语世界重要汉学家和研究文本予以细读,揭示中国古典词在英语世界如何译介,怎样研究;另一方面,从比较认知的角度,在历时性脉络中考察中国古典词人在东西方不同语境不同时期里地位的嬗变,在共时性脉络中关注英语世界中国词学研究与中国本土古典词学研究在比较论层面的对话特质。


作者简介:涂慧,1982年9月生,湖北洪湖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西文学关系和海外汉学研究。主持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华中科技大学自主创新项目各一项,编著有《法国社会的交响乐:19世纪法国文学》(台湾莎士比亚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版)与《落寞与飞扬:霍金的果壳宇宙》(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曾参与《中国比较文学年鉴·200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的编撰,并在《外国文学研究》《文史哲》《世界文学评论》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向上滑动阅览



序 比较眼光与学术创新
绪论 背景与现状:英语世界中国词学的多维考察
第一节 中国词学与英语世界词学的互补
第二节 英语世界词学在中国的研究现状
一 中国词人词作的译介学研究
二 英语世界词学汉学家研究述评
三 英语世界中国古典词的译介与研究梳理
第三节 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内容概述

第一章 流变与特色:英语世界中国古典词的传播研究
第一节 译介萌发地英国与早期宋词英译探析
一 背景介绍与译介特点
二 译本考察:以《风信集》为个案
第二节 译介重镇美国与研究热点转向
一 政治与诗学:北美汉学的兴起
二 北美词学研究概况与特点分析
第三节 英语世界中国古代词人地位的定量分析
一 数据统计与分析
二 特点与缘由探析

第二章 视角与策略:英语世界中国古典词的翻译研究
第一节 词的翻译实践与西学视角:以《花间集》为中心
一 现代性与福瑟克的"结构对等翻译法"
二 阈限性与田安的翻译实践
第二节 词的经典化与世界化:以李清照为个案
一 文学史、选集与重译:李清照之经典化形成
二 王红公的铺展译法与意象营造
三 微观研究与众译者的策略特点

第三章 起源与发展:英语世界中国古典词的源流研究
第一节 词的起源探讨与研究方法
一 国内词之起源观点
二 白思达、陈士铨之词体起源的实证研究
三 魏玛莎之词体起源的民间文化探讨
第二节 词的发展谱系与精英策略考察
一 词的经典化与选集的欲望叙事
二 传播媒介与宋词发展
第三节 词史研究与中西理论资源互补
一 词史研究与西学中用
二 性别研究与话语质疑
三 咏物词研究与理论纠偏

第四章 关系与规则:英语世界中国古典词的结构研究
第一节 林顺夫与词体结构研究
一 词序与主词相生的结构关系
二 复现节 奏与语义节 奏的动态平衡
三 咏物词抒情结构的转变
四 词体结构与典故功能
第二节 任博克与词体原型结构论
一 时间悖论的审美呈现
二 时间悖论的原型生成
三 时间悖论的成因考察
第三节 柯素芝与《临江仙》原型结构论
第四节 中西词体结构研究差异论
结语 理念与特点:英语世界词学的价值评判
第一节 英语世界词作的译介理念与意义
第二节 英语世界词学的研究特点与价值

附录一 英语世界词人译目概览
一 英语世界花间词人译目概览
二 英语世界南唐二主词译目概览
三 英语世界晏殊词译目概览
四 英语世界柳永词译目概览
五 英语世界苏轼词译目概览
六 英语世界欧阳修词译目概览
七 英语世界周邦彦词译目概览
八 英语世界辛弃疾词译目概览
九 英语世界李清照词译目概览
十 英语世界纳兰性德词译目概览

附录二 中英文人名对照表
参考文献
一 中文文献
二 外文文献
后记



科研助力 | “统计女王”和你讲:每一个文科生都能成为SPSS操作能手!

科研助力 | 扎根理论听不懂,NVivo实操做不出,科研论文没救了?

科研助力 | 做前沿的科学知识图谱,不用CiteSpace怎么行?

科研助力 | 香港中文大学的统计学课,他搬到了互联网上,文科生再也不愁学统计啦!

学术杂谈 | 东北大学学报社科版只接受双一流高校作者投稿,你怎么看?

科研助力 | 学术研究方法网课集锦

扫码关注我们

语言学通讯

微信号 :LingForum

外联邮箱:dianzishu@126.com



我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