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石荠苎与小鱼仙草|“唇边说话,管她话真或说假”

周敏 植物上瘾者
2024-09-08

石荠苎Mosla scabra唇形科石荠苎属一年生草本

十月七日,重庆从国庆暨中秋节就开始连绵不断的阴雨终于停了。下午,我到楼下花园去拍挂念了多天的石荠苎。这是前不久偶然新发现的几丛,长在浓密的小叶女贞灌木丛下,当时觉得格外惊喜。

灌木丛下,惊鸿一瞥

一边走,一边想着,这么娇弱的小花,别叫这么多天的雨给摧残了才好。另外,我也对大自然的力量心生感慨:如今,像天气这么有威慑力的东西好像不多了。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我们随时随地刷手机、在线社交、看剧、买买买,可只要天一下雨,就只好乖乖地呆在室内,用一位朋友的话说,“人都捂得要长蘑菇了”。
我对这只野草念念不忘,实有前缘。其一,几年前它还处处可见,成片生长,如今,随着我家小区周围不停地开发建设,荒野地带急剧减少,它也渐渐难得一见了。我预感,或许离它从我的视野中消失也为期不远了。即将失去的感觉,催生了我心中的珍惜感。
其二,它的确切身份是一个待解之谜。四年前我就研究过它,但追踪到石荠苎属就被卡住了,没能确定到底是哪一种。这个秋天再来挑战它,我心中很兴奋也很期待,原因就是《心流》里说的,乐趣需要一点点的挑战:“乐趣具有向前发展的特性,并蕴涵新鲜感和成就感”。而且,这个挑战的难度,最好是稍踮起脚就能够着,最有满足感。

挑战正式开始!

石荠苎属共十余种,通过苞片与花萼特征可分为两组:一组苞片宽大,卵圆形;花萼五齿近相等,以杭州石荠苎为代表。另一组苞片小,披针形;花萼二唇形。这一关比较好过,我遇见这种,很明显属于后一组。
它的花萼,下唇二深裂,裂片细长;上唇三浅裂,裂片三角形。上唇与下唇萼裂片的形态明显不同,这是之所以将其划归“唇萼组”的原因。

萼二唇形:上唇与下唇明显不同
接下来这个选项,就是四年前绊倒了我的难关:花萼上唇具锐齿 OR 花萼上唇具钝齿?
关键是,锐与钝,是相对的概念啊,光看下面这个特写,到底该算锐齿,还是钝齿呢?

花萼上唇三齿特写

如果按锐齿检索,答案就是石荠苎(Mosla scabra);若按钝齿检索,答案则是小鱼仙草(Mosla dianthera)。而且,这两种野花本就极其相似,分布范围也都很广泛。
最终确定它是石荠苎,我用的是很笨的办法:将中国植物志里对这两个物种的描述按部位逐字对比加排除法。也就是说,将它的花萼上唇算作了锐齿。
石荠苎的花是典型的唇形科模样,很袖珍,长仅5毫米左右,但结构复杂又精致。我觉得这花看上去很像一张小丑脸,似嗔非嗔,很有表情;但也有花友说像白雪公主。

轮伞花序,每序2朵花,顶生

小花极精致
它的精致与高级感来自很多细节:下唇中裂片像小公主的裙裾一样散开来,外缘还有细齿;两枚粉红色可育雄蕊从上唇略微伸出,勾引着人一探内里乾坤;通往花心深处的一排黄色斑点是特意为传粉昆虫设立的指路牌;上面还有着精致的丛毛,既贴心地提供防滑服务,也可接住散落的花粉。


十月十日,好不容易雨又停了。我想起家对面小山坡上也有几丛,就上去补拍点照片。结果,意外的事发生了——这一次,只看了几眼,我就直觉发现,它们跟楼下花园里那些,气质上有着微妙的差别。再仔细观察了一下,我忽然反应过来:它们不是石荠苎,而是传说中的小鱼仙草!那一瞬间,我真是快活得想大叫出声来!

区别主要看气质:上石荠苎,下小鱼仙草

百闻不如一见。对着中国植物志的描述研究了那么多遍都没搞清楚的疑问,当遇见真身时,一下子就看得明明白白。对比,果然是辨识植物的最好方法啊!这部分内容比较硬核,我单独放在文章最后的附录里了。
拎着这只野草,我极其愉快地打道回府,顺道在菜摊上买了把香菜。女摊主也是小区的业主邻居,看到后说,“鱼仙草啊!你把它种到花盆里,会掉很多籽籽,明年就会长出一大堆来”。

小鱼仙草花序

小鱼仙草的花

刚进入植物世界的时候,我挺怵唇形科的,物种太多,花不但非常小,乍一看还极相似,辨识起来相当头痛。至今,我仔细观察过的也不过一串红、墨西哥鼠尾草、益母草等几种。但在认识它们的过程中,我渐渐对唇形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其“唇边表情”——二唇形的花冠与花萼,组合千变万化,很令我着迷。而这,也是辨识唇形科的关键特征。
石荠苎这个拗口的名字,最早出自唐代陈藏器撰写的《本草拾遗》:“荠苎生石上者名石荠苎,紫花细叶,高一、二尺。”清代《植物名实图考》也有记录:“石荠苎,方茎对节,正似水苏,高仅尺余,叶大如指甲,有小毛,滇南呼为小鱼仙草。”
在全国各地,石荠苎与小鱼仙草都拥有非常多的别名,而且很多都是两种通用的。由此可见,它们虽然不起眼,但却极其深入民心。光是“野”系列的别名就有野苏叶、野藿香、野薄荷、野荆芥、野升麻、野香薷等,还有功能系列的痱子草、热痱草、干汗草等。但有一个特别美的别名是石荠苎独有的,叫做“北风头上一枝香”。

附录:

石荠苎VS小鱼仙草硬核辨识图鉴


石荠苎与小鱼仙草的辨识,是传说中的著名大坑之一。取得两种标本后,我几乎摸熟了它们的每一个毛孔,这时,眼中所见,处处皆是不同,从一片混沌中渐渐分辨出清明的体验,实乃至乐也。
1 首先,就是检索表中这个关键指标:花萼上唇的齿到底是锐齿还是钝齿。

上小鱼仙草,下石荠苎一对比,区别就明显了
2 苞片形状不同。石荠苎的苞片是卵形的,先端尾状渐尖,外面的毛较密;而小鱼仙草的苞片是狭长的披针形,外面的毛很少。

小鱼仙草的苞片,披针形
3 茎被毛情况:石荠苎的茎密被毛,小鱼仙草的茎近无毛。

小鱼仙草的茎,毛较少

茎被毛对比:上石荠苎,下小鱼仙草

4 叶缘的锯齿不同:光看描述并不容易理解,但有了标本对比,区别就一目了然了:石荠苎“叶边缘锯齿状”,其锯齿是很规整的,齿与齿之间的距离等距且较密,齿尖也圆一些;而小鱼仙草“叶边缘为锐尖的疏齿”,锯齿数量较少,齿间距较宽,齿也更尖。
事实上,在此之后,我几乎光看这个特征就能把两个种准确地区别开来,这是最好用的肉眼辨识特征。 

叶:上小鱼仙草,下石荠苎 

5 揉叶子闻气味:石荠苎有强烈的草药香气,而小鱼仙草几乎无味。
此外,它们的生境与分布范围也不同。石荠苎生于山坡或灌丛下,海拔最高至1100米,在国外仅分布于越南与日本。而小鱼仙草生于山坡或水边,海拔最高可至2300米,除日本与越南外,还产于缅甸,不丹,印度,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尼泊尔等国。
最后,再来看四年前的谜,答案就很清楚了,欢迎大家参与竞猜:这是鱼,还是石?



文章与植物图片(除注明出处外)均为作者原创
植物上瘾者微信号:plantfiend发现每种植物的独特之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植物上瘾者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