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长刺酸模 | 样貌如此清奇,就好辨认了
Rumex trisetifer蓼科酸模属一年生草本
酸模是存在感极其强烈的一类野草,因为单独一株就坐拥了极大的体积,叶片又长又肥大,令它们四周的其他野草相形见绌,几乎不可能忽视它们的存在。
每年一到春天,它们呼啦啦地就从地面上冒出来了。我在小区四周的不同生境都发现了它们的存在:江边,荒坡,大树下及花园草坪上。一到春末夏初,它们就抽出了密集的花序,枝头上缀满了细密的绿黄色小花。再稍后,果实成熟,变成深褐色。
这些年来,杂草酸模与我一直保持着“这么近,那么远”的暧昧关系:我知道它们是酸模,但不清楚到底是哪一种酸模。而一直没有着手去认识它们的原因,我也说不上来,总之就这样,一年又一年地拖下去了。
这个春末夏初,我忽然就对它们兴趣高涨起来。一个念头变得很强烈:我想知道它的准确名字。
眼下,江边的湿地公园里就冒出了很多开花的酸模。不管那么多,先采一株标本回来看看再说。
但是,从密密麻麻的花枝上掰下一朵小花后,我整个人都被整慒了:如此样貌清奇,就像外星来客的花,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每枚中间都有一个长圆形的白色凸起,边缘则各有一根颇长的针刺。而且,说它是花吧,花心里面却空空如也,雌雄蕊又去了哪里呢?
将当天拍回来的图片放大看了半天之后,我才终于反应过来:面前这朵“小花”,其实已经变成了果实。它们的完整名字叫做“果期宿存并增大的内花被片”——这正是酸模属定种最关键的特征。
“果期宿存并增大的内花被片”,携带的信息量很大,几乎每个细节都不能忽略,比如大小、形状、边缘形态及是否长有瘤体。第一次去拍时,我就意外发现,这个公园里居然有三种酸模,因为照片里有三种不同形态的内花被片。
1号选手,“果期宿存并增大的内花被片”(重要的特征说三遍!)特征如下:
形状:狭三角状卵形,顶端狭窄急尖,基部截形。
大小:长3-4毫米,宽1.5-2毫米。边缘形态:每边各有一枚长针刺,刺长3-4毫米。是否长有瘤体:三枚内花被片都各具一个瘤体,就是中间那个长圆形的白色凸起。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观察这个最关键特征时,最好选取已经成熟的果实,数据才更准确。在花期与幼果时期,各种酸模的内花被片辨别起来很是困难。
酸模属是蓼科的第二大属,全世界约有200种,我国有27种。但长一对针刺的,仅此一种:长刺酸模(Rumex trisetifer)。感谢这一对极具辨识度的长针刺,让我进入酸模世界的第一步相当顺利。
长刺酸模的花呢?呃,它们太不被重视了......三枚外花被片因为很小完全被无视了,六枚雄蕊也一样。不过,还是可以从图片上感受一下。
辨识酸模的第二个关键特征,是叶片基部的形状,但这个也正是酸模属难认的原因。因为观察叶片特征的最佳时期是在春天,那时整个植株一目了然。而到了开花结果的眼下,其他杂草也长势汹汹,混生一处不再那么容易观察;基生叶又大多已经枯萎。另外,作为野草,它们随时可能被铲除,很难保证春天时看到的那一株夏天还在。
长刺酸模的基生叶就几乎全部枯萎了,好在它的第一个特征已足够鉴定出准确身份。我找到了一些茎下部还有叶片的植株,其叶片基部是楔形的。
这段时间,酸模承包了我观察植物的主要嗨点。在一次又一次的观察中,2号选手齿果模酸、3号选手羊蹄的特征也渐渐变得清晰起来。有了对比,长刺酸模气质上的不同一下子就显现出来了。首先,它的花序是最密的。其次,它的植株比较矮小,目测都不超过半米,基部多分枝。
分布:产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台湾、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生田边湿地、水边、山坡草地,海拔30-1300米。缅甸、越南、老挝、泰国、不丹、印度也有。
植物上瘾者微信号:plantfiend发现每种植物的独特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