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仰马翻的美国,留学生怎样应对平权运动

成长视角 海角春藤 2020-08-17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静心


席卷全美的 “黑人命也是命”抗议活动,持续发酵,甚至蔓延到全世界。一直想问问儿子匹兹堡的情况,他说最近很忙,因为他暑校课程报了六门,要在三个月的时间拿十八个学分,这是不用额外交学费的情况下,能拿到的最高学分。因为课程紧张,他连着几天做作业到凌晨。不过今天是周末,他说正想聊聊天,不然快失语了。


关于疫情,匹兹堡现在已经进入绿色状态,疫情情况似乎在好转。


关于骚乱,据当地新闻报道:第一个砸警车的20岁的布莱恩,在父母的陪伴下已向警方自首,宾夕法尼亚州西区检察官已对他提起了联邦指控。他的行动将原本和平的抗议活动变成了暴力骚乱,在匹兹堡市中心造成一个晚上的破坏。目前警方正在查找烧毁第二辆警车的人。另外,52岁的匹兹堡人马修·米坎诺维奇,在匹兹堡市区的灌木丛中放了一个装满自制爆炸装置的背包。现在他正面临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三项指控和纵火的三项指控。


01

留学生应该怎样应对这场运动


儿子的很多同学走上街头参加反对种族歧视的抗议活动。我对儿子说,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希望他远离非裔所谓的“抗议”。一方面是为了安全,另一方面远离暴力。


在这个问题上,他却告诉我,抗议和暴力是两回事,在欧美社会作为长期被忽视,边缘化的亚裔群体,也是种族主义的受害者。有评论说,这些打砸抢的群体,哪怕是没有抗议活动,他们都有极强暴力倾向,只是这次抗议活动给他们提供了掩护和借口。儿子支持反对种族歧视的抗议,抗议是发自正义感的的人道声援,是争取群体利益的必要手段之一,当然他更反对抗议之中使用暴力。


在家长群,包括很多留学生对这场抗议的看法也很分裂。


反对者认为:抗议者在抗议的种族歧视指向谁呢?美国不存在国家或政府层面的种族歧视,相反优待少数族裔成为一种政治正确。那位白人警察因为过度执法,导致黑人死亡。那是个体对少数族裔的做法,那是私域的事情,而且他因为违反法律,正在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他已经被抓,进入司法调查阶段,那示威者的诉求是什么呢?为什么不等法院的判决出来之后再做出反应?难道是不经司法审判直接以命抵命吗?对事件的调查还在继续,但这不妨碍黑人兄弟上街打砸抢的正义感,因为他们认为是自己反抗种族歧视的正义之师。“种族歧视”也许并非黑人的噩梦,相反,这是他们的需要。他们需要扛着这面漂亮的大旗,以便在生活中、政治上获得自己想要的特权。


赞成者认为,也是美国极左派的观点,在政治正确的指引下,美国公共场所的种族歧视已不多见,大家也非常注意不使用带种族歧视的语言,但这不等于就没有种族歧视了,实际上,白人至上主义从未消失,相反,它被“隐性歧视”所代替,不管是对非裔还是亚裔。这就是抗议的指向。另外,作为一个移民社会,美国力求多元而平等。社会冲突的不定期爆发,是协调社会矛盾的一个方式。奴隶制,从美国建国之前就一直存在,这是美国的历史包袱,是白人的负疚,是对黑人的欠债。但一直到今天,对非裔的偏见、种族间的不平等依然存在。在连绵不断的 抗议运动中,民众表达了自己在自由、平等、人全等诸多方面的诉求,社会启动纠错机制,在不断的纠错中,法治的完善、各项程序的纠偏修正,人们观念的更新,包括宪法也在进行第多少次的修正案,社会更加进步,美国更加强大了。


多年来,美国的政治正确性主导着整个社会,种族歧视行为成为雷区,各行各业都要以政治正确性为纲领。随着佛洛依德事件发酵,加上白左的鼓动,这个倾向更加突出。某大学教授因为没有为非裔学生课程成绩给予照顾而被投诉,教授被停课;著名连续剧《老友记》导演柯罗杰也在自媒体上痛哭致歉拍剧时未安排非裔人物角色。各领域公众人物在种族歧视话题上噤若寒蝉。


03

亚裔要不要做非裔的同盟军


儿子经常有这种经历,在夜晚的街区,对面衣着肥大的三两个黑人朝他走来,儿子不自觉害怕并躲避。试想,如果是白人、华人或是衣冠整洁的黑人,情况就不是这样了,这不是歧视,这是人性趋利避害的本性。




(图片来自网络)


非裔自身存在很多问题。他们以13%的人口占比,贡献了美国55%的暴力犯罪。每年有高达6000的黑人死于黑人之手,数据告诉人们:黑人更容易犯罪。美国警察在执法活动中,对黑人有着天然的警惕与害怕,因为警察死在非裔群体的几率为18.5%,很多人都把非裔与犯罪直接划等号。


亚裔与非裔之间长期存在的实际矛盾。很多生活在底层的非裔有很强的种族主义的倾向,他们认为自己之所以贫穷,是被亚裔抢了饭碗。在1992年的洛杉矶骚乱中,韩裔美国人的店铺遭到了针对性的破坏,据统计,当时有2280间韩国裔店主的商店遭到掠夺、纵火和破坏,损失财产高达4亿美元。


同为少数族裔,非裔群体中对华人的偏见与误解也很多,华裔歧视非裔的态度也很明显,最常见的就是与白种人约会会觉得无上光荣,可与非裔约会和婚嫁,觉得是耻辱,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难以短时间消灭的观念。


但与此同时,在欧美社会作为长期被忽视,边缘化的亚裔群体,也是种族主义的受害者。所以,很多人说,在美国的亚裔其实该感谢黑人。正是通过一次次民权运动,少数族裔的生存状态才得以改善,亚裔如今的社会地位,是非裔代表少数族裔不断的抗争的结果。他们之所以有坦然地成为“模范少数民族”的自由,并不是单单因为他们比别人更好或更努力,而是还有其他被边缘化群体多年的斗争和支持得来的。这也是为什么,在此次的事件中,会有很多亚裔支持黑人群体,他们认为,少数族裔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兴与衰是联系在一起的。只有站在一起,才能更有力量。


04 

社会持续混乱,亚裔面临威胁


在全美,随着社会持续混乱,很多抗议走向极端,屡屡出现亚洲商铺被砸乃至被抢劫的新闻。纽约布鲁克林Bayridge地区惊现有关仇视华人的“种族歧视”海报,醒目的红色字体写着:中国人正在毁掉Bayridge(地名)!


(图片来自网络)


不仅在美国,种族歧视突破国家、人种、语言,已经蔓延至全世界。在澳大利亚,从4月以来的两个月,针对华裔的种族袭击事件就多达400起。身处于世界各国的亚裔明显感觉到,反亚裔情绪逐渐高涨。


(教育部向澳大利亚留学生发布的预警)


白人杀人,黑人放火,亚裔常常选择默默承受,相比非裔,其实我们更关注亚裔的安全。1992年的洛杉矶暴动,韩国侨民的英勇刚猛不仅让黑人罪犯从此不敢再惹韩国商人,也赢得了美国全社会的尊敬和赞誉。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希望华裔能像当年的韩裔那样,激发出自我忧患意识和保护意识,能拿起武器自卫反击,在旧金山,由华人组成的和平组织定期在唐人街巡逻,有效地阻止了一些破坏和盗窃行为。


05

提高族群地位,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


有人认为提高族群地位和留学生没多大关系,电影《教父》有这样一段经典告白:一个男人第一步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第二步全力照顾好家人,第三步尽可能帮助善良的人,第四步为族群发声,第五步为国家争荣誉。这和我们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个意思。


(图片来自网络)


在多族裔社会中,种族冲突在所难免。只有真正的消除了偏见与误解,各族裔间的歧视链才会被摒除,而这之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每一个个体的努力。


树立好华人形象。今天,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因为勤奋努力、遵守规则被视为模范少数族裔。除了精进学业,还要树立好种族群形象,比如,做到开车礼让行人;路上有人需要帮助,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地上有垃圾主动拾起,因为一举一动代表的是中国人的形象。


提高华裔的政治参与意识。华裔争取往政治职位方向努力,只有走上政坛,才能说话有力,才能提升自己族群的地位,制定政策以及修改不恰当的老政策,才是改变我们这个世界的弄潮儿。那样,或许可以帮助到更多的华人。华裔杨安泽的总统竞选,让儿子感到华裔在美国影响力提高的希望,还从自己拮据的生活费中挤出一笔赞助费。虽然明知竞选获胜无望,但作为华裔代表,也是社会存在价值一种体现。


提高族群影响力,儿子说,美国是民选国家,华人的数量越多,族群的话语权就越多,因为目前包括今后一段时间,美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决策权都是其他国家无法相比的。我们在世界各地建了很多孔子学院,但这些学院的运作效果也不尽人意,民族文化的传播、民族影响力的传播,不止这一条途径。印裔科技人才从硅谷的崛起,让他们的标签从亚裔群体中被单列,被当做独立族裔被美国社会所赞赏。华裔如要获得立足之地,更要努力成为各个领域领军人物,主导某领域的思想和意识。要学习印裔的抱团精神,互相提携,在中上层社会占有群体数量地位,改变华人过去“一人是龙。多人是虫”的不良现象。


族群团结很重要。在美国这样不同族群混居的地方,在社会秩序崩溃的极端状态下,就能清晰看出不同族群之间的能力差异了。在面对生死攸关的紧急关头,还能够迅速冷静的组织起来,协同合作,这不仅仅是个勇气的问题,而是考验族群搭建共同体的深层能力。虽然截止目前为止并没有出现像1992年那样大规模的入侵韩裔聚集区进行打砸抢烧的暴动行为。但华人已经开始行动。如何提高族群自治、自我保护、自发建构共同体的能力,年轻的留学生也应该有所思考。


美国是一个多元化开放型移民大国,他像一个色拉碗,吸收全球移民、拥有多元文化、开放包容、富有活力和创造力。但与此同时,各种族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多元族群的矛盾在二百年中一直伴随共生,甚至每隔几年会发生尖锐冲突。在疫情和骚乱之中,SpaceX 迎来了他的高光时刻,载人龙飞船在全球观众的注视下,载着两名宇航员还有一只恐龙玩偶前往国际空间站。美国就是这样一个地方:一边不同党派、不同族裔吵吵闹闹、乌烟瘴气,一边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走向巅峰,登峰造极。


美国在动荡。儿子说,他会继续留在那儿完成他的学业,这也是我们所期望的。家长群有人说,咱们的孩子也许会成为改革开放后的最后一批留学生,他们经历过沧桑, 学到了本领,在乱世中成长,在诋毁中刚强。



相关阅读:

从警察下跪折射的宗教光芒 看华人的边缘化

世界疫情难卜、留学生如何生存

中美渐行渐远,美国还是留学首选地吗?



作者:静心。在留学妈妈俱乐部,书写一下儿子的成长过程,记录下孩童时的童言童语,追忆一下为人父母的心路历程,既可无聊时打发时光慰籍对儿子的思念,也对家庭教育进行反思和分享。儿子自小淘气叛逆、特立独行,成长过程即便不算跌宕起伏,也是磕磕绊绊,荆棘丛生,这段记录权且就叫“熊孩子成长记”吧。本文经作者授权发表,版权归属作者和本号联合所有。



喜欢本文?欢迎关注/置顶/点赞/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