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比赛结束的最后一分钟,机器人“破釜”抛球,“沉舟”接球,四个球,八个球,最后两个球……全进了!当裁判宣布最后用时和总成绩时,全场一片欢呼,队员们拥抱在一起,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队员们迫不及待地与校旗合影,这份荣耀,属于行者队的所有参与者们。
10月25日,东莞理工学院行者队在第十九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CON赛事中荣获国赛一等奖。这段关于奋斗与拼搏的故事,离不开一群人不断探索和钻研,更是粤港机器人学院长达数年培育新工科人才的成果体现。优秀的成绩背后,是行者队不断钻研、付出的成果。机器人比赛需要团队具备学科交叉融合的能力,队伍需要综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等专业知识。对于队员来说,每一次比赛都是一次高难度的挑战。由于每一届赛事的主题都会变化,因此每次都要从头开始购置材料,制作全新的机器人和编写程序。受疫情影响,直至今年6月份,队员们才通过申请回校备赛。为让机器人调试达到最好的效果,他们除了完成课业外,剩余的时间基本都是留在实验室。从下午到凌晨,一遍遍调试,一次次组装。细节决定成败,想要提高机器人抛球的速度和精确度,就不能忽略任何一个细微之处。小到一个零件到底采用什么材质,甚至机器人接球的网架要用怎样的布料,都需要队员们不断尝试。当提出不同方案时,队员们便会分成两组连夜做出样本,直到选出最适合比赛的设计为止。持续四个月的奋战,他们也成功完成了机器人的多轮迭代和整体调试。
今年ROBOCON组委会决定采用线上比赛的形式举办。在赛前一周,队员们便把设备搬入体育馆,通宵达旦地进行测试。然而还是发生了一些插曲,距离正式开场还有一个小时,行者队的机器人“破釜”因投球次数过多出现故障。“机器人的铝管坏了,不能按照我们预设的方案进行投球。”当时整个团队的人都沉默着,所有人都在担心这一年的努力会不会因此功亏一篑。
在紧张的状态下,来自2018级机械设计(机器人)1班、队长杨钦炎安排不同组别分工检测错误,改变策略。他让机器人一次投球投三次转变成两次,选择降低速度而增加精确度,最终成功化解危机。正是因为无数个调试的夜晚,行者队员们已对这种棘手问题总结出合适的经验,才能临危不惧,厚积薄发,最终斩获国赛一等奖。
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CON)由共青团中央主办,为我国大学生提供了探索科技、创新思维与实际行动结合的平台。2017年,粤港机器人学院组建了行者机器人队并首次参加该项赛事。三年来,经历过2017年的折戟,到2018年的行者队卷土重来,一举夺得全国季军,随后在19年和今年又凭借着稳定的发挥,连续两年取得全国一等奖,稳居大赛第一梯队。实验室的高强度训练和紧张的备赛日常,使得行者队员们在跨过一道道困难的门槛中收获颇丰。要从头搭建一个机器人适用于比赛的要求,还要取得优秀成绩,单靠课堂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团队通过一届一届队伍传承以及自我探索两种方式,去完成这一比赛。行者队在粤港机器人学院已经是一支培育好几届学生的优秀队伍。当新血液成员的加入,上一届的师兄们都会提供帮助。2018级机械设计(机器人)1班队员何杰鸣表示,“上一届的队员们会提供以前比赛的所有资料以及往年每一代的机器人模型,供我们参考,更快地搭建全新的初代机器人模型。”如何从制造走向创造,是队员们在实验室思考最多的问题。除了和老师交流外,他们还会主动与其他高校团队联系,在互联网上查找资料,从模型设计到算法演变,从后期调整代码到完善速率,这都需要他们一次次地打磨。调试的过程让2018级电子信息工程(机器人)3班队员林子彬印象颇深,“记得有一次我们设计的抛球结构采用了十字架的模式,但是这个成品在实际运用时出现变形,导致在原本设计好的边墙角上出现一个偏差角度。”这个细微误差被老师指出来后,队员们重新调整架构,才避免了更多问题的产生。行者队给机器人取名为“破釜”和“沉舟”,便是希望行者队能够在比赛中披荆斩棘乘风破浪。 “我们希望通过机器人竞赛这个平台,以综合型跨专业模式引导学生们创新实践。” 粤港机器人学院副院长丁文霞希望能以赛促学,鼓励更多同学敢于创新,敢于实践,行者队的参赛过程便是这群莞工学子的成长之路。
粤港机器人学院的建立是基于2025中国制造的大方针下,培育具备研究型的智能制造和机器人方向的新工科人才,通过学科交叉融合的方式,让学生在项目、比赛中锻炼研究和实践能力,更好地实现科研育人、实践育人、团队育人。以基础性课程培养机器人学院学生的专业知识,以竞赛项目为驱动力增加拓展性课程,深度挖掘学生身上的创新素养。
在粤港机器人学院,学生每学期最少要完成一门项目类的设计课程,从大一开始就要制作“循迹小车”,初步了解机器人的基本构造和所需的技术范围。学院会支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比赛,让他们在竞赛中实践理论知识,并学习更多知识。“本次ROBOCON赛后的总结汇报上,有的学生在机器人控制方面的能力已经达到了企业实操的水平。” 丁文霞介绍道。在比赛中需要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为了在竞赛过程中提高0.1秒的成绩,就需要解决如单片机、电控类、软件等各个领域的问题。为了提高机器性能,调试过程中还会遇到电磁辐射、工作频率带宽这些课本上没有的“超纲”内容,学生就不得不去翻阅资料掌握。往往一场比赛后,学生在机械、电子、自动化、视觉以及计算机软件各个方面的内容都能接触到。备赛、学习的过程就是培养产业化人才的过程,并且是具备研究型能力的产业化人才。“比起一个战队,他们现在更接近一个大学生创新团队。”指导老师李楠对这支队伍有着很高的评价。研究本身并不是目的,它就像食粮,喂养的是想象和创新。队员们对待比赛和项目也从一开始由老师和师兄们推着走,到后面主动设计创新,这样一个心态的转变,更是他们成长道路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行者无疆,勇者无惧。一次次的比赛经历,让莞工学子们收获到的不仅是工程素质上的锻炼和团队协作的默契,更重要是能在比赛中与其他优秀的队伍切磋,碰撞出更多创造的灵感。这些“思维火花”将引导他们挖掘无限可能,最终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想了解莞工的你还可以看#
文字来源 | 刘冬琪 纪健生 徐定桢 卓广杰图片来源 | 新闻中心 谢婧妍 受访者提供
图文编辑 | 周子怡
责任编辑 | 蔡耀蔚 辛承祚
点赞、在看,双连支持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