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让思政课看得见!莞工的这位教师有点“潮”

新闻中心 东莞理工学院 2022-07-15


她热爱思政教育事业,是同事眼中的劳模,学生心中的榜样;她品读万卷书,亦行万里路;是一名敢于创新、喜欢教书、风趣幽默、热爱生活的老师,这是她留给学生们的集体记忆——她就是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谢敏副教授,在校主讲《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和公选通识课《旅行与人生》。


谢敏在2021年获得了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的光荣称号,同时,她也是人民网公开课教学名师、省一流金课教师以及东莞理工学院优秀教师。



谢敏特别渴望大学生思政教育被“看得见”,天天在研究“可视化”的思政教学工作方法。在课程教学中,她巧借网络信息化手段,把思政课本艰深的内容讲得有滋味有趣味;在莞邑大地的工厂车间、贵州偏僻的苗乡侗寨、沂蒙老区的田间地头,她领着学生用双脚感知社会、用笔头记录社会、用智慧帮助社会……而她也因为多样的教学方式广受学生欢迎!


改革创新

推行混合式教学改革,打造看得见的思政课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时代到来,人人都能通过手机或电脑等设备获取信息,这给传统授课方式带来了强烈的冲击,谢敏意识到必须跟随时代潮流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



最高明的策略,不是一心高筑产品的护城河,而是降低门槛让更多学生能够享受到信息化教学带来的好处。她借助优学院教学云平台,在原有的SPOC课程设计基础上引入“PBL项目式学习”(PBL项目式教学,是一套设计学习情境的,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全方位打造出“一个SPOC多种教学法”的个性化、多元化教学模式,逐渐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变成了一门 “看得见的思政课”。


自进行PBL项目式教学以来,谢敏指导各个班级展开“近现代史重要事件场景复原模型制作”、“我的思政课我来讲”、“红色经典影视音乐赏析”、“红色情景剧”等活动来丰富同学们的课堂体验。2019年,学校举行了“壮丽七十年·奋斗新时代”—— 东莞理工学院第一届“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比赛过程中,学生们的参赛作品选题非常丰富,内容不仅能基于思政课本,同时紧抓时事、贴近生活,还结合了大量东莞的本土文化特色。



谢敏认为,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活动,目的都是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和表现形式,把学生从传统的课堂上解放出来,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出学生极大的自主学习热情,这种理念也成为了谢敏教学的一大利器。2020年,谢敏及其团队举办了PBL项目展示活动,让11支学生队伍通过精准扶贫这个主题,展示一个个完整、周密的营销方案。在此过程中,学生既增加了对党史和国情的了解,也提升了自己的创造能力与动手能力。


教学无止境,谢敏在寻找适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道路上不断探索,致力于开拓出更宽广的教育之田。近年来,谢敏先后发表论文6篇,出版学术专著一部,完成教育部、省、市、校级科研、教改项目10项,取得教学相关成果7项。常年坚持指导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每学年平均指导8个以上班级,指导修改学生实践论文100多篇。


引领成长

用心关爱学生生活,身体力行带出优秀班级


授课之余,谢敏还担任了班主任工作,并摸索出了一套较为完整、行之有效的班主任工作方法。


在2018至2020年间,谢敏担任网络空间安全学院软件工程1班的班主任,作为思政课教师,她每日的工作很多,但是班级的活动她都争取一个不落下。每周例行班会、班级志愿者活动、假草共庆生日、外出参观团建,谢敏虽无法时刻跟学生待在一起,但是一有时间就陪伴在他们身边,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



“思政课教师不能只讲大话空话,一定要把教育落实到日常生活中,落实到孩子们的身边人身边事上,这样学生才能有认同感。”谢敏认为,天天只喊口号,是培养不出学生正确的“三观”的。除了陪伴,合理的引导是她管理班级的重要法宝。在其他班级想着破冰时,谢敏会组织学生到图书馆自习,带领学生在寒冷的冬季晨跑,还会发起红色文化的自学活动,让思政教育落到实处,化于无形。


谢敏在班级建设上言传身教、言出必行,对班上的同学亦事事关心,在她的带领下,软件工程1班取得了优秀班集体的荣誉。网络空间安全学院2018级软件工程1班的班长郑晓敏表达了对谢敏的感恩,“我一直觉得谢老师很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也很喜欢跟我们班同学辩论。班会上面对面辩论、班级微信群辩论,老师同学哪一方言之有理,就服从哪一方,这一点深深影响到我对自己班级的态度。她提倡同学们不要局限在学业方面,要全方位发展自己,勇敢尝试自我突破。” 



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谢敏引领学生们学会独立、共同成长,携手凝聚班级大家庭,让学生在学校也能感到家庭般的温暖与和谐。


行万里路

分享旅行与人生,带学生寻找诗和远方


一双登山鞋、一个行囊便是带领她离开教室行万里路的装备,谢敏行万里路的经验与心得都一一地通过小小的麦克风传递给学生们。在通识课《旅行与人生》的课堂上,谢敏会向学生展示专业的户外服,薄薄的短袖竟能够防水,长裤拉开拉链竟成了舒爽的短裤。旅行与人生像是生活与哲学的结合,听起来像是一门高深莫测的课程,但在近两个小时的课程中,学生们全都聚精会神地“死盯着”谢敏老师,生怕下一秒就错过了什么。



台上的PPT页面放映着记录谢敏老师与孩子一同去旅行的照片,在老师的回忆中大家一同去感受喀纳斯湖的秘境之美、天山天池的静谧、南疆的壮美、墨脱的曲折、刚仁波切的雄浑……谢敏表示,这门课的内容有助于加深同学们对中国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的认识,提升学生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


性格开朗大方、上课认真有趣、知识面广博、语言生动有趣、课堂引人入胜……这是学生对谢敏及其课堂的评价。2019级文学与传媒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苏炜宜认为课堂上最有趣的地方就是老师的洒脱,“她不会照本宣科地讲PPT,课程内容有很多知识拓展,她以自己的旅行见闻与感悟,带着我们坐在教室里就能神游祖国的名山大川,开启了我们对自己的诗与远方的美好构想,对生活充满无限憧憬。”



教育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用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莞城校区到松山湖校区的23公里物理距离承载着谢敏从教23载来的责任与担当,她亦将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断前进着、探索着、攀登着,始终保持年轻的心态,以轻盈的姿态生活着,用言传身教影响她的学生们。


#想了解莞工的你还可以看# 



文字来源 | 余彩盈

图片来源 | 新闻中心 周蕴瑶 受访者提供

图文编辑 | 纪健生

一审 | 辛承祚  二审 | 蔡耀蔚  终审 | 叶妙娴

点赞、在看,双连支持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