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贞观政要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贞观政要


编著者:(唐)吴兢 著;谢保成 解读

定价:¥82.00(精装)/¥54.00(平装)

ISBN:978-7-5013-6788-7(精装)/978-7-5013-6761-0(平装)

出版时间:2019-06

装帧:精装/平装

开本:16开

页数:406


内容简介


《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撰写的一部政论性史书。全书十卷四十篇,分类记载了唐太宗在位的二十三年中,与魏徵、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讨论国家治理、君臣关系等重大问题,客观反映了贞观时期治国理政大政方针尤其是谏诤制度的由来及发展变化,其中规范君臣思想道德的思想和理论尤为重要。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贞观政要》记载的贞观时期君臣相得的历史场景,客观说明了“贞观之治”盛世的由来,以及其后期因政策变化而导致盛世难以为继的历史面貌。其编撰出版,对于提示历代君王及为政者重视“君臣合契”“君臣共理”的执政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吴兢在武周时期入史馆修国史。玄宗时期曾任谏议大夫,以直言敢谏著称。居史馆任职三十多年,修史注重叙事简练、直笔而书。《贞观政要》一书很好的体现了吴兢的修史风格。


作者简介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贞观政要》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院研究员、教授谢保成解读。作者为中国唐史学会理事,著有《隋唐五代史》《中国隋唐五代思想史》《中国隋唐五代政治史》等著作。研究《贞观政要》多年,曾整理出版《贞观政要集校》(中华书局2003年)一书。其对《贞观政要》的解读,汇集了历代对该书的诠释、解读,同时呈现目前学术界及本人的最新研究成果,形成了一个新的权威解读本。


本书亮点


(一)导读宏观、微观并重,全面而翔实


作者在《贞观政要》导读部分,在介绍吴兢和《贞观政要》创作经历、主要内容时,一方面注重对贞观至开元间历史大势进行客观、准确的描述,以期让读者深入了解《贞观政要》创作旨趣;另一方面对《贞观政要》各卷具体内容、进奏时间、流传与版本等细微问题进行深入辨析、阐释,引导读者关注历史细节。


作者将笔墨集中在《贞观政要》的产生背景、主要内容及其价值、流传、影响上,没有过多阐释历史上对《贞观政要》的评价与研究,一气呵成,可读性非常强。


(二)点评、批注注重文献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贞观政要》撰写的主旨非常明确,即“义在惩劝”“作鉴来叶”,因而其内容集中在君道政体、任贤纳谏、为民择官、教戒皇子、社会公德、从政修养、崇儒兴文、固本宽刑、征伐安边、善始善终等关乎国家兴亡的大政方针上,通过君臣间具体的交流和事例,来说明执政者应尊崇的“君道”、为臣者应保守的“臣道”,劝诫意义非常强烈。本书点评和旁批部分强调现实关照性,用了大量篇幅和文字,来说明《贞观政要》治国理政理念对于当下社会的借鉴意义,尤其是在要求主事者“先存百姓”“以人为本”,善于吸纳各方意见,重视官员品行,施政以仁意、诚信为本,依法治国、公正公平,戒除奢靡、慎始慎终等方面。这一方面是因为《贞观政要》本身具备这样的价值,另一方面也是作者“以史为鉴”,强调从传统文化经典中吸收营养的学术思想的体现。


(三)注解重视典章制度的阐释


即便对于熟悉古代历史的读者而言,古代的典章制度也是阅读和研究中的难点。《贞观政要》中,有大量的历史人物是带有官职的,作者对所有有关官职的品衔、职责进行了注解,以确保读者对该人物有客观、准确的了解,从而避免对正文的表述“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同时作者非常重视地名、制度等内容,凡有需说明或详解者,均作了相应解释,以使读者全然了解背景知识。


(四)重视文本完整性


作者虽然将主要的笔墨放在《贞观政要》内容阐释和历史价值的表述上,但对于文本也同样极为重视。各重要版本之间文句的差异,在注释中多有说明,更重要的是,除流传的《贞观政要》文本外,作者还完整地辑录了建治本、内藤本、写字台本《贞观政要补》的内容,有助于读者更好地了解《贞观政要》的流传和版本,并理解全书。




内页书影













导读


《贞观政要》10卷,吴兢撰,唐玄宗开元十七年(729)在洛阳“诣明福门奉表以闻”。

 

一、吴兢生平与政治倾向

 

吴兢,汴州浚仪(今河南开封)人。生卒年记载稍有不同,《旧唐书》卷102《吴兢传》为:“天宝八年,卒于家,时年八十余。”《新唐书》卷132《吴兢传》为:“天宝初……卒,年八十。”以天宝八载(749)卒计,若“年八十余”,实际年龄已过80周岁,生年不当晚于高宗总章二年(669);若“年八十”,实为79周岁,生当高宗总章三年即咸亨元年(670)。因此,吴兢生年是个概数,生在高宗总章、咸亨之交(669—670),卒于玄宗天宝八载(749)。


吴兢“励志勤学,博通经史”,武则天当政的最后几年,魏元忠、朱敬则荐其有史才。长安三年(703)正月诏修唐史,以吴兢为直史馆,与朱敬则、徐坚、刘知幾等共同修撰。这是吴兢史学生涯的开始。数月后,拜左拾遗内供奉。


中宗神龙元年(705),桓彦范与张柬之等发动政变,武则天还政中宗。中宗以桓彦范为纳言(即侍中),吴兢代写谢表《为桓侍郎让侍中表》,是现存吴兢最早的一篇文章。不久,柳冲上表请修氏族之谱,吴兢以补阙之职奉诏预修。


神龙二年(706),武三思、韦皇后势力膨胀。在武、韦势力挟制下,中宗动摇了“依贞观故事”的初衷。武、韦欲除掉李唐继承人,“日夜谋谮相王”(李隆基生父、后来的睿宗),指使侍御史冉祖雍诬奏相王等与太子李重俊“通谋”举兵造反。针对冉祖雍的诬奏,吴兢上疏中宗,指出诬奏相王是“祸乱之渐,不可不察”,强调“自昔剪伐枝干,委权异族者,未有不丧其宗社也”。


经过六七年时间的较量,李隆基继平定了诸韦之乱后,又一举尽歼太平公主势力。亲政为玄宗,励精图治,使得“贞观之风,一朝复振”[1]。


这几年,吴兢转起居郎,迁水部郎中,兼判刑部郎中,修史如故。以母丧去官,朝廷几次“夺情”欲令起复,吴兢三上《让夺礼表》,表示要恪守“三年之制”。虽然“停职还家”,却“匪忘纸札”,继续修撰。开元三年(715)守丧期满,以长垣县男拜谏议大夫,依前修史。开元四年(716)十一月,与刘知幾重新修定《则天实录》30卷,新成《中宗实录》20卷、《睿宗实录》5卷,姚崇奏请褒赏刘知幾、吴兢。十二月,姚崇罢相,宋璟继任。史称:“宋璟为相,欲复贞观之政。”[2]秘书监马怀素奏请整比图书,编次书目,吴兢以卫尉少卿之职奉诏参预编次。开元六年,吴兢授著作郎兼昭文馆学士。不久,吴兢提出辞去史职,请求外任。他的《乞典郡表》呈上后,玄宗不准其请。


开元八年五月,源乾曜为侍中、张嘉贞为中书令。这就是吴兢《贞观政要序》所说“有唐良相曰侍中安阳公、中书令河东公,以时逢圣明,位居宰辅”,二公并相之时,弼谐王政,缅怀故实,以“太宗时政化良可足观”,“爰命下才,备加甄录”,“于是缀集所闻,参详旧史,撮其旨要,举其宏纲”,正式编纂《贞观政要》。


先前,吴兢与刘知幾重修《则天实录》,记有长安三年九月张昌宗诬陷魏元忠,引张说作伪证,“赂以美官”,张说“许之”,宋璟、张廷珪、刘知幾等正告张说“不可党邪陷正,以求苟免”。当武则天要张说与魏元忠、张昌宗对质时,张说又改口说是“昌宗逼臣使诬证之”。武则天斥责道:“张说翻覆小人。”开元九年(721)九月张说入朝,与源乾曜、张嘉贞三人并相。张说以宰相兼修国史,见到《则天实录》中的这一记述,明知是吴兢所记,却又说刘知幾论魏元忠事“殊不相饶假,与说毒手”,吴兢当面从容表示:“是兢书之,非刘公修述,草本犹在。其人已亡,不可诬枉于幽魂”。在场的其他修史官都惊异地称赞吴兢:“昔董狐古之良史,即今是焉。”张说见暗示无效,便私下“频祈请删削数字”,吴兢回答得很直率:“若取人情,何名为直笔!”[3]在这样一位宰相手下修史,一定会有“小鞋”等着他。果然,吴兢“以父丧解,宰相张说用赵冬曦代之”[4],从此吴兢便不再任史职了。


开元十一年,张说取代张嘉贞为中书令,成为玄宗此间最宠信的宰相。《旧唐书·张说传》以其“当承平岁久,志在粉饰盛时”,表明“在太平盛世,好大喜功的君主,往往要粉饰文治。张说以其人适当其会”[5]。


开元十三年(725),吴兢守丧期满,起复为太子左庶子,从另一个方面表现他的政治倾向和耿直品格。当年十月东封泰山,玄宗途中“数驰射为乐”,吴兢上《请东封不宜射猎疏》,仍“依贞观故事”劝谏玄宗,说“贞观时,太宗文皇帝凡有巡幸,则博选识达古今之士”,“每至前代兴亡之地,皆问其所由,用为鉴诫”,与当今“骋奔马于涧谷,要狡兽于丛林,不慎垂堂之危,不思驭朽之变”,安可“同年而较其优劣”。[6]第二年六月上《大风陈得失疏》,进一步劝谏玄宗“斥屏群小,不为慢游”,“明选举、慎刑罚、杜侥幸、存至公”[7]。其间,张说以“引术士占星,徇私僭侈,受纳贿赂”被弹劾,罢中书令之职,但修史如故。三个月后,吴兢上《请总成国史奏》,追述自己参预修《国史》的经历,“以丁忧去官,自此便停知史事”的遭遇和所撰《国史》的情况,特请朝廷给楷书手和纸墨,以便抄录成书。玄宗未恢复其史职,只是诏吴兢就集贤院“修成其书”。后张说致仕,亦诏其在家修史。张说兼修国史“志在粉饰盛时”,虽然受到玄宗器重,所修国史并未流传。而吴兢“直书”、“实录”的《国史》,被作为唐代前期的基本史实写入两部《唐书》,永世流传。


开元十七年六月源乾曜罢侍中,八月源乾耀封安阳郡公,张嘉贞去世,监修国史由新任中书令萧嵩接替。缅怀张嘉贞、源乾曜两位“良相”,又能够避开张说向玄宗进书,吴兢便写了《上贞观政要表》,连同《贞观政要》一并奏上。然而,沉浸在全天下为其祝寿“宴乐”欢歌中的玄宗,却见到上表中竟“耻”自己“不修祖业”,便以“书事不当”为由,将吴兢“贬荆州司马”,但“许以史稿自随”[8]。


出京以后,可考知的吴兢经历大致如下:


由于“许以史稿自随”,其主要精力便集中在《国史》修撰上。“中书令萧嵩监修国史,奏取兢所撰《国史》,得六十五卷”[9],表明在开元二十一年(733)萧嵩罢相之前,吴兢在荆州司马任上所撰《国史》为65卷。


随后,吴兢一面续修《国史》,一面辗转“台、洪、饶、蕲四州刺史”。《新唐书》本传以吴兢“累迁洪州刺史,坐累下除舒州”,而未提台、饶、蕲三州。《旧唐书》本传在叙吴兢累迁四州后写道:“加银青光禄大夫,迁相州长史,封襄垣县子。”“封襄垣县子”当以“封长垣县子”为是,时在开元二十九年之前。


天宝元年改官名,以州为郡。相州改为邺郡,吴兢由长史晋为太守,随即入朝为恒王傅。在恒王府数年,“意犹愿还史职”,李林甫“以其年老不用”。不能修国史,吴兢转而改纂前代史,“以梁、陈、齐、周、隋五代史繁杂”,别撰梁、齐、周、陈、隋史55卷。


天宝八载(749),卒于家中,享年80余。


吴兢入仕以来,始终以直笔书写《国史》为己任,留下记录唐代前期历史的系统而可信的原始素材,并认为“太宗时政化良足可观”,能够“作鉴来叶”。因此,在武则天还政至玄宗亲政的8年间坚持“依贞观故事”、热望恢复“太宗之业”;在开元前期力谏玄宗“克遵太宗之故事”,并“行之而有恒,思之而不倦”,使“贞观巍巍之化,可得而致矣”。


(节略)




目录

导读

一、吴兢生平与政治倾向  ( 1 )

二、《贞观政要》的结构与内容 ( 5 )

三、《贞观政要》的影响与价值 ( 14 )

四、《贞观政要》进奏时间辨析 ( 20 )

五、《贞观政要》的流传与版本 ( 23 )

贞观政要

贞观政要 ( 31 )

上贞观政要表 ( 31 )

贞观政要序 ( 33 )

贞观政要卷第一 ( 36 )

君道第一 ( 36 )

政体第二 ( 49 )





相关推荐


CCTV《文化十分》特别介绍




《激活经典 熔古铸今-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

 线上专题




按识别二维码

获取《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图书信息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立即8折购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