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荐书 | 鄂东王氏未刊稿丛编(全四十二册)

古籍编辑室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24-09-14




鄂东王氏未刊稿丛编

(全四十二册)


编著者:湖北省图书馆 编

ISBN:978-7-5013-7459-5

装帧开本:精装 正16开

定价:33600元

出版时间:2022年4月





图书简介


《鄂东王氏未刊稿丛编》主要收录湖北省图书馆珍藏的清代王家璧收集、批校的明、清两代鄂东王氏家族未刊的稿本和钞本。这些手稿由颇有名望和影响力的族人撰、辑而成,种类近七十种。鄂东王氏家族数代科甲,文风相续,是颇有名望的文学世家,家族中进士、举人、贡生等影响力出众的人物更是不胜枚举。在如此背景之下,王氏家族留下了诸多文坛作品供后世研读。这批资料的数量多,整理难度大,一直未能系统的进行整理和出版,因此本书文献多为未面世之作,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其中稿本数量占九成,多为难得一见的古籍善本,内容丰富,提供了文学、风俗等多方面的史料,为学者研究提供重要参考资料。




前  言


湖北省圖書館歷經百年積纍,館藏豐富,其中不乏珍稀古籍。在館藏古籍中,稿鈔本數量與品質皆頗爲可觀,爲本館藏書之一大特色。經統計,現湖北省圖書館藏稿鈔本二千餘種,多爲明清以來學人之著述,具有較高的文獻、史料與學術價值,鄂東王氏佚存著述便屬於此類文獻。

因年代久長,叠經變遷,部分王氏族人的著作已經散失。湖北省圖書館所藏王氏稿鈔本數量較多,包羅宏富,絶大多數未曾刊布。本次湖北省圖書館組織專人整理篩選,彙爲一編,希望對這批文獻進行較爲全面的揭示。

據清光緒九年(一八八三)《王氏宗譜》記載,王氏先祖堯卿公(後更名省三)原籍徽州祁門,元末因亂流居江西,於明初奉詔徙居黄州府黄岡縣。五世祖王思旻官泰州同知,遍行德政,得葬赤膊龍山,子孫綿延不絶。後王家璧一支隨其祖遷至武昌縣(今鄂州市),遂寄籍於此。今所見王氏家族或稱“黄州王氏”,或稱“黄岡王氏”“赤膊龍王氏”。因黄岡、武昌二縣皆處鄂東,故本書稱其家族爲“鄂東王氏”。

王氏家族爲黄州望族,歷代人才輩出,明清時期有進士王麟、王濟、王廷陳、王廷瞻、王一鳴、王追騏、王封濚、王封渭、王家璧等十七人。舉人王文學、王廷儒、王廷槐、王追美、王一桂、王一翥等三十餘人,祀黄州府學鄉賢祠者九人。吴雲芝《片玉集序》曰:“求其一家之中,數世之遠,祖孫、父子、兄弟皆能以才自見……王氏自南墩公以吏部起家,一傳而夢澤先生以文章顯,雲澤先生以名位顯,再傳而純甫、行甫兩先生亦以氣節才猷顯,降而子聲先生之政績,子雲先生之遺逸,推後勁焉。”兹簡要介紹其家族數人如下:

王廷陳(一四九三—一五五〇),字稚欽,號夢澤。明正德十二年(一五一七)進士,選取庶吉士。他恃才放肆,賦《烏母謡》諷刺武宗南巡,且疏諫,受杖,改吏科給事中,出知裕州。以打駡巡按御史喻茂堅削籍歸。《明史》有傳。其著《夢澤集》爲《四庫全書》所收。

王廷瞻(一五二一—一五九二),字雲澤,一字稚表。明嘉靖三十八年(一五五九)進士,授淮安推官。入爲御史,督畿輔屯政。萬曆間升太僕卿,巡撫四川、鳳陽,進户部尚書。卒後贈太子少保。《明史》有傳。

王同軌(約一五三五—?),字行甫,一字行父。貢生,歷南京太僕寺主簿、江寧知縣。著有《耳談類增》《江寧詩鈔》等。《耳談類增》爲《續修四庫全書》所收。

王封濚(一六四〇—一七〇三),字五書,號慎庵。清順治十五年(一六五八)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纍官經筵講官、禮部左侍郎、翰林院内閣學士。清康熙間御書“尊德堂”額賜之。著有《蒙春園集》等。

王家璧(一八一四—一八八三),字孝鳳,號連城,一號月卿。清道光二十四年(一八四四)進士,授兵部主事、武庫司行走、實録館校對官等職,歷升鴻臚、光禄、太常、大理寺少卿及奉天學政、奉天府丞。清咸豐年間,曾在家鄉辦團練,對抗太平軍;創建武昌、大冶、蘄州、黄州厘局,爲清軍籌辦軍需,頗得曾國藩、胡林翼賞識。清同治年間,在曾國藩大營辦理營務,繼又在左宗棠軍營參與“剿捻”,并赴關中講學。著有《洪範通易説》《狄雲行館奏議》《清宣宗成皇帝實録校勘日記》《王氏家談》《老子融解》《玉柄麈尾》《狄雲山館詩草初編》《狄雲山館詩草續鈔》等。

本編共收王氏家族二十一人七十種著作,内容涉及經、史、子、集,包括經解、雜史、政書、奏議、宗譜、家傳、行狀、方志、雜記、小説、别集、課藝、書札、聯語等。其中,王家璧著述最富。

道光年間,王家璧任實録館校對官,《清宣宗成皇帝實録校勘日記》即爲校勘《宣宗成皇帝實録》所作的工作記録。此日記記載時間爲道光三十年(一八五〇)十二月十六日至咸豐三年(一八五三)十月初六日。所校版本有發繙本、恭閲本、内閣本等十餘種版本。各篇記有始校日期、校畢日期、實録原文日期、卷次、行款字數、版本、葉數、簽數、纂修官、總纂官、校對官姓名等。作者對所校諸本誤、脱、衍、缺之類,以及版式處理、刻工技藝等方面的問題記載甚詳。凡已處理者均鈐“更正銷”朱印。此日記保存了《宣宗成皇帝實録》在成書及刊刻過程中的原始資料,可供相關研究者參考。

王家璧治道家之學頗有心得,如《老子融解》爲闡釋《老子》經義之作,主張融會衆説,不爲墨守之學。稿分上下二篇,八十一章。各章後有王家璧注語,間采司馬光、蘇轍、吴澄、朱元璋、馮從吾、朱得之、王世貞、薛蕙、林壽圖等人論述,主要闡述儒道相融相通之旨。

王家璧長期佐曾國藩、胡林翼、左宗棠營務,文稿中收録大量往來書札及未曾披露的史實資料,不少爲《曾國藩全集》《左宗棠全集》《胡林翼集》等已出版書目所失收。如《孝鳳公書札偶録》收王家璧致胡林翼函三十餘通,均作於咸豐六年至八年間(一八五六—一八五八)。此時太平軍西征湖北,王家璧與丁曉園在武昌設局,總司武昌、大冶、蘄州、黄州一帶捐局和厘金局,籌資濟軍。胡林翼於咸豐七年(一八五七)駐軍黄州,就近籌置軍械、糧餉,王家璧積極配合辦理,供之無缺。種種細節,書信記載巨細無遺。《孝鳳公著述雜存》收書信、文稿等百餘篇,部分文中對清軍與太平軍戰鬥情况記載甚詳。

《孝鳳公手札》收王家璧致左宗棠函二十餘通,多作於同治八年至十二年(一八六九—一八七三)。此間左宗棠在鎮壓陜甘回民起義,命王家璧赴關中講學,以此“治本之策”進行辨邪正、明順逆的宣諭。王家璧在書信中,除對授課情况進行彙報之外,還常就如何安撫當地人心,破除畛域之見提出自己的建議。這些豐富的史料,可補相關研究之不足。

《王家璧編年稿》爲家璧詩文手稿彙訂稿,時間自清道光二十四年(一八四四)十二月至清光緒八年(一八八二)十二月,即著者三十歲至逝世前一年。此稿依年編排,本無題名,“編年稿”之名爲本館所擬。内容包括函牘、公文、序跋、論説、傳狀、詩作等,篇(首)數有近四千之巨。凡二十一册,經後人重新裝池,書衣標當册起訖時間。其中仍有部分舊書衣留存,爲王家璧手題,知爲著者生前已彙裝成册。該書多爲草稿,間有清稿,面貌較爲原始,更有未見收入作者其他詩文集中者,對整體研究王氏生平交游、詩文風格、思想變遷,以及社會風情、歷史變革等有重要意義,故本編一并收録。

王家璧與晚清學人多有交往,其稿本中不乏師友批注、題跋者。《孝鳳公時文》收文五十餘篇,稿中有三十餘位師友的批跋手迹,如王柏心、彭崧毓、林壽圖、孫衣言、柯茂枝等。天頭地脚,行間文後,批跋滿紙。衆學人所作文字,對其時學術交流之考察有所裨益。

除王家璧外,王氏一族祖孫數世多以才顯,有大量作品傳世。王封綿、王雲鵬、王如璠等均對明清之際王氏族人著述做過搜集整理。他們或對某一種著作進行校訂、補遺,或將散見作品輯録成總集、别集,此項工作到王家璧時有集大成之勢。正因爲王氏後人的整理,許多散佚的珍貴資料纔賴以流傳。如《片玉集前編》爲王如璠輯注之作,該編彙輯王濟、王廷陳、王廷瞻等七人詩文作品,以人爲綱,按輩排序,兼收他人所作有關王氏族人之詩文。王如璠編輯之外兼作注釋,王家璧亦對内容做了大量校補。在此之後,王家璧仿《前編》體例,輯成《片玉集後編》。《後編》收王追騏、王一煌、王封濚等二十三人詩作,所收作者、内容爲《前編》三倍之多。輯録之外,家璧或注或評,各作者下有其名號、生平、著作等介紹,相關資料可補明清詩文研究之缺。

在王氏族人著述中,王同軌《耳談類增》也值得關注,該書爲補《耳談》之作。王同軌先著有《耳談》五卷,後耳聞日多,遂在此基礎上增添内容,成書十五卷。此後,作者繼續收集材料,擴充内容,成《耳談類增》五十四卷。該書纂集街談巷語、异聞奇事,記載了明代中後期奇人、奇事、奇言、奇行。《耳談》及《耳談類增》問世後,其中大量素材被“三言二拍”、《型世言》等作品所取,由此可見該書之影響。本館藏《耳談類增》爲王家璧所鈔,間有訂正、校注之語及增補之條目,故視爲校補者稿本。

王氏家族中,王一翥亦著述頗豐。本編收録一翥詩文集四種:《長迹園遺稿》《青蓮華集》《智林村遺稿》《智林村稿》,均爲王家璧輯并校注。作爲當時楚地名士,他與清初龔鼎孳、宋犖、奚禄詒等人的贈答詩作亦載書中。其多首詩作收入《古今圖書集成·文學典》,清初文學家熊鍾陵評價其人“六經深見道,八代敢論才”。

本館所藏清初進士王追騏詩文也較多,此次收録《吴越行吟》《乙巳閒唫》《先太史給諫公傳稿》等五種。清魏憲輯《百名家詩選》,清末民國徐世昌輯《晚晴簃詩彙》,揚州古舊書店輯《揚州風土詞萃》等,皆采追騏詩數首入編,可見在後世影響深遠。

此外,本編中還有王一鳴著《朱陵洞稿》、王如璠著《且園吟》、王如焕著《西圃詩稿》、王世騵著《孝鳳府君行狀》等等。經過整個家族數代人的積纍,作品規模蔚爲大觀。

更加可貴的是,這批稿鈔本著作大多未曾刊印,僅王同軌《耳談類增》及王家璧《狄雲行館偶刊》《緬甸風土詩》有刻本,中國國家圖書館、南京圖書館,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等六家藏書單位見藏,而這三種刻本與館藏稿本比勘也頗有异文。由此可知該批書稿之珍稀價值。

本編所收各書,先以著者時代先後爲序,再依四部分類法編排。著者生卒年不詳者,列於其所屬輩份之末。這批稿鈔本在版本和形式上複雜多樣,本次整理對其比對考校,厘清關係,各種情况作如下處理:

(一)對於一書有多個稿本者,本編選收最後一稿。如《孝鳳公書札偶録》有初稿(本館擬名《王家璧詩文手稿》)、謄清稿,二者篇目、内容基本相同。謄清稿爲宋子達所鈔,將初稿中補充、修改之處悉數録入正文,并對若干條目順序作了調整,鈔寫完成後經王家璧手訂。如此數次易稿之類還有《説郛引證》《王氏家談》《老子融解》《玉柄麈尾》等,本編均選收最後一稿。

(二)一書有不同鈔本者,選收内容無殘缺或殘缺較少者,若有缺葉,用其他版本補配并注明。如王一鳴《朱陵洞稿》,有明鈔本、清王家璧鈔本二種,内容、篇目順序、行款皆同。明鈔本入選《第二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録圖録》,首册缺“叙”一葉,王家璧鈔本第七册約二十葉内容殘損,故本次擇選明鈔本,殘缺葉用清鈔本補配。

(三)對於有些書稿内容完全或基本包含於他書者,本編選收内容較豐富的著作。如《洪範通易説》全書内容收入《孝鳳公古文》,本次便不再單獨選收前者。又如《王家璧致胡林翼及僚友函》之内容均收録於《孝鳳公書札偶録》中;《王家璧家書》内容全部收録於《孝鳳公手札》中;《狄雲行館奏議》《孝鳳公奏議偶録》二書内容全部收録於《王家璧奏草》中;《王氏家集殘稿》中的主要内容全部收録於王家璧輯《長迹園遺稿》《智林村遺稿》等等。對於此種情况,本編僅選内容較豐富之著作。

(四)二書内容有交叉但仍有較大差异者,兩者均收。如《狄雲山館學古文》《孝鳳公著述雜存》中的詩文有見於《孝鳳公古文》者,但二書仍有較多篇章不見他書,爲保存資料全面性,三書均收。

(五)王氏家傳資料及輯録時人著作,作爲附録放於最後。如《王氏宗譜》《王家璧手輯張澐卿奏稿》《王家璧手輯王子壽詩文》等。

(六)非王氏族人著作,僅有王家璧批校題跋者,不予收入。如稿本《傅鐵椽詩稿》,清傅燮鼎撰,王家璧批,不收。

此外,有些稿鈔本中粘(夾)有簽條,如遮擋文字,則簽條、正文各作一葉處理,以供對比。另有稿中夾有散葉者,或爲作者對正文内容的補充,或爲不明含義的夾插,爲給讀者提供更加完整的資訊,本次一并原貌影印。還有些稿本作者在各章節之間有意留有白葉,疑待後補内容,本次影印予以保留,若多於一葉,則僅保留一葉。

整理、揭示館藏珍稀歷史文獻是公共圖書館的職責所在,湖北省圖書館自二十世紀始便持續致力於此項工作。王氏佚存著述稿鈔本歸諸本館後,曾經三次清整:一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編纂《中國古籍善本書目》,本館上報數種;二是孔憲鎧、皮明庥二位先生從王家璧手稿中輯録部分有關太平天國和捻軍資料,編爲《出自敵對營壘的太平天國資料——曾國藩幕僚鄂城王家璧文稿輯録》。由於時代局限,所選資料多有删汰;三是編纂《中南、西南地區省、市圖書館館藏古籍稿本提要》,陽海清先生對所藏王氏稿鈔本做了初步清理并部分撰寫了提要。爲使更多讀者能更便利地進行研究利用,本次湖北省圖書館對館藏鄂東王氏稿鈔本進行了全面整理彙編,使其化身千百,從而更大限度地發揮其價值。

編者

二〇二一年十一月




底本欣赏


《鄂东王氏未刊稿丛编》

《鄂东王氏未刊稿丛编》

《鄂东王氏未刊稿丛编》

《鄂东王氏未刊稿丛编》



总目录


第一册

侍御遺草一卷補輯一卷(明)王同道撰(清)王家璧輯稿本一

耳談類增五十四卷存八卷(卷十三—二十)(明)王同軌撰(清)王家璧校補稿本六七

江寧詩鈔一卷(明)王同軌撰(清)王家璧輯稿本二四五

朱陵洞稿三十三卷中州武録一卷(卷一—七)(明)王一鳴撰明鈔本二五九

 

第二册

朱陵洞稿三十三卷中州武録一卷(卷八—二十二)(明)王一鳴撰明鈔本一

 

第三册

朱陵洞稿三十三卷中州武録一卷(卷二十三—三十一)(明)王一鳴撰明鈔本一

 

第四册

朱陵洞稿三十三卷中州武録一卷(卷三十二—三十三、中州武録)(明)王一鳴撰明鈔本一

朱陵洞遺稿一卷(明)王一鳴撰(清)王家璧輯稿本一四三

智林村稿不分卷(清)王一翥撰(清)王家璧輯校稿本一八七

智林村遺稿不分卷(一)(清)王一翥撰(清)王家璧輯注稿本四四三

 

第五册

智林村遺稿不分卷(二)(清)王一翥撰(清)王家璧輯注稿本一

長迹園遺稿不分卷(清)王一翥撰(清)王家璧輯注稿本八五

青蓮華集不分卷(清)王一翥撰(清)王家璧輯注稿本二六九

 

第六册

草古堂焚餘集不分卷(清)王一煌撰清鈔本一

吴越行吟一卷(清)王追騏撰清鈔本一三九

乙巳閒唫一卷(清)王追騏撰稿本二〇七

醉隱堂只當詩三十韻一卷(清)王追騏撰清鈔本三〇一

漢陽縣學課藝一卷(清)王追騏撰清王如焕鈔本三二一

 

第七册

先太史給諫公傳稿不分卷(清)王追騏撰清鈔本一

華寶集一卷(清)王封濚輯清鈔本九三

蒙春園集文一卷詩二卷(清)王封濚撰清王家璧鈔本一九三

説是詩稿三卷(清)王封崑撰稿本四一三

 

第八册

樸園公家集雜鈔一卷(清)王雲鵬輯稿本一

樸園公雜鈔一卷(清)王雲鵬輯稿本七三

又溪詩稿一卷(清)王如鏊撰清鈔本一八三

片玉集前編不分卷(一)(清)王如璠輯注稿本二六九

 

第九册

片玉集前編不分卷(二)(清)王如璠輯注稿本一

且園吟一卷(清)王如璠撰稿本一〇七

古詩雜鈔一卷(清)王如璠輯稿本一一九

西圃詩稿一卷(清)王如焕撰稿本一八七

西圃偶録一卷(清)王如焕輯稿本二六九

雲圃公詩草不分卷(清)王養翀撰稿本三一一

杜詩液不分卷(唐)杜甫撰(清)王養翀輯稿本三六五

 

第十册

雜録語類詩集不分卷(清)王養松輯撰稿本一

雪坡賸草一卷(清)王養撰稿本一四五

王柳村詩稿不分卷(清)王家寅撰稿本一九七

周易述贊一卷(清)王芝異撰清王出選鈔本三九三

 

第十一册

恬庵公詩稿一卷(清)王芝異撰稿本一

説郛引證二卷(清)王家璧撰稿本九九

王氏家談二卷(清)王家璧撰稿本三一七

 

第十二册

清宣宗成皇帝實録校勘日記不分卷(清)王家璧撰稿本一

關中書院堂課取準諸生等第名次花名册不分卷(清)王家璧輯稿本一六七

 

第十三册

王家璧奏草不分卷(一)(清)王家璧撰稿本一

 

第十四册

王家璧奏草不分卷(二)(清)王家璧撰稿本一

時事雜鈔一卷(清)王家璧輯稿本四一九

武昌縣志稿不分卷存人物志、學校志、職官志、選舉志、祥异志、藝文志等(一)(清)王家璧纂稿本四七一

 

第十五册

武昌縣志稿不分卷存人物志、學校志、職官志、選舉志、祥异志、藝文志等(二)(清)王家璧纂稿本一

 

第十六册

武昌縣志稿不分卷存人物志、學校志、職官志、選舉志、祥异志、藝文志等(三)(清)王家璧纂稿本一

 

第十七册

武昌縣志稿不分卷存人物志、學校志、職官志、選舉志、祥异志、藝文志等(四)(清)王家璧纂稿本一

 

第十八册

武昌縣志稿不分卷存人物志、學校志、職官志、選舉志、祥异志、藝文志等(五)(清)王家璧纂稿本一

 

第十九册

武昌縣志稿不分卷存人物志、學校志、職官志、選舉志、祥异志、藝文志等(六)(清)王家璧纂稿本一

 

第二十册

老子融解二卷(清)王家璧撰稿本一

玉柄麈尾一卷(清)王家璧撰稿本一〇一

逸休亭殘書不分卷(清)佚名輯(清)王家璧增補稿本二七五

 

第二十一册

孝鳳公奇門雜鈔不分卷(清)王家璧輯稿本一

王家璧編年稿不分卷(一)(清)王家璧撰稿本八三

 

第二十二册

王家璧編年稿不分卷(二)(清)王家璧撰稿本一

 

第二十三册

王家璧編年稿不分卷(三)(清)王家璧撰稿本一

 

第二十四册

王家璧編年稿不分卷(四)(清)王家璧撰稿本一

 

第二十五册

王家璧編年稿不分卷(五)(清)王家璧撰稿本一

 

第二十六册

王家璧編年稿不分卷(六)(清)王家璧撰稿本一

 

第二十七册

王家璧編年稿不分卷(七)(清)王家璧撰稿本一

 

第二十八册

王家璧編年稿不分卷(八)(清)王家璧撰稿本一

 

第二十九册

狄雲山館學古文不分卷(清)王家璧撰稿本一

孝鳳公古文不分卷(一)(清)王家璧撰稿本二〇七

 

第三十册

孝鳳公古文不分卷(二)(清)王家璧撰稿本一

 

第三十一册

孝鳳公古文不分卷(三)(清)王家璧撰稿本一

槐堂尺牘存稿一卷(清)王家璧撰稿本三四五

王家璧道光間書札一卷(清)王家璧撰稿本三七七

孝鳳公書札偶録不分卷(一)(清)王家璧撰稿本四二九

 

第三十二册

孝鳳公書札偶録不分卷(二)(清)王家璧撰稿本一

孝鳳公手札不分卷(一)(清)王家璧撰稿本一九九

 

第三十三册

孝鳳公手札不分卷(二)(清)王家璧撰稿本一

孝鳯公著述雜存不分卷(一)(清)王家璧撰稿本三六九

 

第三十四册

孝鳯公著述雜存不分卷(二)(清)王家璧撰稿本一

孝鳳公時文一卷(清)王家璧撰稿本三九三

孝鳳公時文不分卷(一)(清)王家璧撰稿本四五九

 

第三十五册

孝鳳公時文不分卷(二)(清)王家璧撰稿本一

孝鳳公詩古文雜鈔草本不分卷(清)王家璧撰稿本二五三

 

第三十六册

狄雲山館詩草初編不分卷(一)(清)王家璧撰稿本一

 

第三十七册

狄雲山館詩草初編不分卷(二)(清)王家璧撰稿本一

 

第三十八册

狄雲山館詩草續鈔不分卷(清)王家璧撰稿本一

王家璧試帖詩不分卷(清)王家璧撰稿本一〇一

片玉集後編不分卷(清)王家璧輯注稿本三〇七

 

第三十九册

關中書院課藝待梓稿等五種(一)(清)王家璧輯撰清王世騵鈔本一

 

第四十册

關中書院課藝待梓稿等五種(二)(清)王家璧輯撰清王世騵鈔本一

楹聯集句一卷(清)王家璧輯稿本一八九

孝鳳府君行狀一卷(清)王世騵等撰稿本三六三

王世騵文稿不分卷(清)王世騵撰稿本四一三

牙厘總局存查公文底簿不分卷(清)王出選輯稿本四九九

 

附録


第四十一册

王氏宗譜不分卷(清)佚名纂稿本一

時文一卷(清)王一華等撰稿本三九三

 

第四十二册

張澐卿奏稿一卷(清)張澐卿撰(清)王家璧輯稿本一

魁齡左宗棠梅啓照奏稿不分卷(清)魁齡等撰(清)王家璧輯稿本二九

恬庵公五十壽言一卷(清)袁銑等撰(清)王家璧輯稿本一〇一

王子壽詩文不分卷(清)王柏心撰(清)王家璧輯稿本一七九




■ 文章来源:国家图书馆出版古籍编辑室
供稿 | 程鲁洁   编辑 | 杨洋、隋阳监制 | 隋阳审核 | 弘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