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打假,向左走还是向右走?
点击关注我!
每天看精彩文章!
....近日,因一个判例和几篇文章,让人们对职业打假的走向又开始猜测了。职业打假到底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其实,关于这个话题已经争论了十几年。2014年实施的《最高法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算是正面给予了回应,然而,随着有市场经济啄木鸟之称的职业打假人越来越多,一些人借打假维权之名敲诈勒索的案件也与日俱增,因此一些地方也开始出台文件遏制恶意职业索赔现象。
被誉为“打假檄文”的判决
2019年3月6日,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的(2019)鲁02民终263号民事判决书被网友誉为打假檄文,该判决书认为:每一起消费者针对经营者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的行为提起的诉讼,都会或多或少促使经营者更加重视食品安全,促使消费者更加关注食品安全,进而使法律的规定得到进一步的落实。当所有的消费者都觉醒了,都成为潜在的打假者了,那么制假、售假的行为也就失去了市场。没有了制假、售假行为,打假现象自然而然就消失了。有些人把法律的枪口对准打假者,做出让打假者痛,制假、售假者快的事情,背离最基本的人民意志,因为人人都是消费者,《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人民的意志。打假也需要专业,如果多次打假者可以定义为职业打假者的话,那么职业打假者就是消费者的先驱,自然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
其实,这只是中级法院的一份判决书,只是法官根据事实证据对一起案件的裁判结果,放在整个司法裁判的汪洋大海中,其并没有网友喧嚣的那么重要。也许,正是因为它旗帜鲜明地支持职业打假,所以才会引起如此大的社会效应。
中国质量报2版评论力挺职业打假者
2019年4月1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主管的《中国质量报》2版末条刊文——职业打假者是消费者的先驱。
文中评论青岛中院裁判的合理性合法性后,认为:“职业打假者是消费者的先驱”,这是一个既符合法理又符合情理的准确定性。既然普通消费者可以通过维权主张自己的权利,那么多次维权的打假“高手”,甚至是职业打假者,只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就没有任何问题。至于获利动机论,更不值一驳:任何人诉讼都是为了利益,没有谁仅仅是为了体验诉讼程序而到法院走一遭。不能因为当事人的目的是为了获利,法院就驳回起诉者的诉讼请求。另外,惩罚性赔偿机制已经成为国际惯例,而我国也正在加大推行力度,这表明不管是从国家治理角度还是法理原则看,都是不反对甚至支持获利动机的。
此次,《中国质量报》的态度比较鲜明,一是它属于市场监管总局主管,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官方的声音,二是该文章发布在评论栏目,说明文章的分量和该媒体的支持职业打假的坚定态度。
省市场监管局起草文件应对职业投诉举报
2019年4月2日,浙江省市场监管局起草了《关于有效应对职业投诉举报行为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该文件开宗明义地指出,近年来,“以打假、维权、反欺诈为名、行牟利之实”的职业投诉举报呈现团伙化、专业化、规模化、程式化的特征和趋势,不仅严重困扰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影响营商环境,且滥用投诉举报、信息公开、复议诉讼、监察投诉、信访等权利,大量挤占有限的行政资源和司法资源。在食品、广告等领域甚至出现“造假”式的索赔和举报行为,已涉嫌构成违法犯罪。同时明确,职业投诉举报认定可从7个方面综合考虑:(一)购买商品是否明显超出合理消费数量;(二)是否属于“知假买假”、“即买即退”;(三)是否一次发起多项投诉举报;(四)是否明确索取举报奖励或高额赔偿金;(五)是否借用其他人名义进行投诉举报;(六)行为人投诉举报的数量、相关行政复议和诉讼的数量;(七)其他可合理认为以牟利为目的的因素。
其实,关于对职业索赔行为的限制,早在去年,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就起草了相关工作方案征求意见,该方案相对比较详细,要求司法机关、行政机关等单位从立法、执法、司法等各方面对职业索赔行为进行遏制,但直到现在,该方案仍悄无声息。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姚鹃提交的议案之一就是关于职业打假的。她认为,近些年,在食品领域,这些职业打假人慢慢异化成了如今的职业索赔人,他们不再是买假货打假,他们并不关心食品安全和质量本身,而是紧盯大型知名食品生产企业、超市、电商平台,专门找食品包装上的瑕疵和漏洞,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假打假真牟利。在她看来,在食品领域,职业打假行为泛滥,而且已经形成了职业化、专业化、商业化、集团化组织,职业索赔人以消费者的名义,滥用法律法规维权索赔,增加了行政和司法部门的运行成本,极大地浪费了社会公共资源。姚鹃建议规范食品领域的职业打假行为,研究限制职业打假行为的方案,取消惩罚性赔偿条款,先要求整改,拒不整改的再进行处罚。
职业打假到底向左走,还是向右走?民间议论声再大,法官自由裁量权再大,地方行政执法部门出台的文件再犀利,都不如最高权力机关一纸法律界定,还是希望立法机构早日发声吧。
▶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食品类咨询问题解答汇总
▶ “3名职业打假人”被捕,后来结果怎样了?
▶ 职业打假人又盯上这些,已有多人中招......
▶ 必看!职业打假类投诉举报的应对策略
为防止食药法苑失联,欢迎关注监管之声(ID:scjg007),这里有你想要的!
走过路过【在看】不要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