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曾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自从诞生以来,洞庭湖几经涨落,多次变迁,至今仍在不断变化中。人类诞生之前,洞庭湖的变迁是自然原因,而人类社会之后特别是明清至今这段时间,主要是人类活动导致洞庭湖的变化。今天就通过地图了解洞庭湖的前世今生
洞庭湖的形成远比长江黄河要早,其历史可以追溯追溯到11亿年前的的“武陵运动”。这时候洞庭湖区域就已经形成了陆地,并发育了一些湖泊。今日洞庭湖盆地构造兴起于距今一亿多年前的燕山运动,这场运动塑造了洞庭湖周边的山地,塑造了洞庭湖盆地的格局。当然,湖泊的形成光有盆地还不行,还需要水分盈亏足以维持湖泊,在地质时期漫长的历史演变中,洞庭湖经历了多次涨水,干涸。又由于地层始终处于阶段性沉降,湖区充填了很厚的沉积物,这些沉积物也是我们判定第四纪以来洞庭湖湖区范围的最直接证据。下图展示了130万年前中国水系图,洞庭湖位于今天洞庭湖偏北位置,并且比今天大很多,而且是咸水湖,那时候长江尚未贯通。
第四纪是地球气候剧烈变化的时代,这些变化也显著影响到了今天的格局。更新世末期,海陆逐渐稳定,洞庭湖也在盆地内发生交替变化。
由于气候和水文的变化,洞庭湖经历了多次涨落。又由于长江贯通,洞庭湖从内陆咸水湖演变成通江入海的淡水湖。全新世(1万多年前)以来,洞庭湖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泥沙沉积和湖底沉降的速率以及气候的温湿情况。当沉积速率大时,湖泊趋于萎缩成河,而沉降速度大时,湖泊就会扩张。大约3000年前,湖区气候转为温干气候,洞庭湖又一次接近消亡,下文洞庭湖变迁就从这里讲起。
戳视频,一睹为快。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洞庭湖这段历史,那就是三国两晋时候开始发育,唐宋时候达到鼎盛盛极而衰,清末走向瓦解,并走向衰亡,近期有所恢复。
大约在3000年前,也就是公元前1000年的西周早期,洞庭湖又一次接近清零。古云梦泽是湘江,沅江,资水,澧水四河入江处形成的沼泽,水域面积较小而且不稳定。但是,随着湖区的沉降和长江荆江河段的发育,洞庭湖将进入新的历史。
战国时期,洞庭湖属于楚国。公元前400年,洞庭湖区形成了三个小湖为主的格局,但是今天湖面在当时仍然大部分都是陆地。总的来说这个阶段洞庭湖仍然是小型泛滥型湖泊,随着江河泛滥摆动而生成或者消亡,或者以浅水沼泽为主。
前221年,秦并六国,此时洞庭湖稍有扩大。秦汉两代,洞庭湖区仍然是以陆地为主。
汉末三国时代,洞庭湖区沉降速率加快,湖泊开始逐渐发育。随着湖北侧的荆江地区的大澧泽开始消亡,洞庭湖开始受长江的影响,开始新一轮发育。
两晋时代洞庭湖发展比较快,在北线,东线,西线都有扩展。
在南齐时代(490年),洞庭湖已经有东西连通的迹象,随着长江荆江河段完全沉积成河,长江河槽河流难以完全吞吐上游来水变化,泛滥频率增加。由于江水灌湖,洞庭湖逐渐发育了今天湖面的雏形。
589年隋灭陈统一中国,湖泊继续扩大。
在盛唐时期,洞庭湖继续发育并达到鼎盛。此时洞庭湖在洪水期已有6000余平方公里面积,已有“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之势。
五代楚国(950年)时期,洞庭湖较唐朝继续扩展。
北宋时期,岳阳楼记让洞庭湖成为天下名湖。北宋时候,洞庭湖面积快速增长,面积达到鼎盛。但是由于上游持续开发,水土流失严重,洞庭湖承接了大量泥沙,逐渐开始“水浅而面大”的局面。这个局面让洞庭湖开始盛极而衰。
元朝时候,南洞庭湖已经因为湘江资水泥沙淤塞而萎缩。
明清交替时候,洞庭湖面积继续缩小。洞庭湖区围垦从宋朝开始就持续进行,围垦将湖滩陆地固定化,加速了湖泊退化。
1870年,随着长江松滋,藕池,太平三口决口未堵,长江形成了入湖岔流,长江泥沙开始直接灌入洞庭湖,1890年,洞庭湖北侧开始变浅而走向瓦解。
民国时期,由于湖泊淤塞和瓦解,北湖基本上消亡,而南部由于地势下沉而略有发展。
新中国成立时,北洞庭湖完全变成陆地。
由于泥沙淤积,以及早期为了消除一些寄生虫滋生土壤而盲目毁灭湖泊湿地,洞庭湖基本上全湖消亡。
三峡的投入使用,让洞庭湖有了新的生机。洞庭湖和鄱阳湖虽然都是长江南岸的浅水湖泊,但是机制并不相同。洞庭湖是常年直接接纳长江水,由松滋等口流入再和湖水一起在城陵矶流出,而鄱阳湖是单向吞吐。这种区别也让三峡大坝对于两个湖的影响是截然相反的。泥沙淤积减轻,有利于洞庭湖重新发育,但是不利于鄱阳湖。今日洞庭湖,水深和面积都在稳步增加。在南部,地势仍在持续沉降,湖泊有扩大趋势。
今天分享就到这里,是不是意犹未尽:关注我们,更多精彩等着你。上一期精彩内容,洞庭湖的姊妹湖鄱阳湖戳这里→鄱阳湖地图与枯水干涸原因
精美地图交流可以关注以后后台咨询作者,欢迎分享交流。
有兴趣还可以加QQ群“中国地图-地理人文”交流分享,群号929221572。
其他精彩内容:全国舆图系列回顾:
舆图纪实——从光绪时代的中国地图看今昔变迁
地理奇葩说——选项对错全靠嘴
经典等高线地形图,彻底弄懂喀斯特地貌
黄河从哪里来?一分钟读懂黄河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