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孩子暑期上网,我们该如何守护?

梁丹 胡若晗 中国教育新闻网 2023-09-18

关注

暑期过半。假期里,未成年人网络沉迷这一老问题依然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8月2日,国家网信办就《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拟将“青少年模式”升级为“未成年人模式”,进一步预防和干预未成年人网络沉迷问题。消息一出,再度引发热议。

近年来,针对未成年人网络沉迷问题的政策工具不断完善,但是未成年人网络沉迷问题却似乎常谈常新。当前,未成年人网络沉迷问题有哪些新现象、新特点,暑假里如何帮助家长、学生认识和应对网络沉迷?中国教育报记者进行了采访调查。



1

暑期未成年人网络沉迷受关注

····

····

····

采访中,对于暑期孩子的网络使用,北京家长张女士有着不小的苦恼,“孩子放暑假了,但我们家长还都要上班,没办法时刻监管,很难限制他接触网络的时长。”

“在学期间,许多未成年人的网络使用是断点式的,过度使用的情况并不突出。”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研究中心主任方增泉表示,进入暑假后,随着接触手机、使用网络的触发机制变多,尤其是业余时间的增多,未成年人的网络使用时长会有一个明显的增长。

在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系系主任钟柏昌看来,相比于上学期间,假期中,青少年的确更容易出现网络沉迷现象,“一方面,青少年放假在家,有了更多可以支配的时间;另一方面,很多暑假作业往往离不开平板、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使用,青少年接触网络的机会也由此更多了。”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教学形式的多元化,以及疫情影响下社交模式的改变,未成年人的网络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样,从早期以游戏为主的网络使用逐渐向学习类、社交类、短视频类、游戏类等多类型网络使用转变。“因此,假期中,青少年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渠道接触并长时间使用互联网的情况会更加频繁。”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蒋俏蕾说。

记者观察到,今年暑假来临之际,多家知名游戏厂商集体发布了“关于暑期未成年人游戏限玩的通知”,暑假期间未成年人可以玩游戏的总时长被限制在26个小时以内。随着“限玩”等各类举措的不断完善,有家长向记者表示,今年暑假期间,未成年人游戏沉迷现象有所好转,但是短视频沉迷、网络诈骗等各类未成年人网络使用的新问题突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暑假期间,如何进一步预防和干预未成年人网络沉迷,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采访中,不少专家指出,作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第一责任人,家长对于未成年人网络沉迷问题负有重要责任,暑期中,家庭监管不可缺位。

对此,蒋俏蕾建议,随着触网年龄不断下移,家长可以利用暑假,为低龄孩子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用网环境。“家长要警惕为了安抚孩子就让孩子无条件使用网络的行为,这会给孩子养成情绪不佳时先找手机的错误习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还应不断延续与发展这些从小制定的网络使用规则。”蒋俏蕾说。

“和孩子制定网络使用规则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做法,有利于从小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但前提是要和孩子进行平等协商,制定的规则能得到孩子的认可。”钟柏昌表示,家长与孩子建立信任关系是构建良好亲子关系、解决网络沉迷问题的重要前提。

方增泉则补充道,家长对于自身在未成年人防沉迷工作中的责任和角色意识的提升是一个发展过程,社区和学校等其他社会力量要通过建设网络素养家长课堂、开展相关培训讲座等方式,为家长能力建设提供支持。

在研究中,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兼青少年法律研究所所长孙宏艳发现,应对网络沉迷问题,很多未成年人首先谈到的是自我管理,家长则倾向于把更多的期待放到平台和技术上。对比家长和未成年人对这一问题的不同认识,孙宏艳认为,如何引导和发挥未成年人自己的自主性值得家长思考。“每个成年人也是从小时候的磕磕绊绊、很多家长不满意的行为中慢慢成长为今天的大人的,所以我想第一是要对未成年人有信心,第二是要能够多引导发挥出他们的内驱力。”孙宏艳说。


2

应为网络沉迷和网络合理使用划清界限

····

····

····

根据共青团中央发布的《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2021年我国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6.8%,较2020年提升1.9个百分点。同时,未成年人过度上网情况有所改善,未成年网民对互联网的主观依赖程度和家长认为孩子上网时间过长的主观感受都呈下降趋势。

一方面,从相关研究来看,未成年人网络使用习惯、网络素养不断向好发展,但另一方面,家长对孩子“网络沉迷”的担忧依然相对普遍。

采访中,来自安徽的初三学生小崔因暑期学习压力过大,偶尔会通过上网和朋友聊天的方式疏解情绪,但家长总是以此批评他,“说要是再对网络沉迷下去,我肯定考不上好高中。”这样的指责,常常让小崔感到难过和委屈。

和小崔一样,采访中,很多中小学生和他们的家长也对记者表示了疑惑:虽然暑假期间的用网时长的确超过了在校期间,但感觉对学业和生活都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不清楚这是否也是网络沉迷。

什么是网络沉迷?采访中,不少专家表示,随着网络使用的日常化,家长对学生的网络使用不能“望而生畏”甚至“一禁了之”,需要对“网络沉迷”作出更清晰的界定。

在蒋俏蕾看来,现实中,许多家长会错误地认为,上网时间长就等于孩子沉迷网络,“但其实,网络使用时长并不是判断网络沉迷的充分条件。和其他沉迷问题一样,判定是否进入网络沉迷的状态,需要同时满足强迫性和实质性损伤这两个特点。”

蒋俏蕾进一步解释道,强迫性是指对网络过度使用,已经出现了依赖、失控和无法停止等现象。实质性损伤则是指使用网络的方式对身体、心理、学业和社会交往造成了伤害,比如青少年因用网过度而导致视力下降、成绩下滑,甚至产生孤单、抑郁的心理,与人交往出现障碍等。

蒋俏蕾表示,如果青少年用网行为没有触及以上两种情况,只是偶尔超出约定的使用时长,家长无须过度紧张,也不应给孩子不加分辨地扣上“网络沉迷”的帽子,给孩子带来额外的压力。

在方增泉看来,随着智能手机等媒介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不只是未成年人,每个人都可能存在网络沉迷问题。他表示,对于未成年人的网络沉迷,家长要理性看待网络合理使用和沉迷之间的关系,以身作则、合理引导,一方面,不应对自己和孩子的网络使用行为区别对待,使孩子产生割裂感、对家长“双标”的不信任感;另一方面,可以基于网络使用行为对日常活动的破坏程度,警惕孩子沉迷网络的危险。

“一般而言,有严重网络沉迷的个体,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在电脑或手机上,挤掉正常的社交、学术或家庭活动,比如对非网络的休闲安排失去兴趣、忽视家庭责任和健康等,当网络使用被妨碍时,还会显得比较神经质并且具有攻击性。”方增泉表示,当未成年人出现上述社会功能损害时,家长应该充分重视并积极地进行干预治疗。

在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持续提升的当下,专家普遍认为,明确网络沉迷与网络合理使用之间的界限,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网络,具有更加紧迫和现实的必要性。


3

预防未成年人网络沉迷应疏堵并重

····

····

····

近年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等政策法规的出台,互联网平台监管初见成效,2019年以来,各大视频、短视频、社交、游戏等网络平台陆续推出青少年模式,在帮助未成年人减少网络依赖和网络不良信息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家长、学生对这一模式存在“知晓率高、设置率低”的情况,不少学生对青少年模式的认可度偏低。

北京某高二学生小孙对记者表示,由于担心自己过度沉迷于网络短视频,父母为其设置了青少年模式,但是在该模式下,他发现,相关平台算法推荐给他的都是低龄化的动画片,“内容很单一,并不适合我们这个年龄段。”

不能设置APP的具体使用时间段,操作入口不方便查找;缺乏对用户身份的有效识别,可以通过使用父母账号或购买二手账号等方式绕过青少年模式……采访中不少家长和学生表示,当前,青少年模式存在实用性不强、不够便捷等问题,一名家长还对该模式下的数据安全问题表示了担忧,据该家长介绍,自从为设置青少年模式在某平台输入孩子身份信息后,便常常接到来自教育机构的各种推销电话,自己和孩子不堪其扰。

研究了当前市面上一些平台提供的青少年模式后,钟柏昌认为,目前不少青少年模式的确存在内容单一的问题,同时,由于技术层面存在规避漏洞,也滋生了身份信息贩卖等灰黑产业,一些平台不合规的信息采集和储存,也对青少年隐私保护带来了挑战。

针对这些问题,新的政策工具已经意在解决。在国家网信办起草的《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中,除了将“青少年模式”升级为“未成年人模式”,还明确提出了分龄原则和模式便捷切换等,并针对使用时长管理和功能限制要求提出了优化方案,同时还提出了“防绕过要求”等硬性规定,明确了“便捷使用原则”和“设置最简化原则”。

专家普遍认为,此次新规靴子落地后,有助于进一步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对预防和干预青少年网络沉迷问题将起到积极作用。

蒋俏蕾举例道,比如,通过进一步对未成年人的年龄段进行细分,平台方面可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受众优化算法,推荐更加丰富的内容,提高该模式对青少年和家长的吸引力,为“未成年人模式”进一步推广完善提供用户基础。

尽管青少年模式的功能在不断完善,但整体来看,当前,应对未成年人网络沉迷,依然存在以“堵”为主,疏导不足等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郭媛媛曾表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但当前在执行层面突出存在着重“堵”轻“疏”的现象,在处置未成年人网络沉迷问题时,主要强化限制性的硬性、即时性保护,缺少以网络素养教育赋能等软性和长期可用手段,导致正面疏导的有效措施不足,利用互联网助力青少年成长成才的正向引导不够。

“青少年模式不应是简单地对未成年人上锁,将其与成年人的网络世界完全隔离。”蒋俏蕾说,“保护并不等同于限制,一项好的技术需要提供的,是能够吸引目标受众的‘加法’,为他们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中国教育报记者 梁丹 见习记者 胡若晗)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年08月19日第2版 版名:新闻·深度

图片来源:包图网

本文只为传递信息,如存在文章/图片/音视频等资源使用不当的情况,请联系中国教育新闻网。

本期编辑:庄元

觉得好看,点赞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