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激情闪耀的教育时刻——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动人的师生身影

9月23日晚,杭州第19届亚洲运动会盛大开幕。开幕式融合了中国式美学和现代科技元素,为全球观众带来了一场难忘的视听盛宴。


在2个多小时的精彩演绎中,不乏浙江师生的动人身影。他们用智慧与青春之力,为开幕式献上了激情闪耀的教育时刻。






院士团队助燃“绿色”火炬




The 19th Asian Games

主火炬数字化点燃的全过程惊艳到了所有人,而火炬燃料也是亚运历史上首次使用绿色甲醇。



绿色甲醇是由捕集回收的二氧化碳与氢气经催化反应合成的,但是改用新型火炬燃料可不是简单的事,相当于釜底“换”薪。“用新型燃料来点火,能不能做到安全、稳定、美观,都需要从零开始计算模拟、试验验证且不断地迭代优化。”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浙江工业大学校长高翔说。



高翔院士团队长年深耕能源高效清洁利用领域,这次服务杭州亚运会,主要开展了亚运会主火炬燃烧核心装置方案设计、燃烧优化、绿色燃料制取、燃料安全储运等6项保障工作。为此,高翔专门组建了一支50多人的联合攻关团队,经过200多天的攻关,解决了主火炬可靠安全点火等关键难题。


由于主火炬的设计创意与点火仪式是高度保密的,每次试验都在其他开幕式彩排人员撤离现场后进行。夜深人静时正是团队热火朝天工作的时候。特别是主火炬点燃后,要在60多米高空、环境温度可达50多摄氏度的火焰上方开展长时间的温度和燃烧产物等测试,并在杭州奥体中心多个位置进行空气质量监测评估。这些工作,几乎每次都是在晚上12点后进行,同时需要根据测试结果快速给出多重保险的优化改进方案。



开幕式当晚,高翔在现场见证了主火炬点燃的一刻:“很高兴很自豪!我们将加快推动甲醇等绿色燃料在交通运输、工业等领域推广应用,以科技创新助推国家绿色低碳发展。”


2位奥运冠军同时均为宁波大学体育学院在读生的 2022级博士研究生 石智勇 、2023级博士研究生 汪顺亮相亚运会开幕式火炬传递现场。他们分别担任第四棒和最后一棒火炬手。汪顺还与代表火炬线上传递参与者的“虚拟数字火炬手”一同点燃杭州亚运会的主火炬台(塔)。


此外,本届亚运会上,宁大学子汪顺、王昶、张景胤、李咏臻、王滨和余嘉豪将代表中国队征战。






1507名“精灵”的青春之舞




The 19th Asian Games

身着“金桂飘香”服饰,踏着欢快的《我们的亚细亚》,不停歇地完成各种舞蹈动作。在一个多小时的运动员入场式上,杭州师范大学标兵节目组的217位姑娘,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



仪式结束后,回到后场的姑娘们几乎都累趴下了。彭皖宁的脚跟开始隐隐作痛。此前在排练中她的韧带曾经拉伤过,但体育专业出身的她披星戴月每天完成几个小时的高强度训练,从未缺席过一次。“近距离见到了来自亚洲各国的运动员,向他们尽情展示着中国青年的青春与活力,一切辛苦都只剩下‘值得’二字。”



整场开幕式,杭州师范大学有1507名青年大学生作为演职人员参与,是参演人数最多、参与节目环节最多、排练周期最长的浙江高校。


参与迎宾表演的559人中有一对双胞胎引人注目:杭州师范大学经济学专业学生汪乙楠和她的妹妹、化学(师范)专业学生汪乙慧。起初,因为没有舞蹈基础,汪乙楠对自己动作的准确度和美感没什么把握,每次排练回校路上都会向妹妹请教,还不忘摆上排练动作。“看她做的动作好不好看,我一下就知道自己做得怎么样了。”汪乙慧笑称“仿佛照镜子”。



舞蹈专业学生张韵菡介绍,舞动双臂、挥动道具,展现潮水的波涛汹涌,光这一个动作就排练了很长时间。在与亚运结缘的一年多时间里,她和同学们参与了志愿者主题曲《等你来》、火炬传递宣传片《燃》的拍摄,在亚运圣火采集仪式上参演了《良渚之光》。“我们每名演员都是一缕微光,但如果是1000多缕微光,就足以汇聚成一颗小小的太阳,璀璨整个舞台。”


来自浙江音乐学院舞蹈学院75名学生与其他舞者一起跳起跃动的“生命之舞”。


亚运会开幕式倒计时过后,85名浙音舞蹈学院学生化身一群色彩缤纷的“蝴蝶”飞入场内。



在文艺表演·下篇《携手同行》中,180名舞蹈学院学子与众多大学生们一起手持发光金桂走入场内共同点亮绵延悠长的“金桂之江”。



当亚运圣火在“大莲花”点燃,来自流行音乐系的蔡彦培、潘子伦、冯宸铭、王家恒作为领唱,与万人齐唱主题歌《同爱同在》响彻天际。


结束后话题“唱歌的四个帅哥是谁”冲上了热搜第一。






大莲花”上空的天籁




The 19th Asian Games

9岁女生领唱杭州市歌《梦想天堂》,以其纯净甜美的童声惊艳四座,她就是来自求是浙大附小的盛琳茜。


《梦想天堂》这首歌曲难度不大,但除了演唱之外还要加上表演。导演会根据呈现情况作出调整,考验着歌手的即兴反应、记忆力和表现力。


从7月开始,“排练”成了盛琳茜这个暑假的主题词。在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几乎每天凌晨归家,高强度的训练并没有难倒这位身形瘦小的女孩。在经历的十几个版本中,她的合作对象从人偶到歌手、再到合唱团孩子们,她都能用最好的状态进行展现。


“能有机会在自己的家乡向世界友人唱响这首歌,是多么骄傲和自豪!”盛琳茜说。



同样,来自浙江省遂昌县黄泥岭村躬耕书院音乐筑梦班的12个孩子,参与演唱了《同爱同在》《我爱你中国》《梦想天堂》《美丽亚细亚 好大一个家》等歌曲,给“大莲花”献上了来自大山里的歌声与微笑。


音乐筑梦班成立于2013年,由一群热心公益的音乐教师带着山村孩子学习器乐、声乐、舞台艺术等课程。10年来走出了300多名学员,他们绝大多数从“零基础”起步,凭着对音乐的一腔热情,让曼妙的歌声走出了大山。



暑假时接到参演亚运会开幕式的任务后,12个孩子每天早出晚归参加排练,人均有上百个小时的练习量,反复熟悉各种演唱技巧。他们的执着和努力,化作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令人难忘的精彩。


歌声回荡夜空、直抵人心

这一刻,世界聚焦“大莲花”

这一刻

浙江西部山区孩子的笑脸

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开幕式上

你还捕捉到了哪些师生的身影?

来评论区与我们分享吧

文章来源:综合自央视新闻、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报记者 蒋亦丰 通讯员 吴雅兰 柯溢能 王凤栖)、都市快报、缙云发布、遂昌新闻、浙江教育政务新媒体联盟成员单位等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央视频、浙江音乐学院、宁波大学、浙江大学

视频来源:人民日报视频号、央视新闻

本文只为传递信息,如存在文章/图片/音视频等资源使用不当的情况,请联系中国教育新闻网。

本期编辑:戚悦

觉得好看,点赞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