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起,北京的乡土野花野草首次被纳入园林部门自然抚育范围,成为园林绿化的“正规军”。为了北京的园林绿化,路边的野花真的不能采了?
请注意,路边的野花再也不能采啦! | 科学加
点击上图,立即参与
文/记者 白竟楠 编辑/吉菁菁
新媒体编辑/陈炫之
采访专家:
刘青林(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观赏园艺与园林系教授)
梁 芳(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花卉所高级工程师)
几十年来野花野草见之必除的老做法如今行不通了:日前,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向全市各区园林绿化局印发了《北京市绿地林地建设地被植物选择与养护技术指导书(试行)》(下称《试行》)。
指导书明确指出,北京一年生、两年生及多年生的乡土地被野花野草不能再一拔了之,而是要“享受”和人工栽植培育的地被植物一样的“待遇”。
北京的乡土野花野草不再姓“野”,而是纷纷“转正”,被纳入了“正规军”,确定要被科学、生态利用和推广,将其生态价值发挥到最大。这一举措不仅将使北京的绿地“活起来”,更颠覆了确立了乡土植物在北京的“生态地位”。
▲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北园,成片的抱茎苦荬菜漫布在林间,构成了别有情致的景观,引得游人驻足拍照。但绝大多数人可能都没想到,这些漂亮的小黄花不是公园刻意栽植的,而是100%的天然生长。(图片来源《北京日报》)
近些年来,城市绿化的方式方法一直在发生着变化,曾经有不少人认为,在从前,因为人工过度干预,导致许多植物种类在北京“消失”了。那么,《试行》实施之后,“路边的野花”还采不采?
01
同在北京,但植被选择标准城市≠山林
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观赏园艺与园林系教授刘青林介绍,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北京市曾大量引进种植冷季型草,此后发现这种草坪的管理成本非常高,耗水量巨大。如管理不善,容易干枯死亡,造成地面斑秃。随着节约型园林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北京开始逐渐使用适合本土的野生地被,冷季型草坪的数量日趋减少,只在重点景区周围使用。
▲如果冷季型草管理不当,很快就会得病变成图中枯黄的颜色,被杂草取而代之,影响了美观(摄影/白竟楠)
“人工细管是管不过来的,不能把所有的园林的每一块土地都约束好,这也是不符合自然规律的。杂草的存在有其存在的价值,所以,即便是一个园区也应该用不同的标准管理,管就管精、放就放野。” 刘青林表示。
当然我们先要明确杂草的定义。所谓“杂草”是指混杂生长于栽植地,影响原有景观的其他植物,国外有资料把其解释为“长错了地方的植物”(A plant growing where it is not desired)。比如,如果某一片单一植物种类生长区域内,一切入侵的其他植物都可叫杂草。
刘青林介绍说,自古以来,中国园林的打造理念讲究“浑然天成”的思想,即虽由人作,宛似天开。细心观察北京的古代园林会发现,春天天坛公园古柏树下壮观的二月兰景观,颐和园中参天大树下那郁郁葱葱的苔草、求米草景观,这些园林中只有在重要的观赏区种植了少量的冷季型草坪,极少量的点缀式的人工摆放花盆。适当的人工规划和设计辅助让园林景观更美,生态效益更佳,这也是这些园林能够保存至今的原因,不仅经过了人为的保护,也是自然生态的选择。
无论是城市还是山区,植物培植需要秉承“建设地带性植被”的原则,也就是培养或保护适应本地水土的植物。同在北京,某种植被适合生长在野外环境并非说明也能引进到城市,所以,人们会发现,一些植物慢慢在城市中看不到了,说起原因,其一可能是城市的环境条件(土壤、温度、湿度、光照等)不适合其生长,其二可能是植物市场需求的改变,植物品种的更新换代,这也是一种自然选择。但这不代表这种植物在北京就消失了,其实,在野外、在其他适合它生长的环境中依旧可以看到它们繁茂的生长。
“不是所有的植物都能适应城市环境,虽然都是北京,但是土壤、温度、湿度、光照都与自然条件大不相同,所以许多能在山区长的植物在城市长不了。城市污染、风洞效应、反射热都对植物不好,而且城市灯光会改变植物的生物节律,植物的生命力就会衰退,北京也发生过夏天因为气候问题而导致大片树木生命力减弱的事件。” 刘青林说,“因此我觉得,植物能在城市中生长是一件特别伟大的事情,任何一种植物是否能进入城市也是通过大量的实验才能下结论的。”
……
(未完)
国外城市园林是什么样子?北京“常驻”的地被植物,你认识几种?……点击下方按钮阅读更多内容。
出品:科普中央厨房
监制:北京科技报 | 科学加客户端
欢迎朋友圈转发
公众号、报刊等转载
请发邮件至bjkjbeditor@163.com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违者必究
识别二维码,下载“科学加”客户端
加入北京科技报丨北科传媒(全职/实习)
bjkjbhr@163.com
投稿或推荐选题
bjkjbeditor@163.com
有疑问或寻求帮助,快加入"科学来帮忙"群!
科学加(scipress)
提供每日新鲜科学与生活资讯
组织各类有趣活动
主办:北京科技报社 | 北科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