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烈士遗孤:用一生奉献“报答党的恩情”

融媒体中心 南京邮电大学 2021-03-14

“只要我能站住,我就不下讲台

我会一直教到不能说话不能站住为止”

6月19日,88岁退休教师熊葆芳重返校园

为南邮2020届毕业生党员上了一节特别的党课

今天

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

扎根三尺讲台的八旬退休教师


“我”不愿用知识去做“买卖”南京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退休教师熊葆芳今年88岁,是一位中共党员,已经退休的她几乎每个周末都在学校里义务教外语。6月19日,受聘为南邮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关工委委员,她再次站上南邮的讲台,为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毕业生党员上了一节特别的党课。讲台上的熊葆芳,面带和蔼的微笑,头发花白的她却仍然精神矍铄,言谈思路也很清晰。院里考虑到她的身体情况,特地在讲台旁摆放了一张椅子,请她坐下讲课,但在90分钟的课上,熊老师始终保持站立,没有坐下过。面对即将深造或走向工作岗位的毕业生,熊老师深情地嘱咐大家,“在以后的工作中,当你们面对被人误解的情况,不用总是给别人讲自己的困难,要学会用实力说话,自己的时间不能浪费在与是是非非的纠缠之中,做到自己问心无愧就行。当你干出了一番成绩,自然不必费劲解释什么。”现场的同学们纷纷表示,听了熊老师的讲述,深受熊老师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对社会的感恩之心的感动与鼓舞。

第一排左四为熊葆芳

从南邮退休后有科研所、培训机构请熊葆芳去教日语,她答应了,同时也提了一条要求,不收学生的学费。在熊葆芳看来,教育无价,纯粹的师生关系是不涉及金钱的,她不愿用知识去做“买卖”。因此退休后的熊老师继续在三尺讲台上传播着知识。每天上午四节课,课后、晚上、星期日还会对学生进行额外辅导,直到一次上完课感到昏昏沉沉的她,检查出了高血压,此后才没有继续如此劳累地教学。但心怀感恩的她一直都在坚持义务教学,从1990年至2010年教授日语,她从没收取学生一分钱,有时还倒贴讲义费、车费。2004年,决心把自己奉献给教育事业的熊葆芳转战社区,创办了“墨香书画社”,义务教学十年。为庆祝国节70周年举办的画展,熊老师还和第三批新生举办了"师生画展”。在今年疫情期间,熊葆芳也坚持通过网络授课的方式给“墨香书画社”的学生们义务上课,熊葆芳在这里已经教授书画十年了,学生们都没有辜负熊老师的辛勤付出,画艺突飞猛进,甚至有的学生已经能够自己出画册了!在这位将教育深刻地融入自己生命的老人背后,还有一段让人为之动容的故事。


“我”的父亲是一名地下党

熊葆芳父亲

熊葆芳的父亲对她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在她的记忆中,父亲是一个博识的人,书法和文学方面的造诣很深,是父亲激起了她对知识的热爱,书法和国画功底也来源于她父亲的教导。此外,父亲对孩子们也是疼爱有加。在熊葆芳一岁时母亲不幸过世,此后从未再娶的父亲可谓是既当爹又当妈。抗战期间,身为地下党的父亲,一直在乡间为农民传播关于抗日战争的信息。在抗日战胜利之后,熊葆芳的父亲带着她回到了南京,在南京继续从事着地下党的工作。熊葆芳回忆道,当时父亲先人后己,将收租获得的微薄的收入都给了地下党,还会时常给他们送去一些食物,而我们还和在农村一样,吃着朴素的食物,甚至有时连素菜都吃不上,所以父亲和我们的身体条件都很差。在淮海战役期间,本就患有高血压的父亲在听闻国民党在前线投放毒气弹的消息之后,由于担心远在前线的儿子的安危,一下子倒地昏迷,当时无钱医治,父亲便再没有苏醒过来。年仅13岁的熊葆芳,便由地下党送到了部队。

熊葆芳在采访中多次提到,我是党培养长大的,我从小就没了家没了父母,哥哥姐姐也不在身边。党支部对我一直特别关心,对于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我,吃、穿、医疗费用都由国家负担。所以我要全心全意、不求任何回报地报答国家、报答党。


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是“我”从小的志向

熊葆芳高中从青岛二中毕业之后因为检测出肺结核,不能进入理工科的专业。于是,成绩优异的她被外交部点名分配到了上海外国语学院,毕业后,熊葆芳便开启了她的教师生涯,一开始她从事的是俄语教学工作。在文革期间调任到南京邮电学院,因为当时没有开设俄语课程,又受到曾经是日语老师的父亲的熏陶,所以熊葆芳决定回到上海外国语大学进修日语专业。进修结束回到南京后,熊葆芳在邮电大学教授日语课的同时,也在南京大学继续学习日语知识。

熊葆芳在南邮外国语学院教外语的20多年里,从未请过一次假,缺过一节课。因为教学方法新颖,许多同学慕名去听课,最多的时候,学生坐满了过道,甚至坐到了讲台旁边。当时熊葆芳教的学生中,成绩最差的都是85,成绩高的达到了98分以上。除了学生们认真好学的态度,这也离不开熊老师的悉心辅导,对于学习成绩中等以下的同学,熊葆芳会利用周末或者晚上的休息时间给他们进行辅导,有时去到学生宿舍进行辅导,有时约在教室进行辅导。熊葆芳对学生们也有高要求,她告诫学生:“你们一定要学好日语,对将来去了解学习日本先进的电信资料大有帮助。”同学们的成绩也没有辜负熊老师的苦心,其中,有去到江苏省电信部门工作的学生,需要考外语,有一年江苏省日语考试中前九名都是熊葆芳的学生。


是党和国家培养“我”长大的,

这些事情都是“我”应该做的

对于自己的小女儿,熊葆芳坦言,自己忙于教学,给予的陪伴少之又少,爱人与儿子又都在部队,所以女儿小学、中学时大部分时间都是南邮年轻的老师们帮忙照看着。女儿曾对她说:“妈妈我从来没有家的概念。”当年在南邮教学时,熊葆芳一直带着女儿住在学校宿舍,当时分配到的宿舍条件艰苦,朝北还挨着洗衣房,楼上又漏水,水沿着墙壁往下漏墙壁都成了绿色,渗下来的水还使房间里常常弥漫着怪味,只能随时开着门透气。后来即使患上了关节炎,熊葆芳也从不叫苦。直到一位老师(化学教研室老师朱燕玉)路过时发现这一情况后给总务处反映,才重新给她分配了宿舍。熊葆芳说:“我宁愿自己吃苦,也不愿意给组织添麻烦。”

熊葆芳80岁中风后画的四尺长二尺宽“牡丹”,

意为歌颂祖国繁荣富强

当学校有提升工资的名额时,熊葆芳主动提出把自己的名额让给经济条件更困难的人,留给上有老下有小的老师。评高级职称时,熊葆芳也主动将名额让给了专业水平优异、为人正派、且更年轻,能够有所作为的老师(现南邮外院已退休的英语正教授,周建平老师)。当时熊葆芳已经编写了十四本日语教材,七几年时国家还没有专门的日语教材,当时南邮的日语教材都是由熊葆芳编写的。此外还翻译了多本外文书籍,教授过两门外语,俄语与日语。凭借这些,熊葆芳评职称当之无愧,但是熊葆芳再次谈及,没有党没有祖国我哪有今天,我一个孤儿怎么能够读大学,还担任大学老师?甚至有可能我就是一个讨饭吃的乞丐,也有可能早就在寒风或是饥饿中倒下了。所以是党和国家培养我长大的,这些事情都是我应该做的,每次有好事我都愿意让给别人。面对大家的赞扬,熊葆芳说:“大家这样子评价我,我是很害羞的。另外,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无须大家表扬,但是大家能够记得我,我给大家的印象是这么好,我感到很荣幸!”


不藏有任何私心与秘密

熊葆芳与身边的人的关系,可以用一个词贴切地形容“纯洁”。许多熟悉她的人都说熊老师如小孩子一般纯洁,童心不泯。不论是学生、同事、邻居还是陌生人,熊葆芳都当做亲人来对待,不藏有任何私心与秘密。曾经熊葆芳将自己画的字画带到裱画店装裱时,一位素不相识的人被她的画所吸引,想要买下,从不卖画的她婉拒后,却将两幅画慷慨地赠予了这位陌生人。对此,熊葆芳说:“我画的画是工笔画,是中华文化里一颗灿烂的明珠,把美丽的东西赠与人就等于把美留给了别人,怎么能用金钱来衡量呢?”

熊葆芳画所作写意画“梅”

熊葆芳教书期间过着四点一线的生活,教室、食堂、图书馆、宿舍,新街口、夫子庙等许多人耳熟能详的地点熊老师仅去过一两次。在南京六十多年,熊老师仍然不熟悉南京的街道,不认路,因为她把所有的时间都留给了别人。青岛、上海、南京是熊老师学习生活过的地方,也是她只待过的三个城市。对于没能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的遗憾,熊老师却欣喜地谈道,从电视中也能领略到,只要是宣传祖国大好河山的电视节目我必看不可!

熊葆芳一直对学生们有一个要求:真、善、美。“做人做事都要真善美,学问上要真,不能弄虚作假,要与伪劣的、假的、丑的作斗争,做人要踏踏实实,做一个正正派派的人。除了品格上要美,一个人的衣冠也要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的。一个人全身的服饰尽量不超过三种颜色,如果过于繁杂,会扰乱别人的思想与情绪。”同时,熊老师也希望同学们乐于奉献,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回馈给社会,回馈给国家。

三尺讲台育桃李无数,一生淡泊赠甘饴与人。

与熊老师交谈时让人如沐春风,

我们读出了熊老师身上不灭的天真与纯粹

也读出了她身上岁月沉淀后的优雅与睿智



文案| 唐甜 张雨浩

采访| 唐甜 张雨浩

图片| 金泽斌 瓜瓜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视频剪辑 | 戚珂嘉 

编辑 | 魏博涵 杨艺

三尺讲台,一生淡泊,一颗丹心育桃李万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