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推荐一些关于心理学的好书

刘大大a 产品刘 2022-11-10

提到心理学,可能大部分都很感兴趣,的确学习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清自己,看清这个世界,尤其是做产品经理更需要有扎实的心理学知识,才能更好的设计出用户满意的作品,更好的利用心理学去做推广运营。今天就给大家推荐一些比较好的心理学书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心理学知识。
1、Just Listen
推荐理由:这本书介绍了帮你更好理解他人的不同技巧。
内容简介:说服别人的第一步是让他们听你说完。无论这个人是一个备受折磨的同事,一个压力重重的客户,还是一个没有安全感的配偶,如果你不能打破情感上的障碍,事情会变得越来越糟。作者马克·古尔斯顿(Mark Goulston)凭借自己作为精神病学家、商业顾问和教练的经验,并在最新科学研究的支持下,与读者分享了一些简单而有效的技巧,读者可以利用这些技巧与他人沟通——无论对方是同事、朋友、陌生人还是敌人。
度过难关是一门艺术,但也是一门重要的艺术。在这本开创性书籍的帮助下,读者将能够把他们生活中“不可能的”和“联系不上的”人变成盟友、忠诚的顾客、忠诚的同事和一生的朋友。


2、Meet Your Happy Chemicals
推荐理由:快乐的感觉来自四种化学物质:多巴胺、内啡肽、催产素和血清素。它们中的每一个都会触发一种情感。
这本书向你展示了这些化学物质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它们的重要性。


3、Thinking Fast and Slow(思考快与慢)
推荐理由:《思考,快与慢》是我见过的最有用的书。原因有三:首先,这是本讲述知识和方法的工具书,有用与否相对客观,可以评价;其次,这本书的主题“如何思考”,涉及全体有脑子的人,远远超过《新华字典》(适用于中文使用者)和《圣经》(适用于基督徒)的适用范围;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这本书的结论是基于严谨事实、通过科学方法推导出来的,不管和“常识”是否相符,都不由你不相信。
内容简介:
《纽约时报》2011年度十大好书
新书上市,连续20多周蝉联亚马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前20名,上市至今超过7个月,横扫全球各大畅销书排行榜,稳居亚马逊总榜前50名
《经济学人》、《华尔街日报》、《卫报》、《纽约时报》、《金融时报》、《商业周刊》、《华盛顿邮报》、等国外权威媒体,《三联生活周刊》、《商学院》、《东方早报》等国内知名媒体争相报道,国内外读者好评如潮
人类究竟有多理性?——思考,快与慢
在书中,卡尼曼会带领我们体验一次思维的终极之旅。他认为,我们的大脑有快与慢两种作决定的方式。常用的无意识的“系统1”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作出判断,它见闻广博,使我们能够迅速对眼前的情况作出反应。但系统1也很容易上当,它固守“眼见即为事实”的原则,任由损失厌恶和乐观偏见之类的错觉引导我们作出错误的选择。有意识的“系统2”通过调动注意力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作出决定,它比较慢,不容易出错,但它很懒惰,经常走捷径,直接采纳系统1的直觉型判断结果。
为了使读者真切体会到系统1和系统2这两个主角的特点,卡尼曼介绍了很多经典有趣的行为实验,指出我们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相信自己的直觉,什么时候不能相信;指导我们如何在商场、职场和个人生活中作出更好的选择,以及如何运用不同技巧来避免那些常常使我们陷入麻烦的思维失误。
本书将会彻底改变你对思考的看法。


4、Predictably Irrational(怪诞行为学)
推荐理由:免费到底为什么如此诱人?为什么我们有一种非理性的冲动,见到免费的东西就勇往直前,即使这些东西我们并不真的需要?
麻省理工学院(MIT)行为经济学家丹•艾瑞里(Dan Ariely)通过实验为我们揭示了我们为什么会做出不理性的决定。
一些情况下,人们会认为自己做出了一个理性的决定,但事实上,他们并没有。
内容简介:生活中我们常有莫名其妙的举动。你真的会失控?一时冲动就是没道理可言?本书作者丹·艾瑞里告诉你:错!所有的现象,背后都有经济的力量!社会当实验室,真人做小白鼠,丹·艾瑞里的这本《怪诞行为学》一语道破,用轻松幽默的方式告诉我们这是为什么,又该如何改变。他比别的所有经济学家都更好地揭示、解释了我们不可思议的行为背后的原因。


5、Brandwashed(品牌洗脑)
推荐理由:
大品牌如何推销他们的产品?
在这本书中,马丁向我们分享了大公司营销背后的秘密。
内容简介:
全球知名品牌营销大师马丁•林斯特龙有一天突然对品牌感到厌倦,他决定以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身份对品牌进行为期一年的“戒毒”——不购买新的品牌商品。但是,在坚持了6个月之后,他失败了。懊悔之余,他决定来一个大揭秘,全面披露世界著名品牌只做不说的营销秘密。
马丁•林斯特龙将营销中最隐蔽却又最实用的手段称之为隐形说客,正是这些隐形说客,让消费者彻底放弃了理性。
利用恐惧、性、名人、怀旧情绪,企业向消费者兜售安全、梦想和渴望;通过同侪压力、口碑营销,消费者不知不觉就陷入购物狂潮;大数据更是企业收集、分析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利器。生活中一些看似不经意的细节,其实都是企业精心设计的营销陷阱。虽然我们对广告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早有心理准备,但当作者如此直白地将各种营销内幕一一揭秘,还是免不了震惊!
本书一方面给市场、营销、广告、公关等从业人员以启发,揭示让品牌深入人心并转化为销售的营销策略;一方面也提醒每一位消费者,如何识别企业的营销把戏,避免被品牌洗脑,最终清醒地认识到应该买什么和为什么购买。


6、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
推荐理由:
史蒂芬·柯维(Stephen Covey)揭示了7个会让你在工作和个人生活中更有效率的习惯。
部分经典语录如下:
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先认清方向。这样不但可以对目前处境了如指掌,而且不至于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误入歧途,白费功夫
得之太易者必不受珍惜。唯有付出代价,万物始有价值。
人的一生包含了许多成长和进步阶段,必须循序渐进,比如小孩要先学会翻身,坐立,爬行,然后才学会走路、跑步。每一步都十分重要,而且需要时间,不能跳过。
......
内容简介:
从这本书的英文书名就可以知道,其实作者是强调有7个习惯,是你一定要养成的基本态度,你才能够做好。
——蔡康永
柯维思想的核心精髓在人际关系当中的集中运用。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面临不同人际关系的困惑。但因为自身的独特性和处境的不同,很难找到共同、实用的技巧。本书则通过广为人知的原则,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思考问题的框架和方式,让其认真观察自己所处的特殊环境,找到因应的方式,从而建立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


7、Mistakes were made but not by me
推荐理由:
为什么有些人在被证明是错误的时候还不接受错误?
为什么我们可以看到别人的虚伪,却看不到自己的虚伪?
社会心理学家Carol Tavris和Elliot Aronson研究了大脑是如何进行自我辩护的。
这本书告诉我们,人们经常欺骗自己,以及我们在自我欺骗的时候可以做些什么。
内容简介:
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Carol Tavris和Elliot Aronson对大脑如何进行自我辩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当我们犯错时,我们必须平息认知上的不协调,这种不协调会刺激我们的自我价值感。因此,我们创造了一些虚构的东西来免除我们的责任,让我们重新相信自己是聪明的、有道德的和正确的——这种信念常常让我们走上一条愚蠢、不道德和错误的道路。
在多年研究的支持下,作者以生动、充满活力的散文形式阐述了《我犯了错误》(但不是我犯的错误),它为自我欺骗提供了一个引人入胜的解释——它是如何运作的,它会造成怎样的伤害,以及我们如何克服它。
您还有哪些关于心理学的好书推荐?欢迎评论区留言。

喜欢的小伙伴点个“在看“+分享一下呗,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谢谢大家!

也欢迎小伙伴加微信:chanpin628进行交流。

更多干货可关注微信公众号:chanpinliu880

想学习更多关于产品、职场、心理、认知等干货,可长按右边二维码,关注我们。

往期精彩文章

干货 | 中国的支付清算体系是怎么玩的?

产品经理职业生涯规划&每个阶段的弯道超越算法

穷人和富人的区别

手把手教你做项目1.0

这些问题在面试中你肯定会被问到

产品疯人院


点击“阅读原文”

即可进行报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