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天然气】今冬天然气引业界热议 全面市场化窗口已开启

2017-12-18 中国环保在线 华气能源猎头

       业内认为,2017年天然气供不应求的紧张局面,简言之,是需求侧超预期规模的增长和供应侧始料未及的减少造成的。“气荒”、“气短”现象应该是暂时的,国家各个方面正在努力增加天然气的供应。今后我们仍应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在有条件的地区继续实施“煤改气”、“煤改电”。


  今冬天然气引业界热议 全面市场化窗口已开启
  12月13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境内段全面加速建设。这样一条行业消息在过去很难引起媒体关注,然而这回却被各路媒体高度关注。
  无独有偶,12月9日,中俄位于北极圈内的全球最大的北极LNG项目亚马尔合作项目一期工程投产的消息同样引起国内媒体高度关注。
  一个是管道的加快建设,2020年才能全线投产;一个是远在北极,我方参股加起来不到30%的项目,这两则消息之所以前所未有的引起关注,是这两个项目背后的三个字:天然气。这个冬天,天然气一不小心就又抢了风头。


  今冬天然气缺口48亿方,是2009年“气荒”的十几倍
  11月初,肩负国内70%天然气供应任务的中国石油就向媒体吹风,今冬天然气缺口48亿方。
  自从2009年首次出现气荒后,中石油也是吃一堑长一智,每到冬季,都有个保供计划。几年下来,虽然中石油一再强调气紧,但是似乎每年也都平稳度过。于是,今年中石油说会气紧,似乎没有谁当真。
  的确,48亿这个数字多数人没有概念。其实这个缺口数字已经是2009年那次气荒的十几倍,而且这还仅仅是中石油系统的缺口。
  果不其然,11月中旬以后,随着北方地区供暖全面启动,国内不少地区出现用气紧张,一些地区甚至出现居民小区因缺气停暖事件。
  到12月,一个标志性事件出现,率先煤改气的北京市宣布,重启华能的燃煤机组。这背后的意思就是:连最要保障的北京市,天然气也不够用了。这回大家终于意识到,狼真的来了。
  其实,北京市民还是幸运的,别管是烧气还是烧煤,家里暖气还是热的,烧饭的天然气的火苗也还足够大。而北京周边的河北、山西等地,情况就更不乐观。河北一些刚完成煤改气的地区,因为气供应不上,出现了停气。山西一些地区虽然没有停气,但是由于气量不够,居民不得不采取错时开火做饭。


  全国天然气消费增量,创历史新高
  气怎么一下子就短了呢?
  多数专家认为,中国天然气需求的爆炸式增长打破了本来就脆弱的供需平衡。
  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今年,全国天然气消费量预计超过2300亿方,增量超过330亿方,同比增幅达到17%。这个增量和增幅,相当前5年年均增量的2倍以上,并刷新我国天然气消费增量的历史。
  天然气增速为何如此迅猛?第一个重要原因是煤改气。今年作为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目标年份,各地纷纷加大“煤改气”力度。仅今年,河北省就增加了200万户左右的城乡冬季燃气采暖用户,冬季采暖用气需求增加了20亿立方米左右。
  “这样的增速,完全超出正常发展速度。”负责中国石油在北方地区的天然气销售的刘玉文说:“北方是中石油力保的重点区域,今年,中石油把增量的四分之三都给了北方公司。而其中的三分之二给了河北,但还是不够用。”
  中石油的人士说,计划之内的煤改气,还可以招架,最让人措手不及的是那些突然冒出来的计划外增量。比如山东,煤改气用户一下子比计划多出来50万户,这个巨大的增量一下子就成了问题,气从哪里来?
  除了爆棚的煤改气,其他工业用户对天然气的胃口也在迅速攀升,如工业燃料和发电用气,今年的同比用量均超过过去3年的增量之和。


受夹板气的中石油,被放到火上烤
  天然气一紧张,石油天然气企业就被放到火上烤,特别是承担了70%天然气供应的中石油,更是被推上风口浪尖。甚至有人怀疑,中石油故意制造紧张,以此要挟涨价。
  面对质疑,中石油的新闻发言人表示,我们真是比窦娥还冤。中国的能源现状就是缺油少气,目前国内的四大主力气田塔里木、长庆、青海、川渝都已满负荷甚至超负荷生产,10年前这些气田的产量才500亿方,今年已经接近1000亿方,年增幅超过7%,已经是增幅的极限。
  其次,石油天然气不同于其他能源,勘探开发周期长,短期内找到新气田实现增产的可能性也很小。
  要缓解局面,唯一出路就是进口。这些年,中石油相继建成了中亚、中缅等跨国天然气运输管道,中俄天然气管道也在紧锣密鼓建设。同时还在大连、唐山和江苏、深圳等沿海地区建成了多座大型的LNG接收站。天然气进口量也从2010年的不到50亿方攀升到目前的超过500亿方,年均增幅接近50%。这个增速,在全球主要天然气进口国家中绝无仅有。
  把气荒的气全撒到企业身上有失公允。中国石油大学刘毅军教授认为,中石油也好,中石化、中海油也罢,说到底都只是一个企业,即使竭尽所能,也很难完全满足如此暴涨的冬季用气需求。天然气稳定供应是个社会课题,需要政府、企业、用户等各相关方群策群力。
 
  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才是解决之道
  对于天然气这样的特殊商品,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同时用力,才是解决气荒的根本之道。这是多数业内专家的一致意见。
  首先在供给侧,油气企业除了加大生产力度、进口力度以外,加大调峰能力建设已经刻不容缓。
  专家们认为,国家层面应该像重视石油战略储备一样建立天然气战略储备。因为天然气是重要的民生资源,而且越来越重要。
  中石油有关专家认为,解决气荒最好的标本兼治的办法,就是加强调峰能力建设,也就是加快储气库及LNG储罐等基础设施建设。
  据介绍,我国目前的地下储气库建设严重滞后。根据国际经验,一旦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达到和超过30%,地下储气库工作气量就需要超过消费量的12%,而且国家整体储气能力要达到一定规模。而我国远没有达到这一标准。
  所谓的整体储气能力,是指除地下储气库之外,还需要建设一些城市大型储气罐群、LNG接收站类似的储气设施。目前在我国,这类设备设施基础十分薄弱,目前除北京等大型城市有一定的城市储气能力,其他二三线城市几乎没有。
  加快储气能力建设,除了企业责任,地方政府也有责任。在企业责任层面,除了上游企业和储运企业有责任,下游的城市燃气公司同样也有责任。大家都储一点,能力就上去了。
  关于储气库建设模式,中石油建议,继续以国家财政、中石油、中石化等国资企业为投资主体组织建设,同时鼓励社会资本投资。
  调峰能力建设的另一个关键,就是调峰供气定价机制,要实现地下储气库商业化运作,按天然气“季节差价”收取调峰储气费。
  在需求侧层面,平稳有序安排煤改气进度则是关键。业内专家指出,大气治理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很难毕其功于一役。欧美国家煤改气用了几十年完成,我们再快也不可能一两年或两三年就完成,因此,煤改气要循序渐进,不可一拥而上,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因为,煤改气除了资源瓶颈,价格也是重要的瓶颈。特别是对广大农村地区,由烧煤一下子过渡到烧气,经济负担也难以承受。
 
  天然气价格,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说到这里,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就是天然气价格。这次天然气广受舆论关注,最先就是天然气价格调整而引发。
  其实对今年气荒有关部门也有预判。因此,发改委做出保量不保价的政策,允许居民以外的天然气价格向上浮动。中石油内部也做出了增量不增亏的内部经营任务。然而,这一政策在具体执行中遇到阻力。
  而且天然气价格的双轨制也导致了一些问题。由于上游来气中很难区分哪部分是民用哪部分是商用,而供商业用户可以卖更高的价钱,因此个别地区的城市燃气供应就出现了最该优先保障的民用气反而没有得到保障。
  如何在市场化与保民生之间找到平衡点,是问题的关键。关于定价机制,国家发改委的思路很明确:逐步放开,最终全面放开。包括国产气和进口气,销售价格均由市场决定,进口商自负盈亏。门站销售价格由供气企业与用户协商定价,国家不再管制。管输环节则仍受国家价格管制,企业根据国家确定的运价率测算天然气管道运价。
  9月以来,中石油按照国家发改委要求,利用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市场,组织了两轮天然气公开竞价交易,数亿方天然气被一抢而空,而且价格基本上都是顶格交易,也就是按照发改委规定的最高20%的涨幅价格成交。这种现象或许从另一个角度证明,天然气全面市场化的窗口已经打开。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冉永平
转至:中国环保在线

编辑:华气能源猎头(微号:energyhunt),

转载请注明出处,感谢!


相关文章:

1、【天然气】缓解北方气荒,国内首次由省级管网向国家级管网反输天然气

2、【天然气】外媒称奥燃气枢纽爆炸令欧洲“气短”:多国供应告急

3、【天然气】富士康要撕掉代工标签改卖天然气?

4、【天然气】中国国储能源收购澳洲天然气公司AWE遭拒

5、【天然气】中集集团与深圳燃气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6、【天然气】新疆火炬燃气曾“裸价”转让公司股份 实控人无偿拆借资金1.46亿

7、【天然气】大通燃气控股股东拟收购雄安地区LNG终端销售业务

8、【天然气】天然气储气库概况及开发难点

9、【天然气】LNG价格完全放开政策或应反思 —从今冬LNG价格疯涨谈起


    

长按二维码“识别图中二维码”加入!更多信息请“查看历史消息”!

猎头合作/岗位咨询/商务合作/版权问题/读者投稿,请联系:

联系人:许哲民(先生)

移动电话:13906017753

电子邮箱:joker@hqhunt.com

QQ/微信:19000734/energylietou(烦请备注)

QQ群:75335340(猎头/项目信息)

官方网址:http://www.hqhunt.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