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孙洪磊、白俊:国家管网天然气管道剩余能力利用机会何在?
来源:中外能源经济观察(微号:gh_faf6ee01d0c0) 作者:孙洪磊 白俊(北京燃气研究院)
自国家管网集团正式运营以来,我国天然气管道建设速度加快。分析来看,国家管网12月5日公布的36条天然气管道2021年总剩余能力为857亿立方米,占设计能力的31.4%。
2020年,我国天然气管道建设速度加快,尤其是在10月1日国家管网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管网)正式运营以来,先后投产了中俄东线中段、中俄东线明哈支线、西气东输三线福州联络线等重点管道工程项目,加上6月投产的新粤浙线郴州段天然气管道,我国天然气管道输送及调配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在油气管网运营机制改革的背景下,国家管网以“打造智慧互联大管网、构建公平开放大平台、培育创新成长新生态”为发展目标,着力推动管网设施公平开放,吸纳托运商使用主干管网,鼓励各级天然气管道接入主干管网,提高管网使用效率和资源输送调配能力。本文对国家管网12月5日公布的36条天然气管道2021年剩余能力等相关信息进行了初步梳理和分析。一、总体情况:2021年管道剩余能力合计857亿立方米,占管道设计能力31.4%国家管网公布的36条天然气管道总能力合计2898亿立方米。为避免重复计算输气能力,同一系统管道合并考虑。西气东输三线伊霍支干线为上气管道,专用性强,管道负荷率低,本文不纳入统计,其余35条天然气管道总能力为2728亿立方米。其中:西气东输一、二、三线设计能力分别为170、300、300亿立方米;川气东送设计能力150亿立方米;中俄东线设计能力380亿立方米。2020年新增管道主要为中俄东线中段和新气管道郴州段,新增输气能力100亿立方米。 在国家管网成立之前,天然气管道主要与上游资源供应都是同一企业内部的不同业务板块,基于此历史原因,天然气管道利用需要优先满足原经营主体天然气外输的需求,如果管道仍有剩余能力,则向社会其他用户公平开放。 根据国家管网公布的信息,按照日剩余能力乘以当月天数并逐月加和后,可得35条管道总剩余能力为857亿立方米,占设计能力的31.4%。 分月看,2021年9月剩余能力最高,合计89亿立方米,1月和12月份剩余能力最低,都是51亿立方米。1月、2月、11月和12月剩余能力明显低于其他月份,体现了冬季作为天然气消费需求高峰,管道使用负荷高、预定容量多和剩余能力少的特点,其他时间剩余能力普遍高于冬季,剩余能力汇总数据的季节性特征明显(图1)。图1 国家管网公布的天然气管道分月剩余能力合计(单位:亿立方米)注:2021年数据来自国家管网,不含伊霍支干线;2020年数据来自中石油、中石化 分管道看,西气东输系统管道能力最大,因管道距离长,在西北地区存在较大的剩余能力;中俄东线单条管道设计能力最大,但因为是新建管道,实际最大能力无法达到设计能力,输送资源量较小,剩余能力较大;川气东送、榆济线目标市场需求量大,管道能力较小,剩余能力较小;冀宁联络线剩余能力为零,但同为联络线的中贵联络线仍有设计能力50%的剩余能力没有使用;涩宁兰管道、广西管道干线剩余能力较多;中缅天然气管道、冀宁联络线泰安-青山段管道没有剩余能力。 总的来看,西部地区管道剩余能力较多,但由于资源生产和供应主体少,当地市场规模小,剩余能力被利用可能性较低;东部地区管道剩余能力较少,但由于靠近消费中心,市场需求多,进口LNG资源存在利用管道剩余能力的可能,管容利用甚至有可能出现一定竞争。 虽然多数管道剩余能力信息具有较高的参考性,但真正申请使用剩余能力时还需要进一步核实了解。本文主要选取管输距离较长、覆盖面较广的西气东输系统、中俄东线、鄂安沧等天然气干线管道进行分析。二、西气东输系统西北地区剩余能力多,但市场需求主要在东部 西气东输系统是我国最主要天然气运输通道,也是“南气北送”和“互联互通”工程的重要载体。西气东输系统2021年剩余能力合计342亿立方米,占770亿立方米年设计能力的44%。西气东输系统2021年剩余能力比中石油数据显示的2020年剩余能力383亿立方米低12%,表明随着市场增长,利用负荷增加,管道剩余能力出现下降。 从时间上看,2021年1月、2月、3月、11月和12月剩余能力相对其他月份较少,反映出冬季需求高峰期管道预定较多、剩余较少的特点。国家管网2020年10月份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最后两个月的剩余能力为43亿立方米,受国内需求骤增和冷冬影响,原经营主体管道利用可能增加,实际剩余能力可能低于预期。 西气东输系统西北地区管道剩余能力为252亿立方米,东部地区管道剩余能力为90亿立方米。东部地区剩余能力主要集中在西气东输三线吉安-福州段。自国家管网正式运营以来,LNG进口资源已经开始通过资源置换等方式向西气东输东部地区沿线市场进行供应,预计未来供应量有望增加。 服务价格方面,西气东输系统2021年服务收费与国家管网2020年10月公布的收费标准没有变化(表1),收费价格处于国家管网所属管道较低水平。三、中俄东线管道剩余能力大,季节差异明显,利用需求少 中俄东线管道中段于2020年12月投产,2021年剩余能力为89亿立方米,相当于中俄东线管道2021年预计运行能力169亿立方米的52.7%。中石油数据显示的2020年剩余能力为5亿立方米。 分月看,中俄东线管道2021年夏季剩余能力高,冬季剩余能力少,季节差异明显。中俄东线是东北和华北地区的主要资源供应和联通管道,其中东北地区主要进行资源供应,华北地区主要进行季节调峰。由于管道单向输送,沿线天然气资源供应匮乏,预计市场对管道剩余能力利用的需求少。四、鄂安沧管道剩余能力较多,管道调配能力强,呈现冬季多夏季少的反向特点 鄂安沧管道自2018年投产以来主要承接中石化天津LNG资源外输和文23储气库注采任务,可用剩余能力相对较多,2021年为19亿立方米,占70亿立方米年设计能力的27%。鄂安沧管道2021年剩余能力比中石化数据显示的2020年剩余能力8亿立方米多237%。 鄂安沧管道2021年剩余能力呈现冬季多夏季少的反向特点。国家管网2020年10月份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最后两个月的剩余能力为3亿立方米,较中石化数据显示的剩余能力多1亿立方米。 鄂安沧管道目前主要在河北省内运行,与中石化天津LNG外输管道、河北省天然气管网、文23地下储气库相连接,具有调峰能力强、资源调配灵活的特点。对于调峰需求较高的主体,未来可以考虑利用其剩余能力。五、川气东送管道剩余能力少,但运行优化可能产生少量利用机会 川气东送管道已有的利用负荷较高,剩余能力少。2021年川气东送管道剩余能力2亿立方米,占150亿立方米年设计能力的1.3%。川气东送管道2021年剩余能力比中石化数据显示的2020年剩余能力7.8亿立方米低75%。 因川气东送管道负荷较高,长期处于满输状态,季节特征不明显。2020年10月国家管网公布的数据显示,川气东送管道11月和12月剩余能力为35亿立方米,而新发布的2021年同期没有剩余能力。 川气东送管道现在已经实现两端进气,预计随着管道运行进一步优化,未来也存在剩余管输能力利用的可能,但规模不会太大,需要进入华中、华东市场的资源供应主体可以关注川气东送管道后续剩余能力更新情况。 服务价格方面,2021年服务收费与国家管网2020年10月公布的收费标准没有变化(表2),川气东送管道虽然负荷较高,但因输气量较小和投资成本较高,收费价格处于国家管网所属管道较高水平。【注】1:中俄东线为新建管道,配套设施不完备,按预计供气量+剩余能力方式计算2021年输气能力,预计输气量80亿立方米,输气能力169亿立方米。来源:中外能源经济观察(微号:gh_faf6ee01d0c0) 作者:孙洪磊 白俊(北京燃气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