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挂艾蒲,戴香囊——芳香避秽迎端午

医疗养老就关注→ 常青藤会客室 2023-03-08

捐点时间,知识就能做公益。

公益健康相结合

做好事的同时还能锻炼自己,完美~ 

为了感谢您对以上活动的转发与支持

只要你在文章底部留言并给留言点赞

点赞最多的前8名,获得以下奖品

活动时间截止到2019年6月1日12:00整

(PS:注意是您的留言点赞,不是文章点赞哦!)



I导读:又逢端午佳节,许多传统习俗和中医药文化密切相关,共同的特点是“芳香避秽”,其中缘由且看作者分解~


芳香避秽迎端午

作者/杨柏灿

 

在我国众多的传统节日中,端午节或许是与传统中医药文化最为密切的节日了:雄黄酒中的雄黄,门窗前悬挂的艾叶与菖蒲,出门随身佩带香囊中的白芷、苍术等等。

 

说起雄黄酒中的雄黄,大家可能会想这是一味毒药,怎可入酒饮用?在《白蛇传》里,白娘子无意喝下雄黄酒后竟现蛇形,把丈夫许仙吓得昏死过去,雄黄酒竟有如此大的威力!大家可能也见过那些玩蛇杂耍的人,他们将那些令普通人害怕之极的毒蛇视若无物,这又是为何?


原来玩蛇杂耍的人身上带有雄黄,而雄黄中含有能克制蛇毒的成分——砷。古人虽不知雄黄的主要成分是砷剂,但却早已认识到雄黄显著的解毒作用,尤其善于解一些毒性剧烈的生物毒,如虫蛇之毒。李时珍喻其能“解百毒”、解“一切蛊毒”。那么,饮雄黄酒为什么成了端午节必不可少的一项习俗?

 

端午节时值农历五月,仲夏来临,是以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毒为代表的各种毒虫的活跃期,更是一些传染性疾病流行的时节,故五月成了不招人待见的“恶月”。此时,服用一些强身健体、驱毒防毒之品以预防疾病,饮雄黄酒的目的就在于此。


因雄黄不但能克制、清解虫蛇之毒以防后者对人体的伤害,亦能祛除积聚于体内的一些毒素,古有“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之说。因此,在端午前后适量饮用雄黄酒对健康有益,但切不可过量。作为一味有毒中药,雄黄被列入国家管制范围,目前主要以外用为主,取其解毒杀虫的作用,治疗痈肿疔疮、湿疹、虫蛇咬伤等。但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科学家、医药学家应用现代科技手段用雄黄治疗白血病取得显著疗效,在世界上居于领先。

 

如果说端午节喝雄黄酒因雄黄被管制已不再流行的话,那么端午节的另外两个习俗——门窗悬挂艾叶与菖蒲、佩戴香囊则非常普遍。

 

提到艾叶,大家会很自然地想到艾灸。人们对做艾灸之时局部温舒以及那伴随着阵阵芳香的屡屡青烟可能记忆犹新。为什么在端午节前后要用艾叶呢?这来源于“艾叶辟邪”的传说。古时候,保管和传递火种非常重要,而艾绒恰恰是一种很好的易燃物。因此,保管火种的人要在每年端午节前后,也就是艾叶生长最茂盛时期上山采摘大量艾叶,晒干后挂在自家墙上,制成艾绒以备取火和保存火种之用。某次瘟疫来袭,村子大部分人都感染瘟疫而死亡,但是保管火种的人家却安然无恙,甚至连他们的邻居也逃脱了灾难。于是有了“艾叶辟邪”之说,渐渐演变成端午节挂艾叶的习俗。

 

端午前后,气温逐渐升高,雨水也越来越多,特别是江南地区正值梅雨季节,地理环境潮湿,虽然万物生长茂盛,但也导致蚊虫滋生,瘟疫易发、流行,是一些传染病、皮肤病的高发期。故此时要设法防病治病,艾叶的应用应运而生。民间有用艾叶烟熏的方法杀虫、驱蚊以防虫蚊叮咬而传播疾病;有用艾叶悬挂在门窗前以芳香辟秽驱邪;有用艾叶制成香袋佩戴身上以避邪防病的。

 

艾叶性质温热、气味芳香,其所具有的多种功能与应用都与这一特性有关:因其温热之性而能散寒止痛、祛湿止痒,用于一些寒性疼痛,如腹痛、痛经、关节痛、皮肤湿疹等,口服汤剂、外用(灸、外敷、泡洗均可)都有很好的作用。所以,艾叶不仅在古代应用广泛,而且在现代的应用越发普遍,各种与艾叶有关的品种与用法也日趋多样。

 

那菖蒲在端午节前后应用的意义又是什么呢?端午又称“端阳”,代表阳气始盛;菖蒲崇尚“九节”、命名“昌阳”,也有阳盛之义,与“端阳”相合,体现了古人希望阳气昌盛、生活美好的意愿。另外,菖蒲的形状特别,叶片呈剑形,悬在门上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因此,民间沿用端午门前悬挂菖蒲,乃是人们为了健康、生活美好的一种寄托。


同时菖蒲的药用价值也适合端午期间服用。端午前后雨水多、湿气重,使一些脾胃功能较弱的人会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乏力、口粘乏味、肢体困倦等表现。因此,应用温燥、芳香的药物能够有效地清除湿邪,升发阳气,恢复脾胃功能。


菖蒲性喜阴湿环境,在沼泽、湿地里生长得尤为茂盛,这种环境使菖蒲具有温燥之性,能够祛除体内湿邪。菖蒲的种类很多,但作为药用较多的是石菖蒲。石菖蒲的功用除了芳香化湿和胃以外,还因其气味芳香而能通窍,古人谓其能宣通九窍,通畅全身气血,故能治疗一些神志不清、记忆减退、耳鸣耳聋等病症。 


每年在端午前后流行于大街小巷的香囊,寓意男女爱情,希望对方能随身佩戴自己制作、赠送的香囊而勿忘我、想念我。殊不知,香囊的最早意义则是为了健康。显然与香囊中的成分有关。虽然香囊的形状各异,制作工艺也不尽相同,但香囊内的主要成分却基本一致:气味芳香、具有辟秽化湿作用的中药——石菖蒲、白芷、细辛、丁香、茴香、雄黄、桂皮、苍术、艾叶等。以这些中药为原药,通过一定的制作工艺制备成香囊,随身携带,佩于腰间,或悬挂于衣帽柜、床前,随时随地都能透散出屡屡芳香以辟秽驱邪、防病治病。所以,流行于端午前后的香囊,不仅仅是作为装饰品,或是男女爱情的信物,更多的是为了养生保健、防病治病之用。

 

由此可见,端午节的诸多习俗均是因为端午前后的气候潮湿,为了预防瘟疫流行,应用这些中药芳香辟秽、解毒驱邪。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人的智慧,也体现出天人相应、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具有十分浓郁的传统中国文化特色,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这一沿袭千百年的习俗在现代越来越显露出勃勃生机。


本文摘自《药缘文化——中药与文化的交融》,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作者/杨柏灿,转载请注明出处。


延伸阅读:用香包的人不一定是古风爱好者,但一定是养生十级玩家


端午节为什么要带香包?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古语说:“端午节物: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子等等”。佩香囊,避邪驱瘟、襟头点缀。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拴五色丝线。香囊中所用的中草药物,能散发出天然的香气,这种香气属中药学理论中的五臭范畴,具有开窍醒神、化湿醒脾、辟秽悦神等功效。

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这些药物之所以有芳香气味,是由于其含有大量挥发油,这些挥发油具有抗菌、抗病毒等作用。端午节传统香囊中的香料可以预防感冒、手足口病等,且对防蚊驱虫有一定作用。

端午节戴香囊有什么讲究?

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形状的,象征着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夫妻恩爱,家庭和睦。

小孩喜欢的是飞禽走兽类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竽、斗鸡赶免等。

青年人戴香包最讲究,如果是热恋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制作一二枚别致的香包,赶有节前送给自己的情郎。小伙子戴着心上人送给的香包,自然要引起周围男女的评论,直夸小伙的对象心灵手巧。

端午节为什么要带彩绳?

为孩子系五彩绳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它有祈福纳吉的美好寓意。长命锁的前身是“长命缕”,也被称之为“长命缕”。其意义在于锁住小孩的命,避免病魔疫鬼侵入危害小孩。古人认为小孩一旦戴上了锁,就能无灾无祸,平安长大;长命锁更多表达的是长辈对晚辈的祝福。

每逢端午节,家家户户都在门楣上悬挂上五色丝绳,以避不祥;所以传统上用五色彩丝编成绳索,配以银锁,缠绕于儿童手臂,以祈求辟邪去灾,祛病延年!在端午节的清晨,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熟睡中的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端午线。系线的时候,孩子不能开口说话。而一些已婚的男人也被妻子逼着戴上彩绳,很多男子担心被别人看到笑话,就悄悄系在脚踝上。

这系五色绳也有讲究,必须要在太阳没出来之前就系上,否则就会不灵验,而且五色绳不能任意扯断或丢弃,只能等到端午节后的大雨天时,将它仍在自家院墙的排水口,随雨水冲走。

端午节系五彩绳的习俗起源于汉代,至今不衰。民间把五彩绳看成“五彩龙”,端午节又称“小儿节”,五月被古人称为毒月,端午节拴五彩绳有保护儿童驱妖避邪之意。随水冲走的五色绳就会变成小龙,带走你身上的不好的东西。这样一来,烦恼、忧愁都随着雨水流走,会给你带来一年的好运。

更多推荐
江苏省百岁寿星5491人调查结果!长寿秘诀大公开!!!
每天深蹲3分钟,让你自然瘦下来!
夏季养生八字诀
越做越好的“人造肉”,算不算变相杀生?


END

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公众号合作,交流,咨询

请联系以下电话微信同号

 18016247306

加不进的朋友可以微信:

lexstone

记得复制暗号:

佛教安养院
我们欢迎您和您的小伙伴的加入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随手转发亦是功德


    

在吗?在看点一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