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行动”之老年健康促进行动有关情况
写在前面:微信版本又更新,看着自己付出非常多辛苦的劳动成果被淹没在杂乱的消息列表中,小编们表示好心碎。在这里真诚的邀请各位加上星标或置顶,具体操作很简单,只要三步:①点击本文左上角“亚太养老产业力量联盟”——②右上角“. . .”——③选择置顶(安卓)或星标(苹果)。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信任和支持。
招生介绍详见:康养产业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北京大学康养产业领军人才研修班
点击 阅读原文,立刻报名
主持人
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发展规划处处长
桂熠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健康中国行动解读系列发布会,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老年健康促进行动,在今天这么恶劣的天气下还到这么多的记者朋友,感谢大家对老年健康的重视。我们很高兴的邀请到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总支书记李志新,北京老年医院、北京市中西医结合老年病学研究所所长陈峥参加本次新闻发布会,我是主持人,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规划处处长桂熠。
大家知道,人均预期寿命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健康状况的主要指标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卫生健康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人均预期寿命也从2010年的74.83岁提高到2018年的77岁。活得长,我们还要活得健康,世界卫生组织目前已经推荐使用健康预期寿命的指标来反映各国人口的健康状况,我们计划实施的老年健康促进行动也就是针对老年人群的健康从个人和家庭、社会和政府三个层面采取措施和行动,来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非常感谢各位嘉宾参加本次发布会。
下面我们有请王海东司长对老年健康促进行动有关情况加以介绍。
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司长
王海东
谢谢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按照我们新闻发布会的安排,今天由我向大家介绍老年健康促进行动的有关情况。
《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老年人健康快乐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截至2018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约2.49亿,占总人口的17.9%;65岁及以上人口约1.67亿,占总人口的11.9%。我国老年人整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这里有两组数据:一是超过1.8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患有一种及以上慢性病的比例高达75%,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约4000万;二是我国2018年人均预期寿命是77岁,但是健康预期寿命仅为68.7岁,也就是说,居民大致有8年多的时间带病生存。这说明我国老年人患病比例高,进入老年后患病时间早,带病时间长,生活质量还不是很高。家家都有老人,人都会老,健康是保障老年人独立自主和参与社会的重要基础。为了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意见》提出要实施老年健康促进行动。并且指出,面向老年人普及膳食营养、体育锻炼、定期体检、健康管理、心理健康以及合理用药等知识,健全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完善居家和社区养老政策,推进医养结合,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打造老年宜居环境,推动实现健康老龄化。
老年健康促进行动,从个人和家庭、社会、政府三个层面提出了9项指标和23项具体的行动内容。这9项指标包括2项结果性指标,3项政府工作指标,4项个人和社会倡导性指标。我分别给大家简单的解读一下。
首先是2项结果性指标,一是在未来的10年,65至74岁老年人失能的发生率要有所下降。降低65至74岁老年人失能发生率,将失能的发生尽可能延迟到生命的终末期,让它晚一点来,维持老年人的功能发挥,这个也是世卫组织提倡的健康老龄化的一个指标。二是65岁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增速下降。随着老龄化的发展,老年痴呆患者绝对数量将呈现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自身生活质量,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所以控制这个增速,同时努力的寻找有效的干预和治疗方法对于实现健康老龄化至关重要。
再看看3项政府工作指标,这3项指标都是以2022年和2030年为时间节点。一是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比例分别不低于50%和90%。二是三级中医医院设置康复科比例要分别达到75%和90%。三是到2022年,所有养老机构都能够以不同的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并在到2030年期间持续改善。这3点内容都是未来10年中,对政府工作考核的硬指标。
最后是4项个人和社会的倡导性指标。一是老年健康核心信息知晓率不断提高。此前我们印发了《老年健康核心信息》一共20条。二是提倡老年人参加定期体检,经常监测呼吸、脉搏、血压、大小便情况,接受家庭医生团队的健康指导。这两项指标主要是针对老年人个人的建议,重在引导老年人掌握正确的健康知识,掌握自我保健和促进健康的基本技能,帮助老年人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理念。第三项是鼓励和支持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协会、有资质的社会组织等等为老年人组织开展健康活动。第四项是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这两项都是面对社会的倡导,希望全社会参与到老年健康行动中来,真正实现全民健康共建共享。
在老年健康促进行动中,除了上述9项指标以外,还明确了医疗机构要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绿色通道,这也是很重要的一条。加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社区养老机构建设,为居家养老提供依托。逐步的建立支持家庭养老的政策体系,比如支持成年子女和老年父母共同生活,推动夯实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基础等等,这些都是老年健康促进行动的重要指标要求。
介绍完9项指标,我再给大家介绍23项具体行动内容,也就是实现目标的路径。
一、个人和家庭层面。该层面有7项内容。一是改善营养状况;二是加强体育锻炼;三是参加定期体检;四是做好慢性病管理;五是促进精神健康;六是注意安全用药,七是注重家庭支持。这是个人和家庭的7项内容。
二、社会层面有4项内容:一是号召全社会进一步关注和关爱老年人,构建尊老、孝老的社会环境。二是支持社会组织为居家、社区和机构的失能和部分失能老人提供照护和精神慰藉服务。三是鼓励和支持科研机构与高新技术企业深度合作,充分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开展“互联网+老年健康服务”。四是鼓励健康服务相关企业结合老年人身心特点,大力开展健康养生、健康体检、运动康复、健康旅游等多样化服务。
三、政府层面。这个层面的内容多一些,一共有12项。一是开展老年健身、老年保健、老年疾病防治与康复等等宣传教育活动。二是实施老年人心理健康预防和干预计划,为贫困、空巢、失能、失智以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和高龄独居老年人提供日常关怀和心理支持服务。三是建立和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这是全面的服务体系。四是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功能,发挥家庭医生(团队)作用,为老年人提供综合、连续、协同、规范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五是深入开展中医药老年健康管理服务,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功能。六是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我们常说的医养结合。七是全面推进老年医学学科的基础研究,提高我国老年医学的科研水平。八是支持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开设老年医学相关专业或课程,加快培养适应现代老年医学理念的复合型多层次人才。九是加快推开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现在全国有15个城市搞试点,下一步希望尽快推开试点,全面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十是逐步建立完善支持家庭养老的政策体系。十一是优化老年人住、行、医、养等环境,营造安全、便利、舒适、无障碍的老年宜居环境。十二是鼓励专业技术领域人才延长工作年限,各地制定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专项规划,鼓励引导老年人为社会多做贡献。这是12项政府的工作内容。
这一次国务院发布的老年健康促进行动,明确了个人、家庭、社会、政府各个方面的要求,是国家层面指导未来十余年我国老年健康服务工作的重要文件。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对老年健康促进行动的宣传力度,围绕老年健康促进行动的主要目标,积极推进老年健康服务的各项工作。7月30号也就是明天下午3点我们将在北京人卫酒店举行老年健康促进行动的主题推进活动。我们也欢迎各位在座的媒体朋友去参加我们的活动。
做好老年人健康服务工作,不断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伟大事业,希望大家都能够参与进来,为实现健康老龄化,提高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贡献我们每一个人的力量。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
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发展规划处处长
桂熠
谢谢王海东司长全面深入的介绍,大家手里还有一份散发材料,可以供大家宣传报道参考使用。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按照惯例,提问前请通报自己所代表的媒体。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请问王海东司长,我们知道老年健康司是去年机构改革之后刚刚组建的司局,想问一下贵司在下一步的老龄健康促进行动中会有什么样具体的措施?能不能给我们具体介绍一下?
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司长
王海东
为了推进老年健康促进行动,我们今年以来已经开展和即将开展一些具体的工作。一是组织开展老年健康宣传周的活动,宣传老年健康知识和老年健康的政策。我们已经在6月份开展了这项活动,取得很好的成效。二是开展老年的健康管理,这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发挥家庭医生(团队)的作用,为老年人定期体检,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三是组织开展老年健康西部行活动,主要是在西部12个省区实施这项行动,开展老年健康大讲堂、义诊活动等等,还有一些个人的居家上门服务活动。我们还实施了老年心理关爱项目,针对老年人目前存在的心理问题,我们逐一的在试点地区进行摸排,大致城市有1800个社区的点,农村有320个行政村的点,进行必要的干预和转诊服务。五是即将开展老年友善医院的创建活动,我们正在研究制定老年友善医疗机构的标评估细则,争取通过这个创建活动带动更多的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便利的就医服务。六是开展失能的老年人的评估和综合的服务工作,这也是一项试点,我们大致在全国十几个省份开展这项试点工作。对失能的老年人进行评估,为他们提供适宜的服务。这是大致我们今年已经开展和即将开展的六项具体的活动。
中国家庭报记者
我注意到在健康中国行动中,有心理健康的专项行动,但是在老年健康促进行动中又专门提出了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刚才王司长也提到了老年心理关爱的项目。我想问一下老年人产生心理问题都有哪些原因,我们国家老年人整体的心理健康状况现在是怎么样的,能不能请您再详细介绍一下刚才您提到老年心理关爱服务的项目。谢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总支书记
李志新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感谢您对老年人心理问题的关注。应该说老年人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很多,总体来说我们国家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还是不容乐观的。
首先,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容易受到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加,他可能会发生离婚、丧偶、子女外出打工、亲友离世等等,都会造成他的人际关系的丧失。同时像居住关系的改变,居住环境的改变,像经济状况比较差这些因素也都会影响老年人的这种社交意愿,受到家庭关系、社会联系、婚姻状况等因素影响,老年人特别容易产生孤独感,这种孤独感容易引发老年人产生抑郁和焦虑等各种各样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其次,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容易受到自己身体健康状况的影响。两个重要的因素是他长期患病的状况和慢性疼痛,这两种情况都会严重的降低患者的幸福感,容易引发患者产生这种绝望的情绪。严重的老年人可能会导致他的精神障碍的发生。同时因为这种患病长期卧床造成活动受限,像有失智的情况,会导致老年人社会参与的降低,从而引发心理健康问题。
第三,我们中国目前的老年人普遍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知度不高,老年人群体自身的思想观念比较固化,对心理健康问题认知率比较低,而且还存在一些社会偏见和歧视现象。所以,讳疾忌医多,科学就诊少,即使他自己感觉有一些心理健康问题,也担心受到歧视,不愿意去就诊,不愿意向专业人员请教,容易错过一些最佳的心理疏导和治疗期。
第四,目前我们国家心理健康的服务体系还是不够健全的,虽然说在近期的法律法规、政策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有长足的进步,总体来说起步比较晚,还是存在很大的发展不平衡,人才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和社会参与不足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今年3月份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了《关于实施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的通知》,2019年和2020年这两年在全国是共选取1600个城市的社区和320个农村的行政村实施老年人的心理关爱项目。这个项目覆盖了全国所有的省区市,这个项目的主要目的,第一是要了解和掌握目前我们国家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的需求和现状。第二是要提高基层工作人员也就是社区人员心理健康服务的技能水平,增强他们常见的一些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的早期识别能力。第三是增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意识,改善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
这个项目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开展培训,组建专家团队,来开展两级培训。二是开展心理健康的评估,这是在所有的1920个点上要对项目点所有的常住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以集中或者入户的方式来开展心理健康的评估,了解老年人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当然,这个评估是要充分尊重老年人的个人意愿。三是要开展必要的干预和转诊推荐。在具体的干预里面会根据前期的评估结果分三种情况,对评估结果显示为正常的老年人我们会鼓励他继续保持这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并积极带动身边的老年人共同参与社会活动。对于评估结果显示是轻度焦虑或者抑郁的老年人,要实施一些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干预措施,帮助其改善心理健康的状况,并且进行定期的随访。对于评估的结果显示疑似存在严重的或者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或者是有精神障碍,或者发现有早期老年痴呆症的老年人建议到综合医院的心理健康门诊甚至老年专业科室去就诊,明确诊断,及时治疗,来实现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谢谢。
中国老年报社记者
请问陈所长,刚才王司长在介绍情况的时候也提到一个理念,希望通过老年健康促进行动引导老年人树立“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我想请问陈所长,从老年人自身来说,他应该重点关注哪些信息,来促进自我的这种健康管理。第二个问题,作为子女应该怎么做,能不能简单的介绍几个具体的,就是力所能及的方面。谢谢。
北京老年医院、北京市中西医结合老年病学研究所所长
陈峥
谢谢你的提问。老年人关于掌握健康知识在2014年原来的国家卫生计生委就发布过20条老年健康的核心信息,包括衣食住行和运动、限酒、戒烟这方面的知识,包括口腔卫生。今天的材料里也都有。刚才就你提问的问题谈几点需要重视的问题。
一是饮食。老年人很有特点,饮食过剩和营养不良两个交叉,我们叫饮食不均衡,老年人的饮食当中一定要五谷杂粮、蛋、肉、奶、纤维素、水果、豆综合饮食,都要综合吃。另外,建议老年三餐两点,这样把饮食都吃到,老年人健康饮食会比较好一点。
二是运动。老人的运动要适度、循序渐进,要有一种社会参与感,大家在一起。运动也分种类,我们一般讲有强度性、柔韧性、耐力、平衡性运动,不能单一的运动,不能都去跳广场舞,也不能都去健走,因为各种运动是糅合在一起的,比如平衡运动对防跌倒,柔韧性运动对拉筋骨也有好处,强力性的运动,防止持重物的时候有损伤,各种运动一定要结合起来。比如说太极就是比较综合的运动。
三是体检问题。老年人的体检非常重要,特别是65岁以上,国家也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提供一次免费健康管理,包括评估,体格检查和健康指导,各地的社区卫生中心、卫生站都在做这项工作。子女可以监督,要起到监督的作用。
四是关于血糖和血压。这个可能比较敏感,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我们讲是一个症状,现在可能没有太多的病引起,如果控制不好,时间长了对一些心脏病、中风等一些其他病就会出来,一定要控制好,对于血压的控制,建议随着年龄的增加每天至少要测个两三次,一定要平稳安静的情况下,这样比较准。对于血糖现在手段也越来越方便,要自己监测一下,每周至少监测一两次血糖,空腹血糖小于7.8个毫摩尔/升就好,餐后血糖小于11.1就好。另外,老人的睡眠也非常重要,一般睡眠保证七到八个小时,以老人早晨起来感觉到不困不乏为好。最近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午睡对健康非常有好处。所以,我们建议老人尽量有一个午睡的习惯,这样会好一些。
人民网记者
有两个问题请教。第一,在老年健康促进行动中提到我国2015年老年人失能发生率为18.3%,感觉这个比例还是非常高的,想请问一下原因是什么,如何预防和应对?第二,2017年我国取消了养老服务员这一职业资格认证,未来是否会发布更专业的养老照护人才职业?另外,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健康照护师、老年照护师等新的职业人群,请问应该如何规范引导这一行业的发展?谢谢。
北京老年医院、北京市中西医结合老年病学研究所所长
陈峥
我回答第一个问题,关于老人失能的问题。我们国家的数字,失能发生率18.3%,感觉这个数字非常高,全球有一个数字,2017年的数据显示,我国60岁老人的期望寿命是21.04岁,全球是21.02岁,什么概念呢?从60岁开始,从活到60岁的人开始往上数,这时候的期望寿命是21岁。全球是21.02岁,这个数字基本和全球差不多。另外一个数字,健康期望寿命是60岁以上达到16.42岁,我们国家。刚才说期望寿命21,健康期望寿命16.42岁,基本上有五年的残疾年,就是失能的活着,最后到临终。全球是15.96,我们比全球还高一点。我们的健康期望寿命和期望寿命在全球平均值以上,比发达国家差一点,比发展中国家好一点。全国老龄办发布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的生活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有18.3%的老年人为失能、部分失能状态,大概数字在4000万多一点,关于失能这个概念,全球不一,我们国家各个省市甚至有的都不一样,医疗和民政的数字也不一样,因为出自不同的目的来进行失能的评估。一般国际通用来讲是吃穿、上床睡觉、上厕所,运动和洗浴大概这六项指标,有一项做不了就是完全失能,如果不能穿衣肯定是病得很重,不能上厕所肯定是病得很重。如果坐着很困难,这就是半失能,大概这么粗算。国家卫生健康委也正在研究制定相应的失能的指标和标准。
为什么发生这种失能,过去我们讲失能有工伤,儿童的脑瘫等。随着老龄化的发展,失能老年人大多数主要是慢病引起的。慢病是世界各地老年人死亡和导致失能的主要原因,前三位第一是心脏病,第二是脑血管病,第三是恶性肿瘤,还有一些呼吸病、代谢病等其他一些疾病。如何来预防控制早发现早治疗这些疾病,就得要在慢病防控上,防治高血压、防治糖尿病、防治高失血症,包括骨质疏松、口腔疾患、慢性肿瘤这些都是。由于这些风险因素,不良的生活习惯,到血糖高、血压高,到最后慢病,我们三种以上的慢病叫共病,共病多,最后形成老年的综合症,比如说像跌倒、痴呆、尿失禁,包括睡眠障碍、慢性疼痛等等,这些老年综合症就是一个初步的失能,最后导致重症疾病的发作,中风、心梗、呼衰,这些就是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如何按照健康中国2030的规划,我们如何在早期发现,这是最主要的。如果一级预防、二级预防达不到这个目的,我们只能靠三级预防,就是发现中风、心梗,在发现疾病的过程当中我们早期治疗,避免残疾。如果出现失能,我们尽早要康复,让他恢复功能。如果确确实实恢复不了,只能替代,包括一些辅具支持。所以是一系列的过程,从早治到康复,到长期照护,最后我们替代服务,这是一系列的,尽量把预防放到早期。
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期也在部署关于失能预防、失能照护的相关举措,相信不久将会启动。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司长
王海东
关于这位媒体朋友提到第二个问题,关于涉老的职业,包括护理人员这些职业技能等等,这些方面的工作主管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民政部都做了一些改革和规范,最近国办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对你提的问题都有一些最新的政策的规定。
中国卫生杂志记者
我的问题想给李书记,老年健康促进行动中提到了65岁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要到2022年至2030年出现增速下降的这个指标,请问您我国公共卫生领域将采取哪些积极的措施来应对这一现象呢?谢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总支书记
李志新
首先要说明的一点,老年痴呆症并不是衰老自然或必然的结果,痴呆是一种大脑的认知功能受损的疾病状态,它反映在像记忆功能、语言功能和思想观念的一些改变,这种疾病会严重的妨碍和影响日常生活。最常见的老年期的痴呆症是阿兹海默病,实际上阿兹海默病就是我们俗称的老年痴呆。还有一种就是血管性老年痴呆,阿兹海默病大概占到60%左右,血管性痴呆紧随其后,这是因为我们国家也是一个卒中大国,中风的发生率很高,血管性痴呆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脑卒中后造成的脑局部缺血,最后后遗症导致的血管性痴呆。
根据我们国家老年人口数以及痴呆症患病率,据研究大概是5.56%,按照这个来计算,目前我国的老年痴呆症的患者估计达到900多万,预计到2050年,因为我们国家老龄化在迅速发展,到2050年的数字将会超过4000万,所以痴呆症的发生不仅是严重的影响患者自己的生命质量和寿命,它更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医疗花费以及照料的负担,已经成为越来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在2017年第70届世界卫生大会上审议并正式通过了公共卫生领域应对痴呆的全球行动计划,这个计划呼吁各国在2025年前制定国家痴呆行动计划,我国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里也提出要加强老年痴呆症等有效的干预,在“十三五”的健康老龄化规划部署的重点任务中也都要求要开展老年痴呆症的筛查。如何来降低老年痴呆症的患病率,让患病的增速下降,我想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开展一些具体的防护措施。一是可以开展全生命历程的危险因素防控,因为根据研究显示,与痴呆发病相关的可控的危险因素包括早期的低教育程度,就是受教育程度低是最显著的一个危险因素。还有是中年期的听力的损失,像高血压、肥胖以及进入老年期后的吸烟、缺乏体力运动,抑郁,缺乏社会的交往,还有是糖尿病,这些都是跟老年痴呆症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能够有效的控制这些危险因素,有研究表明将会避免大概40%的痴呆症的发生。所以像很多发达国家,像美国、英国、瑞典这些国家,他们通过采取一些措施,痴呆的患病率已经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这个原因主要是归功于人群受教育水平的提高,还有是心血管疾病流行趋势的下降,以及人群脑卒中发病率的降低。主要降低的是血管性痴呆的患病率。
第二,要开展老年痴呆症的早期筛查和综合干预,通过筛查来识别痴呆的高危人群,有针对性的采取一些预防干预措施,达到避免或推迟痴呆发生的目的。人从一个正常状态发展到痴呆之前,大多都会经历一个中间状态,叫做轻度认知异常。这个状态往往会持续若干年,是痴呆的高危人群,如果我们能够早期识别出这些人群,对他们来进行一些综合的干预措施,包括饮食、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的指导,特别是要给他们一个认知的训练,还有促进社会交往,还有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控制。这些都能够对认知功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从而能够延缓其向痴呆进展,进而控制痴呆的发生。谢谢。
南方都市报记者
我们注意到今年许多工作包括此次的促进行动都涉及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但是目前我国有很多的贫困地区,那边有许多的老人,他们可能面临一些基本生活方面的困难,现在我们强调心理健康是不是有些超前呢?谢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总支书记
李志新
我不认为这是超前的状态,我觉得贫困地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尤其是需要关注的,因为在贫困地区往往都是一些留守老人,青壮年可能都出去打工了,越是在贫困的地区可能这种现象就越严重。我们曾经到过一些贫困地区,贫困的农村,农村里除了60岁以上的老人,都是一些七八岁以下的孩童,基本上青年都出去打工了。在这种状态之下,老年人是特别容易有这种孤独感,而且他们的经济水平非常的低,仅仅就是靠子女微薄的打工收入来支撑家里,地里的活也干不动了,又孤独,特别容易造成很多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们在一些贫困村进行访问的时候,我们发现跟他们进行一些人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的时候,很容易提升他们对生活的向往,能够唤起他们向上的激情。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一些非常简便的方式,通过社区人员的服务、志愿者的服务,深入到这些贫困地区,改善他们的心理状况。这也是符合我们目前脱贫攻坚工作。
主持人
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发展规划处处长
桂熠
最后一个问题。
界面新闻记者
2016年6月,我们国家人社部就已经发了《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意见》,截止到现在已经是3年的时间,这个试点到现在开展了3年,有何经验和不足?刚才看到老年健康促进行动计划材料里面说到接下来会加快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推开,想问一下王司长能否透露一下接下来会如何推开?在2016年的试点意见中,参保人群只覆盖了职工医保人群,这个参保人群在接下来的推开计划中是否会进一步扩大?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司长
王海东
这个问题很重要,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对失能老年人的照护、解决失能老年人照护的支付手段问题至关重要。所以,党中央、国务院也高度重视这个问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此前就组织开展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试点工作,在全国15个城市开展了这项试点。试点的护理保险的模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各种模式都进行了试点,也取得了很多很好的经验。据了解,试点还在继续推进,机构改革以后,这项工作由医保局来负责,目前正在进一步做好试点工作,总结试点的经验,为尽快正式出台和实施这项制度打好基础。具体的情况可咨询主管部门。谢谢。
主持人
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发展规划处处长
桂熠
感谢各位记者和各位嘉宾,时间关系,我们提问环节就到这里。我再补充两句,一是我国目前已经有超过1.8亿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也就是有四分之三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也就是四个老年人中有三个患有一种及以上的慢性病。二是2018年我们人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77岁,但是据世卫组织的统计,2016年我国健康预期寿命仅为68.7岁,也就是说大概平均有八九年的时间我们老年人是处于一种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功能的状态。当然,在当时公布2016年的健康预期寿命当中,我国已经首次超过了美国,当时美国是68.6岁。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大力提倡,不但要活得长、更要活得健康的理念,我们通过实施老年健康促进行动,促进老年人的生活方式与相关的环境因素的改善,这样达到提升老年人的健康水平与生命质量,延长健康寿命的目标。
最后,我通报一下,明天也就是周二下午3点我们要发布实施职业健康保护行动的有关内容,在座的大家都将是这个行动的一个践行者和受益者,请大家注意有关通知积极参加。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中国网。
▲
END
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公众号合作,交流,咨询 请联系以下电话微信同号 | 加不进的朋友可以微信: lexstone 记得复制暗号: 北大研修班 |
右下方“在看”就是赞赏
右上角“分享”也是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