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微信版本又更新,看着自己付出非常多辛苦的劳动成果被淹没在杂乱的消息列表中,小编们表示好心碎。在这里真诚的邀请各位加上星标或置顶,具体操作很简单,只要三步:①点击本文左上角“常青藤会客室”——②右上角“. . .”——③选择置顶(安卓)或星标(苹果)。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信任和支持。
只要你在文章底部留言
邀请朋友给留言点赞
只要您有9个❤
即可获得奖品
注意是给您的留言点赞
不是给文章点赞哦!
送完即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随着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增加,健康问题与生活照护成为共同制约老年人口以及高龄人口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养老服务模式呈现养老服务体系与健康服务体系相隔离的状态,显然这种各自独立的供给模式并不能实现健康养老的复合目标。医养结合模式正是基于这一弊端而提出的,是一种应对型模式。从实践情况来看,各地已经逐步在养老服务的基础上附加医疗服务,并集中体现在机构养老这一模式中,对于解决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的现实问题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从我国老年人口总量来看,根据全国老龄办的统计,2017年底,包含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在内的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41亿。尽管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数量较多,但是从老年人口总量来看,自理老年人口所占比例超过80%。这一群体同样面临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健康需求和照护需求,如果不关注他们的健康养老需求,将会增加其未来失能、半失能的概率。因此,在老龄化成为社会常态的现实背景下,需要社会保障模式进行更积极的改革,从而使老龄化社会重新焕发生机。积极老龄化的实施基础在于健康养老服务供给模式的构建,将包括健康老年人、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口在内的所有老年人口都纳入这一模式中,通过健康行为与生活照护行为的结合,有助于预防、延缓、控制疾病,从而减少未来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的数量,实现老年人口生活质量的整体提升,这显然也符合我国近年提出的健康中国战略和积极老龄化的政策取向。尽管医养结合模式与健康养老服务模式有部分功能的重合,但是两者之间仍然有着明显的差异。第一,服务供给理念的差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假设建立在老年人口非健康状态的基础上。传统观点认为,老年人是脆弱和有依赖性的群体,过于强调老龄化的负面效应,只关注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可能带来的压力和负担,这种典型的年龄歧视也就不可避免地忽视了老年人口的正向效应。在人口年龄结构呈现老龄化这一世界性趋势已经成为常态的背景下,这一陈旧观念不可避免地限制了制度与政策的创新。而积极老龄化视角下的健康养老服务模式则秉持更积极的观点,尽管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所占比例较高,但是年老并不完全等同于健康状况不良,与压力相比,老年人口的经济净贡献、社会参与同样应该受到重视。第二,服务供给对象的差异。基于服务供给理念的差异,两种模式的服务供给对象也存在差异。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以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为主要服务对象,即主要关注同时有医疗需求和照护需求的老年人口。而健康养老服务模式则以所有老年人口为服务对象,关注的是具有健康需求和照护需求的所有老年人口,并将全民的全生命周期作为重要参数,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第三,服务供给范围的差异。在供给理念和服务对象存在差异的基础上,健康养老模式与医养结合模式的供给范围也明显不同。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主要供给范围在于“治疗服务和生活照护服务”,从当前的实践工作来看,机构养老模式是推进医养结合服务的主要载体,而社区养老、居家养老模式则是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中的薄弱领域。无论是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合作还是医疗机构增设养老床位,其中的“医”主要强调的都是“诊疗服务”。而健康养老服务模式的供给范围在于“预防服务及预防基础上的治疗服务与生活照护服务的结合”,强调的是“健康服务”。也就是说,健康养老服务既包含医养结合服务,同时也包含以预防为主的健康管理。在对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与健康养老服务模式进行差异分析的基础上,能够总结出健康养老服务模式的目标、行动时机。健康养老服务模式的首要目标是使老年人口以健康状态进入老年生活,在此基础上,最大程度地确保这一健康状态在老年期得以延续。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健康养老服务模式至少要分为三个行动时机:第一个行动时机是在进入老年期以前,如何使老年人口以健康的状态进入老年期。这需要基于医疗大数据,积极开展针对老年期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保健、健康体检,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大力推广健康知识的专业科普,这也能够有效提高老年人口对不良保健品的识别能力。第二个行动时机是进入老年期后,如何在获得生活照料服务的同时使这一健康状态延续,这需要在第一个行动时机的基础上,推动生活照料服务供给主体与健康服务供给主体之间的通力合作,确保生活照料服务的供给者及老年人口自身掌握医疗常识、急救知识。同时,还需要关注疾病预防,如可接种适用于老年人口的肺炎疫苗、流感疫苗等。第三个行动时机是如果前两个行动时机的健康状态被打破,就需要在疾病诊疗的基础上,确保生活照料服务的供给者同时具备护理知识、康复知识、心理疏导知识、临终关怀知识等。在三个行动时机中,核心是强调健康预防的基础性作用。第一,服务供求主体的全民性。集中体现在前两个行动时机:第一个行动时机的服务需求主体具有明显的全民性,要实现全民为尚未到来的老年生活做好健康准备;在第二个行动时机,要求服务供给主体具有全民性。一方面体现在生活照料服务供给主体的全民性,尤其是在家庭结构小型化、单独家庭常态化等特征逐步凸显的背景下,已经初步形成家庭、社区、志愿组织、市场组织等多元主体构成的供给格局。另一方面体现在健康服务供给主体的全民性。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广泛,传统的“在医院这一空间中由医生以面诊的方式提供健康服务”的观点已被打破,医学自媒体、线上医生咨询平台、共享平台与线下的急救培训、护理培训、科普讲座等相结合,变革了传统的健康服务供给方式,政府、市场、社会等多主体构成的健康服务供给格局也已经初步形成。第二,服务内容的专业性。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口无论何种健康状态,都要面临身体机能老化的客观规律,这就要求所有健康养老服务的供给主体都具备基本的老年学及老年医学专业技术,掌握健康知识和生活护理常识,具有提供系统健康服务与照护服务所需的综合能力,专业性特征明显。专业的健康照护服务既能够增加老年人口的行动能力,也能够保持或者延缓老年人口能力衰退趋势,同时还能够帮助失能老年人有尊严地生活,这在第三个行动时机尤为重要。第三,服务阶段的全周期性。与健康中国战略相同步,健康养老模式强调服务阶段的全周期性,即对整个生命周期提供健康服务、对老年期提供生活照料服务,用以增加老年期的健康存量、提高健康水平,既能够降低生活照料服务供给者的负担,也能提高老年生活质量。也就是说,对老年人口提供的健康养老服务,是基于全生命周期进行的,而并不是将老年期视作孤立的人生阶段。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所指出的,“老年人的能力和健康需求的多样化并不是随机产生的,而是根源于整个生命过程中的所有事件和经历”。总体来说,健康养老服务模式是我国大健康、大卫生战略下积极老龄化的实施路径。第一,通过进入老年期前的健康预防,有效提高准老年人口的健康存量和健康水平。老年人口对美好生活的需求集中体现在,以健康的状态进入退休休闲期,即老年期。第二,通过老年期的健康管理,减少老年常见病的发病率,提高自理能力,从而降低生活照料服务供给压力。老年人口的生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健康水平,也制约着养老模式的选择。如机构养老模式的主要对象是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而自理程度较高的老年人则倾向于选择居家养老模式。第三,通过老年疾病期的诊疗护理和生活照料,能够提高疾病期的老年生活质量。这也表明,健康养老服务模式将改变以往疾病治疗与生活照料服务相结合的模式,而转向提供以老年人为中心的健康照护服务,这既是对当代的福利,也是对未来的投资。
您的分享 价值连城
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公众号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
公众号合作,交流,咨询 请联系以下电话微信同号 18016247306 | 加不进的朋友可以微信: lexstone
记得复制暗号: 佛教安养院 我们欢迎您和您的小伙伴的加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