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养老服务业为什么要以产业化为取向(行业解读)

医疗养老就关注→ 常青藤会客室 2023-03-08

写给粉丝的话:

微信改版后,青藤会客室每天辛苦推送的好文越来越少人看到,为了能继续为大家服务,请喜欢和支持本号的朋友,千万!一定!要记得多给“常青藤会客室”关注、评论、在看、分享哦~~~


详情:  【重磅】康养产业领军人才聚集地--北大康养3期招生中

详情:医疗产业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北京大学医疗产业领军人才研修2期报名中


根据联合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7%的人口老龄化判断标准,1999年中国已成为人口老龄化国家。根据预测,未来30多年,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4.8亿人,约占世界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社会结构迈向老龄化社会,养老服务业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主导性产业。而目前中国养老服务业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远没有形成产业化的规模。

目前中国养老服务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四个主要问题
一是缺乏对养老服务产业的准确定位及合理的规划。

中国目前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缺乏整体性认识,存在着目标定位不准,产业布局不合理等问题。目前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相对低端化,主要以对老年人的长期日常生活照料服务为主要内容,而老年健身文化娱乐、老年用品开发以及老年旅游、养老地产等养老产业的发展比较缓慢,养老产业链尚未形成。

二是养老服务社会资源的整合能力比较弱,没有形成真正的养老服务产业链。

目前政府推广适宜老年人的是“以社区为依托,以居家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辅”的中国特色养老服务模式。但是,从目前运行的效果来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过多依赖政府资源和行政运行。政府相关涉老部门,如民政、财政、卫生等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配合和信息共享,没有形成合力。

三是养老产业人才培养滞后,养老服务人力资源缺乏,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目前无论是养老机构还是居家养老服务人员(才)缺乏,经常一人多职,工作强度大。由于,养老服务多数职业社会地位低、待遇差,吸引不了较高层次的人才,导致从业人员流动性非常大。可以说,养老服务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服务人员都相对低端化。这也是我国现阶段机构养老、居家养老服务内容比较单一、低端化的症结所在,养老服务业所面临的最大难题是人才。

四是养老服务产业的政策缺乏细则规定,操作性不强。

近年来,为了吸纳社会资本的投入,促进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是仍然存在落实不到位,效果不明显的问题。而一些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于民办养老产业还存在着一定的认识误区,使得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社会资本较难融入到养老产业中。另外,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缺乏中长期规划,特别是老龄市场的培育计划。目前养老服务业尚未形成规模化和产业化集群,难以获得规模效益,导致零散的养老服务业因成本高利润低而经营困难。

推动养老服务业产业化发展,对现有的养老机构进行资源整合

研究制定养老服务体系布局规划,以产业化为取向打造养老服务的市场网。

首先要转变政府职能,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协作机制。在居家养老服务领域,养老服务要由单一的政府提供转变为由政府、社会、市场、家庭等共同提供,通过政策导向和资金扶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建设和运营,以产业化为取向打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市场网。

其次要在区域建设的总体规划中将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其中。立足老年人需求,对区、街道、社区三级养老服务的数量、规模、功能、运营模式和服务半径做科学定位。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比如对社会闲置资源的重新改造和改制,对养老机构、家政服务企业和物业公司等进行资源整合,从创造老年宜居环境,社区用地、住房建筑规划入手,盘活养老资源,完善养老设施网点,推进养老服务机构建设。

再次要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来,积极发展培育养老服务组织。优化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的政策环境,降低养老服务组织的登记门槛,鼓励各类主体进入到养老服务业中。

最后根据“健康老龄”“养医结合”的需要,大力推动社区医疗服务供给体制的变革。嵌入市场因素,满足老年群体个性化的需要,走产业化之路。社区医疗机构、全科医生担负着社区老年群体健康“守门人”的角色,公益性、基本保障性是其职责所在。在此基础上,也要积极参与到社区养老服务产业发展中,将医疗服务的公益保障性与市场化、个性化有机地结合起来,集卫生保健、临床医疗、康复护理、医疗养生于一体,推动社区养老医疗服务产业化发展。

对现有的养老机构进行资源整合、转型、升级,盘活养老资源,实现养老服务功能。

按照养老机构规划发展目标,目前很多地区的养老机构数量和床位数均超过了国家的设定标准,但是规模小、低端、入住率并不高,需要资源整合、转型、升级和适度发展。

公立养老机构,要强化政府的托底保障职能,适度发展养老保障性床位,优先保障失能(智)、孤寡、高龄等特殊老年人的入住。对于目前多数民间养老机构低端化,入住率低的现实,要认真规划。

首先,从政策、资金方面规划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到需求较高的居家养老服务领域,而非盲目挤进低端养老机构的建设中。

其次,转型升级。针对不断增长的老年群体个性化、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可以适度发展医养结合、中高端的养老机构。同时,也可以依据地区特点、发展旅游养老、生态养老、异地置换养老等多种形式的养老经营方式。

最后,延伸服务。目前多数养老机构都是为能长期入住的老年人提供相关服务,而提供日间照顾、特殊照顾等短期照顾服务的养老机构较少,可以鼓励养老机构延伸服务,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提供服务,促进养老机构可持续发展。

完善养老服务产业链和专业化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机制

积极推进产业融合,完善养老服务产业链。

养老服务产业是多个产业相互交叉的综合性产业,既包括为满足高龄者需求而提供生产、销售、经营和服务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还包括老年劳动力资源开发等方面。从产业结构看,涉及医疗康复、护理保健、老年用品开发等众多产业,产业链长、辐射面广。

要借助国家养老产业发展政策的推力,充分利用各地区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养老产业战略联盟,通过跨界融合、协同发展,提升产业发展竞争力。同时要明确养老产业的管理主体,简化行政管理、审批程序,通过招商引资,优势互补的原则,从研发、产品、医院、机构等,全链条、全方位引进投资,与国际、国内品牌公司联盟,构建高品质的养老服务平台,实现养老服务行业的集聚化、产业化发展。

建立和完善专业化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机制。

养老服务产业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保障。养老服务产业的招才引智,应从“政策引领”入手。

首先可以利用高等职业院校以及养老服务机构的人才和资源优势,通过招生、培训、就业、福利待遇等政策上的倾斜和激励,鼓励具备专业养老知识和技能,具备现代服务理念的人才投身到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和创业上来,培养提升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其次建立养老服务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实行持证上岗,保证养老从业人员的业务素养和服务质量。

最后培育和发展相关养老服务产业的行业协会。吸纳行业协会与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制订养老服务行业的规则、标准和规范,对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进行评估协调,通过养老行业协会实施养老服务行业的自律和自我管理。

更多推荐

简化创办手续,医养结合机构的数量大大提升

发布: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老有所养

养老机构最高80%升级改造费用由中央预算支持

蔡昉:破局老龄化 需从成本改革入手

绝了!如何将人性化发挥到极致?这些养老院的配置与设计值得借鉴!

医养结合之“两院一体模式”三大困境及两大解决方案
       

您的分享   价值连城


版权声明:

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公众号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


公众号合作,交流,咨询

请联系以下电话微信同号

 18016247306

加不进的朋友可以微信:

lexstone

记得复制暗号:

康旅医养结合

我们欢迎您和您的小伙伴的加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