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共识 | 《头晕/眩晕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解读
从概述、概念分类、诊断评估以及鉴别诊断等四个方面向大家详细解读了《头晕/眩晕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旨在帮助基层医师更新理念,理清诊疗思路,提高国内眩晕与头晕的整体诊疗水平。
一、
概述
表1 前庭症状国际分类目录
二、
概念分类
按照解剖部位划分的头晕/眩晕疾病分类:
既往在病因学诊断方面,国内较多采用既有解剖部位又有疾病性质的分类,分为前庭系统性头晕/眩晕(前庭周围性头晕/眩晕、前庭中枢性头晕/眩晕)和非前庭系统性头晕/眩晕(眼源性、本体感觉性、全身疾病性和颈源性)。临床常以脑干前庭神经核为界,将前庭系统划分为前庭周围系统和前庭中枢系统,对应不同的临床表现,分别称为前庭周围性头晕/眩晕和前庭中枢性头晕/眩晕。
01
前庭周围性头晕/眩晕
主要为前庭周围器官和第八对颅神经病变引起,患者眩晕程度常较重,但平衡障碍程度轻,常急性起病,持续时间短,常伴明显的耳鸣、耳聋,以及恶心、呕吐、出汗等自主神经症状,不伴其他中枢神经症状和体征,无意识障碍。
02
前庭中枢性头晕/眩晕
主要为前庭中枢性结构病变引起,包括前庭神经核以上传导通路(常为脑干、小脑或前庭皮层及皮层下白质)。患者眩晕症状相对较轻,但平衡障碍明显。如为占位性或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多起病缓慢,持续时间长,恶心、呕吐少见,耳鸣和听力下降少见,病情进展可伴脑干、小脑症状和/或体征,如共济失调、锥体束征、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及复视等。如为急性脑血管病(如后循环梗死或脑干小脑出血),常为急性起病,伴随前述症状体征,严重者可迅速出现意识障碍。
03
非前庭系统性头晕/眩晕
由于各种原因损伤维持平衡的其他系统,如眼部和颈部本体感觉系统,患者表现多为头晕和姿势性症状。
三、
诊断评估
01
诊断
头晕/眩晕的病因复杂,诊断涉及多个学科,但作为一种常见临床症状,其诊断思路仍遵循疾病诊断的基本原则。在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之后,有针对性地选择辅助检查进行诊断佐证,综合分析得出病因诊断。
02
评估
评估的方式主要包括病史问诊、体格检查以及辅助检查等。
病史问诊:详细全面的病史采集能够为头晕/眩晕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针对于"晕"的症状问诊应包括以下6个方面内容:起病形式及发作频率、表现形式("晕"的性质)、持续时间、诱发因素、伴随症状;此外,还需询问既往史、用药史及家族史。一些诊断陷阱须高度警惕:无常规神经科体格检查阳性发现(如偏瘫、言语障碍等)的眩晕不一定就是周围性眩晕,伴有听力损害的眩晕也不一定是周围性眩晕。
体格检查:在头晕/眩晕的临床诊断思路中,需要优先排除脑干、小脑病变所致恶性中枢性眩晕疾病,因此需要注意以下提示中枢病变的体征,包括:意识障碍、复视、肢体无力或肌张力异常、肢体或躯干共济失调、严重平衡障碍、交叉性或偏身感觉障碍、构音障碍、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视野缺损、霍纳征等。
辅助检查:头晕/眩晕疾病的病因很多,辅助检查的选择应根据病史和体格检查而定。基层医疗机构需根据各医院所配备的检查设备酌情选择,如不具备相应检查设备,建议转诊至上级医院。怀疑前庭功能障碍的患者,除进行前庭功能检查外,还应进行听力检测。
03
诊断流程
急诊室头晕/眩晕诊断流程见图1。此处急诊室头晕/眩晕包括急诊中常见的急性和发作性头晕/眩晕疾病。
图1 急诊室头晕/眩晕诊断流程
四、
鉴别诊断
常见的急性持续性头晕/眩晕、发作性头晕/眩晕和慢性持续性头晕/眩晕疾病的临床特征、鉴别和注意事项见表2,表3,表4。
表2 常见急性持续性头晕/眩晕疾病临床特征及诊疗注意事项
表3 常见发作性头晕/眩晕疾病临床特征及诊疗注意事项
表4 常见慢性持续性头晕/眩晕疾病临床特征及诊疗注意事项
其他原因的头晕/眩晕疾病:
01
颈源性头晕
是颈部相关结构(颈椎、肌肉、神经、血管等)损害导致的头晕/眩晕类型的总称。多数国内外专家对颈源性头晕的概念和机制仍持谨慎的态度,对颈源性头晕/眩晕的深入认识,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提供证据。
02
药物引起的头晕/眩晕
主要为前庭周围器官和第八对颅神经病变引起,患者眩晕程度常较重,但平衡障碍程度轻,常急性起病,持续时间短,常伴明显的耳鸣、耳聋,以及恶心、呕吐、出汗等自主神经症状,不伴其他中枢神经症状和体征,无意识障碍。
01
病因不明的头晕/眩晕疾病
由于对疾病认识的局限性以及患者处于疾病的不同阶段,目前仍有部分头晕/眩晕患者的病因不明。对于此类患者,经过仔细的问诊、认真的体检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排除恶性疾病之后,应该密切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