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宗萨钦哲仁波切】究竟一乘宝性论Ⅱ(2007年)—— 我们的贪瞋痴皆来自无明,无明来自哪里?(三)

宗萨钦哲仁波切 法藏 心文化传播 2019-08-25

宗萨钦哲仁波切

日期:2007年 4月 1日

地点:台北车站五楼演艺厅


今天一开始,我们来谈佛性的最后一个面向、最后一个角度。佛性的这十个角度或方位其实是最难的部分之一,之所以难是因为我们要从十个不同的角度来谈同一件事。就如我昨天所说的,听到「你需要的是觉悟」,同时又有人告诉你「你已经拥有它」,这对我们而言是很难理解的事。

不过,这却又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佛陀曾说:「你就是你自己的主人。」还有谁会是你的主人?除了你自己,别无他人;佛是这么说过的。我曾开玩笑地告诉我的朋友,龙树以空性来解释般若智慧,他其实是掠取了比较容易的方法。弥勒则用了较困难的方式,因为这当中会一直讨论到一些似是而非、互相矛盾的悖论,而悖论是比较难以理解的,但却又非常重要,因为它们不仅仅是一些悖论或偈颂,不仅仅想要显示慧黠或诗意,它们真的是佛法修道的精要。

让我们以我们自己为例。我们是佛教徒,家里有佛龛,佛龛上面应该都有个佛像,可能是铜塑的佛像或尼泊尔制的佛像。我们阅读佛陀的故事──悉达多太子一生的故事。如果你是比较倾向大乘佛法的人,也会阅读其他诸佛的故事,譬如阿弥陀佛、不动佛。所以佛龛上有一尊铜塑的佛,我们有一位历史上的佛,另外还有佛教徒最究竟的目的──成佛。最后这个「佛」无关乎此生的幸福快乐与荣华富贵,它的目的应该是觉悟。

所以有铜塑的佛、历史的佛、结果的佛,最后一个佛是我们可以在未来成就的目标。你们都知道,佛教徒祈祷,会到菩提迦耶的菩提树下祈祷。甚至我自己,有一天我也会坐在那棵树下,跟悉达多做同样的事。在这个修道当中,我们向佛祈求,他可以说是我们虔诚心的对象。

这些都只是佛性的不同角度。如果你了解这十个角度,或至少了解我们已经讨论过的九个角度,铜塑的佛像是其中的第四个角度,它具有佛的功能作用,而非仅只是铜塑的佛。有这样的可能,你瞥见一片枯叶掉落在你家庭院的正前方,这片枯叶提醒了你,你已经过了顶端正往下坡走,有一天你也会如同这片枯叶一般,无足轻重,枯萎干皱,从根拔落。然后,也许某种悲伤启动了你的出离心,而这出离心也许引领你至某个道。这种情况下,那片枯叶〈启动出离心的枯叶〉就是这第四个角度。

我们试着扩展我们对佛性的看法。举例来说,你此时正在台北努力地禅修。在你开始禅修之前,在你成为佛教徒之前,假设你是一个屠夫,你那时候的佛性圆满,没有一点减损。身为屠夫的你试着禅修,每天修两分钟,品质不是很好。你在修持当中试着安定自己的心,因为你上了禅修课,他们告诉你,你必须坐着、看着,并且观修。你不得不如此做,因为你缴了学费,而且你很好奇地想,这方法或许可以解决你不知如何跟你丈夫或老婆沟通的问题,于是你抱持这可怜的意图去禅修。禅修当中,你心里不断想着「猪头」、「牛尾」、「鸡胸」等东西,然后你敲敲自己的脑袋说:「我没办法禅定!」挫折感越来越强,因为你无法专注。

无法专注让你产生的挫折感,正是佛性第二个阶段的出现。禅修所产生的挫折感,是你明知不该做哪些事却又不断地去做,这就是你感到挫败的原因,不是吗?所以你多年来持续不断地做,你明知道不该这么做,却是一而再地做。这样很好,这样的挫折感是第个二阶段。让我告诉你,从现在直到第十地的最后一刻,你有的就只是挫折感,挫折感的意义等同于道。

「我要禅修,可是我要先处理好我的挫败,然后才去修」── 没有这回事儿;「我们要先赶走黑暗,然后才能邀请阳光进来」── 也没这回事儿。所以你知道,这一点真的非常重要,它们随时随处都在──不只见于深奥的灵性修道,也存在于凡俗世间。这就像是随时从佛性涌现出的创造力,各式各样的创造力,不是模仿毕卡索作品的那种能力。譬如打破规范准则的创造力,小孩就有这种能力,他们知道该怎么做,他们真是让人感到惊奇。还有各式各样有关忧郁沮丧的创造力,我们的忧郁绝对是创造力的发挥,它们非常有想像力,非常有创造力,简直就是了不起的艺术作品。那些不知忧郁为何物的人,不知错失了多少东西!那些不知沮丧为何物的人,拥有的只是平凡无趣的生活。那些人基本上像是机器人,所以不会忧郁沮丧。

所有创造力,尽在佛性中。所以这就可以从第五个角度来诠释──「拥有者」,记得吗?基本上,不只是对灵性的修行者而言,无论我们做什么事,如果想要达成目标,必须具备的条件就是虔诚心。即便是煮蛋这种事,你也得有虔诚心。这里的虔诚心是指该如何煮蛋,譬如透过某种方式蛋能够被煮熟、蛋本身可以被煮熟等等这类的事。一旦你具备那样的信心、那样的虔诚心,那么你就可以用任何你想要的方式来煮蛋,甚至你也敢加入一些完全不同于蛋的东西,譬如番茄!你把番茄加入蛋里面,做出番茄炒蛋。你称它「番茄炒蛋」,它就成为一道特别的菜。当然你必须知道番茄不是从鸡屁股出来的,不过一旦你有了信心,你就可以使用任何你想用的方式,你可以把番茄炒蛋向上抛,然后接住它,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

美丽主要在于信心,不是吗?假如你有信心,不管你穿戴什么,你都会觉得自己很漂亮。特别在灵性修道上,虔诚心非常重要。灵性修道上的虔诚心牵涉到很多困难与挑战,因为它还牵连到其他事情,譬如模范、上师、对上师的虔敬心、对教法的虔诚心等等所有的事;这些都很困难,而且常常极具挑战性。

我的意思是,特别在现今这个时代,对某个人产生虔敬心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有许多理由可以解释这种状况。首先,我们的心非常善变;第二,大部分这些所谓的「上师」,他们的示现有时是超乎我们的想像;而如果上师努力表现像是我们刻板印象中的上师,我们也会觉得无趣。你瞧,当追求灵性之路的人越发成熟,他们就会有不同的要求。

通常当我们初入佛门,在我们小小的脑袋里,认为佛法必定是庄严神圣的,我们所认为的模范就是托钵、赤足而行、言语温和这类的事;这些都具有启发性。可是现在如果你的灵性增长,你的灵性修持确实越来越好,同样的这位模范对你就没有效了。这位托钵而行、神态安祥的模范,可能就得变成像帝洛巴那种老师才行。所以,谁能评断我们在哪一种状况里?有时候我们喜欢安祥沉静如阿罗汉的形象,有时我们心境改变,想要像帝洛巴那样的老师;心是善变的。然而上师虔诚心是非常重要的道,尤其是在金刚乘里。

你们许多人认为我是你们的老师,你们的金刚上师,那你可得小心了。因为也许你某天冲进我的房间,看见我戴着一顶警帽,穿着粉红色紧身丁字裤,右手没有拿着一般的神圣法器,譬如剑或书,反倒握着一条皮鞭,而且我的面前站着一个男孩,你以为这会是怎么一回事?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宝性论》中有关佛性的教法显得如此重要。所以你应该随身携带《宝性论》,万一碰到这种情况,立刻把《宝性论》拿出来读一读,你就会想到,不论发生什么事,佛的功德〈特质〉总是示现,没有丝毫减损。不仅对戴着警帽的这个人,对你也是如此,你就有这令人惊叹的功德;此刻就有,无须他求。总之,你无法获得它,你不必制造它,因为你无法制造。没有任何零件可以制造它,也没有任何手册告诉你如何制造它,唯一可行之道,就是吹散云团或移居美国佛罗里达州。

台北到处都可以连结无线网路,这实在了不起。在台北火车站给予一切根基的教授,我认为是很吉祥的一件事。我说吉祥,是因为车站里人来人往;说了不起,是因为这么容易就可以连结到所有《宝性论》的注疏。

我们现在谈到第十点,也就是第八十四偈。「无二」,这是第十点。为了说明这一点,我想你们应该先听听这段祈愿文:「本性空的行者,修持空性之道;他们经历道上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次地,这些亦是空;最后证得佛果,也还是空;这即是根、道、果的无分别〈无二〉。」我们已经谈论过,我们现在所具有的佛性就是法身。法身无须外求,它是我们的佛性,它是如来,它也是目标──觉悟,它是殊胜的实相、究竟的实相。

佛性之外,别无涅盘;这是无二的扼要说明。太阳、被云遮蔽的太阳、没有被云遮蔽的太阳,这些基本上都是佛性的同义词。为了沟通起见,我们把法身、佛性分成四类,然后重复地扩大解释。

第一类是我们通常讲的「佛的功德〈佛的特质〉」,譬如三十二相、八十随好,它们与法身是无二的。这些都是法身,你无法重新去获得。

第二类是「如来」,它的意思是,你可以假设,当一切蔽障去除,你重新获得这些功德。

第三类也很类似。我们说佛性是纯净的,意即它的本性已经觉悟,我想可以称它为「近似的觉悟」,这点很重要。当我们为自己和他人祈求觉悟,这就是弥勒所说的「近似的觉悟」。中文如何翻译?也许「近似」这个用词不是很恰当,也许我们应该说「想像的觉悟」。「想像的」,基本上就「不是真实的」,它只是像个作为诱饵的红萝卜。如同我一开始说的,这很不容易,因为我们说:「我必须获得觉悟。」同时我们也必须知道:「觉悟本来就存在。」所以你现在了解,为何那些金刚乘的人,尤其是修大手印和大圆满的人,总是使用「请指出心的本性」这类字眼,他们不用「获得」、「开展」、「到达」这类词汇,他们用「指出」。

谈到了这个「无二」的角度,接下来我们就能够了解「解脱」的定义。何谓「涅槃」?何谓「觉悟」?它就是当所有蔽障都净除时所拥有的无垢品质,我们把这个非二元对立称为「解脱」。

我们已经听到:佛性始终存在,它圆满无缺,无须添加任何东西。接下来的问题是:那么我们为何还要修行?简单的回答:因为你还没了悟到那与生俱来的本性。为了了悟这个本性,你必须选择一个道,一个如梦幻般的修道。不过这没关系,因为这梦幻般的道根基于佛性也示现佛性。所以我们必须应用这梦幻修道上的所有方法,譬如布施、持戒、禅定等等,没有一个该被遗漏。

弥勒佛在此给了一个详细的例子。许多画匠聚集在一起,他们每一个人都知道如何去描画身体的某一个部分。国王给了他们一块布,命令他们替国王画个肖像。他们开始画了,假如这时候其中一个善于画鼻子的画匠不在,那么这幅画就不能完成。这是一个不错的例子,所以同样的,觉悟的所有画匠──布施、持戒等等──都得聚在一起,如果其中一个被遗漏,就不会有法身了。这也就是何以积聚福德、净除障碍、空、明等等功德,缺一不可,它们都必须被完成。

接下来要讲更细节的部分,譬如佛教徒所谈的各种不同的智慧:了知一切现象的智慧,了知现象为何的智慧。所有这些智慧都离于蔽障,这又是「明」的另一个称呼,有时它被称为「光亮」,有时被称为「纯净」。如同太阳,有时我们指着太阳的光芒说:「噢,太阳!」有时我们看着太阳本身,然后心里想着:这是太阳。有时我们会把太阳的光芒、太阳的温暖等区别开来,有时又不会。

基本上,第九十四偈的结论是:直到证得佛果,你才会达到涅槃。纵然这话听起来像是个谜,它可是相当重要的。我举清洗作为例子。清洗污垢的同时,干净的杯子出现,当然,究竟本质未曾改变;这是从概念的层次上来说。云团散去的同时,太阳现起;这是此处所讨论的。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修持方法的重点可能不尽相同。举例来说,唸诵观音菩萨咒或金刚萨埵咒,我们认为这可以净除或驱散浓云;修持献曼达时,我们的重点在于使明净的太阳出现。这两者其实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了解这点很重要。假设你在修金刚萨埵,基本上我们不会说,只有当你清净一切蔽障之后,你才能去积聚福德善业;没有如此说法。虽然现在不是很恰当的时机,但我想依此解释一下「前行法」。

金刚乘的前行修持法一般都有四个部分:皈依、金刚萨埵、献曼达、和上师瑜伽。皈依总是几乎伴随着修菩提心,皈依当中有什么?皈依的要义就是接受佛性──我有佛性,你有佛性,每一个人都有佛性;就是如此,我承认这个事实。当然囉,我们并不会这么说,因为这听起来不怎么样,所以我们会说:「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我们用一个比较好的方式说。总之,皈依就是建立起这个概念的基础,你基本上了解到:「我具有佛性,所以我可以被净化,我的染污是暂时的。我也许看起来很糟糕,我的言行可能不得体,我的表现也许真的不佳,可是我的本质是好的,我的本质是佛性。」于是我们皈依佛、法、僧。谈到佛,又回到那十点。我们应该了解,这皈依对象的佛无异于你的佛性。

你可能无法接受这点,然后心里一直想:「我又不是他,他是悉达多太子,净饭王之子。」但是他也有佛性,他的佛性优秀、纯净、圆满,同样也伴随着我们刚才提到的「近似的觉悟」。他在菩提树下证悟成佛,他获得「近似的觉悟」,你跟他的不同只在于你还未获得「近似的觉悟」。他有佛性,他的佛性不会改变,所以是可靠的,于是你皈依。金刚萨埵驱散云团,献曼达强调太阳的显现,最后,上师瑜伽表示基本认知──当下自心即是佛性。

修持的时候,首先观想一位非常伟大崇高的上师在你面前,然后把你自己跟他融合在一起,就好像卡布奇诺的咖啡和牛奶一样,不可分离;这就是你努力去体证、实现佛性的方法。所有的修持方式,譬如仪轨修持,都是以此为基础。藉由这个方式,我们以十个不同的角度认识佛性。第九十五偈的前半部,就是这十点的总结。

第九十五偈的后半部开始告诉我们佛性在哪里。我们现在都很兴奋,因为这个佛性很棒,它似乎很有用,那么它到底在哪儿呢?接下来的就简单了,所以我们可以稍微轻松一下。佛性的十点比较难,我想这九个譬喻会比较容易讲,每一个譬喻都会依贯有的方式重复至少三遍。

总共有九个譬喻。第一,佛的身体如同一尊佛像,包覆在莲花里;这第一个譬喻让我觉得有点抽象。第二,佛性如被蜂群围绕的蜜。第三,佛性如包在皮里的水果或包在壳里的榖粒。第四,佛性如置于垃圾堆里的金子。第五,佛性如埋在贫穷人家地底下的珍宝。第六,佛性如小小果实长成枝芽茂盛的大树所需的潜力。第七,佛性如一尊包裹在破布里的佛像。第八,佛性如一位平凡妇人子宫里孕育的君王或宇宙之王。第九,佛性如普通泥土所制模具里的黄金塑像。这些只是概要的说明,我会进一步解释。在此之前,在忘记那十点之前,你们可以先提问。

问:您这几天一直谈到云跟太阳的例子,您也提到帝洛巴拿鞋子敲那洛巴的头,然后他突然之间开悟。有没有可能一段时间之后,那洛巴忘记他曾经了悟的事情,所以他得用自己的鞋子不断敲打自己的头,以便想起他曾经了悟的事?

答:非常有可能。那洛巴没这么做,不过别的故事里有这种情形发生。也许我不该称它们为「故事」,而应该称它们为「事件」,这些事件和别的上师有关。透过某种方法,那些上师达到觉悟的状态,然后持续了七天、十天、一个月,有时甚至一年之久。尔后因为障碍和业的强大力量,那个觉悟的状态减弱,但是他们跟从前再也不一样了,纵然他们的觉悟有些微减少,他们也跟从前不一样了。彷彿是对觉悟的怀旧,只要一想起,他们就几乎能够立刻回到那个状态。

在钦哲确吉罗卓和乌金督佳仁波切之父秋吉林巴仁波切之间,就曾发生这样一件事。有一回,确吉罗卓在宗萨寺给予开示,众多喇嘛聚集,其中不乏高阶喇嘛。在一个加持灌顶进行当中,秋林仁波切因为肚子胀气而不舒服,所以钦哲确吉罗卓过来给秋林仁波切加持。当钦哲确吉罗卓来到秋林仁波切面前,他用脚使劲踢秋林仁波切的肚子,然后秋林仁波切放了一个响屁。臭气久久不散,在座的高阶喇嘛又多,秋林仁波切位阶并不高,因此感到万分尴尬。但不知怎么地,这极度的尴尬中止了所有其他念头。在此之前,秋林仁波切当然已经领受过许多重要的教法,譬如大手印、大圆满,并且精进修持,所以他突然忆起要做什么。如是做了数日之后,他向亲近的朋友透露:一般价值观、一般定义、一般语言──基本上,所有的一般系统──通通改变了,停止了,混乱成一团。

我们生活中有一些小事情,比如说,我们必须从门走出去,这是轮回里的规矩,我们最好照着做,否则会被认为不合宜。有这么多顾忌,这么多骄傲,这么多来自于自我执着的东西,所以男人不会走进女厕,因为那是很丢脸的一件事。「丢脸」兹事体大,不是吗?不知道你们是否了解,整个佛法就是一个有关「丢脸」的系统,越丢脸越好。我们也有比较大的规矩:男人应当如何如何,女人应当如何如何。基本上,所有这些规矩、习惯、文化就如同绳索,把我们紧紧捆绑住。我们学着如何捆绑自己,而且学得很快。秋林仁波切的经验就好像是,突然有一把锐利的刀把所有这些绳索砍断,于是他感到非常地开阔和自由。「我可以进入女生厕所,有何不可?进去会怎样?」他从这些紧张状态,尤其是从这么多喇嘛或仁波切在场的紧张状态中,完全释放开来。

诸位很幸运,不是仁波切,我是说真的!伟大的吉美.林巴,他的前世 Tsele Natsog Rangdrol的着作中有这么一段祈愿文:「愿我不再生为转世喇嘛。」我最近把它放入我的祈愿文里,因为当你是个仁波切,你就多了一项顾忌:「面子」。很多时候我感到非常不真实,我觉得自己像是在深圳制造出来的皮包或人。我感到非常不真实,因为我失去很多东西,而且情况越来越糟。每一年我都又认识更多人,这不是件好事,因为我丢了更多面子。这实在很糟糕,我希望能有秋林仁波切那种释放自己的经验。他经历那个强烈的感觉有七天之久,然后那个强烈的感觉停止,那时起,他面对生活中各个事物的态度转变了。这好像是,当你回到所谓的正常,它已经不是正常,因为你去过「那里」,有过「那种」体验,所以你知道:「这(所谓的正常)就是如此!不是吗?」

你们有没有这种用语:「曾经去过,曾经做过」?我们现在(对「轮回」)还是感到很有兴趣,因为我们不曾去过、不曾做过。不过轮回对我们仍具吸引力,所以我认为「那个」是真正的觉悟。丢脸或者对丢脸「不在乎」的信心,我认为这等同于佛的顶髻。这很不容易,尤其是对于像我这样的人来说。诸位真的应该为自己感到庆幸,因为你不会被众人追着跑。

总之,祖古或仁波切的价值越来越低,过去二十年来即是如此。或许在台湾或美国这些地方还很管用,但在西藏社区里,尤其在年轻一辈中,他们觉得这是闹剧、笑话。当然,假如有人想帮助众生,而且有信心办到,没有自私的意图,除此之外,如果你认为「仁波切」这个头衔或在你的名字前加个「尊贵的」有帮助的话,那也无妨。

西藏的佛教徒里有太多法王,这让人感到尴尬!真是太多了!现在每一个人都是法王!一些被称为法王的人,在我成长过程中,看见他们跟着出家僧侣在一起。当我去到欧洲、美国或来到这里,看见他们:「噢,这是法王,那也是法王。」知道吗,这么做只会让你自己变成一个大囚犯!也有很多人找我给他们个头衔,或是要我写信证明他们的头衔。我曾在菩提树下发誓,绝不写这种信。不过,菩萨的佛行事业是无量的,谁知道呢?或许那些人真的都是法王。甚至我也在考虑,这次是否要认证两位祖古。他们的名字前面不只两个「尊贵的」,而是三个。也许你们想知道是谁,就是在座的喇嘛贤遍和周威龙。我是开玩笑!对了,他们还是释迦牟尼的转世,大家都喜欢最高位阶,有何不可呢?文殊师利、观世音的转世都太低了,释迦牟尼才是最高、最厉害的。

问:您能否解释如来的平等性?如何能够做到平等性?我们如何能够把您所戴的警帽与佛的顶髻视为同一?

答:警帽是妄想的投射。当一个精进行者的烦恼妄想消融的时候,警帽就转化成为佛的顶髻。我没说「脱下」帽子,我说的是「转化」。本质上,所有这些都是基于佛性所显现的,因为这个原因,我们更有理由说明平等性。

我们来讨论几个偈颂,然后你们再提问。所有这些譬喻都来自某一部经,不过我一时想不起它的名字。在那部经当中,详细解说了每一个譬喻。从第九十八偈接下去,譬喻跟意义会分开来说明。

这些譬喻里面有九种蔽障,它们是:莲花、蜜蜂、果皮或榖壳、垃圾、秽土、果实、破布、妇女的子宫、和陶土。当然,被蔽障包覆的也有九个譬喻:佛、蜂蜜、果实或榖类、黄金、珍宝、大树、珍贵的佛像、国王、还有另一个珍贵的塑像。从第九十九偈开始,我们将会一个一个说明。

每一个譬喻都会分别解说三次:先讲譬喻,再谈它的意义,最后两者合在一起讨论。现在讲第一个。某个具有特殊净观的人,看见如来在枯萎的莲花里放光,于是他把佛从这枯萎花瓣所形成的监狱里取出;这是譬喻。同样的,佛以无量的遍知,在最糟糕的地狱众生里看见自己的佛性,出于无量的慈悲,他将剥除所有染污,取出这内在的佛;这是意义的解说。现在要把譬喻跟意义合在一起解释。当这个具有天眼的人看见枯萎莲花中的佛,他将会剥除莲花花瓣;同样的,当佛在最糟糕的地狱众生里看到内在的佛,他将净除这些染污。每一个譬喻都有略微不同的目的,我们在第九个譬喻之后会讨论到。

第二个譬喻。当一个人看到被千万只蜜蜂所围绕的蜜,因为想得到这个蜜,于是他用各种方法把蜜蜂赶走,好取出蜜。这个譬喻的意义是,遍知的佛看见被各种情绪烦恼缠绕的众生里的佛性,慈悲的佛尝试各种方法来移除染污,取出佛性。接下来是合在一起讲。一个想要蜜的人看到群蜂围绕着蜜,他会尝试一切方法来赶走蜜蜂,好获取蜜;同样的,佛性存在众生里就如同蜜,情绪烦恼就像蜜蜂,慈悲遍知者眼见这种景况,会尽一切能力来移除如同蜜蜂的烦恼情绪。

第三个譬喻,首先只谈譬喻。当果实或米榖外面包覆着皮或壳的时候,它们无法被食用;若要食用,就得去掉那层皮或壳。然后是释义:类似的情况是,当众生里边的佛性混杂着染污,它就无法进行佛的事业,以利益三界众生。所有的譬喻都来自一部经。别忘记,这些譬喻都不尽相同,比如说有些比较强调负面的情况。所以现在合在一起讲:我们刚才讨论到,米榖要脱去壳,我们才能够食用。同样的,当俱生佛或佛性被壳似的染污包覆的时候,它无法起任何作用。

第四个譬喻。有个人在走路时不小心把贵重的金子丢到污秽的土里。多年之后,金子仍在原处,没有移动。有个具天眼的人看到这情况,告诉这个掉了金子的人,还告诉这个人应该如何清洗和取出金子。现在谈它的意义。这个譬喻是比较有关佛的事业。同样的,众生把佛性忘失在秽土里,忘失在烦恼中,为了清净众生的染污,佛给予滂沱大雨般的法教。譬喻和意义两者合一:当神看到黄金掉进秽土里,为了让这个人知道,神或圣者将会尽一切努力来告诉他;同样的,佛眼见众生忘失他们拥有的珍宝,遍知的佛尽一切可能要我们了解我们忘失了这个东西。

问:我们的贪瞋痴皆来自无明,无明来自哪里?

答:无明住在佛性里,但它何时出现?我们现在有个难题,假如你要知道无明的制造日期,我们就得相信进化论,可是佛教徒不相信时间的存在。究竟上来说,时间根本是个大谎言,所以没有第一个无明的制造日期。如果你仍坚持要知道,那么佛教徒会告诉你:「就是此时,就是此刻。」

问:仁波切,您用番茄的例子来表示番茄的种子将长成番茄,不会长成大麦。您也提到,看见番茄的花,即可预见未来将成熟的番茄。我们透过经验跟常识就知道这些事情。可是您说,悲伤及欲求解脱是佛性的征兆,我们却是刚刚才知道,我们甚至还不能证明这件事;还有您解释的有关佛性的十个角度,我们也才刚知道。我们如何能确定它们都是真的?如何确定佛性真的存在?

答:这问题问得很好。以我们现有的语言,尤其是你我之间的语言,我无法证明佛性的存在。我能证明的是,蔽障的净除是可能的。如果我能证明蔽障的净除,那就等于证明佛性的存在,它们完全一样。你可以这么想,太阳隐身在乌云后面,如果要证明太阳的存在,我能怎么做?吹散乌云,这就是我能做的。假如我们有能力越过乌云,直视太阳,那就是一般所说的上根器弟子,如同帝洛巴、那洛巴的鞋子事件。

问:佛性的利益为何?

答:利益为何?这是哪门子的问题?如果我想的跟你想的一样,这可是个大问题。我会这么说,假如你和太阳之间没有云,就无需讨论太阳,你也不会提及太阳。「太阳是否存在?」「太阳是否散放光芒?」所有这些对话的开始是因为云的存在。所以我假设你问的问题是:「太阳的利益为何?」我会这么回答:「假如把云吹散,你就不会失望了。」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这利益可大了!还记得吗,没有佛性就没有三宝?没有佛性,三宝就无法存在。试想,如果你相信三宝却不接受佛性的概念,你基本上是个有神论者,结果你就产生了问题,你得相信有个外在的佛。然后你会有无穷尽的问题,如何跟祂对话?用什么媒介跟祂对话?还记得所有这些沟通吗?这会有很多问题。

问:有个问题在我心里很久了。我曾经读过一些佛法书籍,书里面提到,凡夫俗子最能体现佛性的方式,就是当烦恼出现时,知道它不是烦恼,那就接近佛性了。再举个例子,我平时持咒念佛,但仍生重病。我了解平日的修持并不能解决生病的问题,这也接近佛性。我的疑问是,如果我已经接近佛性,我已经知道我本自俱足佛性,为何我的修行对疾病没有帮助?

答:我想,我们要讨论的是「知道」,在佛法修持中,「知道」是一个重要的议题。有许多不同层次的「知道」。智识上知道我有蔽障,这没多大帮助,只能帮助一点点,也许前进两吋。而实际上知道过去的事,努力去知道已经发生的事,虽然已是过去式,但还是知道了,这蛮有威力,可能带你前进五英哩。知道当下发生的事,而且持续知道,那会带你前进更多。所以,我们必须好好想一想「知道」,这个词的意义非常广大。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知道:有时候你以为你知道,而实际上你并不知道。比方说,也许你知道有很多歧途,或有时你认为是烦恼的并不是烦恼,诸如此类的事。

下一个譬喻是穷人家地下的珍宝。有个穷人被剥夺了一切,他飢饿又无助,却不知他家床底下埋藏着珍宝;这是譬喻。接着是它的意义:我等众生被剥夺一切觉悟之财,却不知佛性这伟大的宝库是如何充足富裕,而且它就在我们里面。因为不了解这点,我们受尽贫困之苦。现在把譬喻跟意义合在一起。穷人不知道自家地下埋藏珍宝,所以备尝艰辛;同样的,我等众生不知法性存于我们自身,因而受尽贫困之苦。

接下来要讲的譬喻是果实,如芒果、庵摩罗果这些水果。果实里的种子含藏着长成一棵大树或结出更多果实所需的一切潜能,只要适当的因缘条件俱足,例如耕犁、施肥、悉心照料等,满愿树肯定会长大。这个譬喻很有意思,它不用种子为喻,而是用果实,而果实也会成为种子,果实也是种子;这是个不错的譬喻。因此,佛性的果实存在众生里面,事实上,佛性的所有功德〈特质〉皆俱足,所有潜能皆俱足。你倒不必要用「潜能」这个词,不过你也可以用,因为有些人会用。当佛性潜能遇到适当的因缘,譬如善行、累积的福德、蔽障净除等,这果实就再次成长为果实。

合在一起讲。藉由水、肥料、温暖阳光等的帮助,芒果这类的果实能够长成一棵大树或结出果实。同样的,佛性存在于众生里面,藉由集资净障等因缘的帮助,它会长大并结出更多果实。

下一个譬喻,一尊金塑佛像包裹在一块破布里。某个具有天眼的人知道这个情况,他想要拆解破布、展现塑像。我等众生具有佛性,却被各种烦恼蔽障包覆。觉悟遍知的佛,看见佛性甚至存在于苍蝇或昆虫之内,他将想尽办法解除众生的烦恼蔽障。再把譬喻跟意义合在一起。一个具天眼的人看见被破布包裹的佛像,为了展现这尊佛像,他将尽一切努力来拆解破布。同样的,具遍知的如来看见存在众生界里面的佛性,他将想尽办法来移除如破布般的烦恼。

第八个譬喻。一个被弃的丑陋妇女游荡在街头或荒地,无家可归,无人可依,像妓女一样地被遗弃。她的肚子里怀着未来会成为转轮圣王的婴儿,但她并不知道这孩子有天将成为宇宙的统治者。她老想着那些鄙视她的人,却不知自己的孩子将成为转轮圣王。如你我的众生,我们在浩瀚的轮回中游荡,从一生到另一生,从一处到另一处,我们一再重生,没有永久的居处。有时候我们住在树上,有时候在土里。我们被遗弃,四处流浪,却不知自身拥有佛性。佛性不仅解脱我们自己,甚至解脱其他众生。我们自怨自哀,殊不知佛性随我们游走各方。

合在一起讲。一个无家可归的弃妇,自哀自怜,却不知自己身怀转轮圣王。同样的,我们这些在轮回中流浪的众生,总是抱怨自己的生活,而不知自身拥有佛性。这些都是很好的譬喻。这个孕妇,这个可怜的弃妇,无家可归,如果她知道她的孩子日后将成为君王,只要她知道,对她就很有帮助,可是她还不知道。这是何以她的不幸是多余的,甚至几乎是可笑的。当事情不顺遂时,有件事要记得,提醒自己别担心,因为「我怀孕了」,而且这家伙将成为转轮圣王!

最后一个譬喻是铸模。假设有一个泥土做成的铸模,里边有一个纯金的佛像,拿掉模子才能看到佛像。假如你的目标是看到佛像,你就会想尽办法要拿掉模子。这是一个很妙的譬喻,我很喜欢。它实在很厉害,很令人惊讶,因为铸模代表烦恼蔽障,金塑佛像好比佛性,没有铸模就没有佛像,所以还多亏了烦恼蔽障!由此之故,许多人认为《宝性论》是金刚乘和大乘之间的桥梁。你瞧,铸模不是我们要的,我们要的是佛像,可是没有铸模就没有佛像,所以你必须如同熟练的雕刻家,想尽办法小心翼翼地拿掉模子,好让佛像展现出来。同样的,遍知的佛会想尽办法拿掉烦恼铸模。这真的是很妙的譬喻,因为注疏中解释:「要取出佛像,你得敲破铸模,但要轻轻地敲,然后才能把它们分开;假如你敲得太用力,佛像和模子可能就都毁了。」这就是全知全能的佛的事业。以上是这九个譬喻,这次就讲到这里,若有问题可以提问。

问:仁波切昨天谈到第二点的时候,讲到四种蔽障及四种对治,然后仁波切说佛性是这四种对治的因;但我觉得原文第二点讲的是,这四种对治是发现佛性的因。「佛性是四种对治的因」应该是在第四点里面谈到,请问我这样的解释对吗?

译者:第四点是什么?

问:第四点是「性〈译:即佛性的本质〉、因、果、用」的「用〈译:即佛性的功能作用〉」。仁波切在第二点所讲的「佛性是四种对治的因」,我认为应该是第四点的内容,仁波切拿第四点解释第二点。

答:应该这么说:这四个因是发现佛性的因,可是也不要忘记,这四个因的发生也是由于佛性。记得吗,假如你没有佛性,你就没有悲伤。

问:我是说,这是第一点的解释,第二点只有谈到「因」。 答:不,第二点谈的是我执。

译者:他说第二点是谈「因」。

答:第二点也有四点,你说的是哪个第二点?第二点的第二点还是第十的第二点?

问:第十点的第二点。

答:好,你是对的。然后呢?

问:我搞糊涂了。

答:什么搞糊涂了?

问:仁波切在解释第二点「因」的时候说,佛性是四个对治的因,我认为第二点是说四个对治是发现佛性的因。

答:当然是。

问:可是巴楚仁波切说,佛性是四个对治的因应该是属于第一点。 

答:不见得如此,即使它们有很多部份重叠。第一点谈的比较是体性本质,所以没有讲因果。

问:仁波切,您一直提到佛性是不变的、是常的、是持续的,而我们的世界永远变化无常,在这变与不变之间,有什么管道沟通?

答:不断改变和不变,这两者如何沟通?

问:是的。这两者如何沟通?

答:它们不沟通。这是个很好的问题。你可以这么想,它们是在「去除『变』」的范畴里沟通,我们称此为「建立不变」。如此而已。这是何以弥勒最初即说:道是虚假的。

我想是在《般若经》里,但不记得是在哪一部分提到,有一个菩萨,在历经两个无量劫的砍头喂狮或所有这类的事情之后,他跑去跟佛抱怨:「这太难了,时间太长了,已经两个无量劫,到底还要多久的时间?」我想佛陀是这么回答。有个母亲梦到自己的孩子掉落水中,她努力要救起这个孩子,然后花了好长的时间才救起孩子。可是当她醒来,梦中所发生的事就只是打个盹儿那么长的时间,比如三分钟的盹儿。佛跟菩萨说:不用担心,当你到达某一地,也许是第九地或第七地的时候,当你经历两个半的无量劫之后,你就会了解,所有那些时间和奋斗,倘若你真要计算,就只是一个火花从冒出来到熄灭的时间。

知道吗,我们仍在谈论无常的世界。当你到达十地的最后一刻,纵然无法言说,但那就好像你从来没有奋斗过、挣扎过,你从未移动过半吋,你从来都不是众生,你从未修行过。修行是什么?但于此同时,你会为了利益众生而说:「当我是只兔子的时候,修行了三百年,」比方说修了三百年的「纽涅」。

问:我想要确定我的了解对不对。目前,在这个觉知的空间,我们的痛苦是因为执着现象为常所造作出来的,所以我们修行就是要摧毁那个觉知的状态,了解无常,然后最后能发现某种恒常吗?

答:不是这样!没有常也没有无常,两者都没有。这个问题很好。这就是弥勒所说的「超越的常」,这是超越常与无常。

问:仁波切谈到铸模和塑像的例子,模子的形状实际上决定了塑像的形状,可是太阳和云的例子就没有这个关系,这如何解释? 

答:太阳的例子是一位有染污的众生所举出的,我们谈到的九个譬喻当中并没有太阳的例子,所以你已经证实了你的观点。其实,这九个譬喻的每一个都有略微不同的功能,不过你们得要到下一次教授的时候才会听到,但重点是:从模子里显露出来。而「有铸模才有佛像」的这个概念,是我一直努力想表达的。还记得吗?「由于云和地球,才有所谓的日出。」如果没有前面二者,太阳不会升起,也不会落下。这是一个很好的譬喻,因为我们有情绪烦恼,所以才有「道」。

问:我想问有关佛教与时间的问题。当我有烦恼,我找我的仁波切,他会说这是你的业,所以叫我修这个法、捐那个钱。我觉得很累,因为我修行、研读、对人好,可是我觉得很累,而且无止尽。如果佛教不被时间所限,有没有办法让我利用佛教创意,能不受限,能有自由,能让我在轮回中不造业并且去除业?

答:我试着略为答覆某些问题。佛教绝对相信时间的存在,但这不是在究竟上而论。佛教徒谈「时间」比任何人都多,我想没有其他人或其他宗教有三百个无量劫的概念,不过「时间」只存在于修道的层次或相对的层次。我们的疑问基本上都是典型的问题。别把情况搞混了,有云才有太阳升起,太阳本身并不知道有云,也不知道没有云。当我们谈太阳,我们不谈云。我们有两个方式谈太阳,一是单独谈太阳,另一是谈有云的太阳,然后我们会谈到业力、烦恼、修道、三宝等。我们总是把情况搞混,每个人都会这样。

问:我想我的问题是有关佛的事业,我知道这是以后才会出现的,我还未到达那个阶段。您说了一个例子,头戴警帽,身穿丁字裤,有个人走进来看到您这个样子,您说这时候应该赶快翻阅《宝性论》。然而,如果我们看到凋萎莲花里的如来,这时我们要剥除莲花。我们听到这许多有关佛性的描述,但我们显然还是不能从那些观点来了解。所以,什么是辨识或觉察的动力?佛性遍在,这有点儿过于感性,还有本论中提到的蔽障或您把它譬喻为云,这些听来都很柔软美好。可是当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身为迷惑的众生,我们当如何区别?

答:回到根本,回到基础,譬如施受法所有这类的修行,所有这些修行法门都是为此而设。这是你要问的吗?

问:我不知道,或许再多说一点儿?

答:你想知道为何剥除莲花如此困难,那是因为凋萎的花瓣太多了。你问的是这个吗?

问:不是。我比较想问的是,如果有人走进您的房间,看见您的模样如同您所描述的,其实那个时刻您示现的是佛,那是我们可以信任并且可以从中看到佛性的本初善( basic goodness)。所以,倘若果真如此,我们要如何才能知道什么是我们应该去除的蔽障?

答:基本上这需要很多很多的福德善业。这全跟了解有关,不是吗?你要如何才能了解?应用八万四千个法门的任何一个法门,从中选择一个。

问:目前有没有什么好方法假装能够帮助我们了解?

答:这个方法就很好,这就是八万四千个法门中的一个。所以还有另外八万三千九百九十九个方法!谢谢!


我知道《宝性论》教授拖了很长的时间,也许再两次就可以结束。因为这是一本很重要的论,有时候讲得太快,我会有点罪恶感。我要说的是,你们得要有耐性并且忍受我,我想我们不会那么快结束。

有点不幸的是,这背后的逻辑须要花一些时间建立起来。而正当我们对此逻辑开始有一些概念,这次的教授就结束了。我必须说,我觉得自己讲得并不好,不过我们可以把它视为一个引介。如果你喜欢弥勒,那么你应该发愿去研究他的着作。西藏有这么一说,空性的教法是明显的教法,藏文里我们说,当佛开示空性法门,他真正要教的是这部论,所以这部论很重要。毕竟,弥勒还是我们下一个老板,我们应该要习惯他的词汇和语言。从这部论来看,我想他是很慈悲的,他至少都重复三次,我们也就没什么藉口说听不懂吧!


(待续...)


关注后可查阅更多内容!


随喜转发,功德无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