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陪伴还有 “无效”“有效”之分?点进来get如何“高效”陪娃!
“妈妈!昨天那个故事,我们再演一遍好嘛?”
“等一下哦,妈妈还要工作,你自己先玩去。”
母亲这么说着,坐在孩子身边开始了漫长的电话会议……
“爸爸,看!这是我画的画!”
“哦哦……好看,那你再画一张吧。”
父亲盯着手机屏幕敷衍了两句,便继续埋头打起了游戏……
“我想去玩那个,就那边那个!”
“哎!那个不是玩过了吗?已经很晚了,再过一会儿我们就回家了噢!”
游乐场里,孩子还兴头高涨,父母的语气里却只剩下了疲惫和不耐烦……
谈及亲情、童年、快乐,“陪伴”永远是个绕不开的话题。那么,所谓陪伴,真的是物理空间上陪在孩子身边就够了的吗?
01
什么是 ——
“无效陪伴”?
人在心不在是最典型的无效陪伴,如上文的案例中,即使父母近在咫尺,孩子也没法从他们身上感受到关心与在乎,这样的陪伴显然是“无用工”。
更为糟糕的情况是,宝宝们的内心非常敏感,对父母情绪变化的感知也会特别敏锐。所以光有形式的陪伴,久而久之还会让他们产生很强的挫败感——“为什么爸爸妈妈和我在一起的时候总是不开心?”“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他们是不是不喜欢我?”……
此外,家长“一味用物质满足”或“过度保护与管控”等让宝宝感到空虚、压抑的陪伴,也都属于无效陪伴。
02
如何进行
有效陪伴?
有效陪伴是指通过陪伴孩子做一些 TA 喜欢的事情,让TA在过程中充分感受到自己是被需要的,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是有价值的,自己的情绪感受是能够被分享和支持的,以及最重要的一点——自己是被爱着的。
需要注意的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陪伴和教育都很重要,两者也经常互相融合,但它们的出发点并不一样。简而言之,陪伴需要把主动权交给孩子,陪他们玩他们喜欢的,教他们学他们想学的。当然,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不同的兴趣会让他们倾向于享受不同的陪伴方式。为此,小编总结整理了以下4条适用范围较广的陪伴“技巧”,供爸爸妈妈们参考。
-陪伴过程要有趣-
有效陪伴需要一个轻松有趣的互动氛围。很多时候,快乐的陪伴不仅能降低孩子的焦虑感,还可激发孩子的创造力。比如,可以用讲故事的语调来向宝宝介绍一些生活常识,风趣的表达往往能给孩子积极的体验,也让他们更乐于去探索。
有效陪伴并非要完全消除孩子的负面情绪,而是通过增加孩子们日常轻松有趣的经历,让他们在面临情绪压力时,能更自如地调节好自己的心情和状态。
-让孩子感受到接纳-
陪伴过程中,父母要积极地向孩子表达接纳,接纳 TA 外在行为背后的愿望、感觉和视角。
接纳是孩子安全感的重要来源,这无关乎是非对错,而是要让孩子意识到“爸爸妈妈爱我”“我是被他们包容着的”。在这一前提下,父母就可以更好地和孩子讨论行为的正确与否,像那些可能会伤害到别人或者孩子自己的行为或动机,当然不可以被全盘“接纳”,这时候就需要“教育”来打配合了。
-保持好奇心-
好奇心能促使家长从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了解了孩子行为背后的意义,便能更好地调整陪伴方式。
比如,孩子可能经常会做一些奇怪的事情,像是敲打碗碟、发出怪声等。父母感到不满、烦躁,难免会指责孩子;而一旦受到批评责备,孩子的本能反应往往也是自辩、反抗,甚至情绪失控。反之,若父母能抱着好奇与耐心,问问TA“你觉得这个声音像什么?”“你想让谁听到?”和孩子一同探究背后的原因,TA就会更容易敞开心扉,享受和父母的交流。
-与孩子共情-
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孩子。爸爸妈妈们不妨回望下自己的童年时光,发自内心地以“大孩子”的视角重新审视这个世界,然后,试试放下成年人的“架子”,以“玩伴”的身份加入宝宝们欢乐有趣的游戏中吧!请别忘了,父母除了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他们第一任最珍贵的好朋友噢!
写在最后——
无可回避的是,关于“陪娃”这件事,成人的世界总有太多的无奈,繁忙的工作、难以拒绝的应酬、日常琐事的奔波……都足以夺走我们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所幸,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所需要的陪伴并非以时间的长短来衡量。所以,即使仅是晚餐后的小憩、周末的短暂空暇,即使只是在沙发上随性的玩闹、睡前简单的对话、临别时轻轻的亲吻和拥抱……只要有爱加持,所有这些涓涓回忆,都足以汇成孩子们童年温暖明澈的清涧流溪,助他们奔向人生波澜壮阔的大江大海!
举手之劳 星标 本号,实用干货再不错过
365天长情陪伴,助您科学育儿!
— END —
责编:诚 | 主编:吉页 | 指导:听
声明:
文章内容由上海科学育儿指导原创。任何组织、机构及个人不得擅自进行转载、摘抄/摘录、改编/二次改写。
封面与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
联系我们:kexueyuer@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