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量子水、量子袜、量子眼镜...还有多少“量子商品”在骗人?

法制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丽 实习生 赵心仪


“功能强大”的量子水、量子袜、量子眼镜,“包治百病”的量子医疗仪器,“一本万利”的量子投资机会……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量子通信科学卫星上天、量子通信京沪干线落地,越来越多贴着“量子”标签的商品、商机不断涌现。床垫、杯子、护腰等最常见的生活用品,在量子、磁疗等“高大上”的包装下都变成了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尽管价格不菲,但不少消费者仍然乐此不疲。这些“量子”商品真的那么神奇吗?




量子产品数量众多
贴上标签蒙骗公众


在某电商平台上,有一些店铺专门经营打着科学旗号的产品,仅床垫就有玉石养生、中药理疗、量子磁疗等多种功能的分类,这类床垫的价格比电商平台中一般的床垫高出五六倍。据卖家介绍,这类床垫在专卖店的售价比网上还要高3倍,相较于普通电热毯,这类床垫一年四季都可以铺,而床垫拥有的磁疗功能是指“利用磁场作用原理,通过人体的经络和穴位来改善人体的亚健康状况”,床垫内嵌的玉石还可以“养人”。
  据《法制日报》记者观察,店铺中“量子能量健康”这一分类下的产品,除了床垫,还有保温杯、餐具、平衡手环、内裤、皮带等。这些门类各异的产品全部来自于同一品牌,搜索这一品牌的名称,会出现不少分销店铺。除了具有“量子能量”功能的产品,护肤品、厨卫清洁、卫生纸等日用品也在此品牌经营范围内。
  北京市民潘功(化名)的母亲就是这类产品的忠实“粉丝”。按照潘功的话说,母亲岁数大了,“被忽悠买了一堆没用但名字很高大上的东西”。例如,“能量被,盖了这个被子身体就有能量”“量子杯,喝了对身体有好处”“玉石床垫,可以增加人体能量”……
  潘功母亲对于自己热衷购买这类产品的说法是:“我们现在年纪大了,只能有病乱投医了。”
  在潘功母亲的介绍下,《法制日报》记者注意到了一款正在网上售卖的“量子手链”。这款量子光波能量手链号称有托玛琳远红外负离子珠子,采用光量子技术,通过高科技,在量子仓经48小时纯物理的光波量子能源共振方式处理而成。同时附图片,号称“带上量子手链者可轻松抬起一人,腰腿间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支撑”,并称“量子高频能量波可带动人体细胞每秒钟上亿次的震动,击碎血管中的毒垢,还原微循环常态”。
  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也曾举例说,他有一个亲戚挂了一个“量子挂坠”在胸前,认为它每天能辐射出一些东西,可以防癌。还有人说,将“量子波”打到油桃上面,长出来的油桃会对身体好。“联想到当年有人炒作所谓的‘纳米水’,让人哭笑不得。”
  “量子概念很受关注,当各种机构在排着队等投资份额时,如果有个资管计划或理财产品请您投资一个前途远大的量子公司,门槛也不高,几十万元就可以,请一定要当心。投资需谨慎,别把骗子当量子。”一位量子领域知名科学家在微信朋友圈里说。


量子力学用途广泛
谨防曲解滥用概念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主任郭光灿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所谓的量子水、量子药、量子肥料等都是忽悠大众的名词,将本应纯洁的学术领域炒作得乌烟瘴气。可以说,所有的这些宣传都是假的,与量子没有一点关系。
  一件产品量子不量子,看什么?郭光灿院士给出了说法:“判断一件商品是不是量子的,就是要看它有没有用到量子的相干性、叠加性,如果没有用上,它就不是量子。”
  “量子力学的确用途广泛,可是完全和这些‘节能’‘省油’‘增强力量’沾不上一点关系。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在它之上的确孕育出很多新的技术,比如手机的芯片和屏幕,都是基于这一基础科学所完善起来的学科而创造出来的,这才是名副其实的靠谱量子产品。”从事物理学研究的赵先生向《法制日报》记者介绍,但一些骗子借着“量子通信”的东风,强行把很多非专业人士听过却又不甚了解的科学词汇,放入虚假产品的宣传中,某种意义上起到了“蒙骗”的作用。
  “学过物理的人一眼就能看出问题,可他们的目标群体原本就不是你啊。尤其是我们父母那一代人,很多人接受到的科学教育就很少。偶尔从新闻中了解到了‘量子通信’这个词。不巧,刚好有个人给他推销量子手链、量子磁力床,可不就一下子中招了。”赵先生说。
  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称,一方面,公众对概念的崇尚产生崇拜感;另一方面,科普不到位,一些商家就“蹭概念”,欺骗公众。
  据了解,目前量子科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精密测量等领域。
  专家指出,量子技术的前景应用非常好,但真正应用到百姓生活可能还要数年。这些不科学的炒作,扰乱了市场,使这个领域失去民心。依托中科大等高校的量子科研成果转化,我国已成立了科大国盾量子技术公司等一批量子信息企业。量子通信目前已经可以解决信息传输的安全问题,在保障信息完整性、认证和签名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广阔,目前正处在市场化的初级阶段。如果将来在手机上增加量子传输密钥的芯片,量子技术进入千家万户并非不可能。
  “假冒产品多了,将来大家对好的、坏的量子产品都会反感。”受访的业内人士认为,量子概念的滥用对市场和产业的发展都是负面的。
  专家认为,对于这种蹭概念的行为,市场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管,通过整治虚假广告等手段予以规制。同时还要加强科普,让科学的概念在权威平台一锤定音,让概念无法被不良商家所利用。消费者也要擦亮眼睛,涉及科学概念,应从正规平台获取信息。

来源:法制日报

编辑:韩玉婷 张博 岳铼


新闻链接:“量子波动速读”骗局的背后


法制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丽


科幻圈有一句流传甚广的话:“遇事不决,量子力学。”意思是一遇到解释不清的问题,就习惯用量子力学来蒙混过关。没想到,这样一句玩笑话竟被“有心人”运用到儿童培训班中。
  

最近,一段量子波动速读的视频流传甚广。视频中,满屋子稚气未脱的小学生正快速翻书,他们需要在规定时间内阅读完一本书籍并复述大概内容。按照一个普通成年人的阅读经验,在这种速度下,哪怕是看漫画也看不出大概内容。
  

然而,举办这个比赛的培训机构打出了量子波动速读的噱头,号称学生用此法可在5分钟内看完一本10万字的书籍,并能把内容完整复述,闭着眼也能和书发生感应。
  

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一致认为,这种所谓的速读培训几乎可以与骗局划等号。既然如此,为何还有那么多家长心甘情愿掏腰包?


一秒钟阅读三百字

个中缘由备受质疑


“用这个方法读书是挺快的,我试了一下,半小时读了20多本书,听觉效果也行,听起来像是数钱的声音,就是手有点酸。”北京市民刘迪说。他所说的“这个方法”,就是近日曝光的量子波动速读。
  半个月前,希望提高儿子阅读速度以及记忆能力的刘迪,在微信群中家长的推荐下,获知了量子波动速读。刘迪有点物理常识,他隐约知道,量子是表现某物质或物理量特性的最小单元,而所谓的量子波动只是物理学上量子的一种状态。
  “可这量子波动速读连起来是什么?”刘迪有点疑惑,对方在招生简章上明确写道——1至5分钟看完一本10万字左右的书籍,并且能把文章完整地复述出来。
  “也就是说,一秒钟就能看300多个字。别说是字了,连字的影子都看不清,确定不是在逗我?”刘迪说。带着这样的疑问,他在网上浏览了多个相关视频,企图参透这个已经在教育培训行业拥有几年传说的量子波动速读背后的原理。
  《法制日报》记者注意到,有媒体前往多个培训班现场询问时,培训机构工作人员要么摇手说自己也不知道,要么某位培训老师磕磕绊绊地解释“是物理学的量子纠缠和光的波粒二象性”时,说着说着自己都笑了。
  一系列视频在网上扩散后,引起了网友的群嘲。有网友调侃:“以前上课时只是用这个方法扇风降温,现在竟然收钱开班授课了?”“现实版的一目百行啊,比武侠小说还玄幻!”
  面对质疑,培训机构称量子波动速读的原理很复杂,量子会跟量子产生纠缠,而量子在纠缠的过程中又会产生波粒二象性,通过眼睛作用于大脑,最后眼动脑动,读完整本书。
  刘迪搜索发现,有一种阅读方法名为波动速读法,在波动速读过程中,读者只需以高速翻动书本(类似于洗扑克牌的速度),甚至不需翻开书本阅读就能理解书中内容,并复述出来。
  “看似静态的书中文字,也是以波的形式在运动和传播。书中文字的波动传到孩子的大脑后,被训练过的大脑可以接收这种波动,然后将其转变成图片。”刘迪说,总而言之,包装后的速读法试图给家长营造一种建立孩子和宇宙的连接,从而不睁眼、光动手就能全面提升阅读能力的错觉。
  《法制日报》记者注意到,有量子波动速读培训班人员提出异议,称网友断章取义,翻书视频只是一种手法练习,养成手、眼球和脑配合,而最终的阅读方式是什么样,培训班皆以不报班不告知的缘由拒绝回答。
  纵观众多量子波动速读班的报道,几十课时的课程费用普遍数万元。北京心智通分公司每课时以400元算,参加一期课程需要花费3万元左右。据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成都一量子波动速读培训班负责人透露,“整个成都量子波动速读法价格在3万元至6万元之间,贵一点可达到10来万元”。
  有业内人士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在曝光前,随意点开一条量子波动速读培训加盟词条,页面上明码标价加盟费为20万元至50万元,“无需繁琐流程,创业只需三步——留言咨询、等待回访、成功合作”。只要填写了资料,不久便会收到回访电话,当对培训老师资质提出疑问时,对方称由公司全部负责。负责方式为内部培训,没有官方统一的考核标准。

家长普遍望子成龙
科学素养有待提高


量子波动速读究竟是不是骗局?
  心理专家唐映红认为,推广机构称按照这种阅读法,读者只需要类似扑克牌洗牌一样高速翻动书本,就能快速理解书中内容,阅读速度可以高达每分钟10万字,这种所谓的量子波动速读或者其它吹嘘能“迅速”或者“大幅提高”的记忆术,很有可能是骗局。
  《法制日报》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家长。
  一名9岁女孩的家长杨先生看完视频后说:“这种方法看一眼就知道是骗人的,神童也做不到,肯定是骗人的。”另一家长鲁女士说:“眼睛都来不及看,怎么能记得住呢?”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是诱因,而最终决定掏钱是由于缺少基本常识,没有辨别能力,科学素养有待提高。
  “毫无疑问,只要稍微有一点科学和教育常识,都不会相信所谓的‘量子波动阅读法’‘蒙眼可识字’‘10分钟能阅读完10万字左右读物’等说法。可是有些家长被‘神童情结’和焦虑情绪支配,希望能找到一条捷径,快速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在这种情况下,某培训机构宣称可以创造奇迹,让孩子拥有超能力,这些家长便会蠢蠢欲动。
  刘迪称,自己之所以愿意花时间研究量子波动速读法,的确是出于一种宁缺毋滥的心理,“作为北京市朝阳区的一名家长,我处于焦虑重症区。小升初这三个字不能看,不能听,一旦看到听到,就会寝食难安。道听途说来的升学路径,都会心动;捕风捉影来的考学秘笈,也会看看。因为担心万一错过了某一机会,就会让孩子输掉竞争”。
  正因为如此,熊丙奇说:“量子波动速读这类‘神功’培训,怎么打也打不死,是在于他们有市场,有拥趸。从媒体报道的信息看,这类培训进行营销的手段主要是成功学宣传。而成功学宣传就是给本就十分焦虑的家长灌输功利的育儿观,让家长相信只要配合培训,孩子就会有成功的捷径。”
  “学习没有捷径,家长必须意识到,让孩子接受伪科学培训,会对孩子的身心和人格成长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熊丙奇说,在“装神弄鬼”的培训之下,孩子的心智会健康吗?以蒙眼识字为例,培训者教孩子的是作弊偷看识字,这非但没有让孩子拥有超能力,反而让孩子学会弄虚作假。


校外培训暗藏猫腻
过程监管不容忽视


近几年来,培训市场十分火爆,规模也很庞大,整顿、规范也一直在进行。比如,北京市海淀区早已启动培训行业的标准化建设,探索实现培训机构办学资质二维码实时查询,同时推进培训机构星级评估,建立“黑白名单”制度,构建信用体系。
  有网友质疑,培训机构频繁收割家长的“智商税”,与家长的教育焦虑有很大的关系,同时也与混乱的校外培训市场有关。因此,既要呼吁家长奉行科学的教育理念,也不能回避监管问题。
  “这些培训机构做这些事(行骗)的时候也不会先向行政部门报备,只有发生后在媒体曝光了,才会引起更多人的注意。及时清除问题,揭穿骗局,减少行骗可能性,才不会有更多人上当受骗。”储朝晖说,监管部门不是万能的,尤其像这种很容易就能识破的行骗,没有必要政府大动干戈,自然而然就会被市场淘汰。
  在熊丙奇看来,有必要加强对培训机构的监管,包括资质审批和过程监管,不能让违反科学常识和教育常识的培训大行其道。目前,这类培训机构大多没有合法的教育培训资质,往往是以教育咨询公司为名,开展违规培训。另外,对于培训机构的培训业务也缺乏过程监管。
  “所谓过程监管,就是监管部门应要求培训机构向监管部门备案教育培训项目、内容、对象,由此掌握培训机构的培训情况。如果有过程监管,那量子波动速读这类培训就很难招摇过市。”熊丙奇解释道。
  《法制日报》记者注意到,今年6月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指出,要重视家庭教育。加快家庭教育立法,强化监护主体责任。加强社区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建设,为家长提供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密切家校联系。
  “家长要树立科学育儿观念,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职责,加强与孩子沟通交流,培养孩子的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理性帮助孩子确定成长目标,克服盲目攀比,防止增加过重的课外负担。”熊丙奇说,但问题在于学校和社区都没有开展家庭教育的长效机制,很多学校对家长的教育也集中在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在强调考试分数排名的刺激下,家长变得更焦虑与功利。 
  储朝晖也对《法制日报》记者称,强化监管培训机构是在末端上解决问题,并非根治,“校外培训市场混乱的根本原因是学校与学校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家长希望孩子能够进入更好的学校,而进入好学校的依据是考试分数”。




来源:法制日报

编辑:韩玉婷 张博 岳铼


推荐阅读

【头条】庞氏骗局,到底是什么?

重拳打击各类盗抢犯罪,广东公安今年1至9月破“小案”7.2万起


给小编加油,点个“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